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药王老吉难讨消费者欢心

2013年05月20日 16:04  作者:郭凡礼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郭凡礼[微博]

  消费者是快消品的“天”,但广药似乎失去了“天”。一方面,加多宝使用“王老吉”商标十余年,早已先入为主;其二,作为民营企业,加多宝易得“同情”,而国企的各种特殊待遇已备受诟病,广药凭借特殊权力收回商标更是“伤害”了国人的心,所以即便广药砸下3亿的地震捐款,也难以征服消费者。

  自2012年广药集团夺回“王老吉[微博]”商标之后,昔日的合作伙伴摇身一变成为竞争对手,为了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双方经历了广告、包装、成本等诸多战争,就连4月雅安地震也成为了双方捐款以提高企业形象的战争场地,战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饮料的传统销售旺季即将来临,双方的竞争不仅不会结束,反而会更加激烈。

  事实上,双方的竞争中加多宝优势尽显,这从双方2012年的营收中就可见一斑。加多宝的优势首先是民企的身份,这一点或许会被诸多业内人士所不解,因为双方在商标权的争夺中,广药凭借国企的身份夺回了商标权。此外,提及国企诸多人士均会联想资金、资源等诸多优势。

  但是饮料属于快销品,其需要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和应对策略,而这点正是国企严重缺失和民企所具有的,因此加多宝能够在广药的屡次竞争中迅速更换包装、更换广告语等,始终处于竞争的主导地位。

  其次是多年的运作经验。王老吉当年在饮料界默默无名,如今成为饮料行业的新潮流离不开加多宝的辛勤耕作,研发生产技术以解决产能瓶颈、明确产品定位以便在饮料界内开辟蓝海、开拓餐饮渠道以完善渠道网络、大手笔广告营销以提高知名度等等均是加多宝为王老吉成功做出的努力。虽然加多宝痛失“王老吉”商标,但巨大的产能、完善的渠道网络、较强的营销团队仍在,这仍可助力加多宝稳固凉茶第一的行业位置。

  相比加多宝而言,仅拥有“王老吉”商标的广药集团却需要一切从头开始。产能的构建、营销队伍的组建、渠道的铺设等都是快消品企业的“咽喉”。尽管广药做出了最大努力,如寻找代工企业以扩大产能、迅速招募营销人员、开拓餐饮渠道及非常规渠道等,但是这一切似乎都来得太晚,因为当前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消费者对代工产品怀有一份不信任;其招募的营销人员与加多宝的队伍相比缺乏相关经验;开拓的餐饮渠道与王老吉的产品定位格格不入等一切都导致了王老吉只能以20亿元的营收作为2012年的答卷,与加多宝的营收相差甚远。

  此外,消费者是快消品的“天”,但是广药似乎失去了“天”。一方面,加多宝曾经使用“王老吉”商标十余年,早已入主消费者心中,所以“王老吉”这一商标的失去并不会引发大量消费群体的流失;其二,加多宝易得国人的“同情”,国内国企的各种特殊待遇已备受诟病,广药凭借特殊权力收回商标更是“伤害”了国人的心,所以即便广药毫不犹豫地掷下3亿元的地震捐款,也难以征服消费者。

  (本文作者介绍:国内医药行业研究领域知名人士,国家发改委特邀研究员、中投顾问研究总监。)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由新浪财经主办的“2014新浪金麒麟论坛”定于2014年11月22日在北京JW万豪酒店召开,本届论坛主题:变革与决策。聚焦改革深水期的中国经济的转型与挑战。 报名入口》》》 2015,决策下一步,等你来!)

文章关键词: 广药王老吉商标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中国这么多“胡雪岩”,却没有“乔布斯”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国企改革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HR不会告诉你薪资谈判的六个秘密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一箭三雕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中国大妈”应继续买入黄金 香港外籍金融业人士沉迷毒品 美国股市仍可创下历史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