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机构看后市:可能会很快止跌 A股10月反弹概率大

十大机构看后市:可能会很快止跌 A股10月反弹概率大
2019年10月07日 18:15 新浪财经

  中泰:海外震荡对节后国内影响几何 股市机会重在结构

  债牛仍会延续,股市重在结构。当前全球经济仍在继续降温,尤其是我国不再进行大水漫灌强刺激的情况下,全球很难找寻经济上的增量,这一波经济下行周期会很长。再加上贸易、地缘政治等风险事件不断,全球避险资产价值提升的趋势并未被打破。就国内情况而言,经济下行、政策宽松,我们仍继续看好国内利率类债券资产和高股息、稳定分红的权益类资产。在流动性宽松、政策积极支持的环境下,新经济领域的核心资产具有长期投资价值。而地产周期向下、政策仍未放松,周期类资产估值低,应该把握的是反弹机会,而不是反转的趋势性机会。

  中信证券:未来1-2月是很好窗口 指数望冲击年内高点

  全球流动性宽松大局已定。我们认为10月是政策决断期,政策对于稳定2020年增长的必要性仍在提升,前期持续收紧的地产调控也为未来政策提供了更多空间。我们预计适度调降MLF利率以及下发专项债额度是10月最重要的政策决断,政策决断将驱动市场决断,未来1-2个月市场仍是很好的投资窗口,指数有望冲击年内高点。配置上我们延续对低估值且受益于经济企稳品种的推荐。

  联讯策略:风险偏好回落 进入三季报验证期

  风险偏好回落,短期警惕高价股,中长期仍看好科技龙头。市场的风险偏好较前期已明显回落,节后市场将进入业绩验证期。从业绩披露的时间节点来看,10月15日为深证主板三季报预告披露截止日(有条件强制披露),及创业板三季度预告强制披露截止日。10月31日为A股三季报强制披露截止日,及中小板年报预告强制披露截止日。短期而言,对于部分过度炒作的高价股我们抱有谨慎态度,建议适度关注低估值、高股息类品种。以中长线的视角,我国加速科技创新仍是大势所趋,拥有核心技术、人才团队、行业壁垒的科技龙头股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尤其是5G周期推动的产业复苏确定性强,建议投资者在回调中逢低吸纳优质的科技龙头。

  广发策略:秋收冬藏仍需藏一藏 首选低估值可选消费

  我们维持9.22《暖寒之间》以来的判断,“秋收冬藏”仍需“藏一藏”,逻辑从:经济未见起色+政策掣肘略升,转向: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政策掣肘尚未被证伪。对应的投资策略也从:首先规避高估值收缩,其次防增长敏感,转向:首先规避增长敏感,其次防高估值消化。行业配置:低估值可选消费(地产、家电、汽车),耐心等待高景气品种中期布局的机会。

  安信策略:市场尚不面临系统性风险 短期回归基本面

  我们认为,经过近期的结构性调整后,市场情绪逐步趋于理性。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风险日趋显现,全球风险偏好逐步下行,大类资产波动率逐步上升,对于国内短期风险偏好造成一定冲击。从国内来看,经济企稳曙光乍现,未来逆周期政策进一步发力,市场整体尚不面临系统性风险。短期市场可以考虑在风险偏好降温后进一步回归基本面,例如三季报高景气的方向,适当回避纯粹高风险偏好驱动近期涨幅较大的品种。行业重点关注:券商、医药、电子、汽车、风电等,主题建议关注自主可控、国企改革等。

  天风策略:1分钟了解国庆期间大事 A股10月反弹概率大

  回顾过去十年,A股出现“红十月”的概率高达70%,国庆后首周上涨的概率更是高达80%。但18年国庆后A股大幅下挫,此次有何不同?开门黑or红十月?

  新时代策略:节后可能会很快止跌 成长会有不错的反弹

  9月中下旬市场调整主要来自成长快速上涨后的获利盘风险,可以看成是技术性调整,而不是趋势性调整。目前市场不存在新增趋势性风险。国内经济下行的担心已经把周期股估值压到了历史最低,经济层面利空已经钝化;美国股市的波动对A股的影响最差的情况可以类比2018年12月,整体幅度也不会很大;成长股的风险主要是前期涨幅过快,由于基本面趋势是处在改善的第一年,也不可能出现趋势性调整,大概率是震荡等待业绩。所以,节后市场可能会很快止跌,我们维持8月中旬以来战略性看多A股的观点。

  兴业策略:有理由保持乐观 从防御到进攻机遇期仍在

  三季报披露期临近,10月15日前创业板强制披露完毕,10月31日前所有三季报披露完。在这过程中,需要注意1)某些标志性个股业绩不达预期可能对某细分领域带来集体阶段性杀伤,此时是去伪存真,抢真·核心资产筹码好时机。2)新兴成长能否延续中报强势,真·核心资产业绩能否助推估值切换,叠加临近年底基金业绩考核期,关系到10月和四季度,市场主要风格方向。

  海通荀玉根:牛市第二波上涨徐徐展开 科技和券商更优

  核心结论:①借鉴历史,上证综指2733点附近是牛市第二波上涨的起点,外盘下跌等因素干扰下,初期的折返跑蓄势尚未完成。②主升浪加速需要确认基本面或政策面向好,跟踪四季度后半段基本面数据和政策动向。③行情加速往往靠低估的银行带动,岁末年初是窗口期,中期而言科技和券商更优。

  方正策略:关注低估及景气确定品种 首选银行、电子等

  从三季度货币政策例会来看,货币政策维持合理宽裕的取向不变,但仍需要平衡经济增长和通胀抬头的关系,降MLF利率的窗口在推后。二是风险偏好的变化,取决于贸易战的变化和逆周期对冲政策的时间窗口,10月10日双方将在华盛顿开启第13轮贸易磋商,达成阶段性协议的难度不小,原因在于关注的议题有差异、形成的协议性质有分歧以及达成协议的成色有限。8月中旬以来的逆周期加码政策进入到观察期,下一次逆周期政策发力窗口在中央经济会议前后。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陈志杰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0-14 渝农商行 601077 7.36
  • 10-10 米奥兰特 300795 --
  • 10-09 八方股份 603489 --
  • 10-09 交建股份 603815 5.14
  • 10-08 佳禾智能 300793 13.43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