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中特估概念在医药板块看中药

【行业观察】中特估概念在医药板块看中药
2023年05月05日 17:24 同花顺

今年以来,中药指数业绩表现亮眼。截至上周,本年度中药指数收益率 16.22%,同期医药指数收益率 2.01%,沪深 300 指数收益率 4.07%,正向超额收益明显。本周是季报和年报的披露的最后一周,中药企业中有部分企业业绩超预期带动板块上涨。

近一段时间,中药股在A股如同洪水猛兽,不仅指数创下近几年的新高,像华润三九同仁堂太极集团等中药公司,股价都来到了上市以来的最高点。

一、在政策加持下,中药基本面拐点已经出现。

早在2016年,国务院颁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就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层领导屡次强调中医中药的重要作用,要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和优势互补。

从2020年开始,各部委对中药具体鼓励政策相继出台,使得顶层架构能够接地,资本市场对中药的认识也逐渐提高。

政策整体解决了去哪里看病、谁来看、用什么药的问题。到目前,各部委已经规划到2025年的中医院建设数量,推出了中医人才培养方案,还推出了对基药目录准入的政策倾斜。这几方面都切实贯彻党中央的顶层设计,使得政策能够落地。今年又出台了阶段性目标和时间节点,使得推动作用更加明显。

在A股市场上,如果要有行情,必须要有政策支持。回顾光伏、新能源,光伏已经走过两轮行情,前期政策支持带来的效果巨大。在政策支持下,基本面出现拐点,业绩释放,才能带动估值和业绩的双升,即戴维斯双击。目前中药仍处于政策加持的初期,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二、中药受中特估概念加持,有望持续受益于央企改革和价值重估。

今年A股属于存量市场和结构性行情。市场风险偏好较低,经历前年和去年比较大的市场波动,散户处于套牢状态,市场比较悲观。增量资金一方面来自风险偏好较高的游资、机构、两融资金等,另一方面,外资随着疫情优化也有流入,预期下半年随着美国新一轮宽松周期、中国经济复苏会继续流入。

结构性行情标志着如果踩对方向、踩对行情,才能获得较高收益。今年是政策主题投资的大年,预计国企改革主题和中特估概念将会持续占优。

在股权激励和国企改革背景下,中药板块有望持续受益于央企改革和价值重估。由于历史原因,中药板块中国企占比较高,超过50%。22-23年,中药国企改革大事件较多,如更换股东方、更换管理层、推出股权激励政策等,这些措施出台有利于企业释放利润。过去有部分国企经营较为粗犷,费用管理不够细化,在这些改革措施后,企业有更强的动力细化费用控制、在成本端进行压缩。中特估概念在医药板块看中药,中药有中特估概念加持,估值会相应提升。

回顾一季报,中药板块中不少国企业绩表现亮眼,经营趋势持续向上。我们认为,优质医药国企资产是今年需要重视的新主线,有望通过管理改善、经营调整、外延并购等方式促进业绩持续向好。

中药指数成份股本年度涨幅前五的个股

三、中药受集采政策影响已经见底。

中药受集采政策的影响要分为两部分看。

一部分中药是院内消费的产品,由于医保的原因,虽然有让利政策,但也有集采风险,只是政策对于中药的价格降幅相对偏弱,而且对中药集采提出的标准也相对更实际、更鼓励中药发展,不只是以降价为目的,而是在讲究质量的前提下对价格进行探索。其中的原因是,中药本身特点导致其不像仿制药能够大规模生产,而更讲究原材料的地域性和质量(如产自云贵的三七)。这就使得中药不会像化药有如此惨烈的降价幅度,而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探索价格。

对于院外销售来说,中药企业没有降价的压力,还会随着原材料价格提升而涨价,如安宫牛黄丸、片仔癀、阿胶等。去年开始,中药原材料价格走高,从而给了厂商提价的理由。即便在去年疫情背景下,高档中药消费品的价格也有一定提高。消费品只要有提价的逻辑,估值就比一般商品要高,因为这说明定价权掌握在商家手里。这也是为什么同仁堂、片仔癀的估值比其他中药消费品更高,就是因为他们的很多产品在院外销售,可以根据原材料价格进行提价,又不受集采限制。

四、基药目录调整动作临近,中药产品进入基药目录有望放量增长。

自2009年以来,基药目录内的中成药数量和占比逐渐增加。国内“986政策”和“1+X”的用药模式,大大压缩了基药以外的回扣药用量,刺激了基药目录内药品的放量。2023年基药目录迎来新一轮调整,部分中药独家品种一旦进入基药目录,有望实现快速放量增长。

基药扩容有望促进中药行业集中度提升。之前中药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即使是国有大厂也很难进入一些地方的市场。集采是双刃剑,除了价格上的不利方面,其实对于大厂有优势。在推行国标的过程中,中药企业的地方保护主义减轻。以前药厂要进医院,销售费用比较高,通过集采能够降低销售费用。大厂因为有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一旦打破地方保护主义,销售量会提升,销售成本尤其是费用端降低,能带来利润端的提升。

五、细分板块中,中药创新药、消费品、配方颗粒等板块机会值得关注。

中药消费品:

中药消费品的逻辑和很多消费品逻辑相似,品牌知名度高、粘性高很重要,比如东阿阿胶、三九感冒灵、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等,其品牌效应已经贯彻到消费者心智之中。当前业绩基数较小的中药消费品公司如广誉远等,一旦在品牌和渠道方面打开局面,业绩成长空间值得期待。

中药配方颗粒:

2023年中药配方颗粒国标切换有望加速,行业迎来新一轮量价齐升。据相关统计,配方颗粒在日本及中国台湾的渗透率分别为90%及70%。但截止2020年,中药配方颗粒在中国大陆饮片的渗透率仅有14.3%。假设在国内市场渗透率能提高到30%-40%,预计到2030年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规模可以达到1000亿元。

2021年11月1日开始,中药配方颗粒国标开始实施,对质量控制、生产工艺、成本管控、原材料追溯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3年,随着国标切换窗口期结束,配方颗粒市场有望快速扩容。在配方颗粒国标制定过程中,有四家上市公司参加了国家配方颗粒标准的制定,从而对制度流程规范有更深的理解,在竞争中将会更有实力。

我们一直强调,中药就是医药的“信创”,把握住中药就把握住了今年国企改革和中特估的投资主线。中药ETF(159647)是场内当前流动性最好的中药ETF,目前日均成交量7000万,是其他三支中药ETF的总和,感兴趣的投资者可以大胆加仓。

炒股开户享福利,送投顾服务60天体验权,一对一指导服务!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中药 中药指数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5-08 世纪恒通 301428 26.35
  • 05-05 华纬科技 001380 28.84
  • 05-05 晟楠科技 837006 8.4
  • 05-05 德尔玛 301332 14.81
  • 05-05 蜂助手 301382 23.8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