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解释系:头衔资历双膨胀

2013年04月07日 08:29  作者:解释系主任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解释系主任[微博]

  在一个除了快速挣钱以外其他一切都不重要的环境里,诚实坦率客观理智已经成了很稀有的节操了。现实就是这样。

  朋友供职的公司来了个新老板,据说是业界大牛,资历骄人。朋友要直接向这位新老板汇报,于是四处打听情况,问来问去想到了交友广泛的洒家,说也让帮着打听一下。巧了,这位新老板上一份工作所在的公司,恰好是洒家直接经办的大客户,于是洒家就帮着朋友打听。

  朋友的新老板声称上一份工作在国际知名大企业做到了极高级别,身为华人为国争光那种的。没想到洒家一问在总部身居要职的内码,人家说:“这个级别也就相当于贵中华上国国有企业里的处级干部,有实权,但在我司并不算高层。达到这个级别的人在我司超过一千。什么?华人?华人华裔做到这个级别的应该有上百号,真的不算什么啦。”

  又打听了一下新老板声称的从业经历,内码说:“我不直接认识你说的这个人,但是他说的那些个我们公司的项目我都知道,有的还参与过。没听说此人是主持者,但也许有过参与吧。在其他公司做的那些项目,我就不知道了。”

  把这个结果通报给朋友时,洒家问:“你的新老板不会是唐骏[微博]老师吧?难道他改混敝业界了咩?”朋友答:“不是唐老师。但貌似这个情况和唐老师有些类似啊。”

  洒家说:“恭喜你,遇到了一位正常的老板!”

  何解?

  因为是个人就会对自己的工作经历、头衔等简历参数进行夸大,这种做法用行话来说,和通货膨胀是一个词儿,就叫“Inflation”;用修辞手法来说,就是“Exaggeration”。

  夸张也好,膨胀也罢,和睁眼说瞎话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列位不可不察。

  职场上的头衔,和军队里的军衔,完全不是一回事。后者基本上可以说有全球统一标准,细节上略有差异,但一级是一级,大致不会错。上尉和上校,再到上将,差得远着呢,连外行也不会搞错。

  职场上的头衔就很难讲了,比如说和副总统一个序列的“副总裁”(Vice President),在不同公司表示的级别大相径庭。如果再加上什么Senior、Executive等定语,就更加复杂了。同一个行业里同样的头衔可能还有可比性,换个行业完全可能风马牛不相及。

  职场上的资历,就更没有什么统一标准了。你当过兵打过仗,立过战功,肯定有勋章可作证明。你之前在什么公司干过什么事情业绩如何,除了向直接当事人要佐证(Reference或Testimonial)以外,基本上就没什么招儿了。

  现在不少行业招募会请第三方公司做背景调查,拿敝业界为例,调查的主要内容是看候选人是否有过违规或犯罪记录、是否被监管当局禁止从业、是否干过洗钱的勾当、是否和恐怖组织有过什么瓜葛等,绝大多数人过这一关是没什么问题的。如果职位较高或很重要,背景调查会加上学历和从业资格证书校验等,另外就是四处扫听此前的业绩……和劣迹。级别越高,调查得越仔细。

  至于说薪酬福利方面,查证反而很容易,让候选人提供一下工资单或上份工作的雇佣合同就行了,此外还可以和行业基准做比较。职场也是市场,行情虽然一直在变,但任意时间点薪资都是有基准的。因此候选人的“Inflation”不能太离谱,和行业基准偏离过大,会增加很多质疑。

  招募的级别越高,雇主和候选人直接交易的可能性就越小,用中介的情况则越多,也就是猎头。

  根据洒家浅薄的从业经验,猎头分两种:绝大多数是促进交易型,极少数是解决问题型。前者的目标就是赶紧卖人,卖一票挣一票的钱,因此成交越快越好。在这种情况下,某些节操破碎的猎头会根据雇主的招聘参数让候选人修改简历,某些情况下就不仅仅是“膨胀”或“夸大”的问题了,而是撒谎和误导。总而言之,一切为了签单挣钱,只要让供需双方看上去登对,什么话都敢讲。

  解决问题型的猎头就不这样。他们甚至羞于管自己叫“猎头”,而是自称“Talent Recruiter”,或者“Recruitment Consultant”。遇到这样的顾问型中介,其工作流程颇为严谨,候选人很难对自己过往的头衔或资历进行大幅度膨胀,就更甭提扯谎了。反而要注意,此类中介也许会把雇主吹得天花乱坠,把候选人捧得晕头转向,把做好这份工作说成举手之劳。

  在一个除了快速挣钱以外其他一切都不重要的环境里,诚实坦率客观理智已经成了很稀有的节操了。现实就是这样。

  于是洒家对朋友说:“公司里总有各种各样的大小道消息,新老板到位后你先别乱说乱动,多听听多看看,了解一下他是膨胀了才进来的,还是根本就是忽悠。膨胀不要紧,只要不出格越界,不能算人品有问题;靠忽悠进来的其实也不要紧,毕竟不是你的问题,而是更大的老板看走了眼。无论哪种情况,干好你份内的活儿,别瞎掺和公司政治。”

  朋友问:“万一和新老板合不来怎么办?”

  洒家答:“根据我们打听到的情况,咱不能说他撒了多大的谎,但膨胀的幅度看起来还是不小的。这种人,哥见得多了,恰恰是对自己的实力不够自信才需要膨胀。此人到任之后最大的顾虑是能否保住这份高薪工作,因此正是用人之际。你业绩好,底气就足,大家谈条件做交易好了,各取所需。”

  朋友又问:“如果我最后受不了要走人,要不要也对自己的头衔和资历膨胀一下?”

  洒家答:“你简历里最需要膨胀的地方,是‘善于和不同性格风格逼格的同事精诚合作’。”

  这厮楞没听出来哥这句话到底是夸还是骂。

  (本文作者介绍:职场十八年。有些经验和教训,想和大伙儿分享;还有些没整明白的人和事儿,想和大伙儿聊聊。对本专栏有任何意见、建议、吐槽、爆料,敬请发送电邮至:renfan.daxian@gmail.com)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职场猎头唐骏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中国这么多“胡雪岩”,却没有“乔布斯”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国企改革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HR不会告诉你薪资谈判的六个秘密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一箭三雕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中国大妈”应继续买入黄金 香港外籍金融业人士沉迷毒品 美国股市仍可创下历史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