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解释系:职场新人类

2012年10月31日 12:09  作者:解释系主任  (0)+1

  文/新浪财经特约撰稿人 德鲁申[微博]

  中国职场中高级职位的主流应是60后+70后。职场新人要面对的就是这帮老家伙们。职场新人早点儿知道上司的要求和期望总是好事,如果你不是天纵奇才或家学渊源,新进职场的一大帮人起点其实差不多,当个有心人,严格要求自己,慢慢地就会出人头地。

  现如今中国的人口分代,大约只有按年代划分一种方法,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等。今年是2012年,1990年出生的人已经22岁了,正是大学毕业步入社会的时候;1950年出生的人已经62岁了,多数人应均已退休或即将退休。这两拨人之间相差40岁,正是一个人一辈子的工作时间,所以我们大概可以把四十年的跨度看作一个标尺,用于衡量一个人职业发展的标尺,并可在不同的人之间进行对比。

  中国职场中高级职位的主流应是60后+70后。职场新人要面对的就是这帮老家伙们。

  为写这篇文章,洒家在微博上做了个简单的调查,试图观察一下60后、70后的老板们和80后、90后的下属们如何看待彼此,并找出相互最为认可和最为反感的特征。样本有限,但确实有所发现(也许还算有点儿代表性),如下表。

   老板看下属 下属看老板
最认可 聪明、勤奋、有活力、敢想敢说敢做、敬业、有责任心、肯吃苦、能学习、有创意。 聪明、见多识广、经验丰富、愿意传帮带、守信用、有担当、公正平等。
最反感 不遵守公司纪律和职场规则、以自我为中心(自私)、懒、没长性、浮躁。 专横、说话不算话、外行领导内行、不放权、不信任、总让员工加班还不给加班费。

  从公司招人的角度来说,老板最反感员工的那些特性,在简历里和面试中很难完全看出来,人的底色只能是在工作实践中逐步暴露。反之也一样,求职者选公司时,直接上司的那些负面特性也没法直接看出来,只能在工作中体会。两边互相看明白了,觉得不能再继续,要么老板炒员工,要么员工炒老板。

  去年有个朋友所在的公司招人,招聘广告里有这么一段英文,要求洒家帮着翻译。有分教:【Sensible, notsensitive; simply complicated; predictably irrational; kindly demanding;constructively critical; certain of uncertainty; managing risks; helplesslyhopeful; persistent, yet flexible.】洒家给翻成了:“感而不敏,圆而不滑;喜怒有常,以善求人;批判适度,知不可为;擅理风险,处绝境而不馁;坚韧不拔,张持有方。”翻完之后才发现这些全都是无法量化的定性指标,而且主观性极强,这哪儿是招员工啊,招董事长还差不多——到了这个境界,怎么着也得六张了吧。

  凡事要求别人做容易,自己是否能做到,是另外一回事儿。

  话虽如此,职场新人早点儿知道上司的要求和期望总是好事,如果你不是天纵奇才或家学渊源,新进职场的一大帮人起点其实差不多,当个有心人,严格要求自己,慢慢地就会出人头地。有分教:Chance favoursthe prepared mind (机会垂青有备之人)。

  从洒家自己管理企业的角度来说,如果新人是智商超高、技术超强的天才,就像谢尔顿-库珀博士那样的,情商上差一些,是可以接受的。展示个性,应当以有料、给公司有贡献为基础,否则纯粹是找灭灯呢。

  日前读到这样一则微博,有分教:【前几天和央视某主任聊天,他说一周前来了几个实习生,青春洋溢让他有种想培养成才的冲动。前天开策划会,他对其中一位实习生说:“麻烦你开完会给大家订盒饭,按人头,我请客。”该实习生认真地说:“对不起,我是来实习导演的,这种事我不会做的。”主任瞠目结舌。他问我:“到底怎么了,现在的实习生都这样吗?”】看众人评论,弹赞皆有。弹者说年轻人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这样做很不礼貌;赞者说年轻人就该有自己的个性,有的甚至上升到了“反抗职场潜规则”的高度。

  如你所知,微博时代,信息粉碎化,外人很难从只言片语中拼凑并还原事件的全部真相,只能根据自己的三观做揣测。洒家个人有个习惯,在多渠道信息相互冲突导致真相不可求的情况下,选择相信最有趣的那个版本。

  这个职场事件,没那么复杂,应该就是看上去的那个样子。对此,洒家的基本态度是;实习生很清楚自己是来干什么的(职责范围),超出部分坚决不迁就,显得很职业的样子;另一个基本态度是:年轻人初出茅庐,不知道“Walk the extra mile”给自己增加得分,怕是要迟早要吃亏。

  吃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吃了亏不长记性,不知道改进。

  职场的菜鸟,迟早成长为老炮。一茬茬、一拨拨,有人登场,有人谢幕。等新人当上了老板,再看更年轻的下属时,想想自己这一路是怎么走过来的,反省一下自己的“管理人格”(尤其是要认清其中的变态部分),别多年的媳妇儿熬成婆后变本加厉,把自己职场上的童年阴影再投射到新人身上。

  许倬云老师早就说过:如果真有放之宇宙而皆准的真理,只有一句话,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下属也好,上级也好,多换位思考,遇到棘手局面时问问自己:“换你你乐意么?”

  彼得-林奇老师也早就说过:哥一生受用不尽的准则都是在幼儿园里学会的,最重要的其实就三条:

  1.饭前便后要洗手;

  2.对待朋友要真诚;

  3.想从爹妈那儿挣零花钱时最好扮得更乖一点。

  与诸君共勉。

  对本专栏有任何意见、建议、吐槽、爆料,敬请发送电邮至:renfan.daxian@gmail.com

  本文来自于新浪财经原创专栏集《全球新闻眼》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明文章来源和栏目链接,欢迎媒体洽谈落地合作。意见建议请@全球新闻眼2012 (微博)

  (本文作者介绍:职场十八年。有些经验和教训,想和大伙儿分享;还有些没整明白的人和事儿,想和大伙儿聊聊。对本专栏有任何意见、建议、吐槽、爆料,敬请发送电邮至:renfan.daxian@gmail.com)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中国这么多“胡雪岩”,却没有“乔布斯”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国企改革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HR不会告诉你薪资谈判的六个秘密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一箭三雕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中国大妈”应继续买入黄金 香港外籍金融业人士沉迷毒品 美国股市仍可创下历史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