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充分发挥保障功能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4日 05:31 金融时报

  吴焰(政协委员、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裁):十七大报告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几年,中央支农惠农的力度不断加大,公共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大幅增长,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但是,从目前各地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情况看,公共财政资源的配置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特别是在加强面向农民的保障能力建设、化解农民面临的风险等领域,利用保险这一金融工具,可以更好地实现支农惠农财政投入的放大效应。

  首先,应加大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增强农业风险承受能力。在总结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改进试点政策,提高补贴标准,根据各地农业发展特点扩大试点险种种类,大力发展生猪保险、果木林木保险、农房保险等险种,增强农业风险承受能力,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稳定。

  其次,优化财政支农惠农资金投入结构,更好地发挥保险机制的作用。逐步改进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式,将部分种植业、养殖业的财政补贴资金转化为农业保险补贴,增强财政资金使用效果,提高农民抗农业生产风险的能力;把保险补贴和其他补贴捆绑使用,增加农民购买农业保险的积极性,扩大农业保险的承保面和承保率;在农村公共财政支出预算中列支发展农村保险的补贴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其三,支持保险机构参与农民保障项目运作,降低政府财政负担,提高农民保障水平。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委托保险公司进行账户管理、保险资金投资、养老金发放、理赔服务、咨询等工作,减少农民保障体系的运行成本,避免政府机构膨胀,提高财政投入使用效益。依托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利用保险机构的网络优势,从农村源头和农民工集中的地区,为农民工提供保险保障和跟踪服务。通过税收优惠和政策支持,鼓励保险公司发展农民补充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逐步提高农民的保障水平。

  其四,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提高重大灾害事故的抵御能力。建立农业巨灾保险基金,形成由中央、地方财政支持的农业巨灾风险转移分担机制,以备大灾之年及时对受灾主体给予补偿,提高保险业抗御农业巨灾风险的能力;借力资本市场,探索发展巨灾债券、巨灾互换、巨灾掉期产品、巨灾期货和巨灾期权等“保险衍生产品”,将大型农业灾害风险向资本市场分散。

  其五,加强风险管理,实现对农村保险市场的保护性开发。农村保险市场处于起步阶段,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经不起对保险资源的破坏性开发。应对进入农村保险市场的经营主体制定必要的准入条件,选择信誉良好、经营规范、网点健全、产品研发和服务能力强的保险公司承办政策性农村保险业务,规范保险机构市场行为,防范经营风险,切实维护好农民的利益。

  杨超(政协委员、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总裁):今年的“两会”,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加快发展的重要会议。作为新一届的政协委员,通过参加会议,深切地感到能够有机会共商国是,为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建言献策,不仅是一项珍贵的荣誉,更是一项神圣的使命,关注民生、心系社会的责任感更强了,切实履行职责、积极回报社会的动力更大了。

  温家宝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保险业,并对保险业发展提出了要深化改革、扩大农业保险范围、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等明确要求。这对于我们保险业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明确保险业改革发展的方向,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和做大做强中国保险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这充分说明,党和国家对保险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对保险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视。与此同时,保险业肩负的责任越来越重大。三农问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防灾减灾等都是这次报告中重点关注并努力解决的民生问题,作为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保险业在这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 [2] [3] [4]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