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星球商业评论 作者: 王朴石
上一轮烧钱大战中活下来的互联网企业,都开始向下游转移成本了。
滴滴将司机的抽成从20%提高到了30%,链家把中介费提高了一个点。引起行业公愤的,是美团外卖把商户的抽佣比例从18%提高到了22%。
各种新闻报道里,美团被描述成了垄断市场的恶人,甚至北京“一品三笑”快餐的倒闭也算到了美团外卖的头上。很多商户说,美团要收网了:
都快成税务局了。
很多商户因此退出了美团。对此美团的回应是,他们没有竞争力。
没有退出美团的,当然要把成本继续转移。在北京国贸CBD上班的郝大星,以前花20块钱就能吃到送上门的三个菜和一个饭后甜点,后来菜就越来越少了,甜点也从提拉米苏变成蛋黄派。
今天中午他收到外卖,发现只有三个菜,没有甜点,他去找商家评理,商家和他说:
您看到袋子里有个果冻了吗?那就是您的甜点。
美团外卖上市后,人们才知道外卖的烧钱大战有多么惨烈。
上市前,美团外卖一年的收入大约在210亿,但付给骑手工资等费用就达到193亿,还要加上对用户补贴的42亿。
即使不算其他成本,美团也要亏很多钱。
美团提升商家抽佣以来,财报好看了很多。根据其2018年半年报看,外卖收入大约在202亿,给骑手们的工资等费用大概在140亿,给用户的补贴为24亿。
但是,很多商家赚不到钱了。
众所周知,餐饮业的毛利率能达到30%已经很高了,现在平台直接抽走22%,很多人就无钱可赚了。能赚钱的,有很多不是餐馆,只能叫半成品食品加热处。
现在大家都明白了,不会有反常识的商业模式存在。
郝大星的提拉米苏20元套餐,还要让快递员骑车15分钟送上门,是不正常的。
想要叫外送,就要出快递费。朴石对比了美团外卖的数据,发现虽然收入几乎翻番,但是骑手的成本只增长了50%。
美团的生意模式,是劳动繁重、收入低得可怜的外卖小哥撑起来的。很多互联网公司,最后还是要依靠人口红利。
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团应该被千夫所指,即便它早已经占据60%的外卖市场份额,属于《反垄断法》中定义的“明确的市场支配地位”。
美团和饿了么的市场份额,是充分市场竞争的结果。
做大之后,美团确实按捺不住自己垄断的心思,比如要求商户在美团和饿了么之间“二选一”。
金华和无锡都已经约谈或者处罚过它,“中国打假第一人”王海向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实名举报海南美团要求“二选一”,涉嫌不正当竞争,已经被立案调查。
这证明,行政的力量在制约美团的垄断动机。
更重要的是,市场会做出选择,那些退出美团的商户就是最好的证明。如果美团的抽成比例超过大多数人的极限,会有新的外卖势力出现,市场会给美团以惩罚。
不是市场份额大就一定会造成垄断。垄断,是人们别无选择。
在线外卖只占餐饮市场的7.5%,美团真的强大到能够逼死餐馆吗?
美团提高商家抽成这件事,似乎并不需要行政力量来解决。
当然,这么多年来朴石也一直好奇,滴滴吞并快的的时候,《反垄断法》去哪儿了?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白仲平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