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CPI触及3% 对货币政策意味着什么?

中国CPI触及3% 对货币政策意味着什么?
2019年10月21日 17:42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来源:人民币交易与研究

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近日发表报告称,9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触及了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中设定的年度通胀涨幅目标水平。但从推动CPI上涨的原因来看,这一涨势并不令人过于担忧。该机构认为,未来6至12个月,肉类价格将是推动整体CPI的主要因素,但其预计整体CPI将在1月底中国农历新年前后见顶,然后才会企稳。

就货币政策而言,该机构的基本预期是,中国央行将保持耐心。尽管其预计,央行将在2020年底前降息50个基点,但年底前其可能维持指标利率不变,直到整体CPI见顶(可能是在明年第一季度)。

 

9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创6年来新高,而且重要的是,它触及了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中设定的年度通胀涨幅3%目标水平。

CPI大幅上涨的原因是什么?对中国的货币政策和债券市场有什么影响?

在研究了推动CPI上涨的原因后,我们并没有过于担心,原因在于:

●  9月份CPI上涨并不是因为经济领域存在普遍的通胀压力,而是受到一个负面供应因素冲击的影响:非洲猪瘟疫情导致猪肉供应减少30%。受此影响,9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上涨69.3%,环比上涨19.7%。考虑到猪肉价格在CPI篮子中占有2.4%的权重,其为CPI上涨3%贡献了165个基点。

●  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涨幅下降至1.5%的三年低点,与此同时,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降幅扩大至1.2%。显然,并不存在需求过热的情况——需求过热通常与广泛的通胀或滞胀联系在一起。事实上,国内需求正在减弱,同时就业、消费和企业资本支出都在下滑。

●  猪肉价格带来的负面冲击不太可能在短期内缓解,我们认为,未来6至12个月,肉类价格将是推动整体CPI的主要因素。不过,我们预计整体CPI将在1月底中国农历新年前后见顶,然后才会企稳。

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疲弱的经济增长,以及核心CPI、PPI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平减指数等更广泛的通胀指标下降,表明进一步放松政策是合理的。目前为止,债券市场对9月份CPI飙升的反应相当温和。

然而,食品价格给整体通胀造成的冲击永远不能被完全忽视:食品在CPI篮子中的占比达30%,在农村和低收入家庭中的占比甚至更高。因此,对通胀预期的潜在影响值得谨慎对待,并为央行的宽松政策造成了暂时的约束。

我们的基本预期是,中国央行将保持耐心。尽管我们预计,其将在2020年底前降息50个基点,但我们认为,年底前它很可能会将指标利率维持不变,直到整体CPI见顶(可能是在明年第一季度)。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货币政策 通胀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0-23 宝兰德 688058 --
  • 10-22 钢研纳克 300797 4.5
  • 10-22 杰普特 688025 43.86
  • 10-21 致远互联 688369 49.39
  • 10-21 昊海生科 688366 89.23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