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点名深圳:支持在资本市场建设上先行先试!深圳本地股要嗨?

中央点名深圳:支持在资本市场建设上先行先试!深圳本地股要嗨?
2020年10月12日 00:04 新浪财经综合

95%的股票都在涨!百亿资金抢筹,牛市来了你还在等什么?点击立即开户,别错过下一波大行情!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21金融圈

  据新华社10月11日消息,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实施方案》指出,开展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业务试点。支持深圳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先行先试,推动完善外汇管理体制。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在深圳依法发起设立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机构在深圳依法合规获取支付业务许可证。推动构建与国际接轨的金融规则体系。

  图/图虫

  方案要点:

  1.支持在土地管理制度上深化探索。将国务院可以授权的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事项委托深圳市政府批准。支持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的前提下,推进二三产业混合用地。支持盘活利用存量工业用地,探索解决规划调整、土地供应、收益分配、历史遗留用地问题。探索利用存量建设用地进行开发建设的市场化机制,完善闲置土地使用权收回机制。深化深汕特别合作区等区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支持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自然资源资产交易市场,完善一二级市场联动的土地市场服务监管体系。试点实行土地二级市场预告登记转让制度。

  深圳本地的房地产概念股包括:万科A深振业A深物业A沙河股份深深房A大悦城华联控股中洲控股华侨城A天健集团招商积余招商蛇口世联行南山控股香江控股金地集团等。

  2.支持在资本市场建设上先行先试。推进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试点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CDR)。建立新三板挂牌公司转板上市机制。优化私募基金市场准入环境。探索优化创业投资企业市场准入和发展环境。依法依规开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在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深圳下属机构的基础上成立金融科技创新平台。支持开展数字人民币内部封闭试点测试,推动数字人民币的研发应用和国际合作。

  深圳本地的数字货币概念股包括:天源迪科银之杰四方精创优博讯证通电子朗科科技神州信息国民技术(维权)等。金融科技概念股包括:银之杰、四方精创、优博讯、证通电子、兆日科技、神州信息、长亮科技麦达数字赢时胜

  3.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率先完善数据产权制度,探索数据产权保护和利用新机制,建立数据隐私保护制度。试点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支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数据平台,研究论证设立数据交易市场或依托现有交易场所开展数据交易。开展数据生产要素统计核算试点。

  深圳本地的大数据概念股包括:天源迪科、银之杰、怡亚通通产丽星、神州信息、格林美新国都亚联发展财富趋势彩讯股份等。

  4.打造保护知识产权标杆城市。开展新型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试点,完善互联网信息等数字知识产权财产权益保护制度,探索建立健全证据披露、证据妨碍排除和优势证据规则,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探索在部分知识产权案件中实行举证责任转移制度。实施知识产权领域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

  深圳本地的知识产权保护概念股包括:茂硕电源、朗科科技。 

  5.创新医疗服务体系。支持在深圳开展国际前沿药品临床应用。探索完善医疗服务跨境衔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医学人才培养、医院评审认证标准体系。支持建设全新机制的医学科学院。支持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深圳本地的医疗概念股包括:赛为智能理邦仪器翰宇药业信立泰华测检测尚荣医疗华盛昌、怡亚通、共进股份

  6.健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制度。支持完善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等“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开展重要生态空间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扩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范围。支持完善本地清洁能源供应机制,建设能源产业创新中心、创新联合体等平台机构。支持完善产品环保强制性地方标准,建立绿色产业认定规则体系,完善气候投融资机制。推动完善陆海统筹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机制,实行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探索建立入海排污口分类管理制度。加快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深圳本地的环境保护概念股包括:东旭蓝天深圳能源、格林美、绿色动力东江环保*ST飞马(维权)

  其他要点还包括:完善适应超大城市特点的劳动力流动制度、加快完善技术成果转化相关制度、健全要素市场评价贡献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特区立法、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引才用才制度、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和管理机制、加大制度型开放力度、扩大金融业、航运业等对外开放、探索扩大办学自主权、优化社会保障机制、完善文化体育运营管理体制、提升城市空间统筹管理水平等,详细可点击全文查看:《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印发。

  “这个文件是我国在新时代以及新环境下探索改革新路线的重大政策举措。对深圳而言,一方面承担了国家改革试点责任,另一方面,新的政策红利为深圳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注入了发展的新动力。” 深圳百仑基金总经理胡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对于文件中关于资本市场的内容,胡超认为,主要体现在一进一出两方面。一方面为中国企业通过金融工具回归国内提供便利,另外一方面,通过央行数字货币的试点,探索人民币走出去的路径。而从投资的角度,文件有利好深圳本地上市公司,对涉及土地改革相关上市企业进行重点关注。

  广东展富资产总经理钟海波分析称,深圳率先实行改革试点方案,是为下一个中国五年计划探路,对深圳而言既是机会也有挑战,但机遇更多。文件的重点是在于中国特色的示范区,是向世界证明中国完全有能力建设国际化创新型都市。

  “从投资的角度,深挖深圳板块的上市公司,能为深圳长效发展助力的资本平台,都是值得关注的,投资者可以借着近期的挑战,深挖一些深圳本地的老股,以及科技板块,可以作为长线投资板块重点关注。”钟海波说道。

  图/ 视觉中国

  深圳始终处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过去40年来,深圳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创造了发展史上的奇迹,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

  2019年8月,中央作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决策,一年来,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对于此次改革试点的重要性,《方案》定位颇高:

  以设立经济特区40周年为契机,在中央改革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下,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授权改革试点,是新时代推动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又一重大举措,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关键一招,也是创新改革方式方法的全新探索。

  在具体工作原则上,《方案》提及,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给予充分改革探索空间,在遵循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基本原则前提下,允许深圳立足改革创新实践需要,根据授权开展相关试点试验示范。

  《方案》并为此定下未来5年目标,确立三大节点:

  2020年,在要素市场化配置、营商环境优化、城市空间统筹利用等重要领域推出一批重大改革措施,制定实施首批综合授权事项清单,推动试点开好局、起好步。

  2022年,各方面制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制度成果,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

  2025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标志性成果,基本完成试点改革任务,为全国制度建设作出重要示范。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看来,中央此番赋予深圳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允许深圳立足改革创新的最新实践,根据授权开展相关试点试验示范,将有利于深圳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加快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新格局。

  有哪些重磅措施?

  《方案》中提到了哪些重磅措施?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

  要素市场化配置

  ■ 土地管理

  将国务院可以授权的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事项委托深圳市政府批准;

  探索利用存量建设用地进行开发建设的市场化机制,完善闲置土地使用权收回机制。

  ■ 超大城市劳动力流动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

  完善居住证制度,鼓励根据实际扩大公共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标准,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 资本市场

  推进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试点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CDR);

  在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深圳下属机构的基础上成立金融科技创新平台;

  支持开展数字人民币内部封闭试点测试,推动数字人民币的研发应用和国际合作。

  ■ 技术成果转化

  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在探索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成果评价、收益分配等方面先行先试;

  探索政府资助项目科技成果专利权向发明人或设计人、中小企业转让和利益分配机制,健全国有企业科研成果转化利益分配机制;

  ■ 数据要素市场

  率先完善数据产权制度,探索数据产权保护和利用新机制,建立数据隐私保护制度;

  试点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

  支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数据平台,研究论证设立数据交易市场或依托现有交易场所开展数据交易。

  ■ 要素市场评价

  率先探索完善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

  营商环境

  ■ 市场环境

  制定深圳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清单,放宽能源、电信、公用事业、交通运输、教育等领域市场准入;

  推进破产制度和机制的综合配套改革,试行破产预重整制度,完善自然人破产制度。

  ■ 知识产权保护

  探索建立健全证据披露、证据妨碍排除和优势证据规则,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

  ■ 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特区立法

  按程序赋予深圳在干部和机构管理、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等方面更大自主权;

  探索完善行政争议多元解决机制,健全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机制。

  科技创新与人才

  支持实行非竞争性、竞争性“双轨制”科研经费投入机制;

  按程序赋予深圳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权限,探索优化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许可审批流程;

  支持探索制定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为符合条件的外籍人员办理R字签证和提供出入境便利;

  为符合条件的外籍高层次人才申请永久居留提供便利;

  支持探索建立高度便利化的境外专业人才执业制度,放宽境外人员(不包括医疗卫生人员)参加各类职业资格考试的限制。

  高水平开放

  ■ 制度型开放

  支持完善法治领域跨境协作机制,健全国际法律服务和纠纷解决机制。

  ■ 金融业、航运业对外开放

  支持符合条件的在深境内企业赴境外上市融资;

  开展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业务试点;

  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机构在深圳依法合规获取支付业务许可证;

  赋予深圳国际航行船舶保税加油许可权,进一步放开保税燃料油供应市场。

  民生服务

  ■ 医疗服务

  探索完善医疗服务跨境衔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医学人才培养、医院评审认证标准体系;

  支持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 自主办学

  探索扩大在深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

  赋予深圳对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的设立和撤销权限。

  ■ 社会保障

  支持完善普惠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

  支持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 文化体育运营管理

  按程序赋予省级电视剧审查等管理权限;

  支持开展体育消费城市试点,推进体育产业创新试验,创新促进体育赛事发展的服务管理机制和安保制度。

  生态环境和城市治理

  ■ 生态保护

  支持完善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等“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开展重要生态空间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扩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范围;

  推动完善陆海统筹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机制,实行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探索建立入海排污口分类管理制度。

  ■ 城市管理

  支持推动在建设用地地上、地表和地下分别设立使用权,探索按照海域的水面、水体、海床、底土分别设立使用权,促进空间合理开发利用;

  探索优化用地用林用海“统一收文、统一办理、统一发文”审批机制,推动自然资源使用审批全链条融合。

  解读:深圳获“土地大礼包”,

  增加居住用地

  图/ 图虫

  据悉,《方案》专门提出,支持深圳在土地管理制度上深化改革,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将国务院可以授权的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事项委托深圳市政府批准。

  2、支持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的前提下,推进二三产业混合用地。

  3、支持盘活利用存量工业用地,探索解决规划调整、土地供应、收益分配、历史遗留用地问题。

  4、探索利用存量建设用地进行开发建设的市场化机制,完善闲置土地使用权收回机制。

  5、深化深汕特别合作区等区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6、支持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自然资源资产交易市场,完善一二级市场联动的土地市场服务监管体系。

  7、试点实行土地二级市场预告登记转让制度。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土地功能的调整、存量用地的盘活等,这对于深圳有着重大意义。

  中国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宋丁则表示,深圳土地资源匮乏,在过去的若干年里,深圳在城市更新当中已经对土地问题有了一些探索。在现有的基础上,根据《实施方案》,深圳可以加大改革力度,譬如对于违法建筑等问题,可以大胆先行先试,改革的步子迈得更大一些。

  多举措增加建设用地

  今年8月,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市深化自然资源领域改革探索意见的函》,其中就提到了“支持将国务院授权广东省批准的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事项,由广东省委托深圳市批准”。

  此次《实施方案》重申了这一点。李宇嘉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这一审批权限原本在省,深圳作为副省级城市,享受到了审批权。

  此外,盘活利用存量工业用地、探索利用存量建设用地等措施,对于土地资源匮乏的深圳,都有着重要意义。

  李宇嘉表示:

  “深圳从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城市发展为现在高科技、现代服务业占比较高的大都市,产业结构变化,人口聚集,使得用地结构有了调整的诉求。但出于对产业空心化、空间房地产化等问题的担心,国家对土地用途、规划的调整有明确的规定。地方其实更清楚如何灵活用地,提升用地效率,使土地要素价值最大化,此次的放权、探索对于深圳是重大利好。”

  李宇嘉尤其提到了深圳的住房问题。今年4月,深圳住建局印发《住房发展2020年度实施计划》,其中就提出,深圳居住用地占建设用地的22.6%,远低于国家相关标准中25%-40%的下限,难以满足人口快速增长条件下的住房需求增长和品质提升要求。

  李宇嘉表示,深圳的居住用地未来要达到25%以上,中长期更应该达到30%以上。所以,将来必然有一部分用地调整为居住用地,这对于缓解深圳住房供求矛盾以及房价上涨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推进二三产业混合用地

  从2017年深圳发布的“十三五”规划来看,到2020年深圳工业用地将不低于深圳土地30%,亦即划定了270平方公里的“工业红线”,进一步加大了向产业用地的倾斜力度。

  深圳市域面积为1997平方公里,根据2005年出台的《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内的土地面积为974平方公里,占了总面积的接近一半。可开发的1000余平(金麒麟分析师)方公里范围内,在270平方公里的工业用地红线之外,剩下的土地还需要容纳居住、商业服务、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一系列城市功能。

  这也导致270平方公里“工业红线”在深圳有一定的争议。宋丁曾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作为人口超过千万的城市,深圳的产业结构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罕见的。工业占了太多的土地资源,也影响到了深圳作为中心城市的地位,它的服务业基础还达不到应有的水平。

  2019年,深圳的三产比重为0.1:39.0:60.9。深圳的二产占比远高于北上广,这一方面突显了其制造业优势,但硬币的另一面是,这也一定程度意味着,深圳服务业的潜力尚未很好地匹配其发展水平。

  此次《实施方案》提出,支持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的前提下,推进二三产业混合用地。

  李宇嘉向记者表示:

  深圳的很多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之后,事实上生产空间在变小,而配套的研发、办公用房,以及上下游的生产型服务业需要大量的用房,“二三产业混合用地”的探索,将使得土地用途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扫二维码 3分钟开户 紧抓股市暴涨行情!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常福强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0-15 欣贺股份 003016 --
  • 10-14 大洋生物 003017 28.85
  • 10-14 阿拉丁 688179 --
  • 10-13 东来技术 688129 15.22
  • 10-13 厦门银行 601187 6.71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