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教育“马太效应”?

2013年04月08日 12:21  作者:朱宁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朱宁[微博]

  据报道,每年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入学新生中,有接近一半的学生来自全国四五十所所谓的“超级中学”。进入“超级中学”就意味着能早早地在名校占据一席之地。否则,进入一流大学简直难上加难。高等教育资源的提前分布,导致地域、收入、社会阶层对资源分布的影响进一步加强。

  笔者日前参加了博鳌论坛青年领袖论坛关于教育难题的讨论,席间颇有几点感受:

  教育已成为一项国际性挑战

  首先,教育已经和医疗、养老一样成为一项国际性挑战。在中国学生还在废寝忘食地为升学考试而苦恼的同时,美国的教育者更多地在反思如何更好地把社会价值融入教育系统,以避免屡屡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当中国学校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而努力的同时,美国学校也在为如何提升学生基本的算术能力而大费周折。由此可见,世界各国在教育方面的交流和合作是越来越重要了。

  教育资源在中低收入人群中日益稀缺

  其次,全球一体化的深入和技术进步,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方式和手段。但反观结果,教育资源好像变得更加集中,而且在中低收入人群中日益稀缺了。西方的一些精英预科学校和中国的一些“超级中学”,都把原本对高等教育资源的竞争和分配,提早到了中学阶段。技术进步和全球化所带来的“马太效应”和“赢者通吃”(Winner Takes All)的后果,都让教育在历史上缩小收入差距的功能大打折扣。

  据某些报道称,每年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入学新生中,有接近一半的学生来自于全国四五十所所谓的“超级中学”。进入“超级中学”就意味着学生能早早地在名校占据一席之地。另一方面,如果不能进入“超级中学”,进入一流大学就变得难上加难。高等教育资源的提前分布,导致地域、收入、社会阶层对资源分布的影响进一步加强。这也是为什么国内一流高校中的“贫困生”比例持续降低的一个主要原因。

  这种现象,并非中国特有。由于教育的公共产品的特性,导致了教育服务的提供,尤其是一流教育服务的提供,永远低于社会的需要。如何弥补供给和需求之间的鸿沟,是全社会各个利益相关方都必须高度关注的难题。

  政府必须提供公平保障

  政府,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同时,必须制定正确的游戏规则和提供应有的公平保障。美国实行的公平法案(Affirmative Actions)旨在保护社会弱势和少数群体的基本权利,包括接受教育的权利。公平法案对弱势群体提供的“善意歧视”无疑会触及乃至伤害到一些主流社区的利益,但正如一位美国法官所说:“教育工程中的多样性和教育经历本身一样重要。”

  另一方面,欧洲很多国家,正是通过提供优质、免费的公立和业务教育的方式,降低了市场对私有、精英教育的需求,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需之间的紧张关系。正是由于没有升学的压力,许多欧洲学生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学习过程本身,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欧洲学生往往在国际学生能力测试中表现优异。

  多方合力保障教育公平

  除了政府之外,私营部门和慈善机构也必须通过其在资源方面的优势,有针对、有重点地扶持和帮助某些特定的社会群体。与此同时,教育机构,科技公司和跨国企业,也应该利用其各自的专业优势,帮助把优质的教育传播到全球各地和社会各方。

  最后,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其所处社会的价值和取向。开放、诚信、多样化的教育离不开开放、诚信、多样化的社会价值。因此,要解决全世界各国教育所面临的难题,归根结底还是要解决世界各国各自的社会问题。

  (本文作者介绍: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耶鲁大学国际金融中心研究员,著有《投资者的敌人》一书, 帮助投资者认识自我, 战胜自我。)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由新浪财经主办的“2014新浪金麒麟论坛”定于2014年11月22日在北京JW万豪酒店召开,本届论坛主题:变革与决策。聚焦改革深水期的中国经济的转型与挑战。 报名入口》》》 2015,决策下一步,等你来!)

文章关键词: 教育博鳌论坛全球化

相关专题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中国这么多“胡雪岩”,却没有“乔布斯”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国企改革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HR不会告诉你薪资谈判的六个秘密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一箭三雕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中国大妈”应继续买入黄金 香港外籍金融业人士沉迷毒品 美国股市仍可创下历史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