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电之争升级 煤价市场化归位呼声渐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04日 08:34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姚峰 上海报道 煤炭行业终于开始过上好日子。 7月28日,国资委信息中心公布消息,“2004年上半年32户煤炭行业国有重点企业实现利润保持成倍增长”。
而就在国资委公布该消息两周前,7月14日,由中能电力工业燃料公司下称中能公司和五大发电集团拟定的一份报告,上呈国务院。 消息人士说,这份报告集中汇报了当前电煤供求、库存现状等问题,希望国家能够平抑飞涨的电煤价格。报告上呈国务院,表明持续一年多的煤电之争逐渐在升级。 但面对电力行业对煤价的抱怨,煤炭行业认为过于夸大其辞。《中国煤炭报》的一位记者私下表示,这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拿煤价过高来说事,是电力行业惯用的策略。 从去年到今年,煤电之争持续了一年多,谁也没有说服谁。 真相在哪里? 谁在说谎? 国资委公布的信息说,今年上半年,煤炭行业国有重点企业产销均创历史最高水平。总计实现利润87.6亿元,增长1.6倍,同比增长利润53.8亿元。 前几年一直不景气的煤炭行业很清楚,目前的煤价上扬,是他们难得一遇的春天。秦皇岛煤炭市场副总经理李学刚认为,煤炭企业从今年煤炭市场形势持续好转、煤炭价格上扬中看到了希望,志在必得。 但煤炭行业刚刚过上好日子,却遭受了来自电力行业的指责。指责的主要罪名是操纵市场价格。中能公司总经理解居臣此前分析说,煤炭行业将组建10个大型煤炭企业集团,规模化生产、集团化经营,加之产煤省地方政府干预煤炭市场的力度加大,使得煤炭行业的联合变得非常紧密。 煤炭行业的一位人士坦承,成立煤炭联盟的原因,就是希望煤矿在煤炭价格上能取得更大的话语权。他说:“一直以来,由于全国的煤矿数量众多,煤炭企业之间要形成攻守同盟颇为困难,以前,煤炭行业吃够了单兵作战、被电力行业各个击破的苦头。” 贵州煤炭行业一负责人在之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直言:“有煤,他们是不愿拿钱买煤,真正的原因就是想以此举给政府施加压力,阻止煤炭涨价并盘剥上游产业的利润,以利于自己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参见本报7月26日《贵州煤电博弈背后恩怨》一文)。 煤炭行业普遍认为,现在煤价虽然的确在上涨,但仍在合理范围内,电力行业的抱怨言过其实。 面对煤炭行业的这种指责,江苏镇江谏壁电厂的一位领导觉得很荒谬。 他明确表示:“在现在电荒如此严重的情况下,谁敢故意不发电来要胁政府?” 据悉,在此前江苏省政府多次召开电力供应会议上,多发电、保供电已经到了“讲政治”、“保不保得住乌纱帽”的程度。 另外电力行业认为,发电企业的成本根本不能在煤炭行业提供的煤炭出矿价的基础上来进行计算。 “要算成本,就要按照煤炭到电厂的价格来计算。”目前,江苏省内部分电厂的标准煤(即标煤)到厂价已超过了400元。 关于煤占电的成本比重,安徽省电力公司的一位人士介绍,电厂对外供出1千瓦时(kwh)电的总成本应该是燃料(燃煤、燃油)费用、水费、消耗材料费用(酸碱等化学用品、非燃料油等)、厂房及设备折旧、大小修费用、人员薪酬及国家规定提取交纳的各种费用等等的总和。以此来推算,煤炭费用在总成本中的比重已经远远超过煤炭行业所说的70%。另外,他还补充道,部分电厂新增的脱硫、废水、污水处理等环保设施及运行费用也进一步增加了其运行成本。 此前,江苏新海发电有限公司6月通过省电力燃料集团签订了进口1.4万吨朝鲜煤炭的合同;戚墅堰发电有限公司也通过华电集团拟从海上进口2万吨越南煤炭。据悉,近期浙江也将从印度尼西亚进口煤炭以解电煤库存告急。 电力行业的一位人士直言:“如果真是照煤炭行业提供的电煤价格,我们从国外进口煤不是发疯了吗?” 电力行业说煤价过高,煤炭行业却说煤价合理。究竟谁在说谎? 解析煤炭价格 虽然电力与煤炭行业争论的焦点都是电煤价格,但一个被忽视的事实是:电力行业所说的煤价和煤炭行业所说的煤价完全不是一码事。 安徽电力公司的一位人士表示,电厂对外供电的度电耗煤量是指标煤而非原煤;到厂标煤价应为原煤出厂价加运费后,再折算成标准煤价。 也就是说,煤炭行业说合理的煤价是坑口价,电力行业说过高的煤价是到厂煤价。所以煤电之间相互指责持续了一年多,但谁也无法证明自己比对方更有道理。 这就像两个隔着老远打架的人,虽然出的每一拳都很重,但却都是打在空气里。 一个基本的判断是,煤炭销售中间环节的费用上涨助推了煤炭价格上扬。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第一副会长濮洪九说,煤价上涨的原因一是生产资料上涨幅度太大,二是中间流通环节获益太多。 据了解,从山西大同到上海港,今年4月份计划内煤炭出矿含税价为164.42元/吨,比1997年的163.84元/吨煤仅上涨了0.58元,涨幅0.35%;可是煤炭实际到港价高达334元/吨其中流通费用占煤炭到港价的52%,比1997年高出104元,涨幅高达45%。最终运到用煤企业的价格竟达到500元/吨。 这中间包括了铁路运费、海运运费、码头装卸费等等,其中,仅海运费就上涨了一倍还多。而计划外煤炭价格则更高。如果以煤炭的坑口价格计算各项非煤费用的总和更是占到了终端用户煤炭价格总成本的75%左右。 尽管煤炭价格已经创出历史新高但是当前煤炭出矿价并不高而是煤炭流通中间环节抬高了终端用户煤炭价格水平造成对煤炭价格的误解。 除了中间环节,政府在煤炭身上附加的费用也不容忽视。7月以来,上海能源、金牛能源、西山煤电等主营煤炭业务的上市公司纷纷发布公告,称因提取煤炭生产安全费用和煤矿维简费,使成本费用支出增加从而影响到公司利润。 山西省此前宣布,多年来一直收取的煤炭“出省费”还将继续征收,去年的标准是每吨煤炭加收10元的生产补贴和5元的维简费。 电力燃料集团加价? 除了以上的这些加价之外,知情人士透露,在电力系统内部,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不合理的附加费用。过高的交易成本后面,甚至还有人将矛头指向了各省的电力燃料集团。 该人士讲,在厂网分家前,电厂的电煤供应主要是电力公司下属的燃料供应部来运作;厂网分家后,燃料供应部分也进行了改制,即现在大多数的省区都成立的“电力燃料供应集团”,目前包括部分划归五大发电集团的电厂和几乎所有地方投资电厂,以及为保持调峰保留给电网公司下属电厂的电煤供应,都仍然经由电力燃料集团来供应。 他透露,电力燃料集团给电厂的煤加价一般在50元。由于煤到电厂的过程中,各个省的电力燃料集团必然要加价,这也助长了煤价的攀升。 在此前国家审计署进行的电力审计中,也对此问题进行过关注。审计署南京特派办的一位人士表示,在之前对江苏电力公司的审计中,特派办审查了经营中是否存在利用行政手段对发电燃料进行不合理加价的问题。 知情人士说,因为很多省份电力公司的职工都参股了电力燃料供应部门,所以燃料部门加价的实质“就是变相转移国有资产”。 但江苏电力燃料集团的一位人士认为这样的指责是不符合实际的。他说,“电力燃料集团将省内的煤炭消费统一起来,集中采购,可以利用规模效应降低价格,怎么能说我们我们不合理加价呢?” 江苏省政府经贸委一位人士认为,电力燃料集团作为一个企业,有基本的运作费用,人员工资、办公费用都需要从煤炭交易中获得。 无论电力燃料集团的加价合理或不合理,煤炭交易环节增多,导致交易成本提升却是基本的事实。 煤价市场化归位 国家发改委官员多次表示,他们正在认真研究煤炭订货方式改革方案,改变传统的煤炭分配方式,倡导和鼓励煤矿与用户签订中长期、稳定的供货合同;改变电煤价格形成机制,探索全面放开电煤价格,真正实现由供需双方根据市场供求协商定价。 电煤价格联动喊了这么长时间,但实施起来难度颇大。发改委价格司的一位官员认为,除了外界普遍认为的电是最基础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价格起伏过大结果难以控制之外,还在于现在的煤价根本不是在完全市场化运转下形成的煤价。 在这样的煤价下进行煤电价格的联动,自然不能反映市场信号,反而还扭曲了市场实际状况。这位官员说:“在这种非市场化的煤价下搞电煤联动,恶果一目了然。”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欧新黔此前警告说:“煤炭是基础性的产品,中间环节进来以后,乘势把中间费用调高,这样对于煤炭行业的发展和用煤产业的发展都不利,最终会影响到整个社会所有消费者,甚至会影响整个经济的平稳运行。” 此前国家发改委发出《关于开展煤炭价格和涉煤收费专项检查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价格主管部门立即对煤炭产、供、运、销各环节的价格和收费行为进行专项检查,通过整顿和规范煤炭市场经营秩序,缓解煤炭供需矛盾,保障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需要。 但实际上在煤炭的附加费用里,除了必要的安全之类的费用外,更大的一头来自于地方政府加价。发改委的这位官员说:“多年来,在煤炭中进行加价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甚至被认为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他坦承,因为煤炭输出省份多为经济欠发达地区,附加在煤价中的费用,处理起来的确非常棘手。 国家审计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