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农产品遭遇价格破坏(6)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3日 07:37 中国经营报

  监管和组织职能并举

  针对此次因出口受阻而暴跌的蒜价,中国宏昌进出口集团总经理杨敬峰认为,国内大蒜主产区的政府领导们应该“碰个头”,依据各自种植面积,号召各地区蒜农控制大蒜产量:“道理很简单,如果每个蒜农春节前后都把蒜苗剜掉1/3,大蒜间距大了,质量就会提高。同时,因为总量减产,大蒜价格回升;再加上利用间距扩大套种玉米、棉花和西瓜的收入,农民可以增收,企业可以增效。”

  但让杨敬峰倍觉遗憾的是,政府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计划指导的功能退得很快,而这部分被让渡出来的权力,目前还没有权威组织来承接。

  “国外,小规模的生产商一定会组织起来。一般来说,像美国这样的农业发达国家,政府既可以直接把农产品补贴发给农民,也可以把支持资金补贴给农民组织,帮助后者展开营销。这一点,无论是美国的大豆,还是棉花都会因此受益。甚至美国农业部还会贷款给农民,与农民订立最低收购保护价,农民可以以物还款,也可以通过农产品在市场上卖出高价,赚取销售额与贷款返还之间的利差,只还给银行当初贷款合同上的金额。”对外经贸大学教授叶东亚告诉记者。

  针对我国农业生产分散、组织化程度低的现状,叶东亚表示,期望政府出台立竿见影的政策可能性不大,但通过多方面通力协作就完全有必要。不仅大蒜存储商需要联合起来,蒜农和出口商同样需要组织起来。

  “在产量过剩的情况下,各种‘组织’和协会应该具有调整生产的能力。”叶东亚说,政府在这方面其实可以做得更多,譬如,支持权威的信息平台的建立,监管信息,帮助农民组织起来。

  新闻DNA

  现代全球商品流通体系寿光试点

  交易平台还是老虎机?

  跟时雪的态度一致,在金乡,贩蒜者们对寿光电子市场的非议,从其设立之初就一直没停过。“这哪是交易平台,就是个赌博的老虎机。”前后两次在里面亏过近30万元的贩蒜者张炎认为。鉴于监管等滞后的问题,有关专家指出,电子市场审批应慎重。

  并非为了现货交易

  2006年9月份,张炎以12万元第一次进入寿光电子市场。由于只需要20%的保证金,张炎的12万元可以购买60万元的交易合同。张炎以4300元/吨的价格买入编号为“0610”、“0611”(分别表示2006年10月份和11月份的大蒜订单),共100多吨的“大蒜合同”。

  “起初,4天之内价格就涨到了4800元/吨,我也赚了5万多块,但我没舍得退出来,因为当时外面的现货已经涨到了5000元/吨。可是到了9月底10月初,电子市场的价格突然狂跌,迅速从4800元/吨掉到了3600元/吨,按照1200元/吨和100多吨的交易总额,我的12万元一下就亏没了,被系统强行平仓。”张炎说,“寿光市场的交易盘子很小,几千万元就可以完全控盘,当庄家准备大单砸盘时,盘面很快就能跌停,小散户根本没有出逃的机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