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头版:港元触及弱方兑换保证不必过度解读

证券时报头版:港元触及弱方兑换保证不必过度解读
2018年04月16日 01:48 新浪综合

  证券时报记者 黄小鹏

  上周四、周五,港元兑美元汇率一度触及弱方兑换保证,香港金管局在市场上三次出手,累计买入62.96亿港元。此事引发很大关注,不少媒体渲染港元创下33年最低这一事实,甚至喊出港元“保卫战”等等。

  1983年香港引入联系汇率制度,将港元与美元汇率固定在7.8,但香港金管局不可能分分秒秒都到市场上去维持汇率,因此,市场汇率总会有少许偏离,不可能绝对“固定”。以前汇率波动的上下边界不透明,2005年金管局对联汇制进行完善,引入7.75和7.85的强方兑换保证和弱方兑换保证,划定了金管局干预市场的底线,透明度因此提高了,市场也更稳定了。

  引入强弱兑换保证后,大多数时候国际资金是流入香港的,港元多次触及7.75的强方兑换保证,而触及弱方兑换保证最近才出现第一次。但不论是第一次触及弱方线,还是汇率创33年新低,都是联汇制框架内的正常现象,没必要夸大其含义。

  理论上,联汇制将港元和美元汇率固定了,将港元利率与美元利率同一了,但技术性偏离是时时存在的。可以看到,美联储加息,香港金管局跟随,但官方利率并没有立即无损传导到金融市场,因为市场流动性相当充分,港元与美元的市场利率出现偏离。年初至今,香港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Hibor)隔夜水平一直低于美元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ibor),4月9日Hibor为0.1471%,美元Libor为1.7019%,利差超过1个百分点。

  利差引发抛港元买美元的套利交易,是此波港元走弱的根源,跌到7.85后金管局按既定步骤抛美元、回收港元。其结果是,汇率稳定了、港元流动性减少了、港元利率也上升了。这个过程是联汇制的灵魂——套利机制在发挥作用,正是靠这套机制港元流动性与美元流动性动态保持一致。它并不玄乎,所以,港元创33年新低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也根本谈不上什么港元“保卫战”。

  市场变化背后值得关注的问题有二:一是香港的流动性收紧是大趋势。美联储2015年12月开启加息周期后至今已加息6次,从零利率到低利率,整个市场受到的冲击比较有限,特别是对于香港,由于市场利率与官方利率可以存在一定期限和一定幅度的技术性偏离,到目前为止,美息上升并没有让香港感觉到痛,但随着汇率触及弱方兑换保证,缓冲地带消失,未来美联储加息的影响将变得直接和明显。

  对香港来说,对投资和消费行为影响最大的是商业银行最优惠利率(P),在美联储持续加息2年半之后,P一直没有上升,但这种局面将在今年结束。P的上升对高度依赖房地产的香港经济会产生何种影响,值得关注。

  二是联系汇率制的存废。香港是否继续维持联汇制,一看意愿,二看能力。联汇制虽然给香港造成了一些困扰,但目前还找不到更好的替代方案,所以香港坚持联汇制目前还不用怀疑。而外汇基金目前总额高达4万亿港元,足以应对任何波动。过去市场每次担忧香港放弃联汇制最后都证明是多余的,相信这次也不例外。

责任编辑:黄建华

香港金管局 港元 金管局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