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内禁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 只因做了这事2000多人被公安惩戒

5年内禁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 只因做了这事2000多人被公安惩戒
2020年11月12日 08:25 券商中国

  有些小便宜别贪,有些“网络兼职”别碰!

  据新华社11日报道,记者从广东省公安厅获悉,广东开展打击“两卡”专项行动以来,有2421人因出售出租出借银行账户、个人银行卡等失信行为被惩戒,他们将受到5年内只能使用现金消费,不能使用移动支付功能、不能注册支付宝账户和开通微信支付等惩戒

  10月10日起,全国开展以打击、治理、惩戒非法开办贩卖电话卡、银行卡违法犯罪团伙为主要内容的“断卡”行动。平安南粤11月10日通报,行动以来,广东省公安部门共抓获涉“两卡”违法犯罪嫌疑人4200余名,打掉涉“两卡”黑灰产团伙317个,捣毁犯罪窝点617个,现场查获银行卡6850余张、手机卡48880余张、公民个人信息109万余条,及电脑、手机等涉案物品一大批,核破案件3430余起。

  根据通报,广东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厅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先后约谈了47家商业银行网点、7个涉案重点县区,核实关停高危电话号码53万余个,甄别并处理潜在涉诈风险对公银行账户40万余个、个人银行账户20余万个,公开曝光一批涉案“两卡”较多的营业网点和行业“内鬼”。

  典型案例↓

  珠海斗门分局打掉为境外诈骗集团提供通信服务的犯罪团伙

  2020年4月份,珠海市公安机关根据线索在揭阳、肇庆等地抓获涉嫌诈骗的黄某政、匡某等犯罪嫌疑人,现场查扣GOIP设备、电脑、手机等作案工具。经深入侦查,珠海警方发现该团伙是由台湾籍人员组织,分工明确为境外冒充“公检法”诈骗团伙提供通信服务和支付结算业务的犯罪团伙。

  通过利用智慧新警务对到案嫌疑人的信息流、资金流、人员流逐一进行梳理分析,10月初,珠海市公安机关先后在广州、惠州等地抓获犯罪嫌疑人11名,查扣GOIP设备6台、作案用电话卡700多张,核破包括广东珠海、广州、深圳、东莞、佛山、江门、惠州、中山等市及陕西、甘肃、广西、江苏、河南等省份冒充“公检法”类电信诈骗案件50多起,涉案金额达人民币374万余元。

  佛山公安机关抓获一批帮助信息网络犯罪嫌疑人

  2020年10月12日至15日,佛山市反诈骗中心组织各区分中心加强情报研判,对藏匿在佛山的涉电诈养卡窝点进行全面清扫。在第一波次的行动中,禅城、南海分中心共铲除7处窝点,抓获陈某露、吴某斌、吴某杰、陈某结等犯罪嫌疑人,现场缴获电脑、猫池、卡池等“养卡”设备一批,涉案电话卡约7000张。

  目前,案件在进一步侦办中,佛山市反诈骗中心正针对缴获物品开展行业漏洞倒查工作,对核查发现存在漏洞问题的相关单位将交由各区反诈分中心采取约谈、责令整改等相关措施,对存在行业内鬼涉及犯罪的坚决打击,强化“一案双查”工作。

  利用“跑分”兼职吸引年轻人出租银行卡,也是常见手段之一

  据新华每日电讯此前报道,今年3月,湖南长沙警方破获一起为诈骗团伙提供洗钱活动的案件。犯罪分子以“日薪150元现结,包吃包住,只需代充值游戏”的兼职信息,招收多名大学生提供银行卡进行“跑分”,为境外赌博网站提供资金支付通道,以获取佣金。

  据介绍,所谓跑分平台,是一种为人提供支付通道,并从中获取佣金的网站或App。

  跑分平台就是一个中介组织,出租者将自己的银行卡或支付宝二维码挂到网站上,跑分平台组织者通过收集大量银行卡信息,提供给需要走账的人。作为回报,平台会得到部分佣金,其中一部分进入出租者口袋。

  记者发现,大量银行卡跑分兼职信息在贴吧和微博上发布,“一天被动赚300”“一天一千不是问题”“一觉醒来账上多了上万”等字眼充斥其中。一名代理告诉记者,帮忙走账1万元,可获得100-200不等的佣金,只要有单子,一般一两分钟就能完成。

  相关规定↓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对公安机关认定的出租、出借、出售、购买银行账户(含银行卡)或者支付账户的单位和个人及相关组织者,假冒他人身份或者虚构代理关系开立银行账户或者支付账户的单位和个人,5年内暂停其银行账户非柜面业务、支付账户所有业务,并不得为其新开立账户。

  据央广网,北京市中伦(深圳)律师事务所律师钟以桢介绍,个人通过地下钱庄转移资金到境外参赌,不仅会被罚款,还会被纳入征信系统,留下信用污点。他表示:“根据《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和《外汇管理条例》规定,境内个人从事外汇买卖等交易,应当通过依法取得相应业务资格的境内金融机构办理,私自买卖外汇、变相买卖外汇、倒买倒卖外汇或者非法介绍买卖外汇数额较大的,由外汇管理机关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警方提示,消费者应当坚决抵制赌博、“跑分”等非法平台活动,对自身财产安全负责。警惕“跑分”陷阱,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信息,不要被网络上不切实际的高额利润所诱惑,更不要因为一时图利,随意出租出借自己的身份信息、个人账号、支付账户等,以免沦为犯罪分子实施违法犯罪的工具。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综合新华社、平安南粤、新华每日电讯、央广网等

扫二维码 领开户福利!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张文

外汇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1-19 健之佳 605266 72.89
  • 11-19 艾力斯 688578 --
  • 11-18 瑞丰新材 300910 --
  • 11-17 声迅股份 003004 --
  • 11-16 东亚药业 605177 --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