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产能过剩加剧泡沫风险

2013年05月08日 17:27  作者:陈志龙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陈志龙

  从传统产业到所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只要政府主导的行业,所谓“为竞争而投资生产的转轨型过剩”,因为没有出清机制,资产难以调整,累积起的过剩沸反盈天,最后只能通过价格战来“拼刺刀”,许多行业从“蓝海”快速做成一片“红海”,甚至尸山血海。

  最近,与两位经济界人士谈制造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感慨良多。

  一是沙钢的沈文荣,这位“炼了40年钢铁”的当家人,说20年前,一吨普通钢的利润能达到2000元以上, 现在连盘炒肉丝的利润都没有,不少钢企一亏就是几十亿。现在遇到的困难可谓前所未有,4亿吨的需求对应8—10亿吨的产能。

  在全球经济向好时,能依靠低成本优势和外部市场来消化过剩产能。而现在出口大幅收窄,国内需求萎缩,经济下行压力和全行业超高投资率形成的产能过剩相互强化。长期累积的过剩产能集中释放,注定了调整是痛苦的,也是漫长的,所以,现在看不到底。

  另一位是江苏省社科院长院长、知名学者刘志彪教授,话题从无锡尚德的破产谈到深圳市最近突然废除LED产业规划。在新兴产业上“过把瘾就死”的尚德,享受了上百亿出口退税的支持后,反手又把上百亿计的债务窟窿丢给地方政府,成为中国式新兴产业泡沫破灭的经典样本,这也引起了包括深圳在内的过度介入“新经济”的地方政府的警觉。LED产业一度是深圳新兴产业的代表,因担心成下一个光伏业,深圳方面理性战胜了追风。

  实际上,让政府和金融机构感到后怕的是,整个LED产业已经出现了产能过剩。刘志彪认为,中国当下的产能过剩,由三部分叠加而成,过剩A:为利润而生产的竞争性经济过剩量,大约占15-20%;过剩B:为GDP竞争而投资生产的转轨经济过剩量;过剩C:为资产不能调整而累积起来的过剩量,产能过剩是中国经济和金融业的最大风险源。

  现在,从基础设施到实体产业,过剩已是全面开花。高铁上座率低,高速公路通向荒芜,全国机场近200个,火热的机场建设浪潮难掩机场运营之萧条,七成以上陷入亏损。以经济发达的江苏为例,13个省辖市的9座机场有7家是亏的。

  从传统产业到所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只要政府主导的行业,所谓“为竞争而投资生产的转轨型过剩”,因为没有出清机制,资产难以调整,累积起的过剩沸反盈天,最后只能通过价格战来“拼刺刀”,许多行业从“蓝海”快速做成一片“红海”,甚至尸山血海。

  产能过剩“黄灯”、“红灯”警报频现,高负债率、高杠杆不仅让产能过剩行业自咽“苦果”,也深度挟裹金融体系,严重威胁金融安全。现在,银行体系逾万亿的不良资产主要集中在产能过剩行业。以钢铁行业为例,2012年末钢铁行业44家上市公司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0%,今年一季度末,钢铁行业的资产负债率呈现出继续上扬态势,整体资产负债率高达70%,并且呈继续上升态势,一些动辄上千亿的项目因市长跑部式“吻增长”而继续上马。

  最近分别在张家港和宿迁看了两家大型玻璃企业,企业当家人介绍,过去十年间,玻璃行业产能从2亿重量箱增长到去年的8亿重量箱,全行业亏损持续加大。代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尚德,负债率超过80%,当年红火的时候,许多总行的行长带队来访,为能与 “太阳能新贵”施博士共进午餐而兴奋不已,现在则各自捧着巨额不良贷款向隅而泣,这是实体经济泡沫膨胀环境下,中国银行业群体无意识的“羊群效应”。新能源板块中,上市公司金风科技华锐风电,股价分别从最高位的160元、88元跌到当下的5元左右,泡沫破灭后,各路投资者恍若隔世。

  一段时间以来,“把信贷资金引向实体经济”的提法十分流行,实体经济是相对于虚拟经济而言的,而在大面积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实体经济因产能过剩累积的信贷泡沫已经非常严重,中国式产能过剩所累积的金融风险正日益凸显。以尚德、赛维为代表的光伏产业,卷入的银行信贷资金过1000亿。在银行业一窝蜂做中小企业融资中,长三角地区持续引爆发酵的钢贸风险贷款同样超过了1000亿,“蓝海”拼杀成“红海”。

  铁道部的资产负债表更是以超2万亿的信贷让各方跌破眼镜。而这仅仅是经济周期中不良贷款的冰山一角。现在,20多万亿元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10多万亿元房地产贷款、10多万亿元低效的“铁公基”固定资产贷款,已成为中国经济的心腹大患。历史地看,每一轮大规模不良贷款的形成都是在繁荣时期日积月累埋下的,而金融放松的成本是要由全体国民来承担的。当前,银行利润继续高增长的同时,资产质量劣化问题日益显性化,不良率大幅上升,半年时间从5000多亿窜升过万亿,这仍然是较为保守的数字。

  央行[微博]行长周小川不久前总结了新世纪以来货币政策的10个特点,坦陈“总体来讲中国经济在转轨过程中还是普遍存在‘过热冲动’,需要始终强调防范通胀”。最近,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称,2012年中国一般政府债务整体水平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9.2%,鉴于地方政府仍存在局部性偿债风险和政府尚有隐性债务负担,风险值得关注,

  惠誉将中国长期本币信用评级从AA-调降至A+。而与此同时,野村发布的《中国正在升起的金融风险》的报告,野村认为,中国正呈现与西欧、日本、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之前的特征,以当前的杠杆率水平和房地产业的风险指标进行分析,中国或将会因为房地产迎来一轮金融危机。而各路看空中国的喧嚣声四起,中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紧迫性已历史性地摆在决策者面前。

  如果经济持续下行,产能过剩危机引发信贷泡沫崩溃, 加之对外汇率机制失当,对内货币超发、房地产泡沫过度膨化、政府债务危机和银行资产质量恶化等几重因素相互裹挟,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相互叠加,内忧外患就有可能演变为一场旷世危机。惠誉和野村扫帚星般的咒语,值得我们警觉,并要积极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本文作者介绍:陈志龙,财经专栏作家,报人。)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由新浪财经主办的“2014新浪金麒麟论坛”定于2014年11月22日在北京JW万豪酒店召开,本届论坛主题:变革与决策。聚焦改革深水期的中国经济的转型与挑战。 报名入口》》》 2015,决策下一步,等你来!)

文章关键词: 经济风险泡沫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中国这么多“胡雪岩”,却没有“乔布斯”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国企改革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HR不会告诉你薪资谈判的六个秘密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一箭三雕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中国大妈”应继续买入黄金 香港外籍金融业人士沉迷毒品 美国股市仍可创下历史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