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债市热点聚焦 > 债券市场 > 正文
 

CPI与PPI及贸易数据陆续公布 债市上行基础稳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4日 09:29 中国证券报

  □记者 王栋琳

  从上周五开始,有关5月份的宏观运行数据开始陆续公布,从相关数据看,当前消费、工业生产、贸易状况均体现调控效果良好,宏观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逐渐进入平稳运行的轨道。债券市场在一系列消息的刺激下,上证国债指数(资讯 行情 论坛)昨日收盘104.56,涨幅达0.36%,收盘创下历史最高点位。中长期债领涨,显示市场对中期经济形势的稳定预期。

  CPI将保持稳定态势

  由于CPI直接体现经济运行中的通胀水平,因而备受关注。昨日公布的5月CPI同比涨幅1.8%,比市场前期预测略高。申银万国分析师李慧勇认为,从公布的数据看,CPI改变了前期大幅回落的态势,但从结构上看,服务品价格和非食品价格基本稳定,只有食品价格对CPI拉动作用显著。历史上5月份食品价格环比回落一般在1.2%左右,而本月环比仅回落0.6%。他认为,除非发生粮价上涨或自然灾害等情况,否则支持本月食品价格上涨的仅为短期因素。

  从市场当日的反应来看,投资者的热情显然并未受到打击。5月CPI虽高于预期,但比4月则继续下降0.2%,而此前4月份比3月份下降0.3%,CPI逐月下滑的趋势比较明确,影响债券市场信心的通胀压力得到缓解。而从公布的细项数据看,CPI这一下滑趋势还将继续延续。

  首先,粮食价格企稳,下降1.6%。国家从供求两方面实施调节措施,有效遏制了年初粮食价格迅速上升的态势,时值夏粮收获季节,供应量增加,预计未来几个月的食品价格有望继续保持下滑态势。

  其次,市场增长预期较强的服务品价格并未出现大幅增长,而是保持了稳定态势。5月份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6%,涨幅与4月持平。前期市场纷纷预测原材料、燃料等价格的上涨将给通胀带来较大压力,但5月居民水、电及燃料价格上涨8.9%,比4月涨幅下降0.3%。而且这一涨幅是建立在5月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9%的基础上,工业品价格上涨向消费品价格的传导仍然存在障碍。

  从分析中可以看出,拉动CPI上涨的两个主要因素均有望继续保持稳定趋势,可以判断,未来CPI走低对债市的支撑力量将延续。

  PPI涨幅可控

  6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PPI同比上涨5.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9%,涨幅基本与上月持平。工业品出厂价格保持较大涨幅,引起了部分市场人士的担忧。但这一涨幅基于去年较低的基期,而综合考虑国际经济增长趋慢、国内需求放缓、房地产业调控力度加大等背景,这一涨幅在可控范围内。

  5月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8.2%,拉动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近6个百分点,是主要拉动因素。分具体品种看,原油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43.4%,涨幅最明显。而从上半年的美原油期货价格走势来看,先从60元的高峰跌到46元的谷低,最近又从55元走低到53元。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夏天是美国的用油高峰,美国已大量扩充库存量应付夏季高峰,预计在二季度,油价不会出现大幅上涨,应在50美元左右震荡。美原油价格的震荡整理有利于控制国内原油出厂价格。预计未来PPI涨幅在可控范围内,其对债市产生的不利影响和冲击也相应减小。

  进口价格继续下降

  据海关统计,5月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078.7亿美元,增长22.8%。其中出口584.3亿美元,同比增长30.3%,进口494.4亿美元,同比增长15%,比上月继续下滑1.2%。贸易形势持续向好,有利于保持宏观经济的平稳健康运行,对债市也是好消息。

  2005年上半年,人民币兑主要非美元货币汇率逐渐走强,进口商品价格下降,然而进口却并未相应大幅增加,这从另一个侧面凸现了内需增长动力不足。对于债市来说,紧缩的效应有利于市场加息预期的消退,能在短期内增加债市做多的热情和上涨的动力。

  从5月份已公布的CPI、PPI和贸易形势来分析,尽管宏观经济运行中仍存在原材料、燃料价格涨幅显著的不利因素,但宏观调控措施有效地抵消或缓解了这些因素。经过一个阶段的高速增长后,宏观经济已累积了较强的整体平衡能力,为债券市场平稳上行奠定了基础。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