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女买房记

2013年04月03日 10:05  作者:黄诗薇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黄诗薇[微博]

  下决心买房的单身姑娘把宝押在了自己身上,在等待房子从天而降前,她们选择为自己的幸福感买单。对于北漂的单身女,房子赐予了最紧密的城市归属,以及从情场职场都无法得到的最强大安全感。

说到底,对于北漂的单身女,房子赐予了最紧密的城市归属,以及从情场职场都无法得到的最强大安全感。  说到底,对于北漂单身女来说,房子赐予了最紧密的城市归属,以及从情场职场都无法得到的最强大安全感。

  3月30日下午,北京楼市“国五条”细则出台,其中扎眼的一条是“自3月31日起禁止京籍单身人士购买二套房”,这里说的虽然是二套房政策,但当婚姻状态再次与国家政策偏向挂钩,房子又成了很多单身姑娘绕不过去的话题。

  与此对应的是,3月份我参加了两个姑娘的新房暖房party,这两位都是今年初赶着国五条的凛冽东风,抱着与对房价猛涨的预期下了狠心。

  两个姑娘都是城里不罕见的优质单女:有良好学历的北京新移民,职场五六年的白骨精,工作收入高于同龄人平均水准,父母经济条件一般(可以赞助部分或者全部首付)。但毫无疑问,这第一套房仍然耗去父母以及自己几乎所有积蓄,并且要背上动辄百万的贷款——可这竟然并未影响姑娘的成就感。

  看着她们买房后毫无怨尤的满足眼神,起初令人质疑:每个月头若悬剑的房贷焦虑,难倒不会吞噬姑娘们浪漫的心灵?什么样的勇气,让她们放弃通过中国式婚姻指望未来老公准备住房,而选择只身勇挑重负。

  其中一个女朋友的答案最简单,不管结婚与否,我都得住在这个城市。买了房,北京从此有我一隅角落安乐窝,从此再不用东奔西走看房东和租房中介的脸色。说到底,对于北漂的单身女,房子赐予了最紧密的城市归属,以及从情场职场都无法得到的最强大安全感。

  虽然这个安全感所在,不过是一个不足五十平米的一居室。因为身在收入颇丰的高科技行业,选择在交通便捷的望京买了一套单价超过四万的酒店式公寓,全酒店式物业,不出楼门就有7-11便利店24小时亮着灯,看上去的确温馨舒适。虽然面积小,也想再买大一点,可是钱不够。姑娘也想得开,能放下一张床也好。

  另外一位,则在远离城中心的郊区买了一套二居室。单价和每月房贷都合理许多,但上班路途遥远,远离繁华娱乐地段,只能挥泪告别夜间寻欢作乐活动。但她仍然喜悦得理直气壮,起码可以固定生活圈和活动路线,有熟悉的环境景别,以冲淡租房流离于陌生环境的颠沛气息。唯一担心的是,偏僻的位置让“宅”变得更有理由,也更具缺乏社交的危险。

  以上案例多么老生常谈,缺乏新意。但由此引发的话题永不过时,那就是:除了家底丰厚的幸运儿,经济条件一般的单身姑娘,什么时候买房才合适?可惜,我不是经济学家和理财顾问,我也不知道。

  但有件事是确凿的,不幸身处这个年代,很多人眼中,买房这件事,已经变成影响生活感受的最大件事。单女相亲时,没有哪个问题比“有没有房”更must be回答了。

  这个竞争激烈、资源匮乏的年代万般艰难,就难免在选择时有万般挣扎,就业、找对象、结婚生娃、买房,无一不是。选择的难题不在于这件事有多难,而是机会成本的考虑,即放弃这件事我得到的收益会有多高。很多优秀独立的姑娘,在每一件事上都要与男人一争高下,唯独房子这件事,却理直气壮地认为“不是自己的事”。上文中姑娘甲买房后,其同事感慨,有车有房不免“更难嫁出去了”。

  但事实呢,相比起与爱人、工作等不确定因素相关的选择,买不买房也许是最可以把握的问题:钱就那么多,房价就那么高,如果下死心要买,总能算出个可行方案。下决心买房的单身姑娘,不过是把宝押在了自己身上。在更轻松选择从天而降之前,她们选择为自己的幸福感买单。

  同时,我以为的是,每一个在城里奋力生活的姑娘,应该做到的是,把房子对生活的影响,减到你能控制的最小范围。没有房并非不幸,买了房也并非幸福,自然升了职、嫁了人、生了娃都不是幸福感的全部。

  愉悦身心需要太多件事:完美的伴侣,和谐的家庭关系、中意的工作、真挚的友谊、尊严和自我成就……现代生活的真相早赤裸裸呈现:在买房以外,还有99%的生活内容,都需要你一一打好鸡血,奋勇冲向前。这就是我们的时代,我们的命运,除了承受,别无他法。

  (本文作者介绍:大学老师,专栏作家。毕业于香港浸会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访问学者。)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女性买房国五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中国这么多“胡雪岩”,却没有“乔布斯”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国企改革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HR不会告诉你薪资谈判的六个秘密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一箭三雕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中国大妈”应继续买入黄金 香港外籍金融业人士沉迷毒品 美国股市仍可创下历史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