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能源延伸至新共享出行 IDG能源收购逻辑是什么?

从能源延伸至新共享出行 IDG能源收购逻辑是什么?
2019年11月26日 20:04 格隆汇

感知中国经济的真实温度,见证逐梦时代的前行脚步。谁能代表2019年度商业最强驱动力?点击投票,评选你心中的“2019十大经济年度人物”。【我要投票

  来源:格隆汇

  原标题:从能源延伸至新共享出行,IDG能源投资(0650.HK)的收购逻辑是什么?

  前两年讨论汽车市场变化时,我们总爱说“野蛮人”就在门外。如今再来看看,“野蛮人”似乎已经进到了门里,而且还要把原本在门里的人挤出去。在这场博弈中,传统车企无疑是门内人,“野蛮人”指的则是像美团、Uber、滴滴这样的网约车企业。

  “野蛮人”们的逐渐壮大,确立了中国市场共享出行的发展逻辑。据德勤于今年1月份发布的《网约车市场白皮书》显示,估算到2050年,接近1/3的出行将通过共享模式完成,共享出行将成为除步行之外最重要的出行方式。

  2019年11月25日,IDG能源投资(0650.HK)发布公告宣布正式进入共享出行行业。就在本月15日,IDG能源投资全资子公司认购目标公司35%的股权,并成为目标公司的控股股东。据悉,目标公司当前经营着国内一家稀缺的运力平台---闪电出行,该业务具备较强的现金流产生能力,业务可扩展性强,并有望在优化车辆能源成本等方面产生协同效益,为IDG能源投资带来一系列利好。

  那么,中国的共享出行行业前景如何?像闪电出行这样的运力平台究竟在共享出行行业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运力平台质地如何?而善于能源领域投资的IDG能源投资又为什么会与运力平台产生业务协同?这篇文章,我们将逐一详细解读。

  1、中国共享出行的蛋糕有多大?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中国的经济发展、出行现状及社交趋势入手。

  改革开放40年间,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得到了快速提升,城镇化率以每年1个点的速度增至59.6%,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现在中国已经进入了城市群发展的阶段,但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人口密度的不断加大、核心城市生活圈的不断扩大,大城市的“城市病”也慢慢开始显现。

  当城市出行的供给不能单纯依赖汽车保有量的粗放增长,同时公共交通网络的建设速度亦受限时,以网约车为代表的共享出行正是解决运力供应不足的最佳方案。

  同时,中国庞大的手机网民规模使得国民出行方式更加丰富多样,也为共享出行提供了坚实的载体基础,催生出广阔的网约车需求。根据CNNIC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全年新增手机网民6,433万,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2017年底的97.5%提升至2018年底的98.6%。

  眼下中国的共享出行经济盛况空前,共享出行已经成为城市交通出行的重要补充工具,最直接的标志就是网约出租车客运量和共享出行服务支出的大幅提高。

  从出租车客运量结构变化来看,2018年我国网约出租车完成客运量约200亿人次,占出租车客运总量的36.3%,相当于每3个打车的人中,至少有1人使用网约出租车,这一比例较2015年明显提升了26.8个百分点。

  从城镇居民交通支出(包括公共交通、出租车以及网约车等支出)结构看,2018年我国城镇居民交通支出为24,061亿元人民币,其中共享出行服务支出为2,478亿元人民币,占比10.3%,较2015年也提升了4.1个百分点。

  2、共享出行的想象空间有多大?

  2017年,我国网约车的市场规模已经突破2,000亿元人民币,网约出租车用户达到2.89亿人,网约专车或快车达到2.36亿人。千亿级别的产业规模下,投资者最关注的显然是共享出行市场未来的增量空间还能有多少想象力?

  1.小城市网约车市场渗透率低

  目前,我国网约车的主要市场集中于一、二线城市,渗透率分别为40.1%和17.3%。相较而言,三、四、五线及以下城市的渗透率极低,均不足5%。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下半场的逐渐推进,三、四、五线城市仍有很大的潜力空间等待挖掘。

  2.各地网约车细则落地,促进产业良性发展

  另外,国内网约车的监管政策也在逐渐明朗化。需要注意的是,网约车新政的落地并不是限制行业的发展,反之能够提高网约车行业整体的服务质量,以促进行业更良性、健康地成长。

  2017年3月17日,交通部发布消息称,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73个城市的网约车管理实施细则已正式发布。从各城颁布的细则来看,本地户籍、本地车牌几乎成为标配,仅4城未对网约车的“车籍”作规定,其余还有关于网约车平台公司的企业法人资格、线上服务能力、购买承运人保险,关于车辆的排气量、车辆轴距、购车时间、车辆价格、安全性能(卫星定位、应急报警装置)、是否鼓励新能源汽车,以及关于驾驶员的驾驶证、驾龄、肇事犯罪等细则,从最大程度上保障网约乘客的利益。

  截至2019年2月,全国已有247个城市出台了网约车监管政策,占所有城市的82.83%,整改基本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

  综合来看,网约车新政提高了出租车、快车、专车的准入门槛,对网约车平台、司机、车辆做出来规管,对共享出行的舒适度及安全度均作出了改进要求。在行业政策的驱动下,不合格的低端乃至黑车将陆续退出历史“舞台”,促进网约车出行朝更高端、合规、高质的方向稳步发展,进而满足终端消费者的更多场景需求。

  3.市场充分竞争、蓬勃发展

  最后,网约车产业的竞争态势也在不断升级,滴滴独占91%的市场份额,但同时也有很多新的玩家入局。2018年初以来,跨界进入网约车行业的包括美团、高德、携程,重新入局的易到,再加上此前深耕多年的神州、首汽、曹操、嘀嗒,以及更多传统车企如上汽、大众、宝马等新玩家加入战局,使得整个网约车市场处于新的充分竞争局面,有利于市场的蓬勃发展,给乘客出行提供更多选择。截至2018年10月,已有100多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在部分城市获得经营许可。

  综合来看,虽然网约车市场已具备千亿体量,但并不会就此“熄火”。随着小城市渗透率的改善、监管政策的推进、市场的充分竞争,乃至未来5G、AI、自动驾驶等新兴技术的成熟,网约车市场增长空间充足。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19年度,我国网约车的市场交易规模已经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2年有望达到5,036亿元人民币,2019-2022年的年复合增速为16.2%,需求持续释放。

  3、共享出行新商业模式---聚合平台+运力平台

  随着网约车市场的发展前景被证实,市场投资的重点也不再全部聚焦于如何扩张,而是转而研究如何盈利。

  目前,中国网约车市场存在两种传统的商业模式,一种是以曹操专车、首汽约车、神州专车为代表的B2C重资产模式,即由专车公司自备车辆和专业驾驶员为用户服务;另一种则是以滴滴专车、Uber为代表的C2C轻资产模式,即专车仅提供平台,车辆和司机来源于汽车租赁公司或私家车辆接入。

  一直以来,市场关于两种商业模式熟好熟坏的辩题从未停止。但不管是哪种商业模式,却始终都绕不开急需变现的坎儿。鉴于较高的运营开支,就以上两种传统的网约车商业模式“单打独斗”而言,短期内实现盈利是较为困难的,国内网约车巨头滴滴已经处在连续六年的亏损状态中。

  在此背景下的网约车赛道,随之孕育出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聚合平台”模式,即由大流量的聚合APP接入第三方的运力,通过上下游产业链的分工协作来满足乘客的需求。例如,原先专注于地图服务的高德现已是一个网约车聚合平台,使用高德地图不仅可以导航,还可以直接呼叫打车,包括滴滴、曹操专车、首汽等网约车服务商都先后接入。除了高德地图外,今年以来包括美团、滴滴等也陆续开放第三方打车服务,以加大对终端用户的争夺。

  一般情况下,聚合模式下的公司都会专注于流量导入、客户APP端运营、调度等线上功能,而将线下运营、客服服务直接由运力平台运营,向轻资产模式转型,这样更为容易盈利,同时也会提高品牌的抵抗力,减少人力密集型服务带来的潜在负担。

  在这样全新的商业模式下,运力供给无疑成为最大的瓶颈和最稀缺的资源,运力平台应运而生。虽然比聚合平台更偏线下,但是其核心也是轻资产的平台属性。运力平台以合规运力的管理为业务重点,搭建高质量的司机管理体系,通过车后服务以及能源优化等途径给司管体系赋能,是一个解决网约车行业变现痛点最优选的方案。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拥有平台属性的司管公司,运力平台将与聚合平台一起从GMV中分成,规模和盈利也直接与流量挂钩,所以能够获取稳定的现金流。

  对于整个网约车行业来说,聚合模式除了能够促进盈利外,无疑也是一次行业利益的重新分配革命。“共享出行”已不再是互联网公司的专属,车企乃至大型运力服务商都得以低成本建立新出行品牌,由IDG能源投资投资的闪电出行就是其中之一。

  4、IDG能源投资与闪电出行业务协同,打造核心竞争力

  资料显示,闪电出行运营有多个出行品牌,其运力平台的模式跑通后迅速向全国多个城市拓展,据悉,目前通过与高德、滴滴等聚合平台的合作,闪电出行已在多个一、二线城市陆续开展业务。

  贴有闪电出行旗下主要品牌之一---蓝色大道车标的纯电动汽车

  作为运力平台,闪电出行凭什么能够吸引高德、滴滴这样的聚合平台“头部玩家”呢?主要是以下三方面的优势:

  牌照资源丰富:闪电出行强调合规化运营,合规网约车平台证资源已覆盖全国几十座城市,在全国化的司机管理公司中名列前茅。公司拥有丰富的公关能力和成功经验,在当下各地网约车运营证数量相对严控的环境下,公司的业务拓展和开城能力有巨大价值。

  高效、高质的司机服务体系(DSS):闪电出行充分汲取传统网约车司管失败经验,以司机需求为初衷,“接地气”地创建司机服务体系(DSS),包括线上的司机数据分析和线下有效的客服沟通。实践证明,其司机服务体系可有效提高司机留存率和出行服务质量,改善司乘关系。

  内控能力优质:闪电出行以运营管理的颗粒化和精细度为强项,对于客诉率、留存率、应答率等核心指标及时跟踪,通过扁平式的业绩反馈保证业务开展顺利。通过严格的成本监控和业务协同带来的成本优化,将盈利作为核心财务指标。

  熟悉能源行业的投资者都知道,IDG能源投资过去的投资一直都聚焦在能源资产,覆盖上游原油资产的投资以及对整个LNG价值产业链的战略性投资,投资能力在行业中无出其右。乍看之下,IDG能源投资转而投资运力平台标的似乎有些突兀,但其实不然。

  基于业务属性,能源一直都是运力平台最大的成本所在,可以占到网约车流水近30%,占到司机除去平台抽成和租金后收入的近50%。因此,降低能源成本对于运力平台公司是提升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手段。而凭借着在能源领域深耕多年的经验与资源,IDG能源投资收购闪电出行后,极有可能会从能源管理的角度帮助后者提升能源运营效率,打造出其于运力平台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而对于IDG能源投资而言,通过投资闪电出行这个优质、稀缺的运力平台标的,IDG能源投资不仅将成功切入具有价值前景的网约车赛道,自身的现金流状况乃至盈利水平都有望得到显著提升,业务的可持续性和可拓展性也得到证明,价值释放可期。

  综合来看,IDG能源投资与运力平台的业务将产生“1+1>2”的协同作用,最可能出现的结局就是双赢。

  5、尾声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显示到2035年,智能、平安、绿色、共享交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城市交通拥堵基本缓解,无障碍出行服务体系基本完善,基本建成交通强国。纲要的提出,意味着在城市化的迅速推进下,国家对完善交通出行现状巨大的决定,也因此更加奠定了“共享出行”积极的发展基调。

  在中国掀起“共享经济”的风潮下,网约车市场被预测到2020年的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投资空间巨大。而在如今传统网约车企业变现遇难的情况下,运力平台的出现无疑将成为行业急需的“香馍馍”。考虑行业的机会、闪电出行的业务优势、以及公司自身的投资和资源能力,IDG能源投资这波的收购逻辑也就非常说得通了。

责任编辑:张海营

IDG能源投资 网约车 能源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2-03 成都燃气 603053 --
  • 12-02 当虹科技 688039 --
  • 11-28 邮储银行 601658 5.5
  • 11-27 江苏北人 688218 17.36
  • 11-27 佰仁医疗 688198 23.6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