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行业专题--汽车业 > 正文
 
戴姆勒克莱斯勒COO离职 “铁相”施伦普集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04日 08:28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付辉

  上海报道

  2004年7月29日,克莱斯勒公司首席运营官沃尔福冈.伯恩哈德黯然离开了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以下简称:戴-克)。这距戴-克发表“伯恩哈德绝对不会离职”的声明仅仅一个
周旋于几个男人间的她 斗三国与众将一拚高下
美女啦啦队招募中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星期。离职后的他,将加盟的既不是先前舆论预测的福特或通用,而是德国大众。

  伯恩哈德离职消息正式发布后,引起极大轰动,他与戴-克集团总裁于尔根.施伦普的关系,也再次被聚焦到了镁光灯下。

  伯恩哈德担任克莱斯勒公司首席运营官期间,施展了优秀的管理才华,使这家美国公司在成本削减、新品研发、销售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其增长速度一度超过美国本土的汽车制造商,这样的业绩震惊了整个华尔街,被欧美汽车界誉为“汽车新巨人”。

  伯恩哈德低调离职

  伯恩哈德的离职是迟早的事情。

  7月29日,戴-克集团作出一项重要决定,从今年10月1日开始,其下属的梅塞德斯.奔驰公司以下简称:奔驰,将由53岁的埃克哈德.柯德斯驾驭。时隔4年之后,柯德斯终于得到了这一位置。

  根据北美媒体的报道,柯德斯之所以能当选,戴-克方面给出了充分的理由:因为其在负责戴-克集团商用车部门时,不仅成功削减了这一部门的成本,扩大了市场占有率,同时还与沃尔沃卡车开展共享零部件等合作,并且对奔驰卡车进入中国市场作出了巨大贡献。

  戴-克的这项新任命,结束了3个月以来针对此事的各种猜测,但也正是这项迟来的决策,点燃了伯恩哈德离职的导火索。

  按照戴-克监事会在人事任命方面的计划,在4月份结束后,这家世界最大豪华汽车生产公司,必须选出新的首席运营官来接替时任的于尔根.休伯特,但事情迟迟没有进展。根据彼时美国媒体的报道,伯恩哈德一直是热门的人选,而且也得到了戴-克监事会的认可。只要不出现意外,这一位置非他莫属,只待正式任命的公布。

  选择伯恩哈德做奔驰的领头羊是众望所归。他在负责克莱斯勒期间,以其强硬的改革手腕而闻名。也正是这样的管理风格,大大削减了这家美国公司的成本,并且不断的推出新产品,继续保持在美国本土市场的优势地位。现在克莱斯勒的表现,他功不可没。

  在克莱斯勒被戴姆勒奔驰重组后,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在伯恩哈德的经营下,去年克莱斯勒的亏损下降为5.06亿欧元。今年克莱斯勒开始逐渐显现出盈利的迹象,这极有可能使戴-克集团的利润在第二季度翻三番。

  在产品方面,克莱斯勒先后推出了Town & Country等数款小型货车,比同级别车辆的价格低15%,市场占有率处于第一位。在后续产品上,2005款道奇和克莱斯勒小型货车将继续增加新的配置,但价格将比2004年低2000-3000美元。

  华尔街的评论认为,克莱斯勒新的小型货车价格战略反映了公司管理上的转变,这家汽车公司能够通过,将零售价格减少到同消费者接受返利后的价格接近来增加利润,之后相应缩减现金折扣和0%的借贷协议,“克莱斯勒的价格策略是其它厂家所没有的”。

  伯恩哈德对克莱斯勒公司实行的战略,尤其是其通过削减成本扩大了市场占有率的操作,得到了戴-克监事会的认可。

  恰巧的是,奔驰公司受到车型转变、汇率影响、新产品初始成本的增加以及质量问题需要支付的花销增大,梅塞德斯汽车集团今年的利润将出现下降的趋势,必须改变现有的运营模式,伯恩哈德被寄予了厚望,并被既定为最佳人选。

  施伦普集权

  7月29日,伯恩哈德突然离职,与这家德美汽车制造商的总裁施伦普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而且这也被业界认为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今年4月底,施伦普受到来自监事会的信任危机,并且极有可能被取消CEO的职位。当时,戴-克监事会的伯恩哈德等8名成员,对施伦普先后收购日本三菱汽车与韩国现代股权后的业绩提出异议,他们认为施伦普的世界汽车公司是根本不能实现的目标,并联合签署了一份弹劾施伦普的协议。

  恰逢施伦普欲对危机中的三菱汽车公司注资之时。由于伯恩哈德等人的反对,这项注资计划被迫流产,同时施伦普的总裁之位也岌岌可危。要想摆脱被动的局面,施伦普只有背水一战,在中国为自己的亚洲计划寻找最后的证明(详见本报5月份相关报道)。

  随后,施伦普飞赴中国,竭力争取与北京汽车工业集团的合作,为奔驰重卡与北汽福田的合资积极奔走。在他的努力下,北汽福田重新开始考虑收购亚星奔驰的方案。中国项目的成功,挽救了他在戴-克的地位,这家汽车公司的监事会决定继续聘用他来操盘戴-克公司。

  但他知道,要想事件不会再次发生,他该怎么做。“消除反对自己的人和声音是最有效的方式,伯恩哈德的存在对他是一个威胁。”美国一个名为比尔.汉德森的汽车分析师说。

  最后,在奔驰首席运营官选择一事上,施伦普选择了柯德斯,而放弃了伯恩哈德。据了解,柯德斯与施伦普关系甚密,其在施伦普收购克莱斯勒过程中曾立下汗马功劳,被定为施伦普的核心内阁成员之一。由他来运营奔驰,是施伦普的最佳人选。

  早在今年5月3日,戴-克宣布继续支持施伦普担任总裁之后,伯恩哈德离去的消息就开始散播。德国媒体认为,伯恩哈德策动戴-克监事会反对施伦普注资三菱汽车,这件事情足以使施伦普反对他担任奔驰部门的负责人。

  同时,奔驰因为今年涉及数起召回事件,伯恩哈德不仅批评了奔驰忽略了对产品的管理和对供应商的控制,同时对公司现有管理层也表示出了强烈的不满,这也导致施伦普大为不悦,如果让伯恩哈德管理奔驰公司,施伦普有可能失去对它的控制。等事态发展到那一步,绝对不会像施伦普当初重组奔驰一样容易。甚至,美国超级汽车评论认为,“由柯德斯管理奔驰,施伦普不会感到不放心”。

  正是在这样的情势下,伯恩哈德被排挤出了戴-克的管理层,也由施伦普的拥趸变成批评者。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克莱斯勒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是刀郎》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