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香港金管局:对银行体系总结余规模不担心 终会均衡
香港金管局:对银行体系总结余规模不担心 终会均衡

5月24日,香港金管局对外表示,对银行体系总结余规模不担心,市场最终总会找到均衡水平。[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5月24日  12:26
香港金管局欢迎人民银行进一步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管理
香港金管局欢迎人民银行进一步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管理

金管局总裁陈德霖表示,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继续推进,两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进一步加深,市场对离岸人民币流动性的需求将会增加。[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5月18日  16:58
香港再度出手百亿保卫港币 国内投资者必须关注六点
香港再度出手百亿保卫港币 国内投资者必须关注六点

自4月12日今年首次入市买入,到4月19日“稍作休息”后,时隔1个月香港金管局再次出手,在5月15日美股时段买入15.7亿港元,周三先买入47.89亿港元,后扩大至94.99亿港元。[详情]

券商中国|2018年05月17日  17:40
时隔近1月多次出手!香港金管局再买入94.99亿港元
时隔近1月多次出手!香港金管局再买入94.99亿港元

港元兑美元周二起多次触及7.85的弱方兑换保证水平,香港金管局在5月15日美股时段买入15.7亿港元,周三先买入47.89亿港元,后扩大至94.99亿港元。港元汇率脱离7.85下限,港币银行体系总结余预计降至1174亿港元。[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2018年05月17日  06:44
港汇又跌!香港金管局两度入市
港汇又跌!香港金管局两度入市

港元汇率持续走弱,再度触及7.85弱方兑换保证,香港金管局在5月15日、16日晚纽约交易时段连续两度入市,分别买入15.7亿港元、47.89亿港元沽盘,银行体系总结余将于5月18日降至1221.41亿港元,这是金管局4月以来第15度出手。[详情]

21世纪经济报道|2018年05月17日  11:07
再狙击港元?香港金局总裁陈德霖:难度大增!
再狙击港元?香港金局总裁陈德霖:难度大增!

陈德霖出席5月15日出席立法会财经事务委员会上,介绍香港金融稳定风险评估。香港拥有庞大货币基础为资金流出提供缓冲,货币基础达16,657亿港元;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亦达10,491亿港元;即使港元受冲击,再次出现双边操控狙击,他表示对手动辄需要涉及金额将以千亿计,难度提升。[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2018年05月15日  16:55
流动性趋紧 香港资金利率恐持续走高
流动性趋紧 香港资金利率恐持续走高

近日,香港恒生银行(港股00011)、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先后上调了储蓄存款利率,这是8年来香港三大行首次同步上调存款利率。在三大行的带领下,香港各大行纷纷调升存款利率。市场人士表示,资金面承压,流动性趋紧,是推动银行集体升息的直接原因[详情]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2018年05月15日  02:48
港元兑美元再次逼近7.85 或触及弱方兑换保证
港元兑美元再次逼近7.85 或触及弱方兑换保证

5月11日,港元兑美元再次逼近7.85,或触及弱方兑换保证。[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5月11日  17:56
港元拆息飙升银行体系流动性趋紧 最优惠利率望上调
港元拆息飙升银行体系流动性趋紧 最优惠利率望上调

受香港银行体系总结余减少等因素影响,3个月港元Hibor(香港银行同行业拆借利率)已连续上涨16天,于7日报1.74220%,创2008年以来新高。随着Hibor上升和银行总结余下降,银行体系流动性收紧。[详情]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2018年05月08日  02:29

最新新闻

中短期港元拆息大降 隔夜港元HIBOR下降90个基点
中短期港元拆息大降 隔夜港元HIBOR下降90个基点

  新浪财经讯 6月26日,中短期港元拆息大降:隔夜港元HIBOR下降90个基点,报0.90571%;7天港元HIBOR下降50个基点,报1.93607%;14天港元HIBOR下降37个基点,报2.00571%。 [详情]

新浪财经 | 2018年06月26日 11:19
港元涨0.04% 为6月7日以来最大涨幅
港元涨0.04% 为6月7日以来最大涨幅

  新浪财经讯 6月20日,港元涨0.04%,为6月7日以来最大涨幅。[详情]

新浪财经 | 2018年06月20日 17:19
1个月港元HIBOR升7个基点 续创2008年10月以来新高
1个月港元HIBOR升7个基点 续创2008年10月以来新高

  1个月港元HIBOR升7个基点,续创2008年10月以来新高。 [详情]

新浪财经 | 2018年06月15日 11:23
3个月港元HIBOR升至2.01% 续创2008年以来新高
3个月港元HIBOR升至2.01% 续创2008年以来新高

  新浪财经讯 6月14日,3个月港元HIBOR升至2.01%,续创2008年以来新高。[详情]

新浪财经 | 2018年06月14日 11:20
香港跟随美联储升息!中国央行维持公开市场利率不变
香港跟随美联储升息!中国央行维持公开市场利率不变

  美联储周三将指标隔夜借贷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至1.75-2%,并放弃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利率在足够低的水平,以提振经济的承诺。对此,香港金管局周四(6月14日)早间宣布跟随美联储升息,而中国央行此番则选择按兵不动! 据悉,香港金融管理局周四宣布,将贴现窗基本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2.25%,跟随美联储稍早宣布加息25基点;此为金管局自今年3月下旬以来,再次调整基本利率。 基本利率是用作计算银行经贴现窗向金管局借取隔夜港元流动资金的基础利率,目前定于当前的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加50基点,或隔夜及1个月香港银行同业拆息的5天移动平均数的平均值,以较高者为准。 金管局上次加息是在3月22日,上调贴现创基本利率25个基点,同样为追随美联储加息脚步。“大银行将首先提高利率,最快就在本周,其他规模相对较小的银行将紧随其后。”彭博社援引瑞穗银行驻香港高级货币策略师Ken Cheung称。 在美联储加息之前,由于加息预期浓厚,港元流动性趋紧,香港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不断高企。业界普遍预期金管局将加息。 相比之下,中国则在此次美联储加息后,选择完全按兵不动。中国央行今日公开市场7天、14天和28天逆回购中标利率分别为2.55%、2.70%和2.85%,均与此前持平。 稍早,中国央行今日净投放700亿元:实施700亿元7天、500亿元14天、300亿元28天逆回购,同时今日有200亿元7天、600亿元14天逆回购到期。 有市场人士指出,美联储本轮加息市场已经有充分预期,其加息基础在于总体经济稳健且逐步回暖,美国减税措施正逐渐渗透到经济领域,并体现在今年四、五月份居民消费的明显回升。数据显示,不出意外,美国经济将持续小步前行,继续延续2-3个季度。同时,美联储将加快缩表,美元也将延续强势,对新兴市场形成压力。 本次美联储加息对人民币的影响有限,中国目前市场利率较之国外已经比较高,且处于金融去杠杆的过程中,央行不具备加息的条件,大概率将保持不变,至多象征性调整政策利率,不会引发波动。此外,央行持续释放建立利率走廊,实现利率市场化的政策意图,未来利率走廊应是观测窗口。[详情]

环球外汇网官网 | 2018年06月14日 10:19
追随美联储加息步伐 香港金管局加息25个基点
追随美联储加息步伐 香港金管局加息25个基点

  新浪财经讯 6月14日,香港金管局上调贴现窗基本利率25个基点,至2.25%;凌晨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  [详情]

新浪财经 | 2018年06月14日 07:14
7天港元HIBOR升19个基点 为4月24日以来最大升幅
7天港元HIBOR升19个基点 为4月24日以来最大升幅

  新浪财经讯 6月8日,7天港元HIBOR升19个基点,至1%上方,为4月24日以来最大升幅。[详情]

新浪财经 | 2018年06月08日 11:24
7.85!香港汇率保卫战:港府大战国际空头始末
7.85!香港汇率保卫战:港府大战国际空头始末

  来源:市值风云 今年四月份以来,香港金融管理局多次出手干预香港外汇汇率,打响了香港汇率保卫战。5月17日在纽约交易时段,香港金管局在市场买入19.6亿港元以提拉港元汇率。16日买入95亿港元,15日买入15.7亿港元。自今年四月开始,香港金管局已经累计购入643.6亿港元以保证7.85港币兑1美金的弱方兑换保证水平。 与此同时,自2018年以来,随着美元进入加息周期,国际市场上烽烟再起。阿根廷比索和土耳其里拉相继进入暴跌模式。汇率的影响因素又快速传导到两国债市,土耳其10年期国债创出历史新低。近期马来西亚又爆出债务占GDP水平以达到80%以上的危险水平。 种种迹象让我们不禁联想起了97-98年香港金融危机时的情景。当年的金融危机还会再次上演吗?如今香港金融市场的现状和当年有哪些异同呢?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 1.97-98年香港金融危机的回顾。 2.98年之后香港政府在稳定金融秩序方面做出的改进及现状。 风云君希望可以通过对这两个部分进行分析来探讨上面的问题。 一、从东南亚飘来的乌云 1、始于泰铢的危机 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起始于国际空头对泰铢的狙击,后来逐渐祸及邻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韩国,菲律宾先后被拉下水,逐渐演变成了地区性金融危机,最后形成了多米诺效应,连财政情况良好的香港新加坡市场也是在劫难逃。 在危机发生前的十年时间里,亚洲各地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96年泰国GDP增速增长6.8%,印尼7.8% ,马来西亚8.2%,相较于世界平均3.8%和发达国家平均2.3%的水平,可以说是增速迅猛了。 市场的突变让大多数人感到始料未及。国际空头是如何成功找到东南亚各国汇率制度的死穴,从而开启这场腥风血雨的屠戮的呢?这里我们还要从东南亚各国当时的汇率政策说起。 2、什么是固定汇率? 粗略的来讲,汇率制度可以分为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制度两种。比如我们中国使用的就是一种浮动汇率制度,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可以是7.3,可以是6.5,也可以是8.0 ,汇率是可以配合国家财政政策作出调整的。 但是东南亚各国和我国香港地区采取的是固定汇率制度。比如港币与美元直接挂钩,港币和美元之间的汇率必须在7.75至7.85区间内。之所以要采取固定汇率制度,是因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结构都是以进出口贸易为主,固定汇率可以减少贸易中的汇率摩擦,从而加强国家队外资的吸引力。 但是汇率并不是天然固定的,各国有两种主要途径来保卫固定汇率制度。 第一个途径就是通过在外汇市场上买卖本国货币来平衡货币市场价格。就像文章开头讲到的,当港元汇率触及7.85的汇率区间下限时,香港金融管理局用手中储备的美元资产在市场买入港元,以提升港元价格。这就要求采取固定汇率的国家和地区拥有丰富的外汇储备。 第二种途径就是提高利率,利率可以被看做是“钱的价格”,当本币利率提升后,本币升值,反之亦然。不过改变汇率对国内经济发展影响明显,特别是当本币面临贬值压力时,如果政府提升利率将打击国内经济。所以各国和地区对这一手段的使用非常谨慎。 当这两种方法都失效时,国家或地区就只能放弃固定汇率。但是放弃固定汇率会极大打击市场信心,引发踩踏效应,甚至直接面临货币崩盘。 虽然东南亚各国经济数据表面上看起来光鲜靓丽,但是实际上背后货币增长过快,负债率高企,外汇储备不足等问题早已是暗流涌动。 “经常性账目”可以理解为一个国家在全球贸易中的资金账目,如果常年有贸易顺差,那么经常性账目为正,如果常年贸易逆差,则账目为负。 就像一个人如果挣得比花的多,那他银行账户里就有结余,如果花的比挣得多,那么就会产生负债。在96年之前,大多数东南亚国家都是花钱比挣钱多的败家子,大部分国家的经常性账目收支为负。 经常性账目收支为负就直接导致了这些国家的外汇储备不足,当汇率面临空头的狙击时,政府缺乏足够的资金在外汇市场上买入本国货币。与此同时配合各国已经形成的经济泡沫和恐慌的市场环境,东南亚各国在外汇市场上被国际空头打的落花流水,抱头鼠窜。随后东南亚各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也会受到极大的冲击。 二、下一个目标:香港! 香港虽然金融市场健全,负债率不高,经常性收支项目也常年有盈余。但是香港市场上也存在着泡沫。比如香港楼市七年间增长了274%,恒生指数也在97年8月达到了16820点的历史高位。 刚刚从东南亚货币狙击战中赚的盆满钵满的国际空头此时将贪婪的目光投向了香港,准备借着东南亚危机造成的市场恐慌情绪,将香港这只健硕的肥羊一举拿下。 1、国际空头的套路 在开始看热闹之前,我们先来熟悉一下国际空头们的操作手法: 1、首先国际空头要先获取港元,就像进了赌场要换筹码一样,在香港市场玩,当然要先换一些港币筹码。 2、然后用一部分换来的港币筹码购买恒生指数的沽空合约。 3、再然后就是集中在外汇市场抛售港元。这将会导致港元利率上升。 4、最后在利率上升和市场恐惧情绪及实体经济影响的多重作用下打压股价。 在这里,风云君认为需要好好解释一下为什么抛售港元会使得香港抬升利率。这里我们引用一下时任香港金管局总裁任志刚先生与于1998年一篇演讲辞中的原话来解释一下。 “这个自动调节机制(香港联汇制度),金管局并无什么空间可以行使酌情权:货币发行局只是被动地因应资金流向来作出回应。在自动调节机制下,货币基础扩张会令利率下跌,收缩则上升。 货币基础中影响利率升跌的关键元素,是银行在货币发行局开设的结算户口所持的总结余……(1998年)8 月份总结余只有 20 亿港元。这即是说总结余,以及银行同业拆息都很容易到狙击活动影响。” 这就意味着如果有空头通过在香港的银行卖出大量港币,那么香港金管局必须照单全收以保持固定汇率。但是这样会减少总结余,使得货币基础收缩,进而传导到利率上升。 如果能把这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套路操作好了,空头可以从汇市及股市两个市场分别获利。股市通过做空,在股市下跌后获利比较好理解,但是汇市如何获利呢。 假设港币兑美元汇率现价为7HKD/USD, 假设风云君是美国空头,那么现在风云君借入700HKD,相当于借入了100USD。假设第二天港币贬值到8HKD/USD。那么风云君现在虽然还是欠了700HKD,但是只欠87.5美元了。钱越欠越少岂不妙哉! 2、第一波,破袭战! 1997年10月20日,周一,恰逢87年美国著名股灾“黑色星期一”10周年纪念日,股票市场往往对这样的纪念日有一种莫名的恐惧。裹挟着亚洲经济危机的乌云,国际空头对处于历史高位的恒生指数发起第一波攻击。 恒生指数从1997年10月20日开盘时的13473.65点狂跌至10月28日的最低点8775.88点,累计跌幅达35%。数千亿市值灰飞烟灭。 国际空头们的第一波袭击虽然是来势汹汹,但是在操作上留下了“漏洞”,使得香港政府获得了破袭的机会。 原来,这次国际空头并没有严格按照上面提到的套路执行,在事先没有准备好足够的港元筹码,空头们在这次做空行动中使用的资金多是通过银行的短期借贷获得。 原香港金管局总裁任志刚先生在1998年一篇名为《捍卫香港的货币稳定》的演讲中证实了这一观点“去年(1997年)10月炒家为了要取得资金来支持他们的港元短仓,他们要支付惩罚性的高息。然而,8月份的一轮货币狙击行动中,对冲基金早已准备好所需的港元。” 既然已经找准了蛇的七寸,那就一棍子打下去把。香港金管局于10月23号宣布“将不再采用6.25%的官方贴现率向那些借款过多的银行提供资金,而是要根据情况以惩罚性的利率来调整资金。” 这一决定果然大幅提高了空方的资金成本,当天香港银行隔夜同行拆借利率(Hiborover night)飙升至280%。 但是不得不说这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招式,虽然这样升高利率可以短暂的令空头投机者知难而退,但是利率的提升使得股票市场继续暴跌,从10月23日收盘时的14419点一直跌到8776点才开始企稳回升。 随后的九个月中,空头力量又多次使用同样的方法袭击港股。期间虽然港府官员出面为恒指站台以提振市场信心。几十家红、蓝筹股也通过回购自家股票的方式提拉股价。 但是无何市场恐慌情绪严重,又加上期间香港最大的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百富勤破产倒闭等利空因素叠加,恒指还是在1998年6月16日跌至7351点的低点。此后恒指虽有短暂回升,但是很快又再次拐头向下。 (每次空头进攻留下的痕迹,每次袭击港府都以提升利率来应对) 3、决战太平山 其实决战终点的日期早就已经写好了,那就是1998年8月28日,因为这一天是8月恒指期货的结算日,恒指期货的结算价格为这一天每五分钟恒生指数报价的平均值。空头们手中握有大量的8月交割的恒指期货,所以28日必将成为决战的终点。问题是决战的起点会是哪一天? 对空头来讲,这次决战的目的和之前几次的试探性袭击有所不同,空头希望可以在决战中一举击垮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彻底剥夺香港政府对金融市场的控制能力。 国际空头量子基金的驻香港的基金经理斯坦利-德拉肯米勒甚至公然宣称“无论香港金管局如何干预,量子基金狙击联系汇率的行动必将打败港府”。 为了这场决战,国际空头做了许多准备,筹集了大量的港元筹码。 在《捍卫香港的货币稳定》的演讲中,任志刚提到“对冲基金积累了大量港元。由今年(1998年)初至八月中这段时间,通过在香港发行1至2年期债券筹得的资金超过300亿港元。”与此同时,虽然港股的成交量因为市场行情影响下滑显著,但是期指合约数量大增,香港金管局统计在此期间内,空头积累了约8万张沽空合约。 1998年7、8月间,香港市场上突然开始出现大量投行的研报,预测港元将会与美元脱钩。这种不寻常的集体异动似乎预示着决战即将到来。 该来的总会来的。教科书式的砸盘即将上演。 8月5日,空方在外汇市场抛出200多亿港元。 8月6日,空方又抛出200多亿港元。 8月5日的恒生指数正好在前期低点7351点附近,空头两天内在外汇市场抛出了400亿港元,希望可以在这个阻力位打压恒指,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可令空头没想到的是,这400亿港元扔出去连声响都没有。 原来香港金管局通过巧妙的手段化解了这400亿港元的进攻。首先香港政府动用财政储备的美元资产吸纳了超过300亿港元,原因是为了支持政府98年财政预算赤字,香港政府将海外资产转回香港,然后香港政府又将吸纳来的港币注入银行系统,使得货币基础和利率得以平稳。 8月14日 香港政府携外汇基金入场救市。一周的时间内就将恒指拉升了近1000点。 8月27日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逐渐进入白热化。开市仅40分钟成交额就达到了40亿港元。收盘前15分钟,双方在香港电讯(HK.6823)展开白刃战。多方摆出一个亿的买盘(相当于15.5亿港元)的铁桶阵,严防死守15.5关口。但是空方只用了8分多钟就成交了所有买盘,最后香港电讯当天以14.45报收。最后15分钟成交量达到82.5亿港元,平均每分钟5.5亿。 8月28日 决战日,当天港府再次调高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至280%的高位水平。 上午开市后仅30分钟,成交量就突破了100亿港元。空方继续做空香港电讯,香港电讯跌至15.2 。港府巧妙的转变思路,提拉另一只重要恒指成分股中国电信(HK.00728),将股价从10.9提拉到11.04。双方你来我往,午市收盘时成交额已达到400亿。 下午,双方的战场移至权重最大的恒指成分股汇丰控股(HK.00005)。时任中银国际证券总经理冯志坚回忆道“我们当天动用了300亿港币,力托汇丰,其实就仅仅是为了不让它跌5毛钱。如果汇丰控股下跌5毛钱,可能就意味着恒指里几十个点的移动。” 28日恒指报收在7829点,期指报收7851点,当日成交790亿港币。空头投机者在8月恒指期货市场大亏,而且由于香港政府已经提前在九月恒指期货市场上严防死守,令8月期货空头持有者无法转仓至9月,做到了“痛歼敌人在今晚,决不让美李匪帮一人逃窜。” 这次决战相当于二战太平洋战场上的莱特湾海战,美军虽然没有将日本海军全部歼灭,但是日本海军已经再无还手之力了。[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 | 2018年06月01日 20:10
香港金融形势分析之一:利率与楼市
香港金融形势分析之一:利率与楼市

  美中利差终有缩小到突破极限的那一天。彼时,香港的利率就可能大幅上涨,香港房价上涨的形成过程就可能逆转。 作者:程宇 来源:央行观察 本文主要讨论的风险是:香港的利率与楼市泡沫风险。金融危机源自资产泡沫的破裂。但资产泡沫在什么情况下会破裂呢? 其实,一切金融危机都发生在形成资产泡沫的过程倒转时。虽然,所有的金融危机引发的具体原因不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就是:只要原先形成资产价格泡沫的过程发生逆转,那么金融危机就会从资产泡沫程度最高,杠杆率最高的地方开始发生。例如: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2000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美联储大幅度降息。并长期保持超低利率。由此释放出过量流动性,催生出美国房地产领域的大泡沫。这是美国房地产泡沫形成过程,即:货币宽松--刺激房地产泡沫。而2006年-2007年,美联储7次加息,大幅度提升了联邦基金利率,紧缩货币。这实际上是“货币宽松--刺激房地产泡沫”过程的倒转。于是,杠杆率最高,价格泡沫最严重的次级贷款领域就开始出现大面积违约。并最终引发2008年金融海啸。 因此,一切金融危机其实都发生在形成资产泡沫的过程倒转时。那么,我们只要关注于资产价格泡沫是如何形成的,并观察其形成过程的要素是否发生逆转,就可以判断金融危机是否会发生了。 任何资产价格泡沫都是货币引起的。所以,我们分析香港资产泡沫的形成,就要关注香港的货币发行和利率机制。 香港的货币发行:根据联系汇率制,发钞银行每发行7.8港元都要向香港外汇基金缴纳1美元,换取发钞负债说明书;而挂牌银行向发钞行取得港元现金时,也要按照7.8:1的汇率,向发钞行支付美元。那么,这种制度下,香港的货币市场会具有以下特点: 货币根据市场需求完全被动发行。在这种发钞制度下,港元的发行完全由市场需求决定,由三大行根据市场上港元的实际需求被动发行。 没有中央银行,利率几乎完全市场化。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货币是由当地的中央银行来发行,由中央银行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市场利率。而港币的发行完全取决于市场,没有中央银行。香港金管局只对香港的汇率负责,在美元/港元汇率达到7.85或者7.75时,才会抛售或者买进美元干预港元汇率,从而影响港元利率。其余时间,港元的发行量,市场利率,完全由市场决定。特区政府并不干预。 外储等同于香港市场上的基础货币。因为每发行7.8港元,发钞行都要提交1美元给外汇基金,这就等于说,香港的外汇储备正好对应着香港市场上的基础货币投放量。 那么也就是说,我们研究香港的货币供应和利率,其核心就是研究香港的外汇储备变动规律。毕竟港币的发行量取决于市场上的外汇流量。 我们先看以下香港的外汇储备变化图。 图1:香港外汇储备变化图 从图中可见,香港在2008年-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外汇储备出现跃升;并且在2009年以后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明显比金融危机前加快。那也就是说,香港在金融危机后,基础货币的供给明显加快。 但决定市场利率的是市场货币总量,而不完全是基础货币数量。而市场货币总量和基础货币之间是有对应关系的。这种关系用公式表达,就是:货币供应(市场货币总量)=基础货币*货币乘数。货币乘数就是货币发行后,在市场上流通的次数。所以,基础货币发行后,还要看他在市场上流通的次数,才能决定市场的利率。因此,我们先看下香港货币供应量M2的走势图。 图2:香港货币供应量M2走势图 从图2与图1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 在金融危机前后,香港的货币供应量与外汇储备增长量之间保持了很紧密的同步关系。这基本印证了“香港的货币发行量取决于外汇量”的规律。 金融危机后,香港市场的货币总量确实跟随外汇储备快速增长。 2008-2009年期间,市场货币总量并没有跟随外汇储备增长而出现跃升。我们如果对比两图2008-2009年的走势可以发现,这两年中,虽然香港的外汇储备大幅增长,但是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却并没有大幅增长。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金融危机时期“货币乘数”会变小。金融危机期间,银行风险大增,出于审慎原则,银行在这一时期会紧缩信贷,囤积现金。货币流通不出去。所以,会导致货币乘数大大变小。因此,这一时期,虽然基础货币投放加大,但是因为货币乘数大大缩小,最终导致最终的货币供应量反而没有大幅增长。 那么,在香港基础货币和市场货币总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香港的利率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呢?我们找到了香港银行间拆借利率(3月期)在过去十年的走势图。 图3:香港银行间拆借利率(3月期)走势图,10年 可见,香港在2009年之后,随着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增长,市场利率确实保持了较长时间的低位水平。 而这个利率水平到底有多低呢?我们找到了香港银行间拆借利率(3月期)从1982年以来的走势图。 图4:香港银行间拆借利率(3月期)走势图,36年 可以说是历史最低水平了。也就是说,金融危机后,香港的外汇大量流入创造出香港历史上时间最久,利率水平最低的时期。低利率是房地产资产价格的最佳催化剂。您大概理解香港的楼市为什么全球最贵了吧? 既然香港2009年以后的货币流动性主要来自外汇储备的增长,那么香港外汇储备增长又与哪些因素有关。 2009年以后,全球量化宽松,并且美元/人民币汇率长期下跌,而其中的根源在于美国的无风险利率(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低于中国的无风险利率。因此,我们将2009年以后中美两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走势与香港每年的外汇储备增量进行比较。 图5:美中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与香港外汇储备年度增量、M2年度增量对比图 说明: Y 美中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当年度两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平均值 Y 外储增量=当年末外储存量-上年末外储存量 Y M2增量=当年末M2存量-上年末M2存量 对比之后,我们会发现: 2010年以后,美中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以下简称:美中利差)与香港外汇储备年度增量之间高度正相关。美中利差缩小时,香港外储增量也减少;美中利差扩大时。外储增量也扩大。 香港M2年度增量与美中利差总体上也是正相关。香港的M2年度增量从2009年开始,就与美中利差出于正相关的状态。只不过,受到货币乘数的影响,相关性没有外储增量那么突出。 因此,从以上对比可以看出:香港市场的货币供应是收到美中利差影响的。 香港市场的超额货币流动性,其实是源自金融危机后,美中两国利差的长期扩大。正是美中利差的扩大,导致香港市场上的外汇流入增加,产生了超额的流动性,大大降低了香港的市场利率。创造出香港楼市的超级“繁荣”。 但是现在,这个过程倒转了。从图中可以看出,2014年开始,美中利差其实已经开始处于缩小的长期趋势中。2014年,美中利差还有1.71%,而现在,这个利差只有0.7%。那么,香港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增速应该下降。香港市场的利率应该出现上升。OK,让我们还是通过香港银行间拆借利率(3月期)走势图,来验证一下: 图6:香港银行间拆借利率(3月期)走势图,5年 香港的市场利率确实在走高。 那么,我们可以确认,香港泡沫形成的过程,的确在发生倒转。市场利率开始抬升。不管这个泡沫在哪里,价格最高,泡沫化最严重的资产价格都将开始下跌。 所以,正是在2009年后,美中利差的扩大造就了香港长期的超低利率,制造了香港的楼市泡沫。但是,现在香港的利率也同样跟随美中利差的缩小而上升了。而美国的加息缩表进程还远没有结束,中国今年一季度的经济情况表明:如果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贴近4%,那么中国的经济就会承受下行的风险。 因此,中国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限在4%,而美国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两次突破3%。并很可能继续上行。美中利差终有缩小到突破极限的那一天。彼时,香港的利率就可能大幅上涨,香港楼市泡沫形成过程就可能逆转。 [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 | 2018年05月31日 10:44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香港金管局9月推快速支付系统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香港金管局9月推快速支付系统

  人民网香港5月28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27日在贵州出席首届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并在“国际金融科技产业高峰论坛”上致辞时指出,香港特区金融管理局将在9月推出24小时快速支付系统,即使用户使用不同电子钱包,或者在不同银行开设账户,都可以实现全天即时互相支付或者调拨资金。 陈茂波指出,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有完善的金融服务,目前正着力发展金融科技。在大数据方面,香港不仅使用大数据作市场分析,了解客户需要,识别诈骗行为,也用大数据作监管,及时发现风险因素。在区块链方面,特区金管局已对区块链在按揭业务、贸易融资业务,以及电子身份管理方面的应用做了系统探讨,有银行将按揭贷款中的物业估值程序电子化,大大缩短了按揭申请处理时间,降低人为失误的风险。 陈茂波表示,香港金融科技发展蓬勃。单在数码港就汇聚超过250家金融科技公司,业务涵盖大数据、区块链、移动支付等。过去三年,投资在香港金融科技公司的累计款额已超过9.4亿美元。(辜雨晴)[详情]

人民网 | 2018年05月28日 13:14
中短期港元拆息大降 隔夜港元HIBOR下降90个基点
中短期港元拆息大降 隔夜港元HIBOR下降90个基点

  新浪财经讯 6月26日,中短期港元拆息大降:隔夜港元HIBOR下降90个基点,报0.90571%;7天港元HIBOR下降50个基点,报1.93607%;14天港元HIBOR下降37个基点,报2.00571%。 [详情]

港元涨0.04% 为6月7日以来最大涨幅
港元涨0.04% 为6月7日以来最大涨幅

  新浪财经讯 6月20日,港元涨0.04%,为6月7日以来最大涨幅。[详情]

1个月港元HIBOR升7个基点 续创2008年10月以来新高
1个月港元HIBOR升7个基点 续创2008年10月以来新高

  1个月港元HIBOR升7个基点,续创2008年10月以来新高。 [详情]

3个月港元HIBOR升至2.01% 续创2008年以来新高
3个月港元HIBOR升至2.01% 续创2008年以来新高

  新浪财经讯 6月14日,3个月港元HIBOR升至2.01%,续创2008年以来新高。[详情]

香港跟随美联储升息!中国央行维持公开市场利率不变
香港跟随美联储升息!中国央行维持公开市场利率不变

  美联储周三将指标隔夜借贷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至1.75-2%,并放弃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利率在足够低的水平,以提振经济的承诺。对此,香港金管局周四(6月14日)早间宣布跟随美联储升息,而中国央行此番则选择按兵不动! 据悉,香港金融管理局周四宣布,将贴现窗基本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2.25%,跟随美联储稍早宣布加息25基点;此为金管局自今年3月下旬以来,再次调整基本利率。 基本利率是用作计算银行经贴现窗向金管局借取隔夜港元流动资金的基础利率,目前定于当前的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加50基点,或隔夜及1个月香港银行同业拆息的5天移动平均数的平均值,以较高者为准。 金管局上次加息是在3月22日,上调贴现创基本利率25个基点,同样为追随美联储加息脚步。“大银行将首先提高利率,最快就在本周,其他规模相对较小的银行将紧随其后。”彭博社援引瑞穗银行驻香港高级货币策略师Ken Cheung称。 在美联储加息之前,由于加息预期浓厚,港元流动性趋紧,香港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不断高企。业界普遍预期金管局将加息。 相比之下,中国则在此次美联储加息后,选择完全按兵不动。中国央行今日公开市场7天、14天和28天逆回购中标利率分别为2.55%、2.70%和2.85%,均与此前持平。 稍早,中国央行今日净投放700亿元:实施700亿元7天、500亿元14天、300亿元28天逆回购,同时今日有200亿元7天、600亿元14天逆回购到期。 有市场人士指出,美联储本轮加息市场已经有充分预期,其加息基础在于总体经济稳健且逐步回暖,美国减税措施正逐渐渗透到经济领域,并体现在今年四、五月份居民消费的明显回升。数据显示,不出意外,美国经济将持续小步前行,继续延续2-3个季度。同时,美联储将加快缩表,美元也将延续强势,对新兴市场形成压力。 本次美联储加息对人民币的影响有限,中国目前市场利率较之国外已经比较高,且处于金融去杠杆的过程中,央行不具备加息的条件,大概率将保持不变,至多象征性调整政策利率,不会引发波动。此外,央行持续释放建立利率走廊,实现利率市场化的政策意图,未来利率走廊应是观测窗口。[详情]

追随美联储加息步伐 香港金管局加息25个基点
追随美联储加息步伐 香港金管局加息25个基点

  新浪财经讯 6月14日,香港金管局上调贴现窗基本利率25个基点,至2.25%;凌晨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  [详情]

7天港元HIBOR升19个基点 为4月24日以来最大升幅
7天港元HIBOR升19个基点 为4月24日以来最大升幅

  新浪财经讯 6月8日,7天港元HIBOR升19个基点,至1%上方,为4月24日以来最大升幅。[详情]

7.85!香港汇率保卫战:港府大战国际空头始末
7.85!香港汇率保卫战:港府大战国际空头始末

  来源:市值风云 今年四月份以来,香港金融管理局多次出手干预香港外汇汇率,打响了香港汇率保卫战。5月17日在纽约交易时段,香港金管局在市场买入19.6亿港元以提拉港元汇率。16日买入95亿港元,15日买入15.7亿港元。自今年四月开始,香港金管局已经累计购入643.6亿港元以保证7.85港币兑1美金的弱方兑换保证水平。 与此同时,自2018年以来,随着美元进入加息周期,国际市场上烽烟再起。阿根廷比索和土耳其里拉相继进入暴跌模式。汇率的影响因素又快速传导到两国债市,土耳其10年期国债创出历史新低。近期马来西亚又爆出债务占GDP水平以达到80%以上的危险水平。 种种迹象让我们不禁联想起了97-98年香港金融危机时的情景。当年的金融危机还会再次上演吗?如今香港金融市场的现状和当年有哪些异同呢?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 1.97-98年香港金融危机的回顾。 2.98年之后香港政府在稳定金融秩序方面做出的改进及现状。 风云君希望可以通过对这两个部分进行分析来探讨上面的问题。 一、从东南亚飘来的乌云 1、始于泰铢的危机 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起始于国际空头对泰铢的狙击,后来逐渐祸及邻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韩国,菲律宾先后被拉下水,逐渐演变成了地区性金融危机,最后形成了多米诺效应,连财政情况良好的香港新加坡市场也是在劫难逃。 在危机发生前的十年时间里,亚洲各地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96年泰国GDP增速增长6.8%,印尼7.8% ,马来西亚8.2%,相较于世界平均3.8%和发达国家平均2.3%的水平,可以说是增速迅猛了。 市场的突变让大多数人感到始料未及。国际空头是如何成功找到东南亚各国汇率制度的死穴,从而开启这场腥风血雨的屠戮的呢?这里我们还要从东南亚各国当时的汇率政策说起。 2、什么是固定汇率? 粗略的来讲,汇率制度可以分为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制度两种。比如我们中国使用的就是一种浮动汇率制度,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可以是7.3,可以是6.5,也可以是8.0 ,汇率是可以配合国家财政政策作出调整的。 但是东南亚各国和我国香港地区采取的是固定汇率制度。比如港币与美元直接挂钩,港币和美元之间的汇率必须在7.75至7.85区间内。之所以要采取固定汇率制度,是因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结构都是以进出口贸易为主,固定汇率可以减少贸易中的汇率摩擦,从而加强国家队外资的吸引力。 但是汇率并不是天然固定的,各国有两种主要途径来保卫固定汇率制度。 第一个途径就是通过在外汇市场上买卖本国货币来平衡货币市场价格。就像文章开头讲到的,当港元汇率触及7.85的汇率区间下限时,香港金融管理局用手中储备的美元资产在市场买入港元,以提升港元价格。这就要求采取固定汇率的国家和地区拥有丰富的外汇储备。 第二种途径就是提高利率,利率可以被看做是“钱的价格”,当本币利率提升后,本币升值,反之亦然。不过改变汇率对国内经济发展影响明显,特别是当本币面临贬值压力时,如果政府提升利率将打击国内经济。所以各国和地区对这一手段的使用非常谨慎。 当这两种方法都失效时,国家或地区就只能放弃固定汇率。但是放弃固定汇率会极大打击市场信心,引发踩踏效应,甚至直接面临货币崩盘。 虽然东南亚各国经济数据表面上看起来光鲜靓丽,但是实际上背后货币增长过快,负债率高企,外汇储备不足等问题早已是暗流涌动。 “经常性账目”可以理解为一个国家在全球贸易中的资金账目,如果常年有贸易顺差,那么经常性账目为正,如果常年贸易逆差,则账目为负。 就像一个人如果挣得比花的多,那他银行账户里就有结余,如果花的比挣得多,那么就会产生负债。在96年之前,大多数东南亚国家都是花钱比挣钱多的败家子,大部分国家的经常性账目收支为负。 经常性账目收支为负就直接导致了这些国家的外汇储备不足,当汇率面临空头的狙击时,政府缺乏足够的资金在外汇市场上买入本国货币。与此同时配合各国已经形成的经济泡沫和恐慌的市场环境,东南亚各国在外汇市场上被国际空头打的落花流水,抱头鼠窜。随后东南亚各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也会受到极大的冲击。 二、下一个目标:香港! 香港虽然金融市场健全,负债率不高,经常性收支项目也常年有盈余。但是香港市场上也存在着泡沫。比如香港楼市七年间增长了274%,恒生指数也在97年8月达到了16820点的历史高位。 刚刚从东南亚货币狙击战中赚的盆满钵满的国际空头此时将贪婪的目光投向了香港,准备借着东南亚危机造成的市场恐慌情绪,将香港这只健硕的肥羊一举拿下。 1、国际空头的套路 在开始看热闹之前,我们先来熟悉一下国际空头们的操作手法: 1、首先国际空头要先获取港元,就像进了赌场要换筹码一样,在香港市场玩,当然要先换一些港币筹码。 2、然后用一部分换来的港币筹码购买恒生指数的沽空合约。 3、再然后就是集中在外汇市场抛售港元。这将会导致港元利率上升。 4、最后在利率上升和市场恐惧情绪及实体经济影响的多重作用下打压股价。 在这里,风云君认为需要好好解释一下为什么抛售港元会使得香港抬升利率。这里我们引用一下时任香港金管局总裁任志刚先生与于1998年一篇演讲辞中的原话来解释一下。 “这个自动调节机制(香港联汇制度),金管局并无什么空间可以行使酌情权:货币发行局只是被动地因应资金流向来作出回应。在自动调节机制下,货币基础扩张会令利率下跌,收缩则上升。 货币基础中影响利率升跌的关键元素,是银行在货币发行局开设的结算户口所持的总结余……(1998年)8 月份总结余只有 20 亿港元。这即是说总结余,以及银行同业拆息都很容易到狙击活动影响。” 这就意味着如果有空头通过在香港的银行卖出大量港币,那么香港金管局必须照单全收以保持固定汇率。但是这样会减少总结余,使得货币基础收缩,进而传导到利率上升。 如果能把这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套路操作好了,空头可以从汇市及股市两个市场分别获利。股市通过做空,在股市下跌后获利比较好理解,但是汇市如何获利呢。 假设港币兑美元汇率现价为7HKD/USD, 假设风云君是美国空头,那么现在风云君借入700HKD,相当于借入了100USD。假设第二天港币贬值到8HKD/USD。那么风云君现在虽然还是欠了700HKD,但是只欠87.5美元了。钱越欠越少岂不妙哉! 2、第一波,破袭战! 1997年10月20日,周一,恰逢87年美国著名股灾“黑色星期一”10周年纪念日,股票市场往往对这样的纪念日有一种莫名的恐惧。裹挟着亚洲经济危机的乌云,国际空头对处于历史高位的恒生指数发起第一波攻击。 恒生指数从1997年10月20日开盘时的13473.65点狂跌至10月28日的最低点8775.88点,累计跌幅达35%。数千亿市值灰飞烟灭。 国际空头们的第一波袭击虽然是来势汹汹,但是在操作上留下了“漏洞”,使得香港政府获得了破袭的机会。 原来,这次国际空头并没有严格按照上面提到的套路执行,在事先没有准备好足够的港元筹码,空头们在这次做空行动中使用的资金多是通过银行的短期借贷获得。 原香港金管局总裁任志刚先生在1998年一篇名为《捍卫香港的货币稳定》的演讲中证实了这一观点“去年(1997年)10月炒家为了要取得资金来支持他们的港元短仓,他们要支付惩罚性的高息。然而,8月份的一轮货币狙击行动中,对冲基金早已准备好所需的港元。” 既然已经找准了蛇的七寸,那就一棍子打下去把。香港金管局于10月23号宣布“将不再采用6.25%的官方贴现率向那些借款过多的银行提供资金,而是要根据情况以惩罚性的利率来调整资金。” 这一决定果然大幅提高了空方的资金成本,当天香港银行隔夜同行拆借利率(Hiborover night)飙升至280%。 但是不得不说这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招式,虽然这样升高利率可以短暂的令空头投机者知难而退,但是利率的提升使得股票市场继续暴跌,从10月23日收盘时的14419点一直跌到8776点才开始企稳回升。 随后的九个月中,空头力量又多次使用同样的方法袭击港股。期间虽然港府官员出面为恒指站台以提振市场信心。几十家红、蓝筹股也通过回购自家股票的方式提拉股价。 但是无何市场恐慌情绪严重,又加上期间香港最大的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百富勤破产倒闭等利空因素叠加,恒指还是在1998年6月16日跌至7351点的低点。此后恒指虽有短暂回升,但是很快又再次拐头向下。 (每次空头进攻留下的痕迹,每次袭击港府都以提升利率来应对) 3、决战太平山 其实决战终点的日期早就已经写好了,那就是1998年8月28日,因为这一天是8月恒指期货的结算日,恒指期货的结算价格为这一天每五分钟恒生指数报价的平均值。空头们手中握有大量的8月交割的恒指期货,所以28日必将成为决战的终点。问题是决战的起点会是哪一天? 对空头来讲,这次决战的目的和之前几次的试探性袭击有所不同,空头希望可以在决战中一举击垮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彻底剥夺香港政府对金融市场的控制能力。 国际空头量子基金的驻香港的基金经理斯坦利-德拉肯米勒甚至公然宣称“无论香港金管局如何干预,量子基金狙击联系汇率的行动必将打败港府”。 为了这场决战,国际空头做了许多准备,筹集了大量的港元筹码。 在《捍卫香港的货币稳定》的演讲中,任志刚提到“对冲基金积累了大量港元。由今年(1998年)初至八月中这段时间,通过在香港发行1至2年期债券筹得的资金超过300亿港元。”与此同时,虽然港股的成交量因为市场行情影响下滑显著,但是期指合约数量大增,香港金管局统计在此期间内,空头积累了约8万张沽空合约。 1998年7、8月间,香港市场上突然开始出现大量投行的研报,预测港元将会与美元脱钩。这种不寻常的集体异动似乎预示着决战即将到来。 该来的总会来的。教科书式的砸盘即将上演。 8月5日,空方在外汇市场抛出200多亿港元。 8月6日,空方又抛出200多亿港元。 8月5日的恒生指数正好在前期低点7351点附近,空头两天内在外汇市场抛出了400亿港元,希望可以在这个阻力位打压恒指,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可令空头没想到的是,这400亿港元扔出去连声响都没有。 原来香港金管局通过巧妙的手段化解了这400亿港元的进攻。首先香港政府动用财政储备的美元资产吸纳了超过300亿港元,原因是为了支持政府98年财政预算赤字,香港政府将海外资产转回香港,然后香港政府又将吸纳来的港币注入银行系统,使得货币基础和利率得以平稳。 8月14日 香港政府携外汇基金入场救市。一周的时间内就将恒指拉升了近1000点。 8月27日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逐渐进入白热化。开市仅40分钟成交额就达到了40亿港元。收盘前15分钟,双方在香港电讯(HK.6823)展开白刃战。多方摆出一个亿的买盘(相当于15.5亿港元)的铁桶阵,严防死守15.5关口。但是空方只用了8分多钟就成交了所有买盘,最后香港电讯当天以14.45报收。最后15分钟成交量达到82.5亿港元,平均每分钟5.5亿。 8月28日 决战日,当天港府再次调高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至280%的高位水平。 上午开市后仅30分钟,成交量就突破了100亿港元。空方继续做空香港电讯,香港电讯跌至15.2 。港府巧妙的转变思路,提拉另一只重要恒指成分股中国电信(HK.00728),将股价从10.9提拉到11.04。双方你来我往,午市收盘时成交额已达到400亿。 下午,双方的战场移至权重最大的恒指成分股汇丰控股(HK.00005)。时任中银国际证券总经理冯志坚回忆道“我们当天动用了300亿港币,力托汇丰,其实就仅仅是为了不让它跌5毛钱。如果汇丰控股下跌5毛钱,可能就意味着恒指里几十个点的移动。” 28日恒指报收在7829点,期指报收7851点,当日成交790亿港币。空头投机者在8月恒指期货市场大亏,而且由于香港政府已经提前在九月恒指期货市场上严防死守,令8月期货空头持有者无法转仓至9月,做到了“痛歼敌人在今晚,决不让美李匪帮一人逃窜。” 这次决战相当于二战太平洋战场上的莱特湾海战,美军虽然没有将日本海军全部歼灭,但是日本海军已经再无还手之力了。[详情]

香港金融形势分析之一:利率与楼市
香港金融形势分析之一:利率与楼市

  美中利差终有缩小到突破极限的那一天。彼时,香港的利率就可能大幅上涨,香港房价上涨的形成过程就可能逆转。 作者:程宇 来源:央行观察 本文主要讨论的风险是:香港的利率与楼市泡沫风险。金融危机源自资产泡沫的破裂。但资产泡沫在什么情况下会破裂呢? 其实,一切金融危机都发生在形成资产泡沫的过程倒转时。虽然,所有的金融危机引发的具体原因不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就是:只要原先形成资产价格泡沫的过程发生逆转,那么金融危机就会从资产泡沫程度最高,杠杆率最高的地方开始发生。例如: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2000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美联储大幅度降息。并长期保持超低利率。由此释放出过量流动性,催生出美国房地产领域的大泡沫。这是美国房地产泡沫形成过程,即:货币宽松--刺激房地产泡沫。而2006年-2007年,美联储7次加息,大幅度提升了联邦基金利率,紧缩货币。这实际上是“货币宽松--刺激房地产泡沫”过程的倒转。于是,杠杆率最高,价格泡沫最严重的次级贷款领域就开始出现大面积违约。并最终引发2008年金融海啸。 因此,一切金融危机其实都发生在形成资产泡沫的过程倒转时。那么,我们只要关注于资产价格泡沫是如何形成的,并观察其形成过程的要素是否发生逆转,就可以判断金融危机是否会发生了。 任何资产价格泡沫都是货币引起的。所以,我们分析香港资产泡沫的形成,就要关注香港的货币发行和利率机制。 香港的货币发行:根据联系汇率制,发钞银行每发行7.8港元都要向香港外汇基金缴纳1美元,换取发钞负债说明书;而挂牌银行向发钞行取得港元现金时,也要按照7.8:1的汇率,向发钞行支付美元。那么,这种制度下,香港的货币市场会具有以下特点: 货币根据市场需求完全被动发行。在这种发钞制度下,港元的发行完全由市场需求决定,由三大行根据市场上港元的实际需求被动发行。 没有中央银行,利率几乎完全市场化。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货币是由当地的中央银行来发行,由中央银行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市场利率。而港币的发行完全取决于市场,没有中央银行。香港金管局只对香港的汇率负责,在美元/港元汇率达到7.85或者7.75时,才会抛售或者买进美元干预港元汇率,从而影响港元利率。其余时间,港元的发行量,市场利率,完全由市场决定。特区政府并不干预。 外储等同于香港市场上的基础货币。因为每发行7.8港元,发钞行都要提交1美元给外汇基金,这就等于说,香港的外汇储备正好对应着香港市场上的基础货币投放量。 那么也就是说,我们研究香港的货币供应和利率,其核心就是研究香港的外汇储备变动规律。毕竟港币的发行量取决于市场上的外汇流量。 我们先看以下香港的外汇储备变化图。 图1:香港外汇储备变化图 从图中可见,香港在2008年-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外汇储备出现跃升;并且在2009年以后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明显比金融危机前加快。那也就是说,香港在金融危机后,基础货币的供给明显加快。 但决定市场利率的是市场货币总量,而不完全是基础货币数量。而市场货币总量和基础货币之间是有对应关系的。这种关系用公式表达,就是:货币供应(市场货币总量)=基础货币*货币乘数。货币乘数就是货币发行后,在市场上流通的次数。所以,基础货币发行后,还要看他在市场上流通的次数,才能决定市场的利率。因此,我们先看下香港货币供应量M2的走势图。 图2:香港货币供应量M2走势图 从图2与图1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 在金融危机前后,香港的货币供应量与外汇储备增长量之间保持了很紧密的同步关系。这基本印证了“香港的货币发行量取决于外汇量”的规律。 金融危机后,香港市场的货币总量确实跟随外汇储备快速增长。 2008-2009年期间,市场货币总量并没有跟随外汇储备增长而出现跃升。我们如果对比两图2008-2009年的走势可以发现,这两年中,虽然香港的外汇储备大幅增长,但是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却并没有大幅增长。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金融危机时期“货币乘数”会变小。金融危机期间,银行风险大增,出于审慎原则,银行在这一时期会紧缩信贷,囤积现金。货币流通不出去。所以,会导致货币乘数大大变小。因此,这一时期,虽然基础货币投放加大,但是因为货币乘数大大缩小,最终导致最终的货币供应量反而没有大幅增长。 那么,在香港基础货币和市场货币总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香港的利率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呢?我们找到了香港银行间拆借利率(3月期)在过去十年的走势图。 图3:香港银行间拆借利率(3月期)走势图,10年 可见,香港在2009年之后,随着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增长,市场利率确实保持了较长时间的低位水平。 而这个利率水平到底有多低呢?我们找到了香港银行间拆借利率(3月期)从1982年以来的走势图。 图4:香港银行间拆借利率(3月期)走势图,36年 可以说是历史最低水平了。也就是说,金融危机后,香港的外汇大量流入创造出香港历史上时间最久,利率水平最低的时期。低利率是房地产资产价格的最佳催化剂。您大概理解香港的楼市为什么全球最贵了吧? 既然香港2009年以后的货币流动性主要来自外汇储备的增长,那么香港外汇储备增长又与哪些因素有关。 2009年以后,全球量化宽松,并且美元/人民币汇率长期下跌,而其中的根源在于美国的无风险利率(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低于中国的无风险利率。因此,我们将2009年以后中美两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走势与香港每年的外汇储备增量进行比较。 图5:美中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与香港外汇储备年度增量、M2年度增量对比图 说明: Y 美中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当年度两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平均值 Y 外储增量=当年末外储存量-上年末外储存量 Y M2增量=当年末M2存量-上年末M2存量 对比之后,我们会发现: 2010年以后,美中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以下简称:美中利差)与香港外汇储备年度增量之间高度正相关。美中利差缩小时,香港外储增量也减少;美中利差扩大时。外储增量也扩大。 香港M2年度增量与美中利差总体上也是正相关。香港的M2年度增量从2009年开始,就与美中利差出于正相关的状态。只不过,受到货币乘数的影响,相关性没有外储增量那么突出。 因此,从以上对比可以看出:香港市场的货币供应是收到美中利差影响的。 香港市场的超额货币流动性,其实是源自金融危机后,美中两国利差的长期扩大。正是美中利差的扩大,导致香港市场上的外汇流入增加,产生了超额的流动性,大大降低了香港的市场利率。创造出香港楼市的超级“繁荣”。 但是现在,这个过程倒转了。从图中可以看出,2014年开始,美中利差其实已经开始处于缩小的长期趋势中。2014年,美中利差还有1.71%,而现在,这个利差只有0.7%。那么,香港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增速应该下降。香港市场的利率应该出现上升。OK,让我们还是通过香港银行间拆借利率(3月期)走势图,来验证一下: 图6:香港银行间拆借利率(3月期)走势图,5年 香港的市场利率确实在走高。 那么,我们可以确认,香港泡沫形成的过程,的确在发生倒转。市场利率开始抬升。不管这个泡沫在哪里,价格最高,泡沫化最严重的资产价格都将开始下跌。 所以,正是在2009年后,美中利差的扩大造就了香港长期的超低利率,制造了香港的楼市泡沫。但是,现在香港的利率也同样跟随美中利差的缩小而上升了。而美国的加息缩表进程还远没有结束,中国今年一季度的经济情况表明:如果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贴近4%,那么中国的经济就会承受下行的风险。 因此,中国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限在4%,而美国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两次突破3%。并很可能继续上行。美中利差终有缩小到突破极限的那一天。彼时,香港的利率就可能大幅上涨,香港楼市泡沫形成过程就可能逆转。 [详情]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香港金管局9月推快速支付系统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香港金管局9月推快速支付系统

  人民网香港5月28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27日在贵州出席首届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并在“国际金融科技产业高峰论坛”上致辞时指出,香港特区金融管理局将在9月推出24小时快速支付系统,即使用户使用不同电子钱包,或者在不同银行开设账户,都可以实现全天即时互相支付或者调拨资金。 陈茂波指出,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有完善的金融服务,目前正着力发展金融科技。在大数据方面,香港不仅使用大数据作市场分析,了解客户需要,识别诈骗行为,也用大数据作监管,及时发现风险因素。在区块链方面,特区金管局已对区块链在按揭业务、贸易融资业务,以及电子身份管理方面的应用做了系统探讨,有银行将按揭贷款中的物业估值程序电子化,大大缩短了按揭申请处理时间,降低人为失误的风险。 陈茂波表示,香港金融科技发展蓬勃。单在数码港就汇聚超过250家金融科技公司,业务涵盖大数据、区块链、移动支付等。过去三年,投资在香港金融科技公司的累计款额已超过9.4亿美元。(辜雨晴)[详情]

香港金管局:对银行体系总结余规模不担心 终会均衡
香港金管局:对银行体系总结余规模不担心 终会均衡

  新浪财经讯 5月24日,香港金管局对外表示,对银行体系总结余规模不担心,市场最终总会找到均衡水平。 香港加息步伐不应过快,银行体系持有相当规模的外汇基金票据,可以在利率波动时产生有效缓冲。金管局准备好在弱方兑换保证水平买港元卖美元,也准备好在强方兑换保证水平卖港元买美元。同时,金管局将继续保持警惕,密切关注市场动向。[详情]

港银结余骤降 加息料一触即发
港银结余骤降 加息料一触即发

  自4月美元兑港元指数首次触及对方兑换保证后,4月12日至今香港金管局已累计出手19次,共计买入703.54亿港元,以稳定港元汇率。近日,由于美元持续走强,叠加6月美联储加息预期强烈等因素,美元兑港元指数再现回升,自4月23日后呈现V型反转,上周再次触及弱方兑换保证7.85红线。 市场人士称,短期港元汇率持续走弱因素仍在,金管局或将再次出手买入港元。目前香港银行体系结余已逼近千亿心理关口警戒线,市场资金面承压,银行调升最优惠贷款利率(P)条件充分,加息或一触即发。 港元汇率持续走弱 过去数年,受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全球大量资金涌入香港,香港金管局以美元兑港币7.75的比例向市场释放很多港币。随着港美息差(Libor-Hibor)持续扩大,市场套利交易增加,港币从2017年初开始一路贬值。今年4月上旬,美元兑港元指数在联系汇率建立以来首次触发7.85的弱方兑换保证。按照联系汇率制度要求,香港金管局需要抛售美元买入港币,以稳定港元汇率。自4月12日至4月23日,在香港金管局多次出手买入港元的影响下,美元兑港元指数出现下行,最低至7.8420。此后美元兑港元指数再次持续攀升,走出明显的V型反转,并在上周15日再次触及弱方对换保证红线。香港金管局上周被迫再次出手,共买入190亿港元,将指数再次稳定在弱方兑换保证红线之下。 市场人士表示,去年以来,港元汇率持续走弱,主要是因为香港银行间流动性过剩,Hibor维持低位,而美国多次加息致Libor持续走高。港美息差(Libor-Hibor)加大导致套利交易增加。不过在金管局买入港元后,Hibor出现明显回升,港元汇率有所企稳。 此次美元兑港元走出明显V型反转走势,主要是美元近期大幅走强。21日在欧洲股市交易时段,美元指数一度突破94水平,创下自2017年12月18日以来的新高。美元指数自4月中旬以来已累计上涨超5%,为2015年11月以来最大涨幅,23日美元指数仍维持在93.7附近。美元指数的强势来袭,使得外汇市场上多种非美货币承压,美元兑港元指数再次越过弱方兑换保证红线。 加息或一触即发 截至23日,美元兑港元指数仍然高企,在7.8496左右徘徊。事实上,此次美元兑港元指数V型反转,主要有几个因素共同作用。 首先,也是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美元走强,其他非美货币相对承压;其次,美债收益率大幅上升,美国经济复苏导致资金大幅回流美国,流向美元资产;第三,息差仍然较大,自4月份香港金管局开始干预至5月23日,港元3个月Hibor已上涨至1.75045%,而同期对应Libor为2.35575%,港元拆息仍低超过60个基点,表明套息获利交易仍将继续,港元的压力不减。第四,市场对美联储6月加息预期持续升温,预计概率将超过90%。第五,6月港股市场将有不少IPO登陆,其中包括巨型新股小米,IPO会吸纳一定港元,并将有相当额度的冻资,市场流动性将持续吃紧。因此,市场人士认为,金管局买入港元收紧流动性稳定汇率的动作远远没有结束,港元汇率仍然承压。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4月美元兑港元触及弱方兑换保证,是联汇制度建立以来首次。自4月12日至今,香港金管局已累计出手19次,共计买入703.54亿港元。香港的银行体系总结余已下降至1095亿港元,逼近千亿整数关口,而在金管局4月开始干预汇率之前该结余为1798亿港元,仅一个多月银行体系结余已下降逾40%。 瑞穗银行驻香港的外汇策略师Ken Cheung表示,随着金管局的干预,总结余将逐步下降。星展银行香港有限公司财务及市场董事总经理Tommy Ong表示,做空港元的套利交易仍将频繁出现,从而促使金管局继续干预。银行间当前总结余接近1000亿港元,在总结余降至200亿到500亿港元之后,香港的利率可能追赶美国的借贷成本。 目前,香港多数银行已上调定期存款利率,市场预期香港各银行自主决定的最优惠贷款利率(P)10年来的首次调升一触即发。万得数据显示,香港各银行自主决定的最优惠贷款利率近十年一直维持在5%的低水平,此前的高点大约在2005年至2006年,为7.75%。 中金公司(港股03908)最新研报表示,2018年香港最优惠贷款利率可能上升75-100个基点。从港币流动性收紧和香港金管局回收港币的速度判断,香港银行可能将很快上调最优惠贷款利率。中银香港(港股02388)副总裁龚杨恩慈称,香港有可能在下半年上调最优惠利率(P),贷款利率亦有升压。[详情]

港币贬值触及7.85弱方兑换保证 香港或再次干预汇市
港币贬值触及7.85弱方兑换保证 香港或再次干预汇市

  新浪财经讯 5月21日,港元兑美元跌至7.85弱方兑换保证水平。 [详情]

港币贬值触及港府红线 料香港将再次干预汇市
港币贬值触及港府红线 料香港将再次干预汇市

  新浪财经讯 5月18日,港元兑美元触及弱方兑换保证,报7.85。 [详情]

香港金管局欢迎人民银行进一步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管理
香港金管局欢迎人民银行进一步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管理

  新浪财经讯 5月18日,金管局总裁陈德霖表示,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继续推进,两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进一步加深,市场对离岸人民币流动性的需求将会增加。相信刚推出的措施将有助确保离岸市场继续有序和高效运作,支持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发展。[详情]

香港再度出手百亿保卫港币 国内投资者必须关注六点
香港再度出手百亿保卫港币 国内投资者必须关注六点

   与此同时,自4月12日今年首次入市买入,到4月19日“稍作休息”后,时隔1个月香港金管局再次出手,在5月15日美股时段买入15.7亿港元,周三先买入47.89亿港元,后扩大至94.99亿港元。 一边是弱势的新兴市场国家。 新兴市场的货币抛售潮一波接着一波。继阿根廷比索失控般贬值后,土耳其里拉兑美元汇率15日刷新历史新低,日内一度重挫2.5%,领跌新兴市场货币。5月17日至记者发稿前,当天土耳其里拉兑美元汇率仍延续跌势。今年以来里拉跌幅超过17%,仅5月至今已跌近10%,是今年以来表现最差的货币之一。 一边是不断走高的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 自4月中旬以来,美元指数显著走高,已从89.4上涨至目前的93附近,涨幅接近4%。与此同时,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在不断上扬,5月17日已触及7年来高位,报3.12%。美元走强叠加美债收益率持续走高,会不断加剧新兴市场的资金出逃回流美国。 每当美元进入强周期,新兴市场国家都会经受资本外逃、货币贬值等严峻考验,此次也不例外。但问题是目前市场对于美元如此走强会持续多久出现了不同看法,看不清未来美元的走势,是不少分析人士心中的迷茫所在。 对中国投资者而言,尽管人民币和我国债市、股市不会像其他新兴市场那样出现大幅波动,但考虑到今年国内外更为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更为审慎一些并不为过。 “今年的投资形势并不乐观,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保守些好。海上风浪大的时候,除非你对自己的船技很自信,否则最好不要在天气不好的时候出海。”北京一大型基金公司高管对券商中国记者说。 关注一:阿根廷习惯性“受伤”,IMF5月18日讨论援助计划 阿根廷货币近期的动荡已经引来全世界的“围观”。 当地时间5月14日,阿根廷比索兑美元狂泻超过7%,再创纪录低位。5月以来,阿根廷比索累计跌幅已经超过15%。而在此前的5月11日,阿根廷央行花了10亿美元来购买比索。至此,该央行在6天时间里已经花了50亿美元干预汇市,这相当于阿根廷外汇储备的10%。 5月初,为阻止比索的进一步贬值,阿根廷一周内第三次上调了基准利率,将关键的7天逆回购利率再上调675个基点,从33.25%上调至40%。 目前,阿根廷正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申请救助,以应对金融市场波动。5月14日,IMF发言人表示,IMF正与阿根廷当局讨论援助计划,共同目标是尽快完成讨论。针对阿根廷事宜,IMF将于5月18日举行董事会会议。 尽管阿根廷汇率暴跌的幅度令人有些瞠目结舌,但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这对阿根廷来说是常态。 “如果把视线拉得长一些就会发现,阿根廷比索的贬值是习惯性的。可以用‘持续性小贬,间歇性大贬’来概括。”资深外汇分析师韩会师对记者表示。 韩会师称,截至今年5月10日,2010年以来,阿根廷比索对美元累计贬值大约83%,在大趋势上就没有一丁点儿反弹的迹象。除了近期的快速贬值,阿根廷比索在2014年1月、2015年12月、2017年6-7月和2017年12月都发生过阶段性的快速贬值。 “对阿根廷人来说,比索突然间贬值10%乃至20%以上都不是什么值得惊讶的事情。在每个人都随时准备好面对比索突然暴跌的社会氛围下,理所当然地,任何国内外经济、金融、政治、军事方面的不稳定,都可能引起市场的恐慌性下跌。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货币危机的名单里,阿根廷比索始终牢牢占据着一席之地,而且属于前排就坐的那种。”韩会师说。 关注二:土耳其紧随其后,是今年表现最差货币之一 尽管阿根廷比索自2010年以来就延续一路下跌的趋势,但最近这段时间的大幅贬值,其中一个直接导火索则是美元的持续走强。同样的,“受伤”的还有土耳其。 5月15日,土耳其里拉对美元汇率刷新历史新低,日内一度重挫2.5%,领跌新兴市场货币。5月17日至记者发稿前,当天土耳其里拉兑美元汇率仍延续跌势。今年以来里拉跌幅超过17%,仅5月至今已跌近10%,是今年以来表现最差的货币之一。 除货币暴贬之外,土耳其10年期国债价格周二也跌至历史新低,收益率当日暴涨91个基点,为2014年以来最大涨幅,触及创纪录的14.81%。 穆迪在报告中评论称,在国内政治形势紧绷、发达国家收紧货币政策之际,土耳其政治局势持续恶化,使得外国投资者对土耳其及其银行业风险进行重新评估的潜在诱因继续增加。穆迪在今年3月下调了土耳其银行业的信用评级,并对其持悲观态度。 此外,印度卢比、巴西雷亚尔等新兴市场货币,自4月以来截至上周跌幅也高达5%。 关注三:容易“受伤”的新兴市场国家有哪些特征? 一边是美元指数的持续走强,一边是新兴市场货币的轮番暴跌。一个问题不禁令人好奇,为什么会是这些新兴市场国家,在美元走强、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之际,会被波及遭殃? “恶性通胀+经常项目长期逆差+高外债+单薄的外汇储备+资本项目开放”或是导致一国货币脆弱的主要原因。 从国内通胀情况看,阿根廷和土耳其的通胀情况都不容乐观。2010年以来,阿根廷CPI累计大约上涨了120%,物价年度涨幅超过10%是家常便饭。土耳其目前也是通胀率高企,据媒体报道土耳其4月份的通胀率已高达10.8%。 除了国内的通胀水平,国际收支是否健康,是国内外投资者对一国货币能否在中长期保持信心的另一重要基础。但从国际收支角度看,阿根廷和土耳其都是长期经常账户逆差,需要依靠庞大的外债支撑。 “以阿根廷为例,阿根廷的国际收支是非常脆弱的,除了不断借新债还旧债,很难有其他出路。说简单点,阿根廷的对外经济基本运行模式就是不断地借钱买东西,这必然导致阿根廷不会有雄厚的外汇储备。同时阿根廷的资本项目基本是开放的,一旦出现集中的资本外流,有限的外汇储备根本不可能满足兑换需求,除了大幅度贬值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韩会师说。 数据显示,2018年一季度末,阿根廷央行包括外汇、黄金在内的国际储备资产加在一起,达到历史峰值,也不过仅仅价值617亿美元,大约相当于外债总额的四分之一。 土耳其也不例外,据媒体报道,土耳其经常账户赤字,需要国外稳定地流入资金。本周一公布的第一季度缺口超过160亿美元,几乎是去年同期的两倍。 关注四:美元还能强多久? 自4月中旬以来,美元指数显著走高,已从89.4上涨至目前的93附近,涨幅接近4%。美元的持续走强,引发了新兴市场如此动荡。外界也非常关心此轮美元指数的强势走高会持续多久? 但有意思的是,目前市场的分析对此也呈现不一致的看法,甚至是“看不清美元走势”。 “我的感觉是不确定性还是很大,所以看不清未来美元的走势。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去年和今年初市场对于美元走势的预测都错了。”北京一外汇专家对券商中国记者说。 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本周二在出席香港立法会会议期间指出,去年美国经济表现理想,但美元兑一篮子货币贬值。今年美国加息预期升温,美元不会继续转弱,而是可能会继续变强,从近期阿根廷、土耳其等新兴经济体面对资金外流和汇率压力可见一斑。 不过,中信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明明认为,本轮美元周期始于2011年,而美元上升周期一般持续5-7年,那么从时间长度来看已经进入了下半场,虽然短期的通胀压力和欧元走弱导致美元强势,但从周期的角度来看,美元强势并不是长期的。另外,从基本面来看,美元本轮升值与美国加息同时发生,两者均不利于美国经济保持复苏势头。通过分析近期美元走强的原因发现,支撑美元走强的因素,如国际油价走势、中美贸易谈判、欧洲经济复苏进程等,未来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但是从经济基本面和宏观政策的角度来看,美元未来上涨幅度有限。 关注五:香港金管局累计买入624.01亿港元 为了捍卫联席汇率制,5月15日以来,香港金管局再度出手买入15.7亿港元,创4月18日以来首次,5月16日美股收盘后近一个半小时,当日购买金额增至94.99亿港元。 统计显示,自4月12日港元汇率首次触及7.85的弱方兑换保证起,香港金管局在十三年来首次出手,至5月15日美股收盘后的一个半小时左右,已通过超过15次买港元、沽美元的操作买入了624.01亿港元。 关注六:中国的汇率和股市会如何? 从新兴市场货币暴跌的内外部原因看,不论美元还会持续上涨多久,对人民币来说并不太可能会出现汇率大幅动荡的情况。毕竟我国目前国内通胀情况稳定,国际收支也较为健康,外汇储备丰富且资本账户并未完全开放。 “美联储今年加息的次数可能是3-4次,目前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已经‘受不了’,但中国由于资本账户尚未完全开放,所以还是可以对美元走强和美联储加息有一定的抵御能力。”上述北京外汇专家说。 尽管人民币汇率并无大碍,但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却更大。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明表示,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在2018年明显加剧。在2017年,不仅若干发达国家股市创出历史新高,新兴市场国家股市也表现良好。然而,自2018年2月初以来,金融市场波动性加剧就已经成为全球新现象。造成这一趋势的核心因素,就是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导致的全球流动性收紧。目前美国经济增速已经持续高于产出缺口、劳动力市场已经持续紧张,未来一段时间美国核心通胀率上升可能超出市场预期,且长短期国债的期限利差也可能重新拉大,这不仅会造成美联储加息次数上升,而且会造成长期利率更快幅度的上升。长期利率上升不仅会直接打击债市,也会造成股票市场波动率的上升。换言之,随着全球流动性由极度过剩转为相对正常,金融市场将进入相当长的震荡调整时期。 “今年外围资本市场的波动正在加大。如果外围市场大幅波动,A股也难独善其身,因此,今年仍需保持谨慎。” 上述北京一大型基金公司高管称。 [详情]

港汇又跌!香港金管局两度入市
港汇又跌!香港金管局两度入市

   港汇又跌!香港金管局两度入市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朱丽娜 香港报道 港元汇率持续走弱,再度触及7.85弱方兑换保证,香港金管局在5月15日、16日晚纽约交易时段连续两度入市,分别买入15.7亿港元、47.89亿港元沽盘,银行体系总结余将于5月18日降至1221.41亿港元,这是金管局4月以来第15度出手。 港元弱方兑换保证自4月12日伦敦交易时段首度触发,其后随着港元银行同业拆息(HIBOR)上扬,港元汇率有所企稳。 港元银行同业拆息(HIBOR)则普遍上扬,根据香港财资公会的数据显示,与香港楼宇按揭利息挂钩的一个月拆息则连跌11个交易日,5月16日报0.97753%,3个月拆息进一步攀至1.75786%,隔夜拆息上升至0.14554%。[详情]

再度入市捍卫联系汇率!香港金管局买入近95亿港元
再度入市捍卫联系汇率!香港金管局买入近95亿港元

   来源:环球外汇 5月17日讯--香港金融管理局周三(5月16日)纽约交易时段在市场买入合共94.99亿港元,因港元兑美元汇价触及弱方兑换保证水平。 在金管局这次买进港元后,银行体系总结余周五(18日)将进一步降至1,174.31亿港元。 港元兑美元周三多次跌至7.85的弱方兑换保证水平,触发金管局在纽约交易时段买入港元、沽出美元,以维持联系汇率稳定。 金管局周二已承接了15.7亿港元沽盘,为金管局相隔接近一个月以来再度入市。过去两天,金管局共买入了110.69亿港元。 香港时间周四10:17,港元汇价略为回升至7.8496。 根据联系汇率制度,港元兑美元的兑换汇率为7.80港元兑1美元。当港汇触及7.85的弱方兑换保证水平,若有银行要求金管局买进港元,金管局便会以7.85港元兑1美元的弱方兑换保证价向提出要求的银行买进港元,保证港汇不会弱于7.85。 编辑:潇湘[详情]

时隔近1月多次出手!香港金管局再买入94.99亿港元
时隔近1月多次出手!香港金管局再买入94.99亿港元

   港元兑美元周二起多次触及7.85的弱方兑换保证水平,香港金管局在5月15日美股时段买入15.7亿港元,周三先买入47.89亿港元,后扩大至94.99亿港元。港元汇率脱离7.85下限,港币银行体系总结余预计降至1174亿港元。 周三(5月16日)美股午盘左右,据彭博社和路透社,香港金管局再度买入47.89亿港元以捍卫联系汇率制。美股收盘后近一个半小时的最新消息显示,这一购买金额增至94.99亿港元。 香港金管局在时隔近一个月后再出手,于5月15日买入15.7亿港元,创4月18日以来首次。周三的一系列操作预计令衡量港币流动性的指标——港币银行体系总结余降至1174亿港元。 统计显示,自4月12日港元汇率首次触及7.85的弱方兑换保证起,香港金管局在十三年来首次出手,美股收盘后的消息传来前,已通过15次买港元、沽美元的操作买入了576.91亿港元。最新消息将令买入的累计金额涨至624.01亿港元。 路透数据称,这已将3个月期拆息累计提升约58个基点,1个月期拆息累计提升约20个基点。 在美股午盘传来购入港元的消息后,港币兑美元为7.8500,恰好在弱方兑换保证水平。美股收盘后的再度购入消息传来,港元兑美元终于脱离了7.8500的下限,一度交投于7.8496,但仍接近33年新低。 港币汇率承压,也与本周美元指数走强有关。周二美元指数曾上涨0.8%,刷新2017年12月27日以来高位至93.46,周三美股时段延续涨势,交投93.50。 据路透香港,港元兑美元在周二香港时间11:47起,多次触及7.85的弱方兑换保证水平。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当日表示,港元1个月拆息回软、与美元息差走阔近1%,导致港元汇率偏弱;若息差持续,将随时触发弱方兑换保证操作。 据香港银行公会最新统计,截至香港时间5月16日(周三)早11点15分,香港银行同业拆息1个月期HIBOR持续不足1%,报0.97753%,较周二的0.99299%再度下滑,与1个月期美元LIBOR的利差走阔至96个基点。 华尔街见闻曾提到, 港元汇率始终徘徊在7.85边缘,或与港美利差依旧没有收窄迹象有关。随着港元与美元息差走阔,市场出现套息活动,今年以来持续压低港元汇率。路透数据显示,港元兑美元现货汇率由1月初的约7.81港元兑1美元,转弱至4月中旬的7.85港元兑1美元。 陈德霖周二在出席香港立法会会议期间指出,去年美国经济表现理想,但美元兑一篮子货币贬值。今年美国加息预期升温,美元不会继续转弱,而是可能变强,从近期阿根廷、土耳其等新兴经济体面对资金外流和汇率压力可见一斑。 华夏时报网曾援引美银美林新兴亚洲固定收益、外汇策略师Ronald Man的研报称,当香港银行体系总结余降至1000亿港元时,才会对LIBOR产生实质影响,不少银行将其视为银行自身加息的门槛,将使港元利率开始与美元利率趋合。 香港金管局副总裁李达志4月19日对《第一财经》表示,银行总结余在一周内从1800亿港元减少至1300亿港元左右,看上去令很夸张,但银行间流动性不只是1000多亿,除了银行结余,还有银行间票据可以到金管局兑换流动性,外界根本无需担心,也未发现大规模沽空港元的情况。 陈德霖周二表示,每当金管局承接港元沽盘后,总结余会收缩,港美息差就会逐渐收窄,从而减低资金流出港元的诱因和规模,令港汇稳定下来。 另据《香港经济日报》,针对评级机构惠誉忧虑中港关联度会增加银行体系风险,因此调低港银经营环境评级的消息,香港金管局副总裁阮国恒撰文驳斥观点缺乏客观基础,并厘清三大误解,包括私营部门信贷对GDP比率并未反映实际情况、金管局对银行实施多项政策以维持稳健程度,以及港银对内地业务贷款的信贷素质良好等,强调本港银行体系在完善的监管下相当稳健。 来源:中金网[详情]

港币保卫战!香港金管局第14次出手 再买15.7亿港元
港币保卫战!香港金管局第14次出手 再买15.7亿港元

  来源:人民币交易与研究公众号 周二(5月15日)港元兑美元多次触及7.85的弱方兑换保证水平,香港金管局时隔近一个月后再出手,在纽约时段买入15.7亿港元,银行结余降至1269.29亿元,这是4月12日以来金管局第14度出手入市。 至此,香港金管局自4月12日起共十四度入市,合共买入529.02亿港元。截止昨日收盘,港币兑美元为7.8499,仍接近33年新低。 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表示,港元1个月拆息回软、与美元息差走阔近1%,导致港元汇率偏弱;若息差持续,将随时触发弱方兑换保证操作。 自4月12日港元汇率首次触及7.85的弱方兑换保证起,香港金管局在十三年来首次出手,通过13次买港元、沽美元的操作买入了513亿港元,将3个月期拆息累计提升约58个基点,1个月期拆息累计提升约20个基点。 挂钩美元的港元 在跌破7.85的“弱方兑换保证”之际,由金管局买入港元,这种做法源于香港从1983年开始实施的联系汇率制度。目前香港的联汇制度即为港元价格挂钩美元价格。 1983年9月,出现港元危机,港元兑美元浮动汇率跌至9.6:1的历史低点。为挽救香港金融体系,香港于同年10月实行联系汇率制度,汇率定为7.8港元兑1美元。 也就是说香港发钞行想发钞,必须先以该汇率向外汇基金缴纳美元,才可以增发港元现钞。无论市场环境怎么变化,香港当局必须保证这个比价不变。 前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曾表示,联系汇率制度多年来于香港行之有效,香港作为细小和外向型经济,以及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联汇制度仍然是最适合香港的。 联汇制度依赖香港庞大的外汇储备支持,但同时弊端闪现,业内人士表示,该制度缺乏货币政策独立性,即货币政策与香港地区的基本面完全脱钩。 针对联汇制度的被动性,香港当局于2005年推出调整措施,对汇率放宽了要求,允许港元兑美元汇率作有限度的自由浮动,即兑换区间(7.75-7.85),措施包括: 1、设立1美元兑换7.75的强方兑换保证,当港元升值至7.75水平,认为有大量外来资金进香港,香港金管局会卖港元、买美元; 2、设立1美元兑换7.85的弱方兑换保证,当港元贬值至7.85水平,认为有大量资金要流出香港,香港金管局会买港元、卖美元。 事实上从2005年优化联汇制度起,香港渡过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和2011年爆发的欧债危机,目前这是13年来香港首次出手买入港元,保持汇率不会跌穿弱方兑换保证水平。 回顾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期间,港元曾受到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大佬大手笔买卖而造成汇价大幅波动,其后香港金管局在股市与期市“放大招”,通过买入港元、限制卖空、降低期指杠杆等措施稳定汇价。 当下港元真正触及弱方兑换保证水平,香港金管局也会“该出手时就出手”。 港元一再下跌原因 港元汇率近期大幅走弱,美元与港币市场化息差走阔所引发的套利,是这一轮港币贬值的最主要因素。 上月,香港金管局副总裁李达志表示,近期资金流出港元,是由套利行为导致,港元的联系汇率制度不会有危险,市场对联系汇率也充满信心,过去几年,香港金管局做了很多工作,准备好今天的资金外流,目前的情况符合预期。 美元Libor方面,美联储自2015年12月起一共加息6次,利率抬升使得港元和美元息差逐步拉阔。3个月期限的LIBOR美元利率与同期限HIBOR利率之间的息差,2017年开始中枢明显上移。 4月12日港币兑美元汇率触碰到7.85的弱方兑换保证时,息差一度达到了1.18%的高位。在资本自由进出的香港市场卖出港币、买入美元,去伦敦同业市场借出美元,可以获得更高的回报。这一套利活动的最直接结果是港币汇率承压。 3个月期限的LIBOR美元利率与同期限HIBOR利率 此外,作为“影子美元”,港元汇率走势受到“弱美元”的影响。去年以来,美元走弱,非美货币持续走强,欧元和人民币表现强劲。回顾历史上,港元也大体跟随美元走势。在美元较弱的情况下,港元表现会更疲软些。 市场上有证券指出,一旦香港资金流出超过1550亿美元,香港银行体系将会面对流动性挑战,可能需要付出相当大的成本及代价。 但香港对此也早有所准备。自2009年美国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后,有近1300亿美元(约合1万亿港元)流入香港。另外内地的庞大储备也是其坚强后盾,据中国外管局数据,截至2018年3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249亿美元,外汇储备规模总体稳定,全球第一。 据第一财经,香港金管局副总裁李达志4月19日表示,银行总结余在一周内从1800亿港元减少至1300亿港元左右,看上去令很夸张,但银行间流动性不只是1000多亿,除了银行结余,还有银行间票据可以到金管局兑换流动性,外界根本无需担心,也未发现大规模沽空港元的情况。 守住7.85的关口,楼市承 美银美林预计,港元兑美元将在今年余下时间维持在7.85水平,因香港利率将持续低于美国的借贷成本;3个月期港元Hibor到年底涨至1.6%。 高盛经济学家和分析师则指出,香港金管局最近一次出手买入港元捍卫联汇制度是在2004-2005年期间,在干预期间平均每天吸纳流动性约25亿港元,而上一次需要连续多天干预的次数很少,但如今香港银行间市场规模要大得多,所以金管局干预和吸纳流动性的速度可能会更快,不过过程可能仍然有序。 上月,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根据联系汇率机制设计而出现的“四步曲”:资金流出、结余收缩、港息上升、汇率稳定,完全是机制设计之内的正常运作。他呼吁市民在借贷时要持务实和审慎的态度,不应期望超低息环境无止境地持续下去。 机构指出,随着金管局进一步收紧港元流动性,使香港资金面承压,助长了市场对香港楼市的担忧。 最新数据统计,目前,香港房价已经从2016年连续上涨23个月,累积涨幅超过20%,每平方米20万元的价格名列全球房价最贵城市前三。 鉴于香港房地产价格处在高位,申万宏源表示,借贷成本上升将冲击房地产市场。业内人士也分析称,香港家庭负债率已经到了相当的高度。而据星展银行(DBS)数据,目前租金回报率只有约2%,若利息支出再上升,将令房地产投资的吸引力大幅下降。 金管局总裁陈德霖曾坦言,港元利率正常化将使房贷利率承压,因此借贷要衡量各种因素,小心管理好风险。(完)[详情]

港元兑美元再次触及7.85弱方兑换保证水平
港元兑美元再次触及7.85弱方兑换保证水平

  新浪财经讯 5月16日,港元兑美元再次触及7.85弱方兑换保证水平。 [详情]

香港金管局第14次出手入市 买入15.7亿港元
香港金管局第14次出手入市 买入15.7亿港元

  智通财经APP获悉,港汇昨日(15日)反复触及7.85弱方水平,香港金管局再次出手,在纽约时段买入15.7亿港元,银行结余降至1269.29亿元,这是4月12日以来金管局第14度出手入市。 银行港元拆息下跌,意味资金趋紧情况见缓和,加上大型新股撑港汇的因素散去,港汇日内明显转弱,多次触及7.85水平,并触发弱方兑换保证,需要金管局入市承接港元沽盘,以稳定港元汇价。 据了解,金管局在4月12日起的5个交易日内,共买入513亿港元,每宗交易规模由约8亿至100亿港元不等,本次是相隔3周后金管局再度出手。[详情]

香港金管局买入15.7亿港元以捍卫联系汇率制
香港金管局买入15.7亿港元以捍卫联系汇率制

  新浪财经讯 据外媒报道,香港金管局再次买入15.7亿港元以捍卫联系汇率制。至此,香港金管局自4月12日起共十四度入市,合共买入529.02亿港元。 分析人士表示,隔夜美元指数和美债的大幅度走强是港币走软的直接原因。由于美联储6月份加息几乎已经成为定局,因此导致市场追求更高的资金收益率。因此受到不利利差的影响,港币持续走软。 分析人士表示,随着美联储加息的临近,市场中美元的拆解利率持续走高,预计未来港币仍将受到很大的贬值压力。据香港银行公会最新统计,截至香港时间5月 15日(周二)早11点15分,香港银行同业拆息1个月期HIBOR跌破1%,报0.99299%,与1个月期美元LIBOR的利差走阔至94个基点。 据路透香港,港元兑美元在周二香港时间11:47起,多次触及7.85的弱方兑换保证水平。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表示,港元1个月拆息回软、与美元息差走阔近1%,导致港元汇率偏弱;若息差持续,将随时触发弱方兑换保证操作。[详情]

再狙击港元?香港金局总裁陈德霖:难度大增!
再狙击港元?香港金局总裁陈德霖:难度大增!

  来源:财华社 作者:周燕芬 面对港元近期触及7.85港元弱方保证兑换水平,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陈德霖强调,香港资金实力较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更雄厚,要狙击港元难度大增。 陈德霖出席5月15日出席立法会财经事务委员会上,介绍香港金融稳定风险评估。香港拥有庞大货币基础为资金流出提供缓冲,货币基础达16,657亿港元;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亦达10,491亿港元;即使港元受冲击,再次出现双边操控狙击,他表示对手动辄需要涉及金额将以千亿计,难度提升。 虽然环球经济目前基调良好,他指出仍面对各种风险,金融及资产市场波动会增大。触发“兑换保证”为港元利息正常化提供条件,有利香港经济及金融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他重申,“港元超低利率持续”的预期不切实际。大家借贷时要衡量各种因素,小心管理好利率及市场波动风险。现时市场乐观情绪转变,对通胀和贸易忧虑上升;股市的历史低波幅时期完结。货币环境在收紧,美联储局缩减资产负债表,缩表规模上限由现时每月300亿美元递增至今年10月开始的500亿美元。美联储加息可能较预期快,联储局3月会议中位数预测今年加息3次,但15位委员中,7位认为今年加息4次或更多。美国财赤增加可能推高美元利率。地缘政治风险仍高,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美元可能转强,新兴经济体资金流出,经济受压。 离岸人民币业务方面,金管局介绍债券通运作良好,2018年一季日均交易额近30亿元人民币,会继续优化运作安排和进行海外推广。人民币资金池维持平稳,近月在6000亿元人民币上下浮动。人民币即时支付结算系统日均交易量维持逾9000亿元人民币 的高水平。沪深港通每日额度扩大,金管局亦与相关当局和业界商讨流动性安排,确保A股纳入MSCI的过程顺利。 香港楼市保持畅旺,于4月楼市成交宗数达6000多宗,当中一手市场于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分别占30%和40%。楼价亦在持续上升。 金管局在促进智慧银行方面,刚推出监管指引,让银行在个人贷款业务上更灵活应用金融科技。金融科技的最新发展,包括快速支付系统将于2018年9月推出,为不同支付方案订定统一、共用的二维码;分布式分类帐技术构建贸易融资平台开发工作正在进行,香港与新加坡共建的全球贸易连接网络正在招标。 金管局又指出,终身年金计划筹备工作,可望于2018年7月公布认购详情,暂定首批认购限额为100亿港元。[详情]

港元兑美元再次触及弱方兑换保证7.85水平
港元兑美元再次触及弱方兑换保证7.85水平

  新浪财经讯 5月15日,港元兑美元再次触及弱方兑换保证7.85水平。 [详情]

1个月港元HIBOR降至0.99299% 自4月20日首次至1%下方
1个月港元HIBOR降至0.99299% 自4月20日首次至1%下方

  新浪财经讯 5月15日,1个月港元HIBOR降至0.99299%,为4月20日以来首次降至1%下方。[详情]

香港金管局陈德霖重申有信心保持港元连续汇率制稳定
香港金管局陈德霖重申有信心保持港元连续汇率制稳定

  新浪财经讯 5月15日,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重申有信心保持港元连续汇率制稳定,认为希望港元利率维持低水平不切实际。[详情]

流动性趋紧 香港资金利率恐持续走高
流动性趋紧 香港资金利率恐持续走高

  近日,香港恒生银行(港股00011)、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先后上调了储蓄存款利率,这是8年来香港三大行首次同步上调存款利率。在三大行的带领下,香港各大行纷纷调升存款利率。市场人士表示,资金面承压,流动性趋紧,是推动银行集体升息的直接原因。一方面,近日美元兑港元汇率水平一直维持在7.85“弱方兑换保证”红线上,预计金管局仍需出手买入港元以维持汇率稳定,银行体系结余将继续减少;另一方面,美国6月大概率加息预期、美元持续走强,叠加新股冻资、南下资金偏弱等因素也给资金面造成压力。市场预计流动性压力传导至存款利率后,年内或将致最优惠利率出现上调。 港三大行同步加息 自4月12日至19日,美元兑港元触及“弱方兑换保证”红线,香港金管局在8个交易日内出手13次捍卫港元联系汇率制度,共计买入513亿港元以稳定港元汇率。在港元汇率企稳的同时,香港银行体系的结余急剧减少,导致银行间拆息利率Hibor急速攀升。叠加港股市场上市新政落地,市场预期多个潜在巨型IPO近期将登陆港股市场,申购冻资将直接影响市场流动性,这也推升了香港银行间短期拆息,3个月Hibor日前不断刷新十年来新高。 而香港利率的走高,已从银行间拆息传递至存款利率。进入5月后,香港三大行已经全部宣布提升存款利率。5月4日,汇丰银行首先宣布上调香港美元存款利率100倍,由0.001%上调至0.1%,此前该行已首先调升了港元的存款利率;7日,渣打银行紧随其后将香港美元存款利率由0.01%提高至0.1%,上调10倍;10日,恒生银行也将美元储蓄存款年利率由0.001%上调至0.1%,上调100倍,并且将12个月港元的定期存款优惠年利率上调至2%。据公开数据显示,这是8年来香港三大银行首次同步上调存款利率。与三大行同步,香港各大银行也纷纷调升存款利息。目前中银香港(港股02388)、工银亚洲香港、中信银行(港股00998)国际、花旗香港纷纷宣布,对其部分定存产品调升存款利息。香港金管局副总裁李达志上月中旬曾提醒,银行间结余缩小之际,随着资金的流出,香港利率会慢慢跟随美元的加息方向,预计香港利率水平将渐进上升。 市场资金面多方承压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市场资金面多方承压,是香港银行集体调升存款利率的直接原因。 一方面,金管局自上月12日起动用香港银行体系结余买入513亿港元后,银行体系结余的流动性已由4月11日的1798亿港元急速降至1284亿港元。而港元汇率目前仍在“弱方兑换保证”红线上徘徊。截至5月14日,万得数据显示美元兑港元汇率买价为7.8497,卖价为7.8502,相信金管局近期仍需要继续买入港元维持联系汇率制度,银行体系结余将持续下降。另一方面,近三周美元指数持续走强,同时市场预期美联储6月大概率加息,全球资金持续回流美国。相信短期内新兴市场都将面临流动性收紧的影响,港元汇率的走弱也进一步证实了资金外流的压力。此外,香港市场本身还面临着大型新股上市冻资、南下资金流入偏弱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这都导致了香港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压力。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香港银行上调利率是大势所趋,预期未来港元一年期定存或可高达2厘。金管局副总裁李达志也表示,“在银行间结余缩小之际,随着资金的流出,香港利率会慢慢跟随美元的加息方向渐进上升。”从近期银行的活动也可以看到对于“存款”的争夺的迫切需要。利率的走高,已经从银行间拆息传递至存款利率,接下来大概率将传导至贷款利率。 不过更加值得关注的是与投资和消费行为息息相关的商业银行最优惠利率。近年来,由于香港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香港商业银行最优惠利率一直没有上升。万得数据显示,香港各银行自主决定的最优惠贷款利率近十年一直维持在5%的低水平,此前高点大约在2005至2006年间,为7.75%。市场人士预期,随着资金面多方承压,最优惠利率年内或有望上调。中银香港副总裁龚杨恩慈也预计,香港有机会下半年上调最优惠利率。[详情]

港元兑美元逼近7.85 或触及弱方兑换保证
港元兑美元逼近7.85 或触及弱方兑换保证

  新浪财经讯 5月11日,港元兑美元再次逼近7.85,或触及弱方兑换保证。[详情]

香港3个月期Hibor连续19天上涨 续刷2008年以来新高
香港3个月期Hibor连续19天上涨 续刷2008年以来新高

  新浪财经讯 5月10日,香港3个月期Hibor连续19天上涨,续刷2008年以来新高。[详情]

香港金管局公布债券资助先导计划的合格标准
香港金管局公布债券资助先导计划的合格标准

  新浪财经讯 5月10日,香港金管局公布债券资助先导计划的合格标准。 [详情]

逾万亿香港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可提供流动性缓冲
逾万亿香港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可提供流动性缓冲

  来源:中国金融信息网 香港金融管理局8日提交给香港特区政府立法会的文件明确,目前香港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未偿还金额超过1万亿港元,大部份由银行持有,当资金流出香港时,这些票据及债券可为银行体系提供相当强大的流动性缓冲,降低香港利率可能出现的过分波动。 金管局指出,除了银行体系的总结余,香港的外汇基金票据和债券都是货币基础的组成部分,并具有高度流动性,有需要时银行可以将票据作抵押,经贴现窗向金管局借入港元隔夜资金作结算和周转。 金管局表示,由于港美息差持续扩大,市场出现套息活动,此前金管局承接港元卖盘,至4月20日共买入513亿港元,银行总结余从约1798亿港元逐步下降至约1285亿港元,其后大约维持在这一水平。在此期间市场运作正常,并无迹象显示有大规模沽空或冲击港元的活动。不过金管局将继续时刻保持高度警觉,确保香港货币和金融体系稳定。 金管局指出,现在香港的“抗震”能力已提升,银行体系总结余、货币基础和外汇基金的外币资产,都大幅高于20年前的水平。炒家如果像20年前一样沽空港元,难度将大增,如果重施“双边操控”的故技、冲击香港的货币及股票市场,所需资金会以千亿港元计,成本也大增。[详情]

香港金管局重申没有看到市场上存在大规模沽空港元
香港金管局重申没有看到市场上存在大规模沽空港元

  新浪财经讯 5月8日,香港金管局在提交立法会财经事务委员会的文件中表示,与1997/98年相比,香港的“抗震”能力已大大提升,例如现时香港银行体系的总结余、货币基础和外汇基金的外币资产,都大幅高于20年前的水平。  [详情]

港汇或再触7.85弱方保证水平
港汇或再触7.85弱方保证水平

  来源:智通财经网 美元转强连日震动新兴市场股汇,港汇今早亦再度触及7.85弱方保证水平,走资预期继续困扰港股短线表现,恒指或难随美股外围反弹,暂或续受制30000至30200阻力区。 [详情]

港元拆息飙升银行体系流动性趋紧 最优惠利率望上调
港元拆息飙升银行体系流动性趋紧 最优惠利率望上调

  受香港银行体系总结余减少等因素影响,3个月港元Hibor(香港银行同行业拆借利率)已连续上涨16天,于7日报1.74220%,创2008年以来新高。随着Hibor上升和银行总结余下降,银行体系流动性收紧。 为保障资金来源,香港银行陆续调高定期存款利率;与此同时,多年没有上涨的商业银行最优惠利率也或将于年内上调。 Hibor升至近十年新高 金管局自上月12日起动用513亿元香港银行体系结余承接港元沽盘,捍卫联系汇率后,银行体系结余的流动性已由4月11日的1798亿港元降至1284亿港元。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包括香港金管局卖出美元、买入港元在内,上市公司集中派息、大型新股上市、季结效应和美联储继续升息等综合因素,导致了香港银行体系流动性收紧,推高了Hibor的上行压力。其中,3个月港元Hibor(香港银行同行业拆借利率)已创2008年12月以来新高。 作为按揭等主要贷款利率基准的1个月港元Hibor,上月底也一度升至1.30%上方,创2008年12月以来新高。另外,受月结和平安好医生(港股01833)大型IPO招股活动影响,上月底,反映短期资金成本的1周港元Hibor由当周的0.50589%一度跳升逾1%水平。市场人士分析指出,随着小米正式递交赴港上市申请,并可能由此成为近4年来最大的新股IPO项目,因此市场预期将会冻结大量资金,流动性将再度趋紧。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3个月港元Hibor一路走高的同时,3个月美元Libor的增长却逐渐趋平。其中,4月3日以来,3个月港元Hibor从1.2100%上升至5月4日的1.74220%,涨幅逾53个基点;而3个月美元Libor则从2.3208%上升至5月4日的2.3691%,涨幅不到5个基点,目前港美拆息息差也已从上月100个基点高位收窄至65个基点,港汇逐渐走强。而随着港美拆息息差的收窄,套利交易可能减少,资金或减慢流出,将缓解资金流动性紧张状况。 最优惠利率有望上调 金管局副总裁李达志上月中旬曾提醒,“银行间结余缩小之际,随着资金的流出,香港利率会慢慢跟随美元的加息方向,预计香港利率水平将渐进上升。” 实际上,随着短期拆息飙升,已迫使香港银行纷纷寻求其他资金来源,规模达2920亿美元的香港定期存款市场的竞争正在日益加剧。业内人士透露,在加息周期来临前夕,各家银行都在为锁定资金来源做准备。 其中,汇丰银行5月2日宣布上调港元定存利率,10000港元以上新资金六个月定存利率1.35%,十二个月定存利率可达1.6%,但仅仅适用于指定的综合理财户口,优惠期至6月底。 另据彭博消息,目前从渣打银行到工银亚洲的香港银行已经将部分定期存款利率上调至2%以上。中信银行(港股00998)国际则对三个月期港元定期存款的新储户提供高达3%的年利率。 近日,花旗香港也宣布,由5月4日起至5月18日,新客户以5万港元或以上开立3个月港元定期存款,并持有指定产品结存,可享1.5%年利率。 不过更加值得关注的是与投资和消费行为息息相关的商业银行最优惠利率。受制于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此前香港会跟随美联储加息而上调最优惠利率,但近年来,由于香港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在美联储持续加息两年半后,香港商业银行最优惠利率一直没有上升。不过机构认为,这种局面将在今年结束。 对此,野村证券表示,今年第二季度香港商业银行将上调最优惠利率,其中,中银会有更主动的存款策略,以及有潜力改善贷款定价。 早前星展银行分析,香港随时会进入加息周期,预计香港今年甚至会加3次息,最优惠利率可能加至5.75%(现时为5%)。中金则预计,2018年香港最优惠贷款利率可能上升75-100个基点。[详情]

3个月港元HIBOR报1.74220% 为连续第16天上涨
3个月港元HIBOR报1.74220% 为连续第16天上涨

  新浪财经讯 5月7日,3个月港元HIBOR报1.74220%,上升2个基点,为连续第16天上涨,再次刷新2008年以来新高。 [详情]

香港美元存款利率涨100倍 阿根廷周内3次加息
香港美元存款利率涨100倍 阿根廷周内3次加息

  信号!香港美元存款利率涨100倍,阿根廷周内3次加息,这并非巧合,中国投资者注意系好安全带 来源:券商中国 汇丰宣布上调香港美元存款利率100倍,阿根廷一周内第三次上调了基准利率…这并非简单的巧合,利率全球普涨的时代正在来临。 受美元指数连续走强带动和美联储加息步伐的影响,全球流动性持续回流美国,带动新兴市场等地区的利率不断上涨、货币大幅贬值波动。对投资者来说,要系好“安全带”迎接风险和波动的来临。 最近两天,外部市场有几则容易被忽视的消息需要引起注意。 一是5月4日,汇丰宣布即日起上调香港美元存款利率100倍,由0.001%上调至0.1%,为9年来首次调整。 据香港电台网站报道,汇控财务董事麦荣恩表示,集团是本港近8年来首家上调存款利率的银行,考虑到利率环境持续改善,集团应带头加息。他也指出,不只香港存款市场竞争持续,其他地区亦面对同一问题。 事实上,汇丰银行于5月2日也曾宣布上调港元定存利率,10000元以上新资金6个月定存利率1.35厘,12个月定存利率可达1.6厘,但仅仅适用于指定的综合理财户口,优惠期至6月底。 市场人士表示,相信其他银行将会跟随汇丰上调利率,预计未来港元一年期定存可高达2厘。 5月3日,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表示,美元与港元之间的利差吸引了套利活动,本地利率应随美元利率上行。他还提醒公众“谨慎管理风险,为本地利率和资产市场的潜在波动做好准备。” 二是5月3日,阿根廷货币再度暴跌8.5%,录得近两年半来的最大跌幅。为阻止比索的进一步贬值,5月4日,阿根廷一周内第三次上调了基准利率,将关键的7天逆回购利率再上调675个基点,从33.25%上调至40%。 三是美元走强,引发投资者担忧发债者偿还以美元计价的债券能力,追踪基金动向的EPFR Global公司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2日当周,投资者从新兴市场债券基金撤出了10亿美元资金,为今年2月初全球市场抛售潮以来最大撤出规模,也是16个月以来首次出现连续两周资金净流出。 在近三周美元指出持续走强的背景下,外部市场已发生较大变化,除了上述国家和地区的利率持续攀升、货币贬值外,新兴市场股市、债市也在面临抛售潮。 摩根士丹利再5月2日公布的研究报告指出,亚洲新兴市场股市上涨可能已经失去动力,获利预期过于乐观。 对于中国来说,全球金融市场日益加强的联动让其难以独善其身。不少分析指出,为应对美元走强和美联储持续加息带来的资金外流压力,中国央行后续还会有降准或定向降准的空间,市场利率仍会继续走高,未来股市走势变得更加不明朗。 关注一:3月期Hibor不断刷新十年来新高 本周五美元指数尾盘涨0.17%,报92.58,一度创今年以来新高至92.92。本周美元指数累计涨幅1.17%,已连涨三周。 美元指数的突然且持续的走强令市场措手不及,也带来不少国家和地区汇率的贬值压力。 从4月12日至4月19日,面对港元贬值,香港金管局在8个交易日内出手13次捍卫港元联席汇率制度,共计买入513亿港元“护盘”。 然而,在港元汇率企稳的同时,此举的直接结果就是香港银行体系的结余急剧减少,银行间市场利率急速攀升。香港银行间拆借利率在美联储加息预期和多个潜在巨额IPO来临之际大幅攀升。 5月4日,3个月期Hibor升至1.72000%,不断刷新十年来最高水平。截至本周五,该品种连续16天上涨。 金管局副总裁李达志上月中旬曾提醒,银行间结余缩小之际,随着资金的流出,香港利率会慢慢跟随美元的加息方向,预计香港利率水平将渐进上升。 汇丰上调香港美元存款利率100倍,说明香港利率的走高,已从Hibor传递至存款利率,接下来将大概率传导至贷款利率。 据中证报援引机构预期称,香港银行最快5月调升最优惠贷款利率,下半年上调机会很大。中银香港副总裁龚杨恩慈估计,美国6月加息的概率高达9成,港元拆借利率向上的趋势明显,而香港有机会下半年上调最优惠利率,贷款利率亦有升压。 关注二:新兴市场股债汇市齐下挫 除了香港外,阿根廷的利率也在急剧攀升。 5月3日,阿根廷货币再度暴跌8.5%,录得近两年半来的最大跌幅,阿根廷比索兑美元今年已经累跌了17%。为阻止比索的进一步贬值,5月4日,阿根廷一周内第三次上调了基准利率,将关键的7天逆回购利率再上调675个基点,从33.25%上调至40%。 业内人士分析称,阿根廷每次都是对国际流动性环境最为敏感的新兴市场地区之一,拉美货币近一个季度以来跌幅较大,全球新兴市场也在4月开启了金融条件收紧的态势,对中国来说,也会有传导影响。 而“全球新兴市场4月以来开启金融条件收紧的态势”,主要针对的是美元突然转强的涟漪反应正传向新兴市场,引发了新兴市场股债汇市场4月开始的齐步下挫。 关注三:美联储6月加息概率进一步抬升 尽管美联储5月会议后宣布维持利率水平不变,但由于美国经济数据相较于主要经济体表现更加强劲,使得市场预计美联储将比其他主要央行更快速收紧货币政策,从而令美国和其他国家利差加大,以增加了美元的吸引力。 市场普遍分析认为,美元经济增长稳健,基本面支撑美联储6月加息。 同时,5月3日美联储如期按兵不动,6月加息概率进一步抬升。 据CME美联储观察显示,美联储议息会议结束后,6月加息概率从94.3%跃升至95.3%。此外,3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后公布的利率预期点阵图显示,联储高官预计2018年将加息3次,2019年加息3次,2020年加息2次。支持年内加息4次的官员较去年12月有所增加,与支持加息3次的官员已成势均力敌之势,年内加息4次概率增大。 关注四:5月首周新兴市场债券基金10亿美元撤出 美元走强和美联储加息预期增强,使得10年期美债利率今年已经上涨55个基点至2.95%,4月底是还一度冲破3%关口,美国利率走升会降低新兴市场债券价值。 受此影响,追踪基金动向的EPFR Global公司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2日当周,投资者从新兴市场债券基金撤出了10亿美元资金,为今年2月初全球市场抛售潮以来最大撤出规模,也是16个月以来首次出现连续两周资金净流出。 新兴市场股市方面,自今年1月29日创下历史新高后,MSCI新兴市场指数已经下跌近10%,科技类股暴跌,再加上美债利率的飙升,导致全球新兴市场股票遭到抛售。EPFR数据显示,上周从拉美股市中基金撤出的资金为1.29亿美元,也是连续第二周净流出。摩根士丹利再5月2日公布的研究报告指出,亚洲新兴市场股市上涨可能已经失去动力,获利预期过于乐观。 关注五:中国难独善其身,后续还有降准可能 对中国来说,尽管外部新兴市场动荡加剧,但国内股债汇市仍相对平稳。截至5月4日收盘,近20日来上证指数跌幅2.28%,深圳成指跌幅3.93%,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幅度1.27%。 不过,尽管国内市场仍保持相对平稳,但离岸市场已先有反应。离岸市场的中国垃圾级美元债创10年最长连跌,中国垃圾级美元债较美国同类债券收益率溢价创2015年来最高。美银美林一项监测指数显示,截至今年4月,中国企业发行的高收益美元债连跌三个月,创下金融危机年以来最长的连跌纪录。 面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国内金融政策已开始在“行动”。 一是存款利率会上行。此前商业银行存款利率行业自律上限放宽和央行用定向降准置换MLF就被看作是重要信号。市场普遍预期,今年后续存款利率会上行(实际上,不少银行已上调大额存单较基准利率的上浮空间),进而带动贷款利率小幅走高。 二是后续降准的空间也仍较大。 中信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明明称,此次央行降准在去杠杆和金融改革深化的背景下开启,一方面,当前流动性缺口高位已持续较长时间,金融去杠杆和实体去杠杆进入第二阶段都需要总量环境边际改善为结构性优化予以空间;另一方面,去杠杆目标还未完全实现,金融加杠杆的回升或将掣肘降准的节奏,近一年内流动性缺口维持在3万亿上下,目标缺口或在1万亿左右。 “结合此前计算过的去杠杆完成时间约在2019年至2020年,而降准的时间往往先于改革目标的完成时间,预计在2018和2019年将再进行2到3次降准,重点关注的时间点为流动性缺口维持同一中枢水平5个月以上和加息前后。”明明称。[详情]

港元汇率前景仍然稳定 不同领域投资宜不同策略
港元汇率前景仍然稳定 不同领域投资宜不同策略

  黄志龙 今年以来,港元兑美元汇率持续下跌,屡屡突破联系汇率制设定的下限。香港金融管理局(以下简称“金管局”)不但多次加息,还不得不进入市场干预,卖出美元、买进港币,以维持联系汇率制的稳定。但是,加息却难以阻止港元持续贬值,这对于联系汇率制和港元的影响怎样? 联系汇率制实施以来,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经历了巨大考验——索罗斯等国际投机资本在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得手之后,开始做空港元,豪赌联系汇率制将崩溃。在中央政府的信用背书下,金管局击溃了国际投机资本,维持了港元的稳定。2015年以来,美联储完成了连续7次加息,金管局亦步亦趋,跟随美联储上调贴现基准利率,但仍无法阻止港元持续贬值的压力。 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原因在于2018年以来,美元和港元在货币市场的利差持续不断扩大,利差的扩大使得资本流出香港,在美元和港元之间开展套利交易,加剧了港元贬值。从数据上看,2017年之前,3个月美元LIBOR和港元HIBOR利率基本持平,交错波动。其中,2013年-2015年HIBOR利率甚至还略高于LIBOR利率,港元兑美元汇率保持稳定,长期保持在7.75-7.85区间内波动,金管局也没有稳定汇率的压力。然而,在美联储持续加息之后,美元和港元利差开始扩大,到了今年4月17日,美元3个月LIBOR利率已达到2.355%,而港元HIBOR利率却为1.297%,二者套利空间达到1.06个百分点的历史新高。港元对美元汇率也屡屡冲击7.85的下限,金管局不得不向市场卖出美元,买入港元,维持汇率稳定。 为什么美元和港元在货币市场利差会持续扩大。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美联储同时启动加息和“缩表”行动。特别是在失业率屡创新低、通胀率突破2%预期目标驱使下,美联储加息节奏将加快,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在2018年和2019年将分别加息三次。同时,2017年启动的缩表行动将持续进行,在四年内达到2万亿美元-2.5万亿美元的“缩表”目标。相反,香港金管局仅仅是跟随美联储采取加息政策,其货币政策紧缩程度远不及美联储。 二是美国扩张性的财税政策。美国货币市场利率上扬,不仅来自于紧缩性货币政策,还有扩张性的财政政策。2017年末,特朗普政府通过了高达1.5万亿美元的减税计划,同时还启动了大规模的基建投资计划,计划未来10年利用2000亿美元联邦资金撬动1.5万亿美元地方政府和社会资金投入到基建领域。扩张性财政政策将导致政府债券供给增加,资金需求增加,引导货币市场利率上涨。 三是美国和香港的利率传导机制差异较大。理论上讲,香港资本市场完全开放,香港跟随美国加息也将引导HIBOR利率上升。实际则不然,其原因是二者的利率传导机制的差异:美联储通过利率走廊机制直接决定联邦基金利率,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香港金管局调整的是贴现窗基本利率,但当前贴现窗利率远高于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商业银行以贴现窗利率向金管局借钱的动力不强,金管局加息幅度无法达到调整市场利率的目标。 四是香港资金市场供过于求的问题突出。近年来,随着沪港通、深港通等渠道开通,大量中国境内资金到香港寻找投资机会,香港外汇储备从2008年初1527亿美元上升到2018年3月份4403亿美元,同时,基础货币也被迫从3205亿港元增加到1.73万亿港元,港元供给过剩问题突出。 尽管包括香港金管局前总裁任志刚在内的许多专家认为,香港应当考虑取消联系汇率制,港元可改为盯住美元、人民币或一篮子货币,或者直接盯住人民币。然而,笔者认为这种改革短期内难以实现,其原因有两方面: 一方面,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国际货币的地位不会改变,要有效降低香港作为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的汇率风险,美元仍是最为有效的锚货币。另一方面,虽然香港与内地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但中国资本管制和人民币国际化尚未成熟,人民币与美元的国际地位差距仍很大,港元改为盯住人民币,不利于维护香港的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地位。 关于港元的汇率前景,当前香港金管局外汇储备高达4400亿美元,加上有中央政府的强力支持,香港联系汇率制不会崩溃,还是能够稳定在7.8的水平上。但是,在美元持续贬值趋势下,港元仍将跟随美元被动贬值,人民币对港元还将保持升值趋势。 在此大趋势下,整体来看,人民币在香港的购买力将攀升,但是在不同的领域,境内居民以人民币投资房地产、股票市场或者旅游、购物,也应采取不同的策略。 首先是谨慎投资房地产市场。尽管香港政府不断加码房地产措施,但是宽松流动性和大量内地资金,使得香港房价不断攀升,今年2月份香港私人住宅售价指数为364.1,已连续上升23个月,再创历史新高。Demographia发布的《2017年国际房价负担能力报告》将香港评为房价最难负担的地区之首,香港地区房价中位值是普通家庭年收入中位值的18.1倍。此时投资香港房地产市场,无异于火中取栗。 其次,港股市场仍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今年以来,在全球股市回落影响下,港股估值出现了大幅回落。但是从估值水平看,即便是剔除汇率因素影响,港股估值水平仍大幅低于A股市场,3月末港股和A股的整体市盈率分别为12.42倍和18.48倍。因此,境内投资者可以以港股回调为契机,适当增加港股资产的配置比重。(作者系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高级研究员)[详情]

港美息差交易活跃迫港元低迷 对冲基金对赌6%回报
港美息差交易活跃迫港元低迷 对冲基金对赌6%回报

  港美息差交易活跃迫港元低迷 对冲基金借衍生品对赌6%回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陈植 上海报道 尽管香港金融管理局(下称“香港金管局”)累计投入513亿港元干预汇市提振港元,但港元兑美元汇率依然难有起色。 截至5月4日20时,受汇市干预引发香港银行间结余资金持续缩减冲击,港元3个月拆借利率(HIBOR)触及2008年12月以来最高值1.72%,令同期美元-港元利差收窄至近期低点75个基点,但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港元兑美元汇率持续徘徊在7.8496附近,离弱势兑换保证价格7.85仅差4个基点。 “港元拆借利率上升之所以未能提振港元汇率反弹,主要是受到美元强势反弹的拖累。” 5月4日,德国商业银行(Commerzbank)金融市场研究主管Eugen Weinberg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当天美元指数盘中一度刷新年内新高92.83。但不容忽视的是,随着美元持续升值,全球资本正掀起新一轮回流美元资产浪潮,导致新兴市场资金流出压力骤增,无形间也成为港元持续疲软的另一个幕后推手。 5月3日,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总裁陈德霖表示,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6月会加息,在联系汇率制度下,香港利率也会随美息逐步上升,但由于港美息差吸引套利交易,港元转弱并触发金管局的弱方兑换保证,资金开始流出港元;与此同时,这种套利交易也推动港元汇率走低。 5月4日,在布朗兄弟哈里曼(BBH)全球外汇策略主管Marc Chandler看来,美元强势反弹与资本流出港元压力增加,也是对冲基金最乐于见到的局面,这有利于他们此前开展的对赌交易收获可观回报。 港元疲软 在Eugen Weinberg看来,香港金管局此前干预汇市措施曾令港元出现反弹迹象。 具体而言,由于香港金管局动用513亿港元干预汇市令香港银行间结余资金骤降至1200亿港元,加之近期小米与平安好医生等大型IPO项目“吸收”大量市场资金参与认购,推动港元3个月拆借利率(HIBOR)在过去三周上涨约56个基点,令同期美元-港元利差从此前的110个基点骤降至约80个基点,港元兑美元汇率得以从7.85一度回升至7.84附近。 然而,4月下旬以来美元指数突然从89一路上涨至年内高点92.83,彻底打乱港元汇率反弹趋势。 “不少对冲基金一见美元反弹幅度超过市场预期,转而再度入场参与沽空港元买涨美元的套利交易。”Eugen Weinberg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尽管美元-港元利差缩减了约30个基点,但港元汇率从7.84回落至7.85一线,反而创造了约100个基点的沽空套利空间,因此对冲基金借美元反弹沽空港元,仍然能获得约70个基点的沽空收益。 “但是,这些对冲基金如此积极沽空港元,不仅仅是冲着70个基点的沽空收益。”Marc Chandler分析说。随着去年底美联储加息令美元港元利差扩大,外汇市场围绕港元汇率波动的对赌交易悄然升温。此前投行曾协助对冲基金发行过挂钩港元汇率下跌的期权衍生品,即这款期限6个月的衍生品规定,若合约到期日港元兑美元汇率跌破7.84,那么对冲基金有权按照投资额的3倍杠杆向交易对手出售美元头寸,对应的行权价格是“美元指数为93-94”,反之对冲基金则向交易对手支付6个月美元LIBOR的费用,作为风险补偿。如此对冲基金一旦对赌成功,就能坐收年化6%以上的回报。 “由于部分对赌交易在5月中下旬到期,因此这些对冲基金才会借助美元反弹机会,迫使港元汇率持续跌破7.84,确保自己对赌交易成功退出。” Eugen Weinberg直言。 5月4日,道明证券(TD Securities)策略分析师Ryan McKay表示,一旦这些对赌交易到期,这些对冲基金将很快退出沽空港元阵营。究其原因,一是港元利率上涨迟早会拉动港元汇率反弹,沽空港元套利交易注定只能“昙花一现”;二是他们也担心美元随时出现冲高回落走势,令港元迅速企稳反弹。 “部分对冲基金打算在6月美联储加息利好出尽前,从沽空港元套利交易获利退出。”Ryan McKay指出。 新兴市场资本流出 值得注意的是,港元持续疲软的另一个幕后推手,是美元强势反弹令新兴市场资本流出压力骤增。 EPFR Global最新数据显示,截至5月2日当周,全球投资者从新兴市场债券基金撤出10亿美元资金,创下今年2月初美股大跌以来的单周最大资金撤出规模,这也是过去16个月以来首次出现连续两周资金净流出。 “这给港元构成新的资本流出压力。”Ryan McKay分析说。究其原因,香港资本市场拥有大量投资新兴市场国家的基金产品,若全球资本从新兴市场回流美元资产,势必导致原先在香港投资新兴市场的资金也纷纷从上述基金产品赎回资金回流美国,引发港元资本流出压力。 他直言,这导致过去两周港元汇率“难以翻身反弹”,始终徘徊在弱势兑换保证价格7.85附近。 陈德霖对此强调,香港金管局会保证港元不会弱于7.85,且香港金管局有足够能力维持港元汇价稳定,以及应付资金大规模流动。 在Marc Chandler看来,这轮资本流出压力未必会持续很久。一方面此次全球资本回流美元资产,主要原因是4月下旬以来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多次突破3%整数关口,吸引不少资金重新配置美债博取更高收益,若美债收益率无法保持3%上方,这些资本又会重回新兴市场高收益资产怀抱;另一方面香港金管局拥有逾4000亿美元外汇储备,足以应对资本流出确保香港金融市场整体稳定,令一些打算通过沽空港元引发香港金融市场恐慌情绪增加,进而大举买跌港股指数获利的投机资本“算盘落空”,被迫悻悻离场。 “多数对冲基金也相信资本流出能对港元造成短暂下跌压力,一旦美元冲高回落,港元将很快随着港元利差上涨企稳反弹。”他坦言。[详情]

美银美林:预测IPO因素消除后 港汇会再触及7.85
美银美林:预测IPO因素消除后 港汇会再触及7.85

  美银美林发表报告称,自4月12日港汇触发联汇制度弱方兑换保证以来,目前为止金管局在外汇市场共买入510亿港元以支持联汇,该行相信金管局“接钱”及发外汇基金票据等措施,对港汇再平衡的效用有限,预计近日沽美元未必与沽美债之活动有关。 该行称,近期港汇走强,与大型新股集资活动有关,并相信在新股集资活动完结后,港汇将再度触及7.85之弱方兑换保证,届时金管局将需要再度买港元沽美元。 该行认为,香港银行上调最优惠利率的时机,应该是今年第四季至明年首季。[详情]

小米IPO引发港元紧张?香港金管局称“资金充裕”
小米IPO引发港元紧张?香港金管局称“资金充裕”

  小米IPO引发港元紧张?金管局称“资金充裕” 证券时报记者 吕锦明 2018年5月3日,堪称香港市场的“小米日”。 港交所3日公布,内地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已提交上市申请,有望成为香港上市制度改革新规生效后首家以同股不同权架构挂牌的公司。值得留意的是,市场预期小米招股将会冻结大量资金,刺激港元汇价在3日早盘一度上升。为此,香港特区政府财金官员向市场喊话,强调香港市场资金仍然充裕,并提醒类似的大型招股活动可能会推高香港银行同业拆息。 小米估值过高?与长和结联盟 港交所上市改革新规本周生效,小米于周四正式递表申请上市,打响头炮,并有望成为首家赴港上市的同股不同权公司。据报道,小米集资金额最少达到100亿美元,公司估值最高可能达1000亿美元,有望成为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以来,全球最大的新股IPO项目,并预期小米最快将在7月初在港交所挂牌,同时还将发行中国预托证券(CDR)。 小米的初步招股书披露,公司在过去三个财年内有两年录得亏损,去年亏损近440亿元人民币;但如果调整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等因素后,则公司去年的经调整利润超过53亿元人民币。公司公布的财务数据还显示,去年收入有1146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增67%,其中七成多的收入来自智能手机;期内智能手机销量增加近65%,至9410万部,平均售价约881元人民币,活跃用户达到1.9亿户。 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兼研究部主管洪灏表示,如果按照公司2017年的净利润为53.6亿元(折合约为8.46亿美元)计算,按照投行的PE法估值,小米的估值高达83倍,他认为这个估值太高了,而且高过很多同类型的公司。他指出,在当前宏观流动性紧缩的情况下,市场对于小米这种巨型的IPO可能很难消化。 此外,就在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的当日下午,小米又一个动作同样吸引了市场的目光。 3日下午,小米联手李嘉诚旗下的长和对外公布,双方将组建全球策略联盟,将小米的智能手机、智能硬件和生活产品引入长江和记旗下在世界各地的电讯和零售部门。双方表示,这次组建联盟将可扩大长和旗下3个集团与屈臣氏集团的产品类别,同时有助于小米扩展其国际销售网络。 长和联席董事总经理霍建宁在发布会上表示,长和有庞大的分销系统及客户网络,而小米则有好的产品,他形容双方的合作就像“手和手套”的关系。 在记者会上,被问到长和是否考虑参股小米,霍建宁回应,目前小米已进入上市程序,因此不能透露。此前,李嘉诚曾公开表示不赞同香港市场实行同股不同权,霍建宁就此回应强调自己对同股不同权没有意见。 大型招股或拉高拆息率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持续偏弱的港元汇价在3日早盘一度升至7.848兑1美元的水平,但其后很快回落至7.849水平。另外,港元长、短期息差继续扩大,其中一个月拆息连续两日回落,跌至1.23%左右;但较长期的三个月期和一年期拆息,都创9年多来的新高。 市场人士分析指出,小米正式递交赴港上市申请,并可能由此成为近4年来最大的新股IPO项目,因此市场预期将会冻结大量资金,减少港元供应。 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3日表示,目前香港市场资金仍然充裕。但他提醒市场,在大型招股活动期间可能会推高香港本地的拆息水平。陈德霖同时强调,香港银行体系持有一万亿等值的票据,随时都可以用来贴现,作为支付清算之用,因此并不担心会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不过,大家要留意本地因素。例如:大型新股集资冻结过千亿港元时,就算是没有资金流出现过,本地的利息也会被拉高。大家要小心,考虑利率可能出现较多波动,要管理好风险。” 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刘怡翔预期,港交所上市改革新规生效后,将有助于吸引大湾区内新经济企业来港上市。刘怡翔表示,改革的目的是在充分保障投资者的前提下,吸引新经济企业来香港上市,当然包括吸引在大湾区的“硅谷”企业,即很多深圳的独角兽科技公司及创新公司。 另外,谈及陆股通额度扩容的话题,刘怡翔认为,扩容后的额度将会促使互联互通健康发展。他同时透露,特区政府会继续探讨拓展大湾区内人民币跨境跨区域使用的规模及范围,并且与国家相关部委商讨优化现行安排,研究将更多不同投资产品纳入互联互通机制。[详情]

香港就美联储利率决议作出回应:利差吸引了套利活动
香港就美联储利率决议作出回应:利差吸引了套利活动

  新浪财经讯 5月3日,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就美联储利率决议作出回应,称本地利率应随美元利率上行,美元与港元之间的利差吸引了套利活动。[详情]

“港元保卫战”尚不足虑 联系汇率制度的远忧却再现
“港元保卫战”尚不足虑 联系汇率制度的远忧却再现

   香港金管局已12次入市承接港元沽盘,规模达到513亿港元,虽然所谓的“港元保卫战”尚不足虑,但对于港元联系汇率制度的代价,再度成为议题 (自4月12日以来,香港金管局已12次入市承接港元沽盘。这次是香港金管局在2005年优化联系汇率制度后,13年来首次因港元下跌触发弱方兑换保证入市干预。图/AFP) 《财经》记者 韩笑/文 袁满/编辑 (本文首刊于2018年4月30日出版的《财经》杂志) 今年3月以来,港元汇率持续走弱,终于在近日触及“下限”,引来香港金管局多次入市干预。这次是中国香港金管局在2005年优化联系汇率制度后,13年来首次因港元下跌触发弱方兑换保证入市干预。自4月12日以来,香港金管局已12次入市承接港元沽盘。 港元的弱势也在近期中美贸易战的阴影下有所放大。一时之间,“港币保卫战”再次打响的声音四起,甚至有媒体将其与1998年国际炒家对港币的连续攻击相提并论。 但是多位分析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近期港元持续走弱的原因在于息差扩大造成套息交易频繁,即利差主导了港元汇率,并非受到资本外流冲击。香港金管局副总裁李达志也在会见媒体时表示,“保卫港元”之类的说法实在夸张,在联系汇率制度下,港元与美元有利差就会出现套利行为,“不用大惊小怪”。 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国香港是少数仍采用与美元固定汇率的发达经济体,全球金融危机后被动输入了其他国家的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大量资金流入香港市场,暴露了很大的局限性。但多位分析人士均表示,目前香港经济基本面稳健,联系汇率制度并未受到冲击。即使联系汇率制度受到冲击,香港金管局也有能力捍卫联系汇率制度。 已实行35年的港元联系汇率制度虽无近患,但有远忧。正如香港金管局前总裁任志刚此前所言:“一个经常争论不休的问题,就是以稳定的美元汇率为定义的‘港元汇价稳定’,当中所要付的代价是否在任何时候、不管香港面对的环境如何改变,依然值得?” 利差主导港元走弱 3月以来港元汇率持续走弱,连续多日在7.8487-7.8500之间窄幅波动,引发市场关注会在何时触及7.85的弱方兑换保证。 4月11日,据彭博交易系统显示,已有外资行的港元交易成交价跌穿7.85弱方兑换保证水平,但交易员表示未见香港金管局入市承接港元沽盘。随后,港元交易成交价多次跌至7.85水平。 4月13日香港金管局宣布,已于4月12日伦敦交易时段和4月13日纽约交易时段,港元触及1美元兑7.85港元的弱方兑换保证后,两次入市买入港元、沽出美元,交易总额为32.6亿港元。 据路透社报道,4月13、14日香港金管局分别再次买入30.38亿港元和33.68亿港元,银行体系总结余在4月17日将降至1701.14亿港元。金管局在三天时间内四次入市干预以支撑港元汇率,合计买入96.64亿港元。 这是香港金管局在2005年优化联系汇率制度后,13年来首次因港元下跌触发弱方兑换保证入市干预。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表示,金管局会确保在7.85水平买港元沽美元,保证港元不会弱于7.8500,维持联系汇率制度运作。 金管局三天四次入市承接港元沽盘,一时之间,“港元保卫战”再次打响的声音四起,甚至有媒体将其与1998年国际炒家对港币的连续攻击相提并论。 但是香港外汇交易市场并未因港元触及“下限”而陷入恐慌,多位分析人士表示,近期港元持续走弱的原因在于息差扩大造成套息交易频繁,即利差主导了港元汇率,并非受到资本外流冲击。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对《财经》记者表示,2017年以来美元Libor和港元Hibor息差持续扩大,短线套利投资者就可以持续进行卖出低息港元、持有高息美元的套息交易,导致港元汇率快速下跌。 自美联储进入加息通道后,美元Libor随之逐渐上升,但香港市场充裕的流动性使港元Hibor持续维持低位。近期三月期Libor和Hibor之间的利差已扩大至100bp。 谢亚轩认为,港元Hibor已较之前有所抬升,但2月时香港银行体系总结余仍维持在1800亿港元高位水平,说明香港市场流动性仍很宽裕。他解释称,银行体系总结余表示持牌银行在金管局的结算户口结余总额,代表银行可以动用的资金。从资本流动角度看,总结余上升反映资金大举流入,反之则是资金流出。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对《财经》记者表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香港货币当局被动接受了大规模扩表,香港市场的货币供给严重过剩造成2017年以来港元Hibor持续低迷。一方面,金融危机后,全球货币政策长期处于超宽松状态,大量过剩流动性进入香港市场并深度沉淀。另一方面,2017年以来香港股市和楼市行情高涨,港股涨幅更是冠绝全球,进一步吸引外资流入。 香港金管局副总裁李达志也对外表示,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共有约1300亿美元(约合1.01万亿港元)资金流入港元体系。他同时指出,随着港元资金流出,港元利率会逐渐向美元方向靠近,银行间利率会慢慢提升,未来加息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自4月12日以来,香港金管局已12次入市承接港元沽盘,规模达到513亿港元,银行体系总结余下降至1285.2亿港元。但与此同时,港元汇率仍然在7.845的低位徘徊,再次推高了“港币保卫战”的热度,有市场人士担忧这意味着香港持续遭遇资本外流。 对此,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对《财经》记者解释称,港币流出与香港整体资本外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港币流动性下降与资本流入完全可能同时发生,因为香港利率偏低以及港币贬值时通常会增加对外资的吸引力。但外资在香港可以自由兑换,当港币明显低于美元时,入境的外资不一定会选择以港币现金形式停留。”她说。 在梁红看来,根据联系汇率制度的设计,港元触发弱方兑换保证时会使香港金管局入市干预,回收港元流动性,由此港元利率上升、套利空间消失,港元汇率回稳,这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机械化”机制,市场无需担忧。 程实表示,2017年初以来的港元汇率疲弱,并非货币危机的信号。这恰恰是香港利率环境正常化、香港经济融入全球普遍复苏的前奏。他提醒称,如果市场误读港元汇率走低的积极信号,可能会形成非理性的港元贬值共识。如此,原本由息差套利驱动的、温和的资金流动,反而有可能会演变为由恐慌情绪驱动的大规模资金逃离。 另外,市场人士认为,金管局的“抽水”操作还需持续一段时间才能显著抬升Hibor,进而缩小利差,扭转港元走弱的趋势。在香港金管局多次入市后,港元Hibor已全线走高,一月期港元Hibor升至1.30625%,为今年以来新高。3月期Hibor则升至1.57536%,为2008年12月以来新高。 投行预期香港加息临近 多位分析人士均表示,目前香港经济基本面稳健,联系汇率制度并未受到冲击。即使联系汇率制度受到冲击,香港金管局也有能力捍卫联系汇率制度。香港目前持有的外汇储备是基础货币的2倍,本币M3的0.47倍。同时,香港财政连年盈余,财政储备占GDP36%,这些都可被视作稳定市场的“弹药”。 虽然这波港元走弱并不足惧,但是市场仍然担忧港元Hibor上升,以及对信贷价格有更实质影响的银行最优惠贷款利率的上调。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认为,金管局出手收紧港元流动性后,港元利率将趋于上升,这意味着货币政策紧缩已在路上,这会对高估值的房地产市场带来风险。 因香港金管局已12次入市承接港元沽盘,银行体系总结余已下降至1285.2亿港元。 梁红认为,从港元流动性收紧和金管局回收港元的速度判断,香港的银行可能很快会在十多年来首次上调最优惠贷款利率。她预计2018年香港最优惠贷款利率可能上升75个-100个基点。 她也指出,鉴于香港仍处于利率与资产“再通胀”的早期阶段,利率上升不会中断实体经济和金融资产价格的“再通胀”进程。也就是说,加息并不会影响香港资产价格继续处于上行通道。 摩根士丹利的研报也认为,只有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股市调整和流动性快速紧缩同时发生时,香港的资产价格才会有大幅下跌的风险。但是,最优惠贷款利率上涨确实是房地产市场值得关注的风险。 联系汇率制度的远忧 伴随着危机和争议,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已实行近35年。 自1935年港府因全球白银危机而放弃银元本位制后,香港曾尝试过多种不同的汇率制度。在经历过上世纪80年代初的汇率大幅动荡之后,为稳定汇价,香港政府于1983年10月正式引入联系汇率制度,即港币按照7.80港元兑1美元的固定汇率与美元挂钩。 在联系汇率制度下,利率不受货币当局控制,随资本流动自动调节。面对资本流入,港元走强,若至7.75的强方兑换保证,香港金管局自动买入美元沽出港元,基础货币增加,对利率形成下调压力,遏制资本继续流入。相反,当港元资产需求减少,港元贬至7.85的弱方兑换保证时,金管局买入港元沽出美元,收缩银根,利率因而上升,吸引资金流入,以稳定汇率。 在1997年-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联系汇率制度遭遇过严峻考验。当时,港元在外汇、股票和衍生品市场上遭国际投机资本多轮立体式攻击——借入港元后抛空,同时做空港股、卖空港元期货和股指期货。 在联系汇率制度下,金管局被动承接被抛港元,流动性收紧造成利率上升,股市下跌,空方在股市和期市中大肆获利;空方获利后继续抛空港元,使联系汇率制度进一步承压,如此陷入恶性循环。直至港府入场干预股市、期市,彻底逼退投机资本。 虽然目前这波港元走弱是由利差所主导,远远谈不上“保卫港元”,但是市场上对于联系汇率制度的争议再起。有业内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香港是少数仍采用固定汇率制度的发达经济体,全球金融危机后被动输入了其他国家的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大量资金流入香港市场,暴露了很大的局限性。 而且,有市场人士认为,港元是一种典型的“股票货币”——香港的亚洲金融中心地位将港元与港股紧紧捆绑在了一起。港股的涨跌和港交所的巨额IPO会使国际资本大量流入或流出香港。 近期香港金管局前总裁任志刚对外表示,之前美联储六次加息,港元利率却因流动性充裕而未能跟上,可考虑增发外汇基金票据等操作抽走流动性,顺势抑制楼价升势。但该言论随即遭到金管局反驳,指主动调控利率会令市场对香港恪守联系汇率制度的决心和意志产生疑虑。 早在2012年任志刚就曾撰文反思联系汇率制度。他指出,联系汇率制度把港元演绎成为美元的延伸。在联系汇率制度下,尽管多年来不断改革以强化制度,但并没有多少空间能像大部分地区那样,可采用相对传统的货币政策来调控基础货币的价格或供应,以达到低通胀、低失业率、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等其他货币政策目标。 任志刚直言:“一个经常争论不休的问题,就是以稳定的美元汇率为定义的‘港元汇价稳定’,当中所要付的代价是否在任何时候、不管香港面对的环境如何改变,依然值得?” 在当时,任志刚的文章引发轩然大波,并引来财政司、金管局和立法会等官方机构的接连反驳。 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教授施康对《财经》记者表示,联系汇率制度在香港是比较敏感的话题,货币当局认为一旦开始讨论这个问题就会给市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比如香港是不是准备放弃这个制度,这会引起资本市场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而且往往想起要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正是市场动荡不安的时候,比如说现在。所以很难展开讨论。”他说。 多位市场人士认为,在政策沟通和历次实践中,香港金管局维持联系汇率制度的立场非常坚定,这是向市场传达的明确信号。在梁红看来,联系汇率制度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基石,而且维持联系汇率是重复博弈,只有一以贯之才能获得长期稳定。 施康则认为,联系汇率制度仍是目前最适合香港的政策安排,但这不意味着这一安排不需要检讨,“当然我说的需要检讨并不是针对制度本身,而是浮动区间,7.75-7.85的浮动区间在35年来都保持不变,是不是脱离了经济基本面,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对于市场上不断有声音建议港元应脱钩美元,转而与人民币挂钩,多位专家均认为,在人民币尚不能自由浮动的情况下,这个方案并不可行。此前任志刚曾建议,如果政府决定为自主性货币管理铺路,并接受汇率浮动,在清晰界定的货币政策目标下,可兑换范围或可做具有实质意义的扩宽(可以是一次完成或分段进行),甚至可以完全取消,转为汇率走廊(兑美元、人民币或成分保密的一篮子货币)。 香港大学金融与公共政策教授肖耿建议,可以探索港元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SDR)挂钩。他对《财经》记者表示,港元与美元挂钩的缺陷在于香港不能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而必须被动接受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导致香港经历了数次资产通胀和通缩。挂钩SDR的方案仍将继续实行联系汇率制度,金管局可随时在IMF规定的比例下以SDR当日汇率兑换港元为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如此一来,香港将采纳SDR货币发行国的平均货币政策。 肖耿表示,联系汇率制度在短期内不会有什么问题,香港有足够的储备来保证这个机制的运作。但是在人民币已经加入SDR、并且国际化地位将不断提升之后,香港需要考虑在未来中长期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如何继续保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详情]

梁红:财政和货币政策不宜过快收紧
梁红:财政和货币政策不宜过快收紧

  财政和货币政策过快收紧的结果,往往与“降杠杆”的长期目标事与愿违。[详情]

“港元保卫战”尚不足虑 联系汇率制度的远忧却再现
“港元保卫战”尚不足虑 联系汇率制度的远忧却再现

   香港金管局已12次入市承接港元沽盘,规模达到513亿港元,虽然所谓的“港元保卫战”尚不足虑,但对于港元联系汇率制度的代价,再度成为议题 (自4月12日以来,香港金管局已12次入市承接港元沽盘。这次是香港金管局在2005年优化联系汇率制度后,13年来首次因港元下跌触发弱方兑换保证入市干预。图/AFP) 《财经》记者 韩笑/文 袁满/编辑 (本文首刊于2018年4月30日出版的《财经》杂志) 今年3月以来,港元汇率持续走弱,终于在近日触及“下限”,引来香港金管局多次入市干预。这次是中国香港金管局在2005年优化联系汇率制度后,13年来首次因港元下跌触发弱方兑换保证入市干预。自4月12日以来,香港金管局已12次入市承接港元沽盘。 港元的弱势也在近期中美贸易战的阴影下有所放大。一时之间,“港币保卫战”再次打响的声音四起,甚至有媒体将其与1998年国际炒家对港币的连续攻击相提并论。 但是多位分析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近期港元持续走弱的原因在于息差扩大造成套息交易频繁,即利差主导了港元汇率,并非受到资本外流冲击。香港金管局副总裁李达志也在会见媒体时表示,“保卫港元”之类的说法实在夸张,在联系汇率制度下,港元与美元有利差就会出现套利行为,“不用大惊小怪”。 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国香港是少数仍采用与美元固定汇率的发达经济体,全球金融危机后被动输入了其他国家的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大量资金流入香港市场,暴露了很大的局限性。但多位分析人士均表示,目前香港经济基本面稳健,联系汇率制度并未受到冲击。即使联系汇率制度受到冲击,香港金管局也有能力捍卫联系汇率制度。 已实行35年的港元联系汇率制度虽无近患,但有远忧。正如香港金管局前总裁任志刚此前所言:“一个经常争论不休的问题,就是以稳定的美元汇率为定义的‘港元汇价稳定’,当中所要付的代价是否在任何时候、不管香港面对的环境如何改变,依然值得?” 利差主导港元走弱 3月以来港元汇率持续走弱,连续多日在7.8487-7.8500之间窄幅波动,引发市场关注会在何时触及7.85的弱方兑换保证。 4月11日,据彭博交易系统显示,已有外资行的港元交易成交价跌穿7.85弱方兑换保证水平,但交易员表示未见香港金管局入市承接港元沽盘。随后,港元交易成交价多次跌至7.85水平。 4月13日香港金管局宣布,已于4月12日伦敦交易时段和4月13日纽约交易时段,港元触及1美元兑7.85港元的弱方兑换保证后,两次入市买入港元、沽出美元,交易总额为32.6亿港元。 据路透社报道,4月13、14日香港金管局分别再次买入30.38亿港元和33.68亿港元,银行体系总结余在4月17日将降至1701.14亿港元。金管局在三天时间内四次入市干预以支撑港元汇率,合计买入96.64亿港元。 这是香港金管局在2005年优化联系汇率制度后,13年来首次因港元下跌触发弱方兑换保证入市干预。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表示,金管局会确保在7.85水平买港元沽美元,保证港元不会弱于7.8500,维持联系汇率制度运作。 金管局三天四次入市承接港元沽盘,一时之间,“港元保卫战”再次打响的声音四起,甚至有媒体将其与1998年国际炒家对港币的连续攻击相提并论。 但是香港外汇交易市场并未因港元触及“下限”而陷入恐慌,多位分析人士表示,近期港元持续走弱的原因在于息差扩大造成套息交易频繁,即利差主导了港元汇率,并非受到资本外流冲击。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对《财经》记者表示,2017年以来美元Libor和港元Hibor息差持续扩大,短线套利投资者就可以持续进行卖出低息港元、持有高息美元的套息交易,导致港元汇率快速下跌。 自美联储进入加息通道后,美元Libor随之逐渐上升,但香港市场充裕的流动性使港元Hibor持续维持低位。近期三月期Libor和Hibor之间的利差已扩大至100bp。 谢亚轩认为,港元Hibor已较之前有所抬升,但2月时香港银行体系总结余仍维持在1800亿港元高位水平,说明香港市场流动性仍很宽裕。他解释称,银行体系总结余表示持牌银行在金管局的结算户口结余总额,代表银行可以动用的资金。从资本流动角度看,总结余上升反映资金大举流入,反之则是资金流出。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对《财经》记者表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香港货币当局被动接受了大规模扩表,香港市场的货币供给严重过剩造成2017年以来港元Hibor持续低迷。一方面,金融危机后,全球货币政策长期处于超宽松状态,大量过剩流动性进入香港市场并深度沉淀。另一方面,2017年以来香港股市和楼市行情高涨,港股涨幅更是冠绝全球,进一步吸引外资流入。 香港金管局副总裁李达志也对外表示,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共有约1300亿美元(约合1.01万亿港元)资金流入港元体系。他同时指出,随着港元资金流出,港元利率会逐渐向美元方向靠近,银行间利率会慢慢提升,未来加息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自4月12日以来,香港金管局已12次入市承接港元沽盘,规模达到513亿港元,银行体系总结余下降至1285.2亿港元。但与此同时,港元汇率仍然在7.845的低位徘徊,再次推高了“港币保卫战”的热度,有市场人士担忧这意味着香港持续遭遇资本外流。 对此,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对《财经》记者解释称,港币流出与香港整体资本外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港币流动性下降与资本流入完全可能同时发生,因为香港利率偏低以及港币贬值时通常会增加对外资的吸引力。但外资在香港可以自由兑换,当港币明显低于美元时,入境的外资不一定会选择以港币现金形式停留。”她说。 在梁红看来,根据联系汇率制度的设计,港元触发弱方兑换保证时会使香港金管局入市干预,回收港元流动性,由此港元利率上升、套利空间消失,港元汇率回稳,这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机械化”机制,市场无需担忧。 程实表示,2017年初以来的港元汇率疲弱,并非货币危机的信号。这恰恰是香港利率环境正常化、香港经济融入全球普遍复苏的前奏。他提醒称,如果市场误读港元汇率走低的积极信号,可能会形成非理性的港元贬值共识。如此,原本由息差套利驱动的、温和的资金流动,反而有可能会演变为由恐慌情绪驱动的大规模资金逃离。 另外,市场人士认为,金管局的“抽水”操作还需持续一段时间才能显著抬升Hibor,进而缩小利差,扭转港元走弱的趋势。在香港金管局多次入市后,港元Hibor已全线走高,一月期港元Hibor升至1.30625%,为今年以来新高。3月期Hibor则升至1.57536%,为2008年12月以来新高。 投行预期香港加息临近 多位分析人士均表示,目前香港经济基本面稳健,联系汇率制度并未受到冲击。即使联系汇率制度受到冲击,香港金管局也有能力捍卫联系汇率制度。香港目前持有的外汇储备是基础货币的2倍,本币M3的0.47倍。同时,香港财政连年盈余,财政储备占GDP36%,这些都可被视作稳定市场的“弹药”。 虽然这波港元走弱并不足惧,但是市场仍然担忧港元Hibor上升,以及对信贷价格有更实质影响的银行最优惠贷款利率的上调。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认为,金管局出手收紧港元流动性后,港元利率将趋于上升,这意味着货币政策紧缩已在路上,这会对高估值的房地产市场带来风险。 因香港金管局已12次入市承接港元沽盘,银行体系总结余已下降至1285.2亿港元。 梁红认为,从港元流动性收紧和金管局回收港元的速度判断,香港的银行可能很快会在十多年来首次上调最优惠贷款利率。她预计2018年香港最优惠贷款利率可能上升75个-100个基点。 她也指出,鉴于香港仍处于利率与资产“再通胀”的早期阶段,利率上升不会中断实体经济和金融资产价格的“再通胀”进程。也就是说,加息并不会影响香港资产价格继续处于上行通道。 摩根士丹利的研报也认为,只有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股市调整和流动性快速紧缩同时发生时,香港的资产价格才会有大幅下跌的风险。但是,最优惠贷款利率上涨确实是房地产市场值得关注的风险。 联系汇率制度的远忧 伴随着危机和争议,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已实行近35年。 自1935年港府因全球白银危机而放弃银元本位制后,香港曾尝试过多种不同的汇率制度。在经历过上世纪80年代初的汇率大幅动荡之后,为稳定汇价,香港政府于1983年10月正式引入联系汇率制度,即港币按照7.80港元兑1美元的固定汇率与美元挂钩。 在联系汇率制度下,利率不受货币当局控制,随资本流动自动调节。面对资本流入,港元走强,若至7.75的强方兑换保证,香港金管局自动买入美元沽出港元,基础货币增加,对利率形成下调压力,遏制资本继续流入。相反,当港元资产需求减少,港元贬至7.85的弱方兑换保证时,金管局买入港元沽出美元,收缩银根,利率因而上升,吸引资金流入,以稳定汇率。 在1997年-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联系汇率制度遭遇过严峻考验。当时,港元在外汇、股票和衍生品市场上遭国际投机资本多轮立体式攻击——借入港元后抛空,同时做空港股、卖空港元期货和股指期货。 在联系汇率制度下,金管局被动承接被抛港元,流动性收紧造成利率上升,股市下跌,空方在股市和期市中大肆获利;空方获利后继续抛空港元,使联系汇率制度进一步承压,如此陷入恶性循环。直至港府入场干预股市、期市,彻底逼退投机资本。 虽然目前这波港元走弱是由利差所主导,远远谈不上“保卫港元”,但是市场上对于联系汇率制度的争议再起。有业内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香港是少数仍采用固定汇率制度的发达经济体,全球金融危机后被动输入了其他国家的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大量资金流入香港市场,暴露了很大的局限性。 而且,有市场人士认为,港元是一种典型的“股票货币”——香港的亚洲金融中心地位将港元与港股紧紧捆绑在了一起。港股的涨跌和港交所的巨额IPO会使国际资本大量流入或流出香港。 近期香港金管局前总裁任志刚对外表示,之前美联储六次加息,港元利率却因流动性充裕而未能跟上,可考虑增发外汇基金票据等操作抽走流动性,顺势抑制楼价升势。但该言论随即遭到金管局反驳,指主动调控利率会令市场对香港恪守联系汇率制度的决心和意志产生疑虑。 早在2012年任志刚就曾撰文反思联系汇率制度。他指出,联系汇率制度把港元演绎成为美元的延伸。在联系汇率制度下,尽管多年来不断改革以强化制度,但并没有多少空间能像大部分地区那样,可采用相对传统的货币政策来调控基础货币的价格或供应,以达到低通胀、低失业率、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等其他货币政策目标。 任志刚直言:“一个经常争论不休的问题,就是以稳定的美元汇率为定义的‘港元汇价稳定’,当中所要付的代价是否在任何时候、不管香港面对的环境如何改变,依然值得?” 在当时,任志刚的文章引发轩然大波,并引来财政司、金管局和立法会等官方机构的接连反驳。 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教授施康对《财经》记者表示,联系汇率制度在香港是比较敏感的话题,货币当局认为一旦开始讨论这个问题就会给市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比如香港是不是准备放弃这个制度,这会引起资本市场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而且往往想起要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正是市场动荡不安的时候,比如说现在。所以很难展开讨论。”他说。 多位市场人士认为,在政策沟通和历次实践中,香港金管局维持联系汇率制度的立场非常坚定,这是向市场传达的明确信号。在梁红看来,联系汇率制度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基石,而且维持联系汇率是重复博弈,只有一以贯之才能获得长期稳定。 施康则认为,联系汇率制度仍是目前最适合香港的政策安排,但这不意味着这一安排不需要检讨,“当然我说的需要检讨并不是针对制度本身,而是浮动区间,7.75-7.85的浮动区间在35年来都保持不变,是不是脱离了经济基本面,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对于市场上不断有声音建议港元应脱钩美元,转而与人民币挂钩,多位专家均认为,在人民币尚不能自由浮动的情况下,这个方案并不可行。此前任志刚曾建议,如果政府决定为自主性货币管理铺路,并接受汇率浮动,在清晰界定的货币政策目标下,可兑换范围或可做具有实质意义的扩宽(可以是一次完成或分段进行),甚至可以完全取消,转为汇率走廊(兑美元、人民币或成分保密的一篮子货币)。 香港大学金融与公共政策教授肖耿建议,可以探索港元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SDR)挂钩。他对《财经》记者表示,港元与美元挂钩的缺陷在于香港不能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而必须被动接受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导致香港经历了数次资产通胀和通缩。挂钩SDR的方案仍将继续实行联系汇率制度,金管局可随时在IMF规定的比例下以SDR当日汇率兑换港元为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如此一来,香港将采纳SDR货币发行国的平均货币政策。 肖耿表示,联系汇率制度在短期内不会有什么问题,香港有足够的储备来保证这个机制的运作。但是在人民币已经加入SDR、并且国际化地位将不断提升之后,香港需要考虑在未来中长期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如何继续保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详情]

香港3个月期Hibor升至1.61607% 刷新2008年以来最高
香港3个月期Hibor升至1.61607% 刷新2008年以来最高

  新浪财经讯 5月2日,香港3个月期Hibor升至1.61607%,刷新2008年以来最高。[详情]

港元风云录:短期稳定 中长期仍将运行在弱区间内
港元风云录:短期稳定 中长期仍将运行在弱区间内

  作者:李奇霖 联讯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研究员 2017年年初以来,在美元指数走弱的大背景下,港币兑美元汇率贬值。今年4月12日夜盘,港币兑美元汇率首度触及7.85:1的弱方兑换保证,香港金管局入市干预,至今已连续13次买入港币,共计513亿。 这是联系汇率制下的正常安排。1983年10月香港开始实行联系汇率制度,港币按照7.80:1的固定汇率与美元挂钩。2005年5月香港金管局推出强方兑换保证和弱方兑换保证,规定美元兑港币的汇率下限和上限分别为7.75和7.85,承诺当港币对美元贬值到7.85的上限时出售美元回笼港币,相反当升值到7.75的下限时投放港币买入美元。 尽管如此,但作为2005年推出弱方兑换保证后的首次触及,这轮港币贬值依然引起了不少担忧,甚至还有质疑香港联系汇率制度能否继续正常运行的声音。 那么,这轮贬值压力来自何处呢? 首先可以排除经济基本面的因素。2017年香港GDP增速为3.8%,是2012年以来的最好表现。由于港币贬值,尤其是2017年港币兑人民币汇率大贬了7%,带动赴港旅游和消费明显提升。 今年1-2月,赴港旅客人数同比增长了9.9%,零售总额增长了15.7%,远好于2017年的全年增速3.2%和2.2%。市场对2018年香港实际GDP增速的一致预期持续上调,4月最新的预期为3.2%,预计还会继续提高。 整体而言,香港经济基本面保持了强劲的态势。 美元与港币市场化息差走阔所引发的套利,是这一轮港币贬值的最主要因素。3个月期限的LIBOR美元利率与同期限HIBOR利率之间的息差,2017年开始中枢明显上移。4月12日港币兑美元汇率触碰到7.85的弱方兑换保证时,息差一度达到了1.18%的高位。在资本自由进出的香港市场卖出港币、买入美元,去伦敦同业市场借出美元,可以获得更高的回报。这一套利活动的最直接结果是港币汇率承压。 香港金管局入市干预、回收港币后,3个月HIBOR港元利率从1.17%上升到4月25日的1.52%,提高了套利成本,港币汇率呈现企稳的趋势。 实际上,这一利率稳定机制是联系汇率制的两大核心机制之一。 这里不禁要问,实行联系汇率制的香港,是没有独立货币政策的,只能被动追随美联储,但为何美元与港币的市场化息差会持续走阔? 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因为美联储和香港金管局所选择的政策利率不同,导致美元政策利率向市场利率传导的效应,强于港币。 美联储的政策利率是联邦基金利率,储备金率是利率走廊的上限,隔夜逆回购利率是利率走廊的下限,通过这两个利率将联邦基金利率控制在宽度为0.25%的目标区间内。 由于商业银行能以隔夜逆回购利率将隔夜资金出借给美联储,即使是资金面极度宽松时,也无需以更低的利率做同业拆借,隔夜逆回购利率就构成了市场利率的有效底部。我们看到,每一次美联储加息后, LIBOR美元利率都明显抬升。 金管局选择的政策利率是贴现窗基本利率,规则是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下限+50bp。2015年12月至今,香港金管局被动跟随美联储加息6次,贴现窗基本利率从0.5%提高至2.0%。 但与美联储能够通过隔夜逆回购利率来控制市场利率下限不同,贴现窗基本利率只能控制市场利率的上限。只有当流动性紧张、市场利率高于贴现窗基本利率时,银行才会选择以政策利率向金管局进行贴现,否则会以比贴现窗基本利率更低的市场利率向同业借钱。 对比可以发现,在金管局干预前, HIBOR港币利率与贴现窗基本利率之间的缺口越来越大,这意味政策利率向市场利率的传导效应越来越弱了。 为何香港的政策利率向市场利率传导较弱呢?金融危机后的资金持续流入是主要原因。从香港基础货币的三大组成看,流通纸币及硬币稳步增长,总结余在2015年达到顶点后逐步回落,而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在美联储的几次QE中出现跳跃式增长。 基础货币总规模从2007年年末的3206亿港元,攀升到2018年3月的17296亿港元。这也为金融体系带来充足的流动性,市场利率与政策利率的缺口拉大。 导致资金进入香港的因素, 一是2008年后全球流动性的泛滥,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资本自由流动,对资金有吸引力; 二是香港作为全球第三大IPO市场,股权市场的扩大也吸引了资本流入; 三是香港楼市的暴涨,吸引了海外投资客与投机客,中原香港城市指数从2008年12月的低点55.46,上升到了2018年2月的167.96,十年不到的时间里房价涨了2倍多。 港币汇率未来走势如何呢?我们认为,短期香港金管局有能力维护港币的稳定,但在中长期港币汇率将运行在较弱区间内。 短期来看,香港金管局有能力维护港币的稳定。2018年3月香港外储规模达到了4403亿美元,按7.80:1的汇率换算,约合34343亿港币,是基础货币的两倍,也占到了广义基础货币M2的24.5%。 根据金管局总裁陈德霖近期的撰文,金融危机后金管局将流入香港的约为1300亿美元的资金,放入外汇基金的组合内,具有很强的变现能力,可以应付大额资金兑换。 更为重要的是,这一轮贬值是由港元低市场利率环境下的套利引起的,并非经济基本面恶化引起的恐慌性资本外逃。金管局回收港币,可以缩小HIBOR港币与LIBOR美元间的息差,增加套利成本从而缓解资本流动对汇率的冲击。 但在长期内,港币可能呈弱势,兑美元汇率在7.80:1到7.85:1这一偏弱方的区间。 一方面,美元指数的底部已现,美元指数走强的概率较大。与2017年欧元区经济超预期、美国经济平稳不同,2018年美国经济的表现要好于欧洲,通胀预期也在上升,加息节奏可能加快。强美元也会给港币施加一定压力。 另一方面,LIBOR美元与HIBOR港币的息差可能会继续维持在相对高位。除了美联储加息节奏可能加快外,税改、制造业回流也会引发海外美元回归本土,离岸美元稀缺推升LIBOR美元利率。 而港币市场利率中枢会随贴现窗基准利率的上调而上移,但由于只能控制上限,长期看两者之间的缺口预计会继续维持高位。 卖港币、买美元的套利活动会继续存在。由于联系汇率制的安排,只有当触碰到7.85:1的弱方兑换保证时,金管局才会干预,其它汇率水平时通常不会直接参与市场,套利活动会使港币兑美元运行在偏弱的区间。[详情]

3个月港元HIBOR升至1.57536% 刷新2008年底以来新高
3个月港元HIBOR升至1.57536% 刷新2008年底以来新高

  新浪财经讯 4月27日,3个月港元HIBOR升至1.57536%,刷新2008年底以来新高,为连续第七个交易日上升。 今日早间,港元兑美元跌短线下挫,日内急跌40点,最低报7.8492,抹去19日港元急升以来的全部涨幅,再度逼近弱方兑换保证。 此前,今年4月12日夜盘时,港币兑美元汇率首度触及7.85:1的弱方兑换保证,香港金管局入市干预,至今已连续13次买入港币,共计513亿港元。[详情]

港元再度逼近弱方兑换保证
港元再度逼近弱方兑换保证

  新浪财经讯 4月27日,港元兑美元跌短线下挫,日内急跌40点,最低报7.8492,抹去19日港元急升以来的全部涨幅,再度逼近弱方兑换保证。  [详情]

港元风云录:这轮贬值压力来自何处?
港元风云录:这轮贬值压力来自何处?

  来源:联讯证券 作者:李奇霖、 张德礼 2017年年初以来,在美元指数走弱的大背景下,港币兑美元汇率贬值。今年4月12日夜盘,港币兑美元汇率首度触及7.85:1的弱方兑换保证,香港金管局入市干预,至今已连续13次买入港币,共计513亿。 这是联系汇率制下的正常安排。1983年10月香港开始实行联系汇率制度,港币按照7.80:1的固定汇率与美元挂钩。2005年5月香港金管局推出强方兑换保证和弱方兑换保证,规定美元兑港币的汇率下限和上限分别为7.75和7.85,承诺当港币对美元贬值到7.85的上限时出售美元回笼港币,相反当升值到7.75的下限时投放港币买入美元。 尽管如此,但作为2005年推出弱方兑换保证后的首次触及,这轮港币贬值依然引起了不少担忧,甚至还有质疑香港联系汇率制度能否继续正常运行的声音。 那么,这轮贬值压力来自何处呢? 首先可以排除经济基本面的因素。2017年香港GDP增速为3.8%,是2012年以来的最好表现。由于港币贬值,尤其是2017年港币兑人民币汇率大贬了7%,带动赴港旅游和消费明显提升。 今年1-2月,赴港旅客人数同比增长了9.9%,零售总额增长了15.7%,远好于2017年的全年增速3.2%和2.2%。市场对2018年香港实际GDP增速的一致预期持续上调,4月最新的预期为3.2%,预计还会继续提高。 整体而言,香港经济基本面保持了强劲的态势。 美元与港币市场化息差走阔所引发的套利,是这一轮港币贬值的最主要因素。3个月期限的LIBOR美元利率与同期限HIBOR利率之间的息差,2017年开始中枢明显上移。4月12日港币兑美元汇率触碰到7.85的弱方兑换保证时,息差一度达到了1.18%的高位。在资本自由进出的香港市场卖出港币、买入美元,去伦敦同业市场借出美元,可以获得更高的回报。这一套利活动的最直接结果是港币汇率承压。 香港金管局入市干预、回收港币后,3个月HIBOR港元利率从1.17%上升到4月25日的1.52%,提高了套利成本,港币汇率呈现企稳的趋势。 实际上,这一利率稳定机制是联系汇率制的两大核心机制之一。 这里不禁要问,实行联系汇率制的香港,是没有独立货币政策的,只能被动追随美联储,但为何美元与港币的市场化息差会持续走阔? 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因为美联储和香港金管局所选择的政策利率不同,导致美元政策利率向市场利率传导的效应,强于港币。 美联储的政策利率是联邦基金利率,储备金率是利率走廊的上限,隔夜逆回购利率是利率走廊的下限,通过这两个利率将联邦基金利率控制在宽度为0.25%的目标区间内。 由于商业银行能以隔夜逆回购利率将隔夜资金出借给美联储,即使是资金面极度宽松时,也无需以更低的利率做同业拆借,隔夜逆回购利率就构成了市场利率的有效底部。我们看到,每一次美联储加息后, LIBOR美元利率都明显抬升。 金管局选择的政策利率是贴现窗基本利率,规则是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下限+50bp。2015年12月至今,香港金管局被动跟随美联储加息6次,贴现窗基本利率从0.5%提高至2.0%。 但与美联储能够通过隔夜逆回购利率来控制市场利率下限不同,贴现窗基本利率只能控制市场利率的上限。只有当流动性紧张、市场利率高于贴现窗基本利率时,银行才会选择以政策利率向金管局进行贴现,否则会以比贴现窗基本利率更低的市场利率向同业借钱。 对比可以发现,在金管局干预前, HIBOR港币利率与贴现窗基本利率之间的缺口越来越大,这意味政策利率向市场利率的传导效应越来越弱了。 为何香港的政策利率向市场利率传导较弱呢?金融危机后的资金持续流入是主要原因。从香港基础货币的三大组成看,流通纸币及硬币稳步增长,总结余在2015年达到顶点后逐步回落,而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在美联储的几次QE中出现跳跃式增长。 基础货币总规模从2007年年末的3206亿港元,攀升到2018年3月的17296亿港元。这也为金融体系带来充足的流动性,市场利率与政策利率的缺口拉大。 导致资金进入香港的因素,一是2008年后全球流动性的泛滥,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资本自由流动,对资金有吸引力;二是香港作为全球第三大IPO市场,股权市场的扩大也吸引了资本流入;三是香港楼市的暴涨,吸引了海外投资客与投机客,中原香港城市指数从2008年12月的低点55.46,上升到了2018年2月的167.96,十年不到的时间里房价涨了2倍多。 港币汇率未来走势如何呢?我们认为,短期香港金管局有能力维护港币的稳定,但在中长期港币汇率将运行在较弱区间内。 短期来看,香港金管局有能力维护港币的稳定。2018年3月香港外储规模达到了4403亿美元,按7.80:1的汇率换算,约合34343亿港币,是基础货币的两倍,也占到了广义基础货币M2的24.5%。 根据金管局总裁陈德霖近期的撰文,金融危机后金管局将流入香港的约为1300亿美元的资金,放入外汇基金的组合内,具有很强的变现能力,可以应付大额资金兑换。 更为重要的是,这一轮贬值是由港元低市场利率环境下的套利引起的,并非经济基本面恶化引起的恐慌性资本外逃。金管局回收港币,可以缩小HIBOR港币与LIBOR美元间的息差,增加套利成本从而缓解资本流动对汇率的冲击。 但在长期内,港币可能呈弱势,兑美元汇率在7.80:1到7.85:1这一偏弱方的区间。 一方面,美元指数的底部已现,美元指数走强的概率较大。与2017年欧元区经济超预期、美国经济平稳不同,2018年美国经济的表现要好于欧洲,通胀预期也在上升,加息节奏可能加快。强美元也会给港币施加一定压力。 另一方面,LIBOR美元与HIBOR港币的息差可能会继续维持在相对高位。除了美联储加息节奏可能加快外,税改、制造业回流也会引发海外美元回归本土,离岸美元稀缺推升LIBOR美元利率。 而港币市场利率中枢会随贴现窗基准利率的上调而上移,但由于只能控制上限,长期看两者之间的缺口预计会继续维持高位。 卖港币、买美元的套利活动会继续存在。由于联系汇率制的安排,只有当触碰到7.85:1的弱方兑换保证时,金管局才会干预,其它汇率水平时通常不会直接参与市场,套利活动会使港币兑美元运行在偏弱的区间。[详情]

美元/港元走势图

微博推荐

更多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