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周其仁:毫不含糊地反对通胀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4日 10:00 《英才》

  周其仁精彩观点

  中国目前存在改革动力不足的问题,过去危机推动的改革动力已经衰竭,新的动力在什么地方?是我们要面对的问题。

  关于通货膨胀,周其仁的观点很鲜明:不仅要反通胀,还要毫不含糊地反通胀。在接受《英才》访问时,周其仁表示,通货膨胀是2008年首要的问题。

  不少专家说,当前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里面就是食品价格涨得厉害,其它部分还不那么厉害,言下之意似乎就是不要紧。我不同意这个分析。食品价格上涨不是不要紧,而是很要紧。相关联的还有一种分析是说食品价格上涨对农民有利,比如猪肉价格上扬,养猪的农民就多得钱了。此说错在似是而非。因为物价上涨对所有的卖家都有好处,岂止养猪的农民。但是,当物价上涨不是个别相对价格的调整,而是整体物价总水平的提升即通胀发生时,上述“好处”就要大打折扣了,因为所有卖给农民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也上涨了。

  农民卖猪的收入是增加了,但养猪的成本也增加——举凡场地、饲料、人工、运费等等,全部要加价。更重要的是,今天养猪的农民也买肉吃,种粮的农民也买米吃。更一般地讲,天下哪一个卖家不同时又是买家呢?当物价指数环比上涨(一月高过一月)时,卖时贵,买时更贵,再卖非再贵不可——轮番涨价就是这样练成的。

  20世纪全球各国的经验表明:要把经济搞上去不容易,因为要满足很多条件;但要把经济搞下来,只要一条就足够,那就是滥发货币、大搞通胀。因为很简单,通胀在无形之中剥夺了全体人民的财产,引起预期的普遍混乱,加剧交易费用。一旦发生了恶性通胀,万事皆休。所以我说,要毫不含糊地反对通胀。这件事情,借用弗里德曼的一个警句“货币是不能拿来开玩笑的,所以要交给中央银行”。毫不含糊地反通胀,就是要全力支持央行履行货币管理职责。

  对“通货膨胀”四字异常敏锐的周其仁认为,“结构性通胀”显然是将当前现实通胀影响进行了弱化处理的一种说法,而政府应该对通胀更加敏感一些。

  通胀本来就没有结构性和非结构性之说。“结构性通胀”的提法,太过含糊。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世界上有没有“非结构性”的通货膨胀?真实世界中没有。既然没有“非结构性通胀”,为什么要说“结构性通胀”呢?听起来结构性通胀似乎是比较可控的类别,甚至“结构性通胀”根本就算不得通胀。

  “结构性通胀”的提法,恰恰混淆了总量信息与结构信息。当下我国的通胀,当然是各种物价有升有降情况下的通胀,不过既然CPI数值超过了正的5%,就是清清楚楚披露了各种物价的变动正负相抵之后,物价总水平还是上涨了。

  所以,通货膨胀开始总是“结构性的”。政府最不容易对通胀敏感,因为通胀是一道隐形的税收,可以给库房带来大把白花花的银子。市场中人包括商人和企业家,思维定式是把多赚到的看作自己的“本事”。以我自己为例,教一些商学院课程,这两年商学院的学费升得惊人,莫非是我教书的本事进步那么多吗?自己当然心知肚明,就是不会告诉你。

  对未来经济进行预测,是个天气预报式的问题。就当前的经济环境看,紧缩货币政策已经开始实行,中国经济已经在“急刹车”了,至于结果如何,现在不好下结论。(整理|本刊记者 梁冬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