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雷遭互金协会点名股价大跌 链克现转手潮

迅雷遭互金协会点名股价大跌 链克现转手潮
2018年01月24日 07:36 法治周末

  迅雷遭互金协会点名 链克现转手潮 

 资料图。 资料图。

  之前,迅雷的链克多次被外界质疑为变相的ICO,不过其一直照常运行,而这次随着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风险提示的发布,链克等IMO模式发行的虚拟数字资产其性质和风险有了明确的答案:变相ICO

  法治周末记者 平影影

  “内斗”风波刚刚过去一个多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一纸《关于防范变相代币发行融资(ICO)活动的风险提示》,又将迅雷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1月12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以下简称“互金协会”)对外发布《关于防范变相代币发行融资(ICO)活动的风险提示》(以下简称《风险提示》)。互金协会表示,随着各地ICO项目逐步完成清退,以发行迅雷“链克”(原名“玩客币”)为代表,一种名为“以矿机为核心发行虚拟数字资产”(IMO)的模式值得警惕,存在风险隐患。

  互金协会称,2017年10月以来,以IMO模式发行的“虚拟数字资产”,包括链克、流量币、BFC积分等。以迅雷“链克”为例,发行企业实际上是用“链克”代替了对参与者所贡献服务的法币付款义务,本质上是一种融资行为,是变相ICO。同时,迅雷还通过招商大会频繁推销、发布交易教程助推炒作等方式,吸引大量不具备识别能力的群众卷入其中。

  迅雷的链克已经不是第一次被质疑变相ICO了,只不过这次来得更为直接和严厉,迅雷很快对此作出回应,称将关闭用户之间的转账功能,链克将彻底回归迅雷体系内积分功能的定位。

  不知道这一次,是否能彻底甩掉变相ICO的帽子?

  被指变相ICO 迅雷股价大跌

  公开资料显示,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迅雷网络股价一度平稳,长期在4.50美元左右徘徊,但在2017年10月12日宣布开挖“玩客币”后便开启飙涨行情,一度达到27美元的高点。

  所谓玩客币,是迅雷为了将用户的闲置带宽充分利用,以极低的代价扩充自身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获得更大的云储备空间与带宽,基于区块链技术推出的一种原生数字资产和奖励机制,即用户在带宽闲置时贡献带宽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玩客币,玩客币可以在迅雷整个生态中,换取更多增值服务,例如可用其扩充云储存空间、兑换其他用户发布的独有内容与网络加速能力等。

  由于玩客币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需通过挖矿获取,总量有限且产量随时间逐步递减,这种与比特币相似的模式激发了很多玩家的兴趣,很多用户纷纷涌入,并在迅雷体系外衍生出第三方交易平台。2017年12月9日,玩客币更名为链克。

  不过,在此次被互金协会点名后,当晚迅雷网络股价开盘大跌27.38%,链克的价格也一度应声下挫。

  迅雷于1月16日、17日连续在官网发布公告,称为让链克彻底回归迅雷体系内积分功能的定位,决定将自1月31日起,仅允许用户在迅雷与迅雷合作伙伴提供的应用服务中使用链克,不再提供用户之间的转账功能。

  迅雷称,1月25日在苹果应用商店(AppStore)和官网,正式发布链克口袋新版本,此版本将不支持除迅雷及迅雷合作伙伴开发的应用场景之外的用户间转账的功能。从即日起到1月25日,用户可以把存放在交易平台的链克,转回个人的链克口袋,以避免个人资产的损失。

  公开数据显示,此前迅雷链克的价格从0.1元一度攀升至9元,挖链克的云盘“玩客云”也已销售3024万台。但随着迅雷发布公告,链克的价格一度腰斩,从4元跌倒2.5元,之后缓慢回升。

  迅雷CEO陈磊曾对外公开表示“玩客币设计之初就坚决不做ICO”,但实际上,外界对玩客币的质疑就没有停止过。

  早在2017年11月28日,深圳市迅雷大数据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迅雷大数据”,彼时为迅雷子公司)就曾公开指出迅雷CEO陈磊开展非法发行的玩客币活动,没有使用任何区块链技术,利用非法交易所变相ICO。

  对于玩客币是否涉嫌ICO这一问题,迅雷并没有在后续的公告中给出答案。不过12月9日下午,迅雷官方宣布,即日起“玩客币”正式更名为“链克”,功能保持不变,仍作为共享资源与各类增值服务的交换媒介,与此同时,“玩客币钱包”正式更名为“链克口袋”,并对链克钱包进行实名制。

  有观点认为,迅雷将玩客币更名为“链克”,除了有效打击各类可能出现的投机行为,还为了强调“链克”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产品,而不是市面上的各种代币。

  经过改名、实名制、停止用户间转账功能等调整后,链克是否洗去了变相ICO的嫌疑?用户有何反应?链克开放平台的合作伙伴都有哪些?带着种种问题,法治周末记者联系了迅雷公关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对方表示:一切以官网发布的公告为主。

  2.9元收“鸡蛋” 生意翻三倍

  “链克还能长期持有吗?”“是不是要崩盘了,现在卖划算吗?”“新手,收200个币玩玩,有出手的吗?”……在过去的一周,随着《风险提示》的发布,大量持有链克的用户躁动不已,他们在玩客币贴吧、新浪微博、微信群、QQ群集结,上千人的QQ群不到一天就满员,一个接一个的新群在不停地建立。

  这些用户有的在四处打探消息,对是否要继续持有链克犹豫不决;有的在四处问价,希望能找到安全收蛋的用户赶紧脱手;还有的充满希冀,相信未来事情的发展还有转机。

  法治周末记者随机加入了4个QQ群,发现用户间早就有了一套通用的“暗语”体系,玩客币被称“鸡蛋”或“蛋”、玩客云则被取名为“母鸡”。由于1月31日之后,平台不再提供用户之间的转账功能,也就是说链克将不能在用户账户间流通,一时间群内收售“鸡蛋”“母鸡”的消息满天飞,用户间熟练地询问着交易价格和规则,商讨着“先钱后蛋”(先转钱后给币)还是“先蛋后钱”等问题。

  “16日、17日迅雷发公告那两天,很多用户都慌了。当时有很多收‘蛋’的,最高的喊价3.5元一个,之后一路下跌,这两天喊价最高的也才2.9元。但很多用户都嫌少,毕竟玩客币最高时到过9元,现在卖掉总觉得亏。”李峰(化名)之前曾在第三方平台上以4元钱的单价购入100个链克,“当时纯粹是受比特币的影响,想找些便宜的币玩一玩,根本没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

  不过李峰称自己投入不大,所以也没什么损失。“暂时先放着吧,看看1月31日之后都能用来兑换什么服务。总觉得以区块链为技术基础的产品未来会在各大互联网平台上出现,这次就当先花点钱了解了解情况吧,以后肯定会更加谨慎。”李峰说。

  而另一位在各大玩客币QQ群内发布收购“鸡蛋”广告的用户表示,近几日明显感觉到其他用户的不安和躁动,每天收购的“鸡蛋”数量也是以往的三倍多,“鸡蛋价格上涨那会儿,根本没人卖。”

  “2.9元一个,不限数量,一个也收。芝麻信用分高者可长期合作,先钱后蛋。”法治周末记者以出售链克为由和上述“收蛋”用户取得了联系,对方表示只有芝麻信用分在700分以上的才能先收到钱;不仅如此,记者还被要求必须使用手机号注册的支付宝账号添加对方为好友,“邮箱注册的账号不行,必须是手机号。你怕被骗,我也怕被骗”。

  就在记者跟“收蛋”者沟通买卖细节时,两个QQ群中正在同步上演一场用户控诉群内某“收蛋”者为骗子的大戏,一时间口水直飞,账号截图、交易截图、对话截图等刷爆屏幕,QQ群的管理员则见缝插针地提醒大家注意骗子,交易务必要找群主交易担保等。

  “太乱了!”李峰深深叹了口气。

  此前确实踩线 目前与ICO有本质差别

  一位不愿具名的区块链研究人士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尽管迅雷官方一直对外宣称链克不是ICO,不能直接用现金交易,只能在系统中凭借自己的贡献获取,并且链克只能用来兑换迅雷的产品。但事实却是,用户之前不仅能在第三方平台上进行交易,买卖链克;用户跟用户之间也能进行场外交易,某种程度上来说,链克已经存在二级交易市场。“因此无论是迅雷大数据,还是互金协会,此前指出其为变相ICO是有一定道理的。”该人士表示。

  经过一系列整改后,区块链行业和法律界人士均认为,整改完的链克与ICO有本质上的不同。

  “链克与比特币等完全去中心化的虚拟货币,存在很大的不同。”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邓建鹏认为,严格来说,相比于虚拟货币,链克更像是基于区块链的积分,可以理解为用区块链承载的Q币。

  邓建鹏告诉法治周末记者,首先,链克是对玩客云设备分享出来的资源进行奖励的凭证,从刚刚开启的实名制可以看出,链克明显具备可控性;其次,链克主要是基于迅雷的服务体系的一种积分,有指定的使用场景,从本质上说链克是迅雷在收集用户的闲置资源、通过技术手段转换成对企业有益的产品的过程中,记录用户贡献度的凭证,最终用户通过这个凭证来换取相应的服务;再次,链克近期受到限制,官方关闭了用户间的转账功能,链克只能在合作伙伴的应用内使用,这与ICO的特征存在较大差异。

  最后,邓建鹏指出,近年来一些区块链创业者通过ICO的方式融资,在这个过程中暴露出不少问题与金融风险,链克的发行过程中,迅雷并没有以ICO的方式募集资金或者其他主流虚拟货币。

  “对于迅雷而言,其商业模式的关键点在于通过链克从用户手中收集到的闲置资源,基于这种大规模的低成本资源形成的商业闭环,具有一定的想象空间。”邓建鹏说。

责任编辑:陈楚潺

迅雷 区块链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