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房地产业 > 正文
 
寻找房地产的新资金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11日 12:19 21世纪经济报道

  嘉宾主持:基强联行董事总经理陈基强

  媒体主持:本报编委刘冬、地产版主任袁一泓

  嘉 宾:复地集团董事总经理范伟

中行新上网抵债资产 理想系列写字楼热租中
无线精彩 无线雅典 俄罗斯方块邀你玩

  上海景瑞企业总经理鄂俊宇

  上海景瑞企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闫浩

  搜房全球机构董事长莫天全

  刘冬:今天在台上的嘉宾,是地产界比较知名的精英,121号文件以后的信贷紧缩政策,对你们产生了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范伟:我觉得应该要换位思考。西部的城市及我们的城市刚刚起步,我们为什么要宏观调控,站在中央政府的角度不一样,中央考虑更多的,是整个系统的安全问题。在中国前几年金融紧缩的情况下,房地产带来良好的发展,拉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发展到现在,大家都悠着点。

  陈基强:房地产的链条,说到底是房地产商、土地、消费者三者的链条,这三个环节是如何看的?

  范伟:给大家一个提醒,企业经营的过程当中,尤其在中国的社会发展过程当中,在初期阶段的环境当中,作为企业必须考虑的更多的东西,是持续的生存。

  鄂俊宇:在整个宏观调控过程中,我们跟银行机构保持了合作关系,我想无论在什么样的调整下,银行也是企业,也要获得利润,也要最大的投资回报。只要是好的企业,好的项目,银行还是会贷款的。

  闫浩:我是来自一家上海的开发企业,我们最近抛出了一些项目,也拿进了一些项目,这个调整主要是保证公司的现金流。企业一定要注意现金流,每年保持很好的现金流,我们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不会超过50%。

  陈基强:不知道刚才说的现金流是刚开始考虑的,还是以前就已经考虑的?

  闫浩:前几年就开始考虑,现在我们要自觉地变化,不要埋怨银行怎么样,我们要换位思考,我们作为企业来说要积极应变。

  莫天全:宏观调控对于我们没有直接的影响。信贷紧缩对地产商来说,实际上也是一个融资的主题,从王石到任志强、范伟都是高手。我发觉拿外面的钱比国内的钱更容易,国外的钱有规矩,你按他的规矩走,你该透明的透明,好的团队组织起来。

  陈基强:分析国际资金进入中国市场,主要靠什么吸引它?

  莫天全:一定要是一个好的团队。

  刘冬: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曾经说过,中国企业的直接融资比率还是太少。不知道现在的在座的开发商,在与国外的资金接触方面进行得怎么样。

  范伟:客户的种类很多的,有很多是风险资金,最大的一家美国公司,他管理了1万亿美金。它要投资的话,它一定要求你符合它的规则。对于房地产这个行业,要求很高,不会像当年投资网络一样,只要有一个计划书就行了。

  袁一泓:作为一个上市公司,复地应该接触了很多的国际投资基金经理。他们要求你符合什么样的条件,才会决定购买你的股票?

  范伟:这些公司管理的钱很多,他希望钱投出去,像印钞机,他要有对管理层的认可,对过去资金的了解。国外的公司想进入国内,找谁合作?它要保证资金的安全,有什么样的退出机制。其实我们资金并不缺,而我们与摩根基金等合作的目的,也是通过两个小项目型的合作,建立沟通平台,为未来寻求更大的项目合作。  

  袁一泓:造成国外的资金进入中国的壁垒是什么?

  范伟:中国的管理团队。

  陈基强:每年都会有几拨的投资经理,给你钱做研究报告,以前还根本没有办法经营,国际资金在亚洲最先投韩国和其他地区,但投入中国内地的并不多,这是为什么?

  莫天全:国际基金有很多钱,但它的这个钱不知道给谁。宏观调控也是我们的一个机会,调控的时候也是我们把握机会的时候。

  范伟:这里有一个沟通的问题,不是指语言,语言很好解决,翻译就行了,主要是缺乏一个中介沟通机制。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