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bycare启动IPO:早期宣传打“假洋牌”擦边球?产品多靠代工、品控问题频发被称“母婴界南极人”

Babycare启动IPO:早期宣传打“假洋牌”擦边球?产品多靠代工、品控问题频发被称“母婴界南极人”
2023年10月23日 19:41 新浪证券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新消费主张/cici

  据官方资料显示,目前Babycare已在浙江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券商为中金公司

  Babycare从成立至今,已引入两轮融资,累计融资规模约10亿元人民币。其中,2019年8月,红杉资本中国向Babycare投资3亿元人民币,收购了该公司10%的股份,融资完成后,公司估值30亿元。

  2021年2月,Babycare启动B轮融资,成功获得7亿元投资。鼎晖投资作为主要投资者领投本轮融资,华兴新经济基金和红杉资本中国也参与了此次融资,且华兴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据Babycare称,B轮融资的7亿元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实验室建设、高端人才引进,以及智能化仓储、自动化物流等方面。据相关媒体报道,在完成第二轮融资后,公司估值大幅攀升至30亿美元。

(资料来源:天眼查)(资料来源:天眼查)

  成立不足10年便成为全品类母婴龙头品牌,这或主要归功于早期品牌包装宣传及后期靠代工生产迅速扩张。通过与多家代工厂合作,缓解了Babycare自身产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压力,能迅速实现产品供给。由于旗下品类齐全且多数产品生产依靠贴牌代工,Babycare也被许多消费者调侃为“母婴届的南极人”。

  早期“擅包装”:或靠“假洋牌”起家、叠加大单品策略火速出圈

  提到Babycare母婴品牌,相信很多消费者都不陌生。2014年,Babycare从婴儿背带切入母婴市场,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全品类母婴品牌,旗下拥有包括woobaby、wiya、mamicare、BCKID等多个子品牌,系列产品已覆盖包括母婴用品、辅食、童装、早教、女性用品、个护等在内的多个领域,解决从女性怀孕到孩子6岁的吃穿住用行需求。

  目前,仍有很多消费者至今都没有理清Babycare的身世谜题,这到底是一个国货品牌还是美国品牌?至今,在百度搜索框中输入Babycare,下面依旧会弹出“Babycare是哪国的品牌”、 “Babycare到底是中国还是美国品牌”,甚至还有不少消费者至今仍认为Babycare为地道的美国品牌,而这刻板印象或主要源于早期宣传。

  2021年,证监会连番问询揭开了慕思股份“假洋牌”的面具,同时也引发了市场消费者对于“假洋牌”的思考。“假洋牌”在形式上往往采取英文名字或者在境外注册商标,技术或原材料从国外引进,在设计上模仿国外同类产品,甚至有外国人参与设计,但产品却是在国内生产。

  对于Babycare而言,据早期相关媒体报道(《母婴品牌babycare背后的故事:秉父母之心做产品!》),Babycare是设计师Luke在美国创立的母婴品牌,其凭借高颜值、高品质、高价值的三高标签,成为近几年全球母婴市场的新贵轻奢品牌,并称Babycare于2014年才进军中国市场,在美国、韩国、中国上海成立了产品研发团队。

  另外,早期babycare在童装网、婴童品牌网、宝宝地带等宝妈活跃平台上的介绍中,称品牌“2014年进驻中国市场”、“上海夕宾实业为Babycare在中国总代理,负责大中华地区销售及品牌管理”、“是全球母婴市场’现象级’品牌”、“研发总部为US babycare INC.位于美国犹他州”等等。

(资料来源:童装网 Babycare加盟介绍)(资料来源:童装网 Babycare加盟介绍)

  然而,随着国内对于“假洋牌”的打击,Babycare的身世之谜也逐渐解开。据糯米妈咪网资料显示,babycare是中国品牌,是杭州贝咖实业有限公司(2022年4月,公司名称改为杭州白贝壳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母婴品牌。

  从天眼查记载工商信息也可以看出,杭州白贝壳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8月,其大股东为夕尔(浙江)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同样成立于2019年。综合各类来看,Babycare确实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品牌。

  既然是2019年才成立的公司旗下的中国品牌,Babycare又何来“进驻中国市场”、“上海夕宾实业为Babycare在中国总代理,负责大中华地区销售及品牌管理”、“是全球母婴市场’现象级’品牌”、“研发总部为US babycare INC.位于美国犹他州”等之说?

  Babycare是否曾存在于品牌营销上打擦边球等行为?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扩张:贴牌代工模式下加速狂奔、频因品控被点名投诉 被消费者戏称“母婴届南极人”

  2015年,Babycare品牌旗下婴儿背带销售大热之后,2017年又通过婴儿湿巾成功进入快消品类,推出纸尿裤品类;此后,Babycare又将品类延伸至洗护、喂养、出行、玩具品类;直到2020年,Babycare通过收购新西兰营养辅食品牌光合星球,完成了除奶粉以外的一站式全品类布局。据公开信息,Babycare目前已覆盖了母婴行业超过150个二级类目,拥有约3万个SKU。

  值得关注的是,Babycare的全品类布局中,产品的生产主要是靠代工厂的支撑。A股上市公司豪悦护理便是其代工厂,Babycare众多爆款纸尿裤均是豪悦护理代工生产的。除此之外,在小红书平台,关于Babycare同源代工的帖子多达上百条,例如Babycare湿巾生产商为杭州优全护理用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由于旗下品类齐全且多数产品生产依靠贴牌代工,Babycare也被许多消费者调侃为“母婴届的南极人”。通过与多家代工厂合作,确实缓解了Babycare自身产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压力,能迅速实现产品供给。

  然而,过度依赖代工生产,或也存在一个硬伤,那就是品控。受利益驱使、监管疏忽等因素影响,供应商在加工产品时或会出现品质问题。在这时,若采购方未能做好品控监督,易出现质量问题,影响品牌形象。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不同于其他行业,母婴行业产品受众更多是免疫力较低的婴幼儿、孕妈、产妇等,品控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代工厂支撑下向母婴全品类产品布局的Babycare,也多次因产品质量问题被监管处罚。

  2022年8月,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对20批次儿童床(婴儿床)进行了监督抽查。经检验,有6批次不合格。不合格样品就涉及“Babycare”牌帕克莱拉婴儿床(家用童床),不合格原因为“木材名称标识不准确或不规范,易误导消费者”。

  在此之前,babycare品牌相关产品也曾被检出不达标。2019年5月27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20款网售婴儿床进行比较试验结果。结果显示,16件婴儿床样品不符合标准要求,其中涉及Babycare等知名网络品牌。Babycare婴儿床用直径7mm的插入式量规用0N力能穿过安装预留孔,可能导致卡住婴幼儿手指,存在安全隐患;婴儿床旁板端头板条横轴方向施加220N的力时板条与围栏上部连接处断裂,这两项不符合标准要求。

  2019年5月30日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的儿童推车比较试验报告,Babycare旗下的一款型号为8700的童车,被检测出邻苯二甲酸酯超出国家标准要求的3倍。

  除了官方通报外,在小红书、黑猫投诉【投诉入口】等平台上,有不少消费者对Babycare旗下部分产品表达不满。其中,在小红书平台上有不少有关Babycare品牌产品的避雷帖和吐槽帖,大多是表达对产品质量不满。

(资料来源:小红书)(资料来源:小红书)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包含Babycare搜索词的投诉量高达833条(截至2023年10月23日),投诉内容包含产品质量不过关、虚假宣传、虚假促销等。

(资料来源:黑猫投诉)(资料来源:黑猫投诉)
现在送您60元福利红包,直接提现不套路~~~快来参与活动吧!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公司观察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0-30 联域股份 001326 --
  • 10-27 麦加芯彩 603062 --
  • 10-25 百通能源 001376 4.56
  • 10-25 立方控股 833030 7.69
  • 10-23 上海汽配 603107 14.2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