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实习生将《时尚芭莎》告上法庭

2012年12月24日 09:45  作者:田野  (0)+1

  文/新浪财经北美撰稿人 田野[微博]

  美国法律对无偿实习有严格规定,要求其具有培训性质且雇主不能从实习生工作中直接获利。但现实却远非如此。《纽约时报》报道称,一名《时尚巴莎》的实习生将其雇主告上法庭,她每周工作55小时,常常顾不上吃饭,“想起来就恶心”。

很多实习生在提供免费劳力的同时却根本没有被录取的机会美国很多实习生在提供免费劳力的同时却根本没有被录取的机会。

  对大学毕业生来说,要想尽早找到工作,实习经验几乎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经济欠佳的美国,无偿实习已经成为主流——如果实习生能从中获得经验,进而提升自己的求职成功率,那倒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公司只是为了削减成本而请实习生来免费完成一些初级工作的话,那这份经验就未必值得拥有了。

  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公共广播公司(PBS)的著名脱口秀主持人查理-罗斯(Charlie Rose)的制片公司已和对其提起集体诉讼的实习生达成和解协议,愿意向189人支付共计25万美元的薪酬。该诉讼的主要原告为露西-碧克顿(Lucy Bickerton),她表示自己曾在2007年给罗斯的节目做无偿实习,并认为罗斯不给自己支付最低工资的行为是违法的。

  然而,罗斯的公司却否认其有任何不当行为,其声明表示,“我们的实习生不是雇员,他们不给我们提供劳务,也知道自己的实习是无偿的。”

  但实习生是否给公司提供了“劳务”,并不是雇主的一家之言。根据诉讼所在州的劳工部规定,无偿实习必须以培训为目的,实习生不对雇主提供有成效的劳务,雇主不能从实习生的工作中获利。而此案中,碧克顿的工作涉及节目制作的诸多方面,比如调查采访对象、准备媒体材料、整理工作室等。

  碧克顿和其律师称此案的成功和解是所有追求公平的无偿实习生的“重要时刻”。虽然类似的成功案例还是少数,但实习生将雇主告上法庭的事件正逐渐增多。

  根据《时代》杂志报道,一位名叫黛安娜-王的实习生就将传媒大亨赫斯特集团(Hearst Corporation)告上法庭。王表示,她在赫司特集团旗的《时尚巴莎》实习期间,每周工作达55小时,不仅一分钱没有,连饭都常常顾不上吃。“想起来就恶心,”王对《时代》表示。

  另一个高调的诉讼则来自名叫艾里克-格拉特(Eric Glatt)的实习生。曾在保险业工作的格拉特为了转行电影业,接受了制片公司福克斯探照灯的一份实习工作。实习期间,他因为自己的从业背景,成为了电影《黑天鹅》摄制期间的一名会计。“我意识到这完全是一份正常工作,但我却没有一分钱。”

  与格拉特有相似遭遇的是乔伊斯-李(Joyce Lee)。根据《纽约时报》报道,为了给好莱坞著名制片人斯考特-鲁丁(Scott Rudin)做实习生,她靠在咖啡馆工作和给出租车公司发传单才能支付自己的食宿费用。“鲁丁就是用钞票做成的,要他给5个实习生发放最低工资应该不是难事。”但是这位作品包括《老无所依》、《社交网络》的大制片人却拒绝对此事置评。

  根据仍在执行的1938年美国公平劳动标准法(FLSA),无偿实习必须有跟教育和培训相似的性质,实习生不能替代正式员工的工作,且雇主不能利用实习生获利。然而,现实的紧迫让求职者对免费提供劳动的机会也难以抗拒。

  而无偿实习生获得工作机会的几率也要远低于有偿实习生。根据全国大学及雇主联合会(NACE)报告,有偿实习生获得全职工作的几率为60%,而无偿实习生只有37%。

  “几年前很少有大学生会做无偿实习,现在我听说很多常春藤大学的毕业生也去做无偿实习了。”美国经济政策研究所副主任罗斯-埃森布雷(Ross Eisenbrey)对《纽约时报》表示。

  这个情况并不局限于私营公司,甚至连政府部门也在越来越多得榨取实习生的免费劳力。自称无偿实习女王的瑞秋-乐薇(Rachael Levy)在大西洋出版公司旗下的《石英新闻》刊文,称自己获得了美国国务院的实习机会,但却因为犹豫没有报酬而被其他人顶替。“在这里你并非被当作普通的实习生,而是一个外交官,”录取乐薇的官员写信道。对,一个没有“俸禄”的外交官。

  本文来自于新浪财经原创专栏集《全球新闻眼》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明文章来源和栏目链接,欢迎媒体洽谈落地合作。意见建议请@全球新闻眼2012 (微博)

  (本文作者介绍:就读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闻研究生院。)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中国这么多“胡雪岩”,却没有“乔布斯”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国企改革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HR不会告诉你薪资谈判的六个秘密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一箭三雕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中国大妈”应继续买入黄金 香港外籍金融业人士沉迷毒品 美国股市仍可创下历史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