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忠普:让中低收入者承担上万房价是误区

2013年03月21日 23:24  作者:马忠普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马忠普

  2000多元的毛坯房成本,让中低收入百姓承担上万元的房价,绝对是个政策误区。解决好这个问题不仅体现藏富于民,改善最大的民生问题,推动社会公平和加速实现国家小康社会发展目标。

  我国的腐败问题,中等收入陷阱问题,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对经济的战略调控管理等有许多亟待改革的问题。从影响钢材市场形势的视角看中国社会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1、面临国际经济危机和出口放缓,2012年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51.8%和50.4%。由于世界并没有走出金融债务危机,危机中的国际经济疲软,影响我国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正在放缓。这就决定了政府今年扩大内需政策调整的重点是挖掘潜在内需,促进消费和确保投资合理增长。“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发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从政府官方发出的这个判断,让人们坚定了今年中国经济稳定运行的信心。但是中国各级政府的负债在15万亿到18万亿左右,高负债的地方政府已经缺乏推动经济的投资建设能力。增加投资面临地方政府债务居高不下,中央和地方财税分配格局调整,精简政府机构,转变政府职能和投资体制改革、特别是投资方向选择问题。

  2、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已经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善民生提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日程上来。十八大后,确定了城镇化,大区域经济中心建设,经济发展和投资向改善民生倾斜。近几年我国虽然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保持了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但是几年来经济的回落带动需求的回落,使许多行业的企业经营没有走出困境。企业的困难,使扩大需求,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行的非常艰难。很显然无论目前经济稳定中的相对疲软,还是潜在需求释放缓慢,无论是企业负担重,企业投资活力不足,还是改革迟后,都制约中国经济活力发挥。都呼唤着中国政府加快改革的力度。

  我们不妨从钢铁市场相关的几个亟待改革问题来看改革的压力。

  例如1:不久前我曾选文:《资源性产品供需关系需要纳入政府经济战略调控》,提出立足于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确保大宗资源性产品供需平衡和价格稳定是政府的战略调控责任。重要的是这个战略调控责任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表述上,要真正实现政府与企业合作,在解决问题的系统对策上有所突破,有所作为。这里至少有铁矿石、石油、煤炭、有色金属、包括大豆在内的粮食、远洋运输等重要领域都有许多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宏观经济调控中亟待解决的战略问题。

  既然是国家产业安全战略,国家就要有投入。至于以什么方式投入,建立何种方式的政企合作机制,这是需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经济安全的战略管理问题。

  例如2:有人说劳动力成本上升是中国制造业面临国际竞争力减弱的大趋势。也有人说企业负担重要减税。国家也确实在试点税制改革。但是影响企业负担重,国际竞争力减弱,企业发展缺乏活力的因素不仅仅是税费负担重和劳动力成本上升,还有银行贷款利息高、资源材料成本高。其中仅铁矿石每年就要多支出1000多亿,全部转移到下游制造业的成本上。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2012年中国改革中的减税额度900亿元。而国家资源类产品供需关系和价格稳定的经济战略调控至少在铁矿石问题上缺乏系统对策。

  至少这四大因素共同弱化了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直接影响企业经济的活力,进而影响中国未来经济的稳定。这对延长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确保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平稳运行是十分不利的。企业是社会经济的基础。改善民生也需要改善企业的经营环境。政府需要针对不同情况,改善宏观调控和深化改革,统筹考虑减轻企业负担问题。对减轻企业负担、改善宏观调控的改革更需要统筹系统的设计。

  例如3:针对房地产价格上涨而推出的国五条,并没有推出解决小康社会百姓安居问题的系统目标对策。我在2011年11月写的房地产市场真正危机一文中提出:一方面高价商品房市场陷入震荡危机,难以走出困境。另一方面以百姓为消费对象的普通安居房目标市场由于国家小康社会百姓住房发展目标、政策、法规体系迟迟建立不起来。大规模的百姓安居房目标市场化建设就启动不起来。更谈不上两个目标市场协调发展。其实这才是中国房地产市场陷入今天困境的根源。这才是房地产市场的真正危机。实际上,只要这个问题没有解决,中国房地产市场就改变不了震荡风险危机。中国房地产市场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走出加快百姓安居房建设的正确道路。

  2000多元的毛坯房成本,让中低收入百姓承担上万元的房价,绝对是个政策误区。解决好这个问题不仅体现藏富于民,改善最大的民生问题,推动社会公平和加速实现国家小康社会发展目标。也有利于降低普通百姓过于沉重的购房负担,改善社会消费结构,推动经济协调发展。毕竟百姓安居房市场是我国未来20年实现成功转型的重要经济支撑。而解决好这个问题对各级政府来讲将是千秋功业。

  如果按着中央规划目标,伴随城镇化建设,还要有四亿人口转移到城镇中来。考虑到目前城市打工族缺房情况,这就意味着中国城镇化建设中要新增3亿套百姓安居房。考虑到装修、家居、家电消费,这至少是100万亿的潜在需求规模。这个市场供需关系和建设消费资金的良性循环不仅是对经济稳定的巨大支撑,也是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政府执政为民肩负着沉甸甸的社会责任。作为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政府一定要解决好百姓的安居问题。这就决定了一切走上健康发展道路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地方政府推高地价的财政来源,官员与房地产商之间形成的利益格局,房地产收入的一半以上归了政府,使这项改革难上加难。至今走不出路子来。仅仅建廉租保障房,政府没财源。据公布数据2011年是开工1000万套,2012年700万套。2013年的任务是新开工600万套。从全国来看,保障房建设规模已经处于缩量通道。中低收入百姓居者有其屋的小康社会目标如何实现。

  2011年12月22日,李克强在全国住房保障工作会上强调,保障性安居工程是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通过建设保障房,帮助困难群众以低成本改善住房条件,是收入再分配的一种有效形式,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同时,保障房建设是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有利于扩大内需,支撑城镇化发展,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特别是在当前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下,要成功应对复杂局面,明年必须按照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的要求,扎实有效地推进住房保障工作,发挥好其对投资和消费的较强拉动作用,为经济增长提供重要动力。建设部也将要完善安居房政策和法律保障体系。

  作为新一届政府总理的李克强讲话第一次提出“保障性安居工程是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从李克强的讲话中让人们看到了中央解决百姓保障房问题的战略决心。我们没有理由怀疑新一届政府解决小康社会百姓安居房的决心。但是百姓安居房背后复杂的利益格局关系恰恰是制约房地产市场改革的最大阻力。但是不改革能释放100万亿的潜在市场需求吗?

  没有合理投资保经济稳定,一切都是空话。但是正是需要改革才能释放长期发展经济的动力。这就是投资拉动与改革的辩证关系。

  有人说今年中国经济保持7.5%的增长难度已经很大了。其实通胀才是投资拉动的主要威胁。真正的经济调控难度在于投资拉动不能刺激通胀压力上升。到时再紧缩控制通胀,经济必然震荡,这并不是政府希望看到的稳中求进的经济运行态势。希望实现合理投资、有效控制通胀和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协调推进。我国目前仍有很大的潜在需求,只要做到以真正内需实施合理投资拉动,保持中国经济7.5%-8%的稳定增长并不难。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真正难度是深化改革,为中国经济未来长期稳定发展释放新的动力才是最难的。这不仅包括打破垄断,改革民间投资体制,也包括像我上面讲的解决百姓小康社会安居房市场化改革,释放几十万亿潜在需求市场。可以说:改革的历程将成为观察未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坐标,也关系到未来十年的经济稳定发展。

  如果说上届政府针对金融危机,保持中国经济的较快增长,成绩不小。但是最大的遗憾是把多年来的许多重大改革难题几乎留给了这届政府。这里虽然有改革课题产生有个伴随经济发展过程的暴露和积累问题。也有个2002年经济较长期回落,企业和社会经济矛盾暴露问题,加深了人们对改革的认识。更有个以前经济高速增长,财政收入增速在20%以上,很多经济矛盾和社会矛盾都被掩盖了。但是当前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已经过去,特别是连续多年的金融危机和中国经济回落使这些社会利益格局严重失衡的体制性矛盾充分暴露出来。社会改革的呼声十分强烈。我曾多次选文说过:多年来影响改革的主要障碍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认识问题,而是权利和利益格局的调整。中国社会利益格局失衡体系的形成几乎都有政府体制、权利和利益的背景。而利益格局的调整会触到一些政府官员和社会的既得利益者。这也是制约改革的真正难点。因此,需要通过政府高层设计,深化体制改革释放中国经济的活力和潜在需求。形势紧迫,不进则退。

  也有人说,经济结构布局不调整,农民进城有房没工作,怎么安居乐业。其实这是个改革问题。如何加快经济布局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如何实现小康社会的百姓安居。这两大目标需要协调发展。很显然每年增加百姓安居房市场投资是合理的。但是如果不改革中国目前的房地产市场体制问题,100万亿的潜在百姓安居房市场能释放出来吗。这也必然拖累城镇化建设。房地产调控能否转向重点培育百姓安居市场,关系到未来中国经济能否平稳运行。

  应该说十二届人大和新政府换届真正的意义是把握未来十年中国发展的时代战略机遇,实现城镇化和大区域经济辐射中心建设将引发中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和基本完成对阻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活力的许多重大领域的改革,为中国的社会公平,为经济发展,为改善民生赢得活力和辉煌的未来。很显然这既是时代机遇,也是新一届政府唯一可以大有作为,并写进中华民族历史的宏伟事业。

  正是这个原因,可以期待两会会开启中国新时代改革的大幕。新政府对大部制改革限期完成似乎释放了加快深化改革的决心。但是,既然每一项重大改革都会是社会权利和经济利益格局关系的调整。因此改革只能是渐进式推进。期待改革会给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释放则是一个需要一定时间的实践过程。因此期待改革对钢铁市场的积极影响绝不是近期可以明显看到的。

 

  (本文作者介绍:著名钢铁市场专家,现任中国钢铁现货网首席顾问,中华商务网副总经理、首席分析师, 独立董事。)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由新浪财经主办的“2014新浪金麒麟论坛”定于2014年11月22日在北京JW万豪酒店召开,本届论坛主题:变革与决策。聚焦改革深水期的中国经济的转型与挑战。 报名入口》》》 2015,决策下一步,等你来!)

文章关键词: 中低收入者 房价 误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中国这么多“胡雪岩”,却没有“乔布斯”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国企改革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HR不会告诉你薪资谈判的六个秘密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一箭三雕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中国大妈”应继续买入黄金 香港外籍金融业人士沉迷毒品 美国股市仍可创下历史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