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唐任伍[微博]
人为违反自然规律的削山、填海运动,是长期以来一些地方领导人GDP崇拜、好大喜功的结果,是“大跃进”时代唯心主义史观在21世纪的翻版。要想扩大城市面积、获得更多土地,完全可以通过依山而建、城在山中和围绕现有城市建设卫星城的方式来达到。
近段时期以来,中华大地挖山造城的报道不绝于耳。兰州一期投资220亿,半年内推掉700余座荒山,劈山造地,在兰州市城关区的东北板块打造出一座面积约160平方公里的新城;陕西延安从2012年4月份开始,投资上千亿,以超常规的方式“削山、填沟、造地、建城”,用10年时间整理出78.5平方公里,在延安城市周边的沟壑地带建造一个两倍于目前城区的新城;“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湖北十堰,以“愚公移山,向山要地”“愚公移山,人造平原”为口号,投资超千亿元,削平100多个山头,造城100平方公里……
山水有情,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每一座山、每一条河都是这个生命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按照其自身内在构造和规律自然形成的。人为违反自然规律的削山、填海运动,是长期以来一些地方领导人GDP崇拜、好大喜功、政绩工程、以大为美的思维定势形成的结果,是“大跃进”时代“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开山填海造田”的唯心主义史观在21世纪的翻版,是与科学发展观格格不入的一种短期行为,是一种违反自然规律的反科学的冲动,后患无穷。
首先,破坏自然形成的地质构造,带来不可预见的地质灾害。延安的“削山造城”工程是目前世界上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规模最大的岩土工程,在世界建城史上也属首例。一山一沟壑的地容地貌,是适应延安这个地方的地理环境的稳定结构,一下子削平33个山头,在沟壑地带建造出一个两倍于目前城区的新城,改变了自然界千百万年形成的地质地貌满足人类需求,很可能带来巨大的地质灾难;兰州的荒山土坡,尽管没有森林,但同样是稳定干旱地区的生态结构;湖北十堰在中国南方,雨量充沛,山峰河谷交错,是一种地理结构的平衡。
人为地在这些稳定的地质结构上,采用“外科手术”式的方法,削平山峰,填平山谷,形成的山石渣土填满了大小沟岔,使天然行洪通道和自然水系遭受重创,破坏了内在的生态系统和地质平衡结构,使原来的稳定结构变成非稳定态,若干年后将会引发各种地质灾害和次生灾害。
其次,破坏生态环境。一座天然山峰的削平,意味着一个有机生态系统的覆灭;一块平地的诞生,意味着一片森林的永久消失,地图上昔日的满目葱绿,就被一片黄褐色取代;一群山峰和荒坡的搬家,意味着一条水系的结束。没有了群山起伏,消失了绿树葱茏,毁灭了人们心中的诗情画意,唐人王维《山水论》中的“山高云塞,石壁泉塞,道路人塞”的美景成为“远树无枝,远山无石,远水无波”,人们的生活缺少了起伏感、腾跃感、错落感。
十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中央政府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此推出以退耕还林为主的水土保持工程,投入巨资修复遭过度开发的自然环境,现在因为开山造城,这些生态投入已经大打折扣。据记者调查,十堰市百二河、马家河、茅塔河等几条河流,现在一年当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干枯的,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野蛮的、大规模开山造地建城,使山体、水系遭受重创,未来必将付出惨痛的生态代价。
再次,严重降低老百姓的幸福感。开山造地建城,获得更多的建设空间,可以缓解一些城市的建设空间,改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和交通拥堵,改善老百姓的居住条件。但往往事与愿违,开山造地建城的设计者们,其醉翁之意还是“求大”,即把城市建大,把GDP做大,自己的官位升大。“求大”的出发点不能说不对,但至少可以说并不在真正想使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提高。在造城过程中,老百姓生活受到严重干扰,正如十堰市的一些居民所说,“由于周边都在开山,运输车往来不断,灰尘漫天,我们都不敢晒被子,洗衣服也不敢晾外面,到处都是灰”,居民因受开山炮声和机械轰鸣的困扰,无不哀叹地说:“房子窗户经常震动,就像是地震一样”。即使城市做大以后,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不升反降,人口多了,房价更贵了,噪音更严重了,交通更不方便了,出门见山的眼福没了,水系破坏了,水质更差了,空气更污浊了,小城市、中等城市的幸福感消失了,大城市病犯上了,原居民更遭罪了。
最后,带来严重的经济风险。开山造地建成,个个都是上千亿元投资的大项目,工程量巨大,兰州新城的工程量根本不是当年的愚公移山,而是愚公移山的一万倍,超过了当年三峡的土方和“南水北调”工程从丹江口水库一直到北京的土方量,必然就需要巨量的投资。这些钱从何而来?贷款?借债?兰州新城几起几落,就是因为资金没有落实几次下马。这次“忽悠”出严介和的太平洋集团后果怎样,还需拭目以待。
人口仅仅50万、年财政总收入才400.5亿元的延安,要用10年时间拿出1000亿元来“削山造城”,无疑是一个超级大手笔,这种“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魄力值得赞赏,但这样大手笔的背后蕴藏着巨大的经济风险,就算预想目标顺利实现,2020年延安城区人口达到80万人,这1000亿的投资,相当于每位市民背负了12.5万元的债务。当地把希望寄托在了造地收益上,“预计造地获得的经济效益为每亩50万―100万元”。但2011年延安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21188元,他们从哪儿来钱消费这么多土地?如果让老百姓把下辈子的钱都消耗到买房上面,当地经济又如何发展?
长期以来,中国的一些地方领导人在GDP 的指挥棒下,盲目追求“金山银山”,忽视了城市“绿水青山”的内在本质,开山、挖山、炸山、移山,带来的后果实在堪忧。实际上,真正美丽的城市是在青山绿水之间,是融科技、人文、山水与一体的宜居的空间。实践证明,世界上一些最著名、最美丽的城市,往往是那些在山水间的中小城市,比如瑞士的日内瓦和西班牙的巴塞罗那。
因此,不管削山造地建城的设计者们的构想多么美妙,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削山造城”破坏现有的地貌,带来严重的生态、地质、环境和经济风险,其扩大城市面积、获得更多土地的愿景,完全可以通过依山而建、城在山中和围绕现有城市建设卫星城的方式来达到,完全不必冒着破坏现在自然风貌和地质结构等背后的高风险来获得。权衡利弊,我再次大声疾呼:挖山造城,可以休矣!
(本文作者介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会长)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由新浪财经主办的“2014新浪金麒麟论坛”定于2014年11月22日在北京JW万豪酒店召开,本届论坛主题:变革与决策。聚焦改革深水期的中国经济的转型与挑战。 报名入口》》》 2015,决策下一步,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