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保险的几点思考

2013年06月21日 15:57  作者:王和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王和[微博]

  如果现在你问:网络保险真的重要吗?一定担心被人指责为缺乏战略眼光,甚至是没文化!所以,就众口一词地说:重要,非常重要!但接下来的问题是:为什么重要?能够回答上来的人可能就不多。

  行业发展有的时候是需要共识的,但有的时候“共识”也是挺可怕的,因为,有“共识”就有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尴尬,结果就难免磕磕碰碰,甚至是争抢厮杀,结果是谁都过不去,谁也过不好。过去的银行保险是这样,未来的网络保险,可别是这样。

  是这样,或不是这样,往往不是主观愿望,而是客观实际决定的。谁都想当“好孩子”,但生活却是现实和残酷的。所以,久而久之就忘记了“为什么出发”,变成了一个“完全不属于真正的我”。那么,网络保险究竟应当如何发展,如何才能够健康地发展,这我们需要对一些相关问题做深入思考,想好了,想明白了,再去做,这是成功的基础和前提,因为,子曾经曰过: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一、重要否?

  如果现在你问:网络保险真的重要吗?一定担心被人指责为缺乏战略眼光,甚至是没文化!所以,就众口一词地说:重要,非常重要!但接下来的问题是:为什么重要?能够回答上来的人可能就不多。

  再问:既然重要,怎么做?也许想过的人就更少。所以,在类似的“战略项目”的推进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个现象就是:抽象的重视,而具象的漠视;个体的重视,而群体的漠视。更可怕的是:“重视”之后,就可能是失望、抱怨和责备。

  因而,具体负责项目的人就总有一种“堂·吉诃德”式的“伤不起”,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有的时候,“基于专业的重视”就显得非常重要和珍贵。

  当然,网络保险的战略意义是毋庸置疑的,需要质疑的是我们的认识,甚至是认知,因为,认知是认识的基础,而认识是实施战略的前提和保证。

  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真正重视的背后是了解、理解和包容,特别是包容。万事开头难,网络保险更是如此。包容的本质是容错,而我们的文化往往是:成者为王败者寇,甚至是急功近利,这些都是创新的大敌!再就是坚持,成功往往就在最后的坚持之中。

  还有,面对战略问题,切忌忽悠。战略固然重要,但“被忽悠的战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任何事物均有一个度,都有一个过程,战略也不例外。面向未来,特别是大数据时代,网络保险很重要。但网络保险再重要,也不可能等于销售和经营的全部。所以,实施战略最重要的是求真务实,因此,踏踏实实,力求实效,一步一个脚印是关键。

  二、造船?还是租船?

  在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初期,曾经经历过这样的理论;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正是这样的理论险些葬送了新中国的船舶工业。事后想想,从经济的角度看,这个“理论”无疑是有道理的,是最佳选择。

  但从战略的角度看,则肯定是短视的,是受制于人的。今天的网络保险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是自建门户,还是与别人合作“借船出海”?前者不仅需要资金投入,更需要时间培育,而后者则可能立竿见影,实现“短平快”。

  有的时候,我们需要先回答做什么,然后再回答怎么做。网络保险的特点是“两虚”,一是保险射悻合同的特点决定了它有点“虚”,不能“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亲们”往往要等到出险之后,才能够真正体验;二是网络世界的特点也是一个“虚”字,就客户而言,“今天”尚不确定,又如何相信“明天”。就保险公司而言,离客户似乎是很近,而离风险却很远。所以,网络保险的关键是将虚做实!

  虚实之间的桥梁是信用,这也是保险的立业之本!过去我们跨越的是时间,未来我们还需要跨越空间。如果明白了这些道理,“租船”,还是“造船”就自有结论。更重要的是,我们不仅要造一艘船,而且,要造一艘好船,一艘让乘客放心的好船。因为,我们“渡”的不仅是别人,还有我们自己。

  三、是渠道,还是经营?

  一开始,相信大多数人都认为:网络保险就是一个渠道。定义是渠道,定位也就是渠道。渠道的功能就是销售,销售就拼价格,拼费用。但久而久之就会发现;网络保险,怎是一个“渠道”了得!它是渠道,但又不是传统和简单的渠道;它是渠道,但又不仅仅是渠道。渠道往往是单向的,主动和主导的,而网络保险却可以是双向的,是被动和互动的。

  网络保险的技术特征导致了它能够引发一场革命,自主、透明、实时、交互、移动、高效给了保险商业模式变革以巨大的想象空间。消费者主体意识的唤醒与回归是灵魂,个性化服务是主线,消费者的“生产者化”是概念,“产消合一”是趋势。实现路径是范围和过程的全E化,是有效的协同和融合,进而实现一种共同创造的连续光谱。

  连续光谱分四步:第一步是产品的渠道化和渠道的产品化;第二步是服务的渠道化和渠道的服务化;第三步是经营的渠道化和渠道的经营化;第四步是生产者的“消费者化”和消费者的“生产者化”。

  从渠道到经营,从独立经营到合作经营,离开了有效协同和融合是万万不能的。但协同和融合属于说的容易,做的难,“有效”就更难。外部协同涉及利益,肯定难,而内部融合,没有文化支撑,也不易,或许更难。

  四、保什么,怎么保?

  这个问题,如果放在渠道定位的前提下,回答好像并不难。过去保什么,网络保险就保什么。但仔细想想,似乎值得商榷,并不是所有的产品均适合网络保险,因为,网络保险也有自己的局限性,近的是客户,远的是风险。所以,网络保险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更关键的是解决如何“为”,有的时候,“不为”也是一种智慧。

  网络保险的发展,更多的应当是探索:基于新技术创新应用的商业模式创新。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和物联网技术为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实现可能,将改变,甚至是颠覆传统观念,继而突破对可保风险的定义,破解道德风险难题。在新技术和新模式的支持下,“保什么”将重新定义。

  除了现实社会的风险,虚拟社会也存在经济利益及不确定性问题,同样需要保险来稳定预期和分散风险。虚拟社会保险需求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虚虚”,即始于虚,终于虚;二是“虚实”,即始于虚,终于实。虚拟社会的“风险”是虚拟的,但不确定性却是现实的,而由此产生的利益是确定的。虚拟社会保险的关键是解决好虚实之间的过渡。

  虚拟社会保险产品开发的基本思路可以是风险主体视角,即从经营者和消费者两个视角去看风险,并开发相应的保险产品。从经营者的角度看,包括运营风险和经营风险两个层次;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包括了信用风险和“意外”风险两个领域。

  网络社会的保险关键要解决虚拟财产的真实、合法和度量三大问题。真实性的本质是数据管理问题,即从现实货币转换为虚拟货币之后的过程控制问题。合法性的本质是法律保护问题,实体解决相对容易,关键是程序解决则比较难,特别是执行问题。度量的关键是解决可保利益的合理性以及损失度量技术。

  五、我是谁?

  保险经营的主语是保险公司,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那么,网络保险也一样。但仔细想想,这句话也对,也不对。纵观前期,在与网络电子商务公司和平台的合作,在与互联网的门户网站合作的过程中,保险公司无疑处于弱势地位,“门槛费”呈现漫天要价的态势,甚至被“出单公司化”。同时,保险公司更多的是以“旗舰店”的形式出现在一些淘宝网[微博]等外部交易平台,与鱼龙混杂的小商户为伍。如果我们承认这一现状,就很难再说,网络保险的经营主体是保险公司。

  经营的基础和关键是客户,是渠道,特别是像保险,这样一类的金融服务产品。那么,我们不妨问问:网络保险的客户和渠道是谁的?是谁的,也许你回答不上了,但不是保险公司的,是可以肯定的。因此,行业的有识之士就疾呼:未来的竞争将不再是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而是与互联网类公司的竞争。这还仅仅是从传统保险,从渠道角度的认识,而当我们走近互联网经济的时候,就会发现相关领域的不确定性风险管理和风险转移,已被一些“类保险”的产品、条款和服务所取代。

  传统保险经营的“法宝”是数的集合,是信息不对称。但在互联网时代,特别是用C时代的视角看,数的集合变得非常容易,无论是网上竞价,还是微博关注,均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聚集十万、百万,甚至是千万的“数”。而在大数据时代,在搜索引擎技术的支持下,信息获取变得越来越容易和快捷,信息加工和处理则呈现社会化的趋势,保险公司的信息强势地位正在渐渐失去。所以,保险行业到了需要认真地思考未来商业模式问题的时候了,如果回到网络保险的思路,最终也许是搭建一个规则公开,过程透明,且高参与度的平台,实现风险主体的自主和民主管理。

  面向未来,经营保险的那个“我”是谁,还真的说不清楚!因为,彼保险,非此保险。如果传统的保险不复存在,那么,保险功能将以什么形式存在?保险行业也许需要一个从“小我”到“大我”,甚至到“无我”的涅槃。

  六、缺钱,更缺人才

  就眼前而言,重视,并战略性地投入网络保险无疑正确的,特别是采用建设自己的门户网站模式,但问题的关键是怎么投入。首先,网络保险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也包括购买一些成熟工具。同时,网络保险的推广更是需要较大的前期投入,无论是传统媒体的广告,还是在互联网领域的推广,特别是搜索引擎营销(SEM),均需要较大和持续的投入。

  但从发展的角度看,资金投入固然重要,但仅仅有资金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从互联网经济第一轮发展的教训中就不难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当时,大批风投的涌入,结果是铩羽而归,除了大环境外,没有很好地解决人的问题也是重要因素。因此,网络保险发展的人才培养、吸引和留存显得更为重要。

  网络保险需要的是多栖和复合型人才,他们不仅要具备保险经营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必须掌握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前沿技术,同时,他们还需要熟悉与之相关各个领域的知识,包括社会化营销、维基技术、社会统计、行为科学等。如果从大数据的角度看,数据工程师和数据科学家也将是未来网络保险的重要人才,而洞察力和想象力是最关键的能力。

  除了人才的多样性之外,网络保险的协同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任何人的知识,相对网络保险的需求均是有限的,所以,网络保险的发展,更多的需要一种团队的合作与协同,通过不同领域的思想碰撞、融合和裂变,才可能诞生全新的商业创意和模式。还有就是,外部的协同实属不易,但内部的协同往往更难,因为,外部协同靠的是利益,而内部协同需要靠文化。

  (本文作者介绍:保险学者,中国人保财险执行副总裁。)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网络保险银行保险保险渠道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中国这么多“胡雪岩”,却没有“乔布斯”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国企改革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HR不会告诉你薪资谈判的六个秘密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一箭三雕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中国大妈”应继续买入黄金 香港外籍金融业人士沉迷毒品 美国股市仍可创下历史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