渡边太太的拉美之旅

2013年01月22日 18:56  作者:雷扬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雷扬[微博]

  高收益,是每个投资者的追求。在投资决策的时候,许多人往往为了多拣两粒芝麻,却丢了西瓜,最终血本无归。来自日本的渡边太太们为了追求高息,在拉丁美洲饱尝了甜酸苦辣。她们也许可以为中国的投资者提供一些借鉴与思考。

  马克思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就会活泼起来;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其实,在如今的全球低息时代,莫说10%,即使有3-4%的额外收益,也会引来大量资金的积极追捧,而对种种潜在风险视而不见。

  跟随流动性大潮冲浪,感觉的确妙不可言;可潮落之后,又会有多少虾兵蟹将横尸滩头呢?日本个人投资者在拉丁美洲的经历,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注脚。

  谁是渡边太太?

  渡边是日本最常见的姓氏,而渡边太太则成了手握家庭财政大权、负责投资理财主妇们的代名词。日本家庭财富总额逾1500万亿日元(约17万亿美元),其中超过55%为现金及银行存款,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一笔可投资资产。自1996年以来,日本央行[微博]基准利率从未高于0.5%,越来越多渡边太太们,开始对微不足道的存款利息怨声载道。英国《金融时报》引述过一则笑话,“如果你在去银行取款的路上车胎被扎破,补胎的钱远多于利息,那你这笔存款就亏定了”。

  进入21世纪,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发现,外汇、外国债券和其它海外资产能提供更有吸引力的回报。的确,当渡边太太们纠结于是否需要为多赚0.1%的利息而多存上一年之时,外币定存动辄4-5%的年利率,着实令人心动。

  拉美的诱惑有多大?

  渡边太太们的最爱曾经是美国和澳洲。前者最为日本人熟悉,在2007年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长期高于4%;后者的央行基准利率一般在4-6%之间,最高曾达到7.25%;澳元汇率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紧密关联,中国的强劲需求推动铁矿石和煤炭价格飙升,曾让澳元在2001-2008年间升值一倍。

  可是自2008年9月雷曼兄弟破产、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实施零利率政策,澳洲基准利率也屡创历史新低。而日元在2008年兑美元劲升20%,更让日本家庭的外币资产蒙受了巨额本金损失。

  就在这当口,拉丁美洲,一个和日本时差16小时、飞行时间超过20小时、路途遥远、语言迥异,且和美国澳洲相比风险更高的区域,进入了渡边太太们的视野。原因只有一个:诱人的利率(图一)。

1图一:央行基准年利率

  日本个人投资者并非没有接触过拉丁美洲。当初也是为了高收益,可最后却铩羽而归。上世纪90年代,阿根廷政府曾大量发行以日元计价的武士债券(Samurai bond),截至2000年共发行1215亿日元(按当年汇价约合11.4亿美元),年息5.4厘。当时,对于七年来基准利率没有超过5%的日本而言,这样的回报甚为可观。

  此后,日本投资者又积极购买其他阿根廷政府债券;直到2001年底,阿根廷政府宣布债务违约,渡边太太们本利合计损失1915亿日元(按当年汇率约合15.6亿美元),五万名家庭的储蓄化为乌有。

  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井绳?

  阿根廷违约之后,拉美资产对渡边太太们的吸引力一度锐减,以至于到了08年金融危机前,尽管巴西和墨西哥的利息收益远高于美国和澳洲,日本投资者们坚持不为所动,将信任票投给了后者。2008年9月15日雷曼破产后,美元进入零利率时代,澳元兑日元汇率也在三个月内暴跌至八年前水平(图二)。急于寻找新投资对象的渡边太太们,终于将目光瞄准了万里之外的巴西。

图二:澳元兑日元汇率图二:澳元兑日元汇率

  人生若只如初见。巴西货币雷亚尔(Brazilian Real) 给初次见面的渡边太太们带来的除了惊喜,还是惊喜。巴西以资源立国, 最主要的出口商品是铁矿石、农产品和石油。

  2009年,中国推行四万亿人民币的基建投资刺激计划,导致国际铁矿石价格大涨;2010年美联储QE2后国际农产品价格飞升又使巴西受益良多,当年经济增长率飙升至7.5%,创25年新高。2009年初投入巴西的1块日元,到了2010年末2011年初,升值接近30%;再加上每年约10%的利息回报,两年时间内以日元计,渡边太太们收益超过50% (图三)。据日本央行统计,日本对巴西固定收益市场的投资总额,从2007年的2800亿日元,猛增至2010年的22500亿日元。

图三:巴西雷亚尔兑日元汇率图三:巴西雷亚尔兑日元汇率

  然而好景不长,雷亚尔兑美元和日元的大幅升值,严重影响到巴西工业竞争力。2010年以来,巴西工业产出一蹶不振,进口大幅增加,整体经济愈发依赖矿业出口,染上了经济学家所称的“荷兰病”(Dutchdisease)。

  自2010年末至2011年中,正当渡边太太们沉浸在高额回报的喜悦中时,巴西政府陆续推出一系列措施,限制外来资金投资本国固定收益和银行存款市场,推动雷亚尔贬值,试图打赢一场财政部长蒙特加 (Guido Mantega) 指称的“货币战争”,挡住源源而来的“货币海啸”(总统罗塞芙语)。

  政府的一系列货币贬值措施逐渐奏效,再加上2011年8月美国主权信用评级遭调降、9月间欧元危机恶化,导致全球避险风潮,使得雷亚尔一度大幅下跌。自2011年秋起,巴西央行将基准利率由12.50%大幅调低至7.25%,辅以强硬的汇市干预措施阻止升值,终于让雷亚尔一路颓势难改。2012年夏,雷亚尔兑日元更是跌到比09年初更低的水准。渡边太太们的本金开始面临危险,而每年能领到手的利息,扣除交易费用后也只有约6%,相当于金融危机前投资于风险较小澳元的所得。

  墨西哥:新的澳洲,还是新的阿根廷?

  虽然日本投资者对巴西的投资减少,但为了高息,他们依然离不开拉丁美洲。去年以来,渡边太太们对墨西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墨西哥货币比索(Mexican peso)汇率大大低于长期均衡水平,价值被严重低估(相反,投资界共识是雷亚尔和澳元价值高估);制造业工资相对低廉,许多领域甚至低于中国水平;面对美国经济复苏,同处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墨西哥最能得益;新总统佩尼亚-涅托(Enrique Pena Nieto)去年12月就职,誓言推动经济改革,开放现在被垄断的石油采掘业,市场开始憧憬未来数年上百亿美元的外资涌入。而墨国央行4.5%的基准利率,虽然比巴西略低,却仍然充满了吸引力(澳元利率只有3%)。

  据彭博社统计,渡边太太们在2012年购买、以墨西哥比索计价的债券,比2011年狂升443%,涨幅在所有高息货币中排名第一。

  国际资本市场的专业投资者们却早已闻风而动。2012年初至今,墨西哥比索已上涨超过10%,市场对2010年发行的一百年期国债持续热捧,随着价格不断上升,收益率已从发行时的6.1% 降至4.5%。这意味着市场愿意以4.5%的年利率贷款给墨西哥政府,100年后再收回本金。而仅仅五年前,美国政府必须支付同样的利率,却只能借款30年。要知道,美国1776年独立战争以来,每张债券都按时还本付息;而墨西哥在过去一百年间,已经三度国债违约,最近的一次,就发生在1982年。

  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

  渡边太太们的故事似乎离国人很遥远,但她们的心态、经历和遭遇,却非常具有镜鉴作用。固定收益投资的得与失,往往被比喻为芝麻和西瓜的关系。每到分派利息(芝麻)的时候,很少有人会忘记自己的本金(西瓜),可往往在投资决策的时候,许多人却为了多拣两粒芝麻,却忘记了西瓜的安危,最后血本无归。追求高息的渡边太太在拉丁美洲饱尝了甜酸苦辣,中国的个人投资者们,是否可以学到点什么呢?

  (本文作者介绍:在华尔街投资银行任金融市场分析师,负责全球宏观经济及货币政策研究,尤擅长新兴市场及外汇策略。)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中国这么多“胡雪岩”,却没有“乔布斯”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国企改革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HR不会告诉你薪资谈判的六个秘密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一箭三雕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中国大妈”应继续买入黄金 香港外籍金融业人士沉迷毒品 美国股市仍可创下历史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