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发行改革政策解读:兼谈下半年投资机会

2013年06月13日 09:23  作者:鹿长余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鹿长余[微博]

  端午节假期间,证监会[微博]出台了新股发行改革的一些列文件,IPO开闸已箭在弦上。中国资本市场发展20年来,伴随着股票指数的涨涨落落,新股发行也是几度暂停、几度恢复。然而,每次新股IPO的恢复都没有解决中国股票市场重融资、轻投资的功能。特别是最近十多年来,股票市场成为各种利益集团抢掠中小投资者的场所,投资股票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伤痕累累,财富被洗劫一空,最近十多年的中国经济发展成果和二级市场的投资者的整体利益基本无缘。

  资本市场对二级市场投资者的掠夺在2009年恢复发行后的股票上市过程中达到了最严重的程度。例如:   2011年1月18日上市风范股份(601700,全称常熟风范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价35 。上市当天最低28.27元,收盘29.96元。上市即破发,幅度达到-14.4%,创当时破发的新纪录。

  资料显示:该公司实际自有资本不到1.7亿,预计募资37219.20万元,实际募资185134.54万元,超募397.4% 。该公司2008,2009年平均净利润1.05亿左右,募集资金18.5亿,是该公司十八年的净利润总和,更为严重的是,IPO新发型股份5490万股,仅占总股本的25%,而发行后的公司总资产达到20个亿,无形中25%的新股投资者把18.5亿的真金白银中的近3/4贡献给了原始股东。

  18.5亿分配给5个公司,平均每个公司3.7亿,从这可以看出,发行审批制是资本配置的极大浪费,不如放开审批,大不了以现在发行的5倍速度发行新股。对股民的掠夺一样多,但资本配置的效率要高5倍。股民牺牲也值了。现在的股民是死了不值得。

  常常有领导说,中国企业直接融资不够,加大了金融系统的风险,呼吁加大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什么风险共担。然而,有点良心的国人都知道,直接融资的实质是风险转移机制,由股民、基民承担风险。

  中国目前的新股发行审批制度,是现在股票发行制度的耻辱。是权利寻租的体现。有权力者不顾基本事实,罔顾资本配置效率,制造着一个又一个聚敛广大人民财富的投机者。 

  上边仅仅是举了对股民伤害的一个例子,事实是,创业板开始后的新股发行持续着“三高”发行----高发行市盈率、高发行价、超高募资金,新股发行中的“三高”问题一直被各方所诟病。

  超高募集资金发行新股之后,原始股东无心在经营上下功夫,等到持有期一到,股东纷纷在二级市场套现,或者干脆变相提前套现,这也催生了金融机构的产品“创新”---原始股东通过股票抵押贷款变相提前套现。一时间,各路PE/VC等风险投资企业纷纷准备到IPO市场摘桃子,他们以能马上上市的企业作为投资目标。总之,各路资本把通过IPO到股票二级市场摘桃子看成是最后的狂欢盛宴。

  资本市场无力承受这种掠夺式的IPO,投资者以脚投票。管理层不得不在2012年7月之后事实上暂停了这种掠夺式发行新股的IPO。这几年,各国股市表现良好,基本收复了金融危机的失地,唯独中国股票市场熊冠全球。

  端午节期间出台的新股发行改革措施明确了此次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方案,加大了对控股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等减持股份的约束力,使其持股锁定期与股价挂钩。表明看来,这可以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但具体约束力如何还要看实施细则,比如,对于变相降低减持价格、变相提前减持等损害投资者的行为是否有追溯惩处,惩处力度如何?这些都是要考虑的。

  本次新股发行改革措施确实推出了一系列打击高价发行的措施,包括对保荐人、对会计师事务所

  律师事务所等的信息披露真实性的要求,新股定价和二级市场挂钩,新股发行节奏由市场调节,发行前原股东、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要和发行价挂钩等。这将有望打破多年来高发行价、高市盈率和高超募额的“三高”魔咒。

  我认为新股发行改革是否成功?对股票市场是正面还是负面?主要还是依赖于三个方面:一是有关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二是新股定价要和二级市场同行业股票挂钩;三是对违法者的追诉,对投资者的保护。

  如果上述三点得以实施,则股票市场有望结束多年的低迷状态。

  新股发行马上恢复已是市场共识,在恢复新股发行的2013年下半年,我们如何投资?下半年的投资纲领是什么?这是每个投资者需要认证思考的问题。

  从政策面来看,可以预期,为了新股发行顺利恢复,需要市场配合,包括管理层在内,各金融机构也会积极配合,所以市场不会坏到哪里去,大概率事件是稳中有升,很大可能是稳中有升。

  从资金面来看,很多资金将会进入市场。目前,在中国大陆,可以投资的品种很少,地产在调控政策的预期下不会成为主流资金的战场,主流资金现在还不敢贸然进入地产市场,因为很可能是最后一棒。国际上的黄金市场正在走下坡路。鲍尔森基金刚刚公布,2013年截至到目前,他的投资于黄金市场的基金损失几乎达到50%。所以,黄金现在也不是好的投资场所。而股票市场熊了这么多年,加之,新股发行重新启动,先知先觉的资金很可肯会进入大陆股票市场。

  从结构机会上看,2013年下半年很可能是新股的投资天堂。1.我们应该判断刚发行的新股,其质地信息披露具有可信性,越早发行的,信息披露越可靠。否则,就打了管理层的脸。2.新股的质地应该优于老股。3.市场上的老股票面临较大风险,特别是没有业绩支撑的垃圾股。

  结论,仔细研究新发行的股票,从新股中掘金。抛弃老股中没有业绩的、遭到爆炒的垃圾股。2013下半年一定是结构性的行情。2013下半年,首要投资新股、其次还是投资新股、最后还是投资新股! 

  (本文作者介绍:理学博士、教授,上海金融学院国际金融研究院风险研究中心主任,长余量化证券投资系统开发者。)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鹿长余投资策略新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中国这么多“胡雪岩”,却没有“乔布斯”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国企改革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HR不会告诉你薪资谈判的六个秘密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一箭三雕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中国大妈”应继续买入黄金 香港外籍金融业人士沉迷毒品 美国股市仍可创下历史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