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日本站站长 蔡成平[微博]
日本央行今日宣布设定2%通胀目标,并承诺无限期的开放式购买资产,这是日本央行为结束通缩所做的最有力承诺,也是对安倍政府施压的全面妥协。安倍评价称“这将从根本上改变日本的货币政策”。猛踩油门的安倍需预防矫枉过正,避免将日本经济带入另一个极端。
22日下午,日本央行[微博]在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结束后设定了2%的通胀目标,并宣布将过渡至美联储式的开放式资产购买项目,从2014年起每月购买资产13万亿日元,其中包括2万亿日元日本政府债券和约10万亿日元短期国债。这被视为是日本央行为结束20多年通缩困境所做出的最有力承诺。
此次会议是安倍晋三去年12月末上任以来的首个央行货币政策会议,并且是日本央行9年半以来首次连续在两次政策会议上推出宽松政策。与以往略有不同的是,日本经济财政大臣甘利明等政府官员列席了此次会议,而且央行决定是以与日本政府书面“共同声明”的形式发出。声明开头便强调,央行和政府今后将“共同致力于摆脱通缩、实现经济增长”。
但日本央行和政府之间的“大和谐”恐怕只是表面现象。事实上,书面声明是安倍本人提出的建议,其目的无非是借此强化对央行承诺的约束,但无疑也透露出安倍对现任央行领导层并不信任。
某种程度上讲,日本央行是“被和谐”了。早在货币政策会议前,彭博新闻就调查称,23位经济学家中有21位认为日本央行将采纳安倍政府2%的通胀目标。市场也普遍预测,日本央行将极有可能在利率、通胀目标、资产购买等方面向安倍政府妥协,妥协到什么程度意见不一。从最终结果来看,在利率政策方面,央行虽全员一致决定继续现行的零利率,但在通胀目标和量化宽松举措方面可谓是全面让步。
货币政策的进一步放松意味着政府推行强有力刺激政策及财政政策承诺的初步兑现,对于这样的“妥协让步”,安倍政府持赞赏欢迎态度。安倍评价称“这将从根本上改变日本的货币政策”,副总理兼财务金融大臣麻生太郎称“高度评价这一果敢的金融政策”,经济财政大臣甘利明感慨“政府和央行从未如此明确地结为一体”。
但对日本央行而言,2%的通胀目标是甘冒失信风险的决定。央行最核心的使命就是保持物价和金融体系稳定。在过去20年间,日本央行一直将通胀目标设为1%,此次接受2%的通货膨胀目标无疑是一个重大转变。
实现这一政策目标的难度有多大呢?安倍认为,这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Mission Impossible),要求央行“尽快早期”达成。但回顾历史,日本央行在过去20年间连1%的通胀目标都未能实现,日本的物价一直处于小幅下降中。在此前提下,央行政策急转地拉高通[微博]胀目标,无疑将面临失信的危险。实际上,在此次货币政策会议上,6名审议委员中的2名委员对导入2%的通胀目标投了反对票。
日本央行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称,“政府必须配套规制缓和等促进增长的举措,才有可能实现。目前只是提出了政策目标,如何达成并不明确”。日本央行行长白川方明在下午记者会上虽表态“将早期实现通胀目标”,但也强调,“期待政府实施大胆的规制缓和改革,强化经济增长动力,确保财政可持续。”但在社会整体偏保守的日本,实施规制缓和改革必然涉及既得权益的阻力,败多成少,此前的小泉纯一郎改革无疑是前车之鉴。
从2014年起每月购买含国债在内的资产13万亿日元,直至目标实现,也是央行从未实行过的新金融政策。这一政策转变本身无疑是对外释放了一个1强烈的信号,即日本央行将致力于“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应对经济疲软。野村证券首席外汇战略师池田雄之辅认为,“资产购买要从明年开始,未增加今年购买额,会让市场略感失望”,他预估“今年仍存在追加量化宽松的余地”。
笔者认为,这一预估存在极大的可能性。随着谨慎的白川方明将于4月份离任,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下任行长必将是量化宽松的积极主张者。如颇具竞争力的候选人日本大和综研主席武藤敏郎将明确表明“战胜通胀无禁区”。然而,一系列剧烈的举措都可能引发日本财政及金融系统的不稳定,尤其是日本债务危机的阴影从未消散,对日本经济而言恰如一把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历史表明,日本做事很少走中庸路线。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曾造就了史上最大的经济泡沫,泡沫顶峰期,东京股市市值超过全球股市总市值的一半。但此后20年,无疑又陷入了另一个极端。可以说,经济上的大起大落所留下了惨痛的教训。
在积重难返之下,矫枉过正或许是必要的,但不管怎么说,但愿如今猛踩油门的安倍晋三不会将日本经济带入另外一个极端。
(本文作者介绍:新浪财经日本站站长,毕业于早稻田大学,著有《柳井正与优衣库》。)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