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萨缪尔森:比索罗斯更会赚钱的经济学家(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4日 09:43  《英才》

  徒有虚名的诺奖得主?

  “理论本身并不能防范风险,它的作用只是将风险降低而已。”

  就在获得瑞典皇家学院颁布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当年,莫顿掌控的长期资本投资公司用40亿美元的资本金,向银行贷款借入了1000亿美元,创造了国际金融市场的新纪录。而美国长期资本投资公司之前成功的秘籍,正是在莫顿的期权定价模型基础上,用最复杂的风险对冲数学模型,进行杠杆融资。一时间,经济学家和投资家的光环同时环绕在莫顿身上。

  然而,就在次年3月,俄罗斯发生金融危机。因卢布贬值,俄罗斯政府宣布停止支付国债利息。持有大量俄罗斯国债的长投基金损失惨重,资产从48亿美元迅速跌落到5亿美元。防止危机蔓延,美联储出面救赎,最终,长投基金被十几家债主瓜分。“成王败寇”的逻辑发挥作用,罗伯特·莫顿深陷舆论漩涡,甚至被人讥讽为“徒有虚名的诺奖得主”。

  过于相信经济学理论和在此之上建立的数学模型,成为人们质疑莫顿的主要声音。“理论本身并不能防范风险”,莫顿回应说,金融危机很难避免。即便你研究了所有金融危机的历史,新的情况总会出现,防不胜防,“而理论的作用只是将风险降低而已”。

  不过,十年之后,一切恢复平静。那些反对他的人,也不得不承认,莫顿仍然是个出色的经济学家。因为,莫顿将数理模型运用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成了经济学方法论转变的标志。即经济学的方法论,从原来的哲学思辨和历史描述为主,转向定量描述和模型检验为主。

  即便经历了巨大投资的失败,莫顿也依然没有放弃对于金融市场的兴趣。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他的研究兴趣又集中在了对金融体制的认识上,开始强调制度变革对金融市场的作用。莫顿与兹维·博迪的一系列金融体系改革理论,对美国的金融监管起到了重大影响,为美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英才》:你如何看待中美金融体系的差异?

  莫顿:如果中国能够直接采用最先进的金融技术,去设计自己的金融体系,而不是单纯模仿现有的西方金融体系,那么就能实现远超过现有体制效率的飞跃。

  《英才》:对比十年前席卷亚欧的金融危机,此次美国的次贷危机有何不同?

  莫顿:每一次新的危机从本质上来说都与前一次不同。危机看上去很相似,但性质迥异。1997年、1998年的金融危机蔓延,与俄罗斯政府的债务违约有关。次贷危机从本质上来说还是美国房价下跌,但受冲击最大的肯定还是大银行。可能有很多人都说次债不好,但是它确实反映出了人们的真实需求。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