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钱荒事件中的自相矛盾

2013年06月25日 15:33  作者:沈建光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沈建光 [微博]

  货币收紧直指金融机构降杠杆,化解潜在金融风险,给银行疯狂行为以教训。但央行突然行事且和市场交流不够,极易造成混乱。增强政策透明度、引导市场预期、防止市场恐慌本是央行职责所在。其对经济的基本判断与坐视不管的态度也自相矛盾。

  中国银行业“钱荒”的负面影响仍在蔓延,近日沪深股指呈现危机式暴跌,继昨日沪指放量失守2000点,跌幅高达5.3%之后,今日盘中,沪指更跌破1900,恐慌情绪急速蔓延。资金面如此紧张而央行却坐视不管,令市场大为不解,笔者试图从央行网站的对外公告中找寻其逻辑。

  近期央行网站首页上三条信息值得重点关注:

  第一条重要信息是6月24日,央行网站上公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事宜的函》,其中提到“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处于合理水平”,“各金融机构要继续认真贯彻稳健货币政策,切实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不断提高流动性管理的主动性和科学性,继续强化流动性管理,促进货币环境稳定”。

  这显示,在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利率全线飙升,隔夜及7天同业拆借利率分别创下历史新高之后,央行对当前流动性的判断依旧为“合理”,并拒绝像以往一样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缓解市场紧张局面。对求钱若渴采取坐视不管的态度表明,央行此举是实属刻意而为。

  第二条重要信息是6月23日公布的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例会新闻稿。新闻稿中提到了“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最新动向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更扎实地做好金融风险防范。”

  提及“盘活货币存量”,让笔者猜测央行此举或许传达了上层意图。毕竟李克强总理在6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以及6月初时主持环渤海省份经济工作座谈会上,都有过相同的阐述。而决策层早已对当前流动性并未进入实体经济的局面表示堪忧,并试图引导流动性走向。

  这也显示此举意在防范金融风险和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毕竟当前影子银行发展过快,银行大量资金从表内转移出表外,加大了银行系统风险。早前有传言称光大银行兴业银行出现天量的资金违约,央行货币收紧便直指金融机构降杠杆,化解潜在金融风险,并给银行疯狂行为以教训。影子银行的急速发展风险不容小觑,本质上是一场庞氏骗局。 

  但是,对这种突如其来的行动引发的市场混乱,笔者认为,也有所不妥,毕竟化解金融风险需要循序渐进。光大60亿资金隔天兑付的风险仍属可控范围,一时间收紧流动性不仅加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对实体经济造成的负面冲击也令人担忧,效果恐怕也难以如愿。

  实际上,经济加速下滑趋势已经得到了验证。6月汇丰制造业PMI初值仅为48.3%,创出9个月新低;5月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下滑,工业增速与发电量双双回落,出口数据剔除了资本套利带来的虚增部分,但几乎零增长的出口增速更加凸显出口企业困境。

  因此,央行为防风险导致经济失速或得不偿失,毕竟当前流动性未进入实体经济很大部分是由于当年经济刺激政策之后,很多企业面临债务高企困境,并存在“借新换旧”的情况,而如今流动性趋紧,导致企业资金成本上升,对本就偏冷的实体经济恐怕更是雪上加霜。 

  但令人不解的是,央行似乎已经认识到了实体经济面临的困境,“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最新动向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这一表述在上一季度例会新闻稿中并未提及,言辞上微妙的变化显示了央行已经意识到资金面趋紧的可能。

  另外,央行网站第三条重要信息即6月21日央行公布的三份第二季度问卷调查报告也显示,目前银行家、企业家、储户对经济形势并不看好,对宏观经济信心下降,对经济的感受普遍偏冷。其中,二季度银行家宏观经济信心指数为64.1%,较上季下降8.1个百分点;企业家宏观经济信心的指数为63.8%,较上季下降4.2个百分点;而实体经济低迷影响下,物价有所回落,居民觉得物价难以承受的比例变少,而就业感受与就业预期出现回落。

  倘若正如上述逻辑,那么央行此举更有待商榷。一方面,央行突然行事且和市场交流不够,极易造成市场混乱。增强政策透明性、引导市场预期、防止市场恐慌本是央行职责所在。另一方面,政策推出本身也应基于对经济的基本判断。但央行基本判断与坐视不管的态度出现背离,岂不自相矛盾?

  展望未来,笔者认为,由于上半年货币政策相对宽松,一些收紧或不可避免,但也应考虑成本过高给实体经济带来的风险,7月过度收紧的流动性也需要公开市场操作来适度平衡。鉴于当前部分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较高,如一年期基准贷款利率为6%,加上2.9%的PPI通缩,实际利率接近9%,而企业从影子银行融资的成本则更高,降息空间仍然存在。 

  同时,高额的收益率也是资金源源不断脱离表内转战表外,也是资金无法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其中也造成了一定的资金重复计算,因此价格调整也是盘活存量的重要内容。而笔者建议,在降息之时,加快利率市场化,特别是加大存款利率上浮空间,有助于解决“影子银行”产生根源,防范金融风险。 

  而下半年经济能否有所起色,财政政策更是关键。正如笔者早前所述,上半年财政政策并未体现积极,下半年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笔者建议,加快减税、增加转移支付给低收入人群和财政拨款加大基建投入等政策的推出,来抵制经济持续下滑。当然,最主要政策利好便是改革,特别是城镇化战略的推进。笔者认为,户口制度、农村土地流转以及财政改革将是城镇化的核心内容,改革红利有望支持未来五年经济增长达到7%。

  (本文作者介绍:瑞穗证券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成员,中国金融40人论坛特邀成员。)

(由新浪财经主办的“2014新浪金麒麟论坛”定于2014年11月22日在北京JW万豪酒店召开,本届论坛主题:变革与决策。聚焦改革深水期的中国经济的转型与挑战。 报名入口》》》 2015,决策下一步,等你来!)

文章关键词: 实体经济央行流动性钱荒

相关专题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中国这么多“胡雪岩”,却没有“乔布斯”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国企改革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HR不会告诉你薪资谈判的六个秘密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一箭三雕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中国大妈”应继续买入黄金 香港外籍金融业人士沉迷毒品 美国股市仍可创下历史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