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证券:当前疫情不改市场长期慢牛趋势

信达证券:当前疫情不改市场长期慢牛趋势
2020年02月03日 10:23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2月2日晚,信达证券召开电话会议,探讨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市场的影响。以下为会议纪要:

 

  会议时间:2020年2月2日   19:00-21:20   主持人: 程远

  以下内容节选于2月2日信达证券《疫情来袭,对市场有哪些影响》机构投资者电话会议。

  信达证券研究开发中心负责人-程远

  尊敬的各位机构投资者,大家晚上好,我是信达证券研发中心的负责人程远。今天是长假最后一天,明天就要开市了,这个长假大家最关注的事情应该就是疫情的发展。基于这次疫情的发展,我们专门召开了本次电话会议,主要讨论这次疫情对于后续经济以及证券市场的影响。

  首先从疫情的发展,对经济的影响,以及对股市的冲击说一下个人看法。我认为这次疫情无论对于宏观经济,还是市场,中长期是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可能只是中短期的影响,原因如下:

  核心的逻辑是,各方面的资料显示,无论近期疫情如何发展的情况如何,到夏天随着气温开始回升时,疫情大概率都会消退,无论近期疫情控制的好与坏。第一个原因是从这次病毒的特征来讲,跟03年的SARS是很相似的,病毒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在气温回升过程中,传播性或者病毒的生命力会大幅的减弱,再叠加我们现在比较强的管控,随着夏天的到来、温度升高都会逐渐减退。第二个原因是从上一次非典的经验来看,除了当时很强的管控措施之外,重要的一个原因,也是当时天气逐渐转暖之后,病毒的活力大幅度减退,后来疫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消退了。所以综合分析,我们判断疫情的时间节点在夏天之前,无论未来防控措施的有效性强和弱,疫情应该都会消退。所以,影响应该是中短期的。

  从中短期来看,这种蔓延的时间到底会是多长,是判断的关键?参考非典疫情来看,当时实行比较强的防护措施大概执行了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是从4月份开始到5月底,6月初疫情就已经结束了。这一次和上次不一样,这一次的病毒虽然致死率没有非典高,但是它的传播力要强于非典,到目前为止,确诊人数已经是高于非典了。截止目前新冠状病毒有两个月的传播时间,跟非典的总体时间比还是短了很多,它的传播力性确实强很多,但是这一次的防控力度也比非典的时候要强了很多。较强的传染性会影响节后开工。从现在的数据来看,返回一线城市的人流的数据,大概是19年同期的1/10左右的水平,也反应了较强的管控措施。

  今天和昨天的新增确诊和疑似病例的数据,实际上是有小幅的好转,一方面是是湖北省之外其他省的确诊的数据增量是在下降的。 另一方面是总的疑似人数也在下降,所以从数据上来看,边际的数据仿佛有了一些好转。这个好转是不是构成趋势性,可能还是要继续观察。因为在春节的长假期间,实际上多数的人其实没有什么外出活动,基本都呆在家里。但是从下周开始返乡的人数会不断的增多,会不会由于这个带来第二波的疫情的发展可能还要观察。

  基于刚才的判断,我认为后面疫情的发展可以分为中性偏乐观和中性偏悲观两种推演的模式。偏乐观的推演,可能从这两天的数据开始形成拐点,到元宵节之前会得到比较好的抑制,感染人数会得到控制,更乐观的看,有可能一个月之内疫情就会过去,在这种判断之下,中短期乐观可能就是一个多月的时间疫情就基本上得到控制。相对偏悲观的情形可能就是到了返工季之后会出现反复,疑似和确诊数据会再次上去,那么这是相对悲观的预期。如果是悲观的预期,我觉得到夏天温度升高之前,整体的情况也依然会消退,也就是说长期一定是没有影响的。这样的判断下,疫情可能要持续到5月份甚至6月份,但是也会在上半年消退,长期来看应该是没有影响的。

  从中短期来看,对股市行情和对经济可能影响都是比较大的。第一,从股票行情来看,随着确诊数据的增长,实际上应该是远超年前市场的预期。从长假之中港股的走势和A50期货的走势来也反应了这种预期,二者都有比较大幅的下跌。第二,这次病毒虽然致死率不高,但它的传播力非常强,传播力强就造成了我们的管控措施也会相对变强,管控措施越强,对于经济活动或者说对于经济的影响就越大,所以经济活动牺牲也越大,疫情的控制对于经济的牺牲,相对非典的时候也更大。第三,从对经济结构的影响来看,非典疫情防控期间,第三产业为代表的经济领域受到较大影响。第三产业在2003年GDP的占比大概就是30%多,但现在已经超过50%,且第三产业无论是在GDP的增长贡献率还是拉动率,都比2003年高。所以从这点来讲,这次疫情和非典相比对于经济和行情的中短期影响可能会更大。

  从行情来看,如果是相对悲观的情况发生,可能要三个月到四个月的时间消化疫情因素,如果是相对乐观的情况,可能一个月之内慢慢就控制住疫情了。但无论哪种情形,实际上都不改变中长期的经济增长格局,市场中长期慢牛或者说上涨的趋势都不会受到影响。疫情只会影响短期内的行情,我认为市场可能是先急跌之后恢复上涨趋势,这种调整级别可能也就是在一到两周的时间,甚至只是在一周之内急跌之后就开始继续上涨。如果是相对悲观的情况,会出现第二轮的反复,那么在急跌之后,市场可能也会根据确诊人数的反复而出现震荡。

  总结来讲,我认为市场会无论是乐观还是悲观情况出现,都可能会急跌之后见到底部,然后重新回到上涨的趋势和回调当中。

  这种疫情的影响对各个行业还是会有不同的影响,有些行业可能影响大有些影响小甚至正面影响,接下来我们的策略分析师和行业研究员会给大家带来更专业更系统的分析。

  策略分析师-谷永涛

  我们着眼于两个方面对此次疫情进行分析:一是借鉴“非典”及其他疫情的案例分析相同和不同之处,二是站在当前时点对未来的宏观经济和市场短期进行展望。

  一、宏观经济

  2003年“非典”前后,我国经济处于上行周期,宏观经济内在动能强劲,”非典“疫情造成短期冲击,但并未改变经济方向。从季度GDP同比增速来看,2003年一季度为11.1%,随后在二季度下降到9.1%,第一、二、三产业增速分别下降1.1%、1.9%、1.8%。但在“非典”得到控制后,三季度的GDP增速回升至10%,三大产业GDP回升幅度分别是1.6%、1.9%和0.1%。可见疫情对于第三产业的冲击更大,恢复增速需要更长时间。彼时经济结构和市场结构都更加偏向投资,2003年投资对经济的贡献率是70%,消费贡献率为35.4%。

  反观目前我国经济的状况,GDP增速震荡下行,2019年四季度GDP同比回落至6%。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变,消费成为拉动经济的主要动力,全年GDP的贡献率达到57.8%,远超投资贡献率31.2%。投资的逆周期调节作用仍在,但对经济的影响力不如2003年。分产业看,2019年四季度,三大产业的GDP同比数据分别是3.4%、5.8%、6.6%,第三产业在GDP中的占比为50.8%。

  虽然我国还经历过手口足病、甲型H1N1流感、H7N9禽流感等流行性疾病,但综合传染性和致病性,均未达到非典和此次新冠状病毒的严重程度。我们主要参考非典疫情,并综合历次流行性疾病,分情形对短期和长期经济进行分析推演。

  根据信达医药行业组统计,2003年非典疫情在中国大陆的确诊人数为5327例,死亡人数为349,死亡率6.552%。根据Wind统计,截止2月2日11:20,中国大陆确诊新冠状病毒感染14411人,死亡304人,死亡率2.1095%。可见此次疫情的传染性高于非典,但目前的死亡率低于非典。较高的传染性,会加大政府对人口流动的限制,生产正常化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对经济的影响也更大。

  非典疫情在夏季来临、气温回升后得到控制,我们乐观假设疫情随着温度的回升逐步得到控制,或通过防疫手段遏制,那么对经济的影响会限制在短期之内。短期内经济会受到更大的冲击,尤其是假期延后和复工延迟。但从中期的角度看,虽然复工延迟,但投资需求仍在,短期的经济增速下降会在中长期内修复,对第二产业的影响会在一个季度减弱。但对第三产业的影响较大,尤其以服务领域,需要恢复的时间也要长于第二产业,预计会延续两个季度。完全消化疫情的影响,需要在疫情得到控制后两个季度的时间。

  参考历史上严重的疫情事件,例如埃博拉等做悲观推演,或者出现天气转冷后复发,那么对经济的冲击会比较大,冲击会有长期性和反复性,尤其恢复较慢的第三产业。此外,除了疫情对我国需求的影响,也有可能扩大到外贸领域,尤其叠加目前全球贸易结构的改变。

  此外,无论是在那种假设下,我们认为未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会加大力度,以对冲当前的疫情影响。对资本市场而言,此前讨论的是否会有“补库存”不会再存争议,短期冲击下补库存时点延后。

  二、股票市场

  借鉴2003年,在“非典”疫情初始阶段,市场走势并未受到明显影响,随着疫情进入爆发期,上证综指在2003年4月15日至4月25日内,九个交易日下跌7.89%。受到非典影响,当年五一假期延长,假期后第二个交易日市场仍大幅下跌3.04%,但随后在疫情得到控制后,上证综指也开始回升,5月12日至6月4日,上证综指上涨了5.98%。

  2020年一月份前期,股票市场对“新冠状病毒”的反映较弱,指数震荡盘整,直至春节前出现疫情扩散迹象,股票指数才出现较大回撤,当周上证综指下跌3.22%。

  我们观察了春节之后港股和A50的情况,二者跌幅分别是5.86%和8.21%,且其市场表现均为震荡回落:开盘后第一天大幅下探,随后有企稳迹象,但随着新冠状病毒确诊人数和疑似人数的增加,指数进一步下探。我们再来看下港股行业的表现,综合最近三天,市场的表现反映出周期股和非必选消费跌幅大。

  展望未来A股市场,我们认为开盘后的冲击不可避免,节前市场已经有一定预期,短期内的下跌大概率不会形成趋势性,行情的进展与疫情的发展有密切关系,鉴于目前市场的估值情况,我们对中长期的走势并不悲观。

  三、行业配置

  从对市场的影响来看,疫情会加剧市场对于经济的担忧,同时降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从基本面的角度看,与经济相关性较高的板块,短期内会承受跟大的市场压力,而服务业相关的板块,也会受到较大影响。从风险偏好来看,高弹性的小盘股回撤的幅度或超市场整体。

  借鉴“非典”时期市场表现,疫情对市场有冲击,但并未改变市场风格,预计此次新冠状病毒也不会改变A股市场风格,科技股板块虽然在短期也会受到冲击,但行业的中期景气度不会有明显影响。我们认为在市场短期冲击过后,科技股,尤其是硬科技领域是关注重点。

  大类行业展望上,我们认为周期板块和可选消费板块受冲击最大,中短期应该谨慎。回顾2019年12月以来的市场反弹,周期板块的反弹则起始于11月15日左右,源于经济数据的好转,且板块整体表现较为一致,我们认为周期股的表现主要是反应了阶段性经济数据的反弹。随着经济预期的下降,周期股的表现或承受更大的压力。疫情冲击下,可选消费,尤其是休闲服务相关板块的基本面影响较大。配置方面,我们认为两条主线可以参考,一是景气度仍然持续向上的科技板块,尤其是硬科技领域;二是中长线配置的低估值蓝筹股,以及行业龙头个股。

  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杨松

  一、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带来防护和诊疗短期需求阶段性增加,防护理念的转变更值得关注

  1、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的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使得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短期需求大幅增长,生产及销售防护产品的公司短期内有望受益,如奥美医疗英科医疗等;

  2、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诊断试剂盒进行病例的确诊并通过体外诊断产品和医学影像产品进行医学观察,随着疫情的扩散及发展,检测产品需求阶段性大幅上升,获批有检测试剂盒及诊断医疗器械企业有望受益,如华大基因达安基因迈瑞医疗安图生物

  3、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逐步蔓延,疾病诊疗需求迅速增加,进入规范治疗指南的相关药品的生产企业有望受益,如安科生物以岭药业红日药业等。

  从中期维度,我们认为更值得关注的是疫情对医务人员和公众所带来的防护理念上的影响,经历2003年非典和本次新冠疫情两次重大疫情之后,无论是医务工作者,还是普通民众对于传染性疾病的认知有望显著提升,整体疾病防治需求有望增加,相关防护和预防产品,如医用口罩、医用手套、流感疫苗等领域值得重点关注。

  二、疫情仍在扩散周期,但预计最终死亡率不会超过2003非典

  从目前死亡人数看本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目前致死率全国为2.19%,武汉市致死率为5.97%,但除湖北以外其他区域致死率为0.216%,均显著低于2003非典情况(9.59%)。从湖北初期公布的死亡病例特征看,均是年纪偏大,且大部分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在初期整体治疗经验尚未形成的情况下,受制于医疗资源限制,治疗设备和治疗手段相对不足,因而湖北省,尤其是武汉市,早期死亡率较高。随着各地医疗资源陆续支援湖北,全国其他地区已做好相对充分的准备,预计未来致死率大幅增加的可能性较小。

  三、长期行业趋势未变——在政策趋势引领的产业逻辑下,寻找具有产品和服务定价能力的公司

  疫情对于行业主逻辑的影响较小,短期内医院就诊需求会受到一定的冲击,使得相关产品和服务的销售受到一定的影响。从非典的经验看,随着疫情形势的逐步明朗,各项经济活动将回归正常,医疗需求作为刚性需求,疫情只会导致需求释放时间维度的滞后,并未在总量产生较大影响。寻找具有产品和服务定价能力的公司,在疫情结束之后,需求可快速恢复,是现阶段医药行业投资的主线。

  1、产品创新度高、成本控制能力强、个性化需求满足能力强的公司,将获得来自注册审评、医保准入、医院需求、医生需要等多维度全方位的支持,相关标的:恒瑞医药、信达生物;

  2、美好生活向往将是未来十五年的核心主线,能够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公司将受益,相关标的:爱尔眼科长春高新、锦欣生殖;

  3、工程师红利驱动下的制造业升级,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下仍将持续演绎,相关标的:药明康德泰格医药、中国生物制药。

  非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舫朝

  我们分别来分析一下此次新冠疫情对券商和保险板块的影响。

  首先,通过港股市场和富时A50期货的表现来看,券商板块作为市场行情的风向标,随着指数出现一定调整是大概率事件,我们主要是探讨市场下跌后的策略。先说下结论,建议逢低布局券商板块,短期调整不改2020年长期机会。我们在之前的复盘报告中有表述,券商行情不仅与市场表现有关,还与流动性和经济预期有关。短期来看,此次疫情对经济形成冲击,由于第三产业的占比提升,且新冠病毒传播性强,当前国家弃开工掐断传播渠道,负面影响可能较2003的sars更大,但也正因如此,之前由于经济企稳预期带来的流动性收紧担忧,得到缓解。央行也于昨日表态将保持金融市场充动性合理充裕,货币政策有望保持宽松趋势,这是券商板块取得超额收益的基础。这个结论如果单纯从2003年sars后的市场表现复盘来看,可能会被误导。当时只有中信证券和宏源证券两家上市券商,疫情爆发后如果从4月16日市场高点计算,至5月30日,沪深300最大跌幅8.5%,而中信证券、宏源证券最大跌幅分别为13%和13.31%,在其后疫情出现拐点,沪深300达8%的反弹中,中信涨幅12%,宏源只有5.8%,而后由于经济重回高增长,流动性预期收紧导致券商板块至11月底出现了深调。基本面也与当前情况完全不同。从估值上来讲,当前券商板块估值在1.75X,历史中枢在1.5-2.5X,如板块出现10%调整,将回落至中枢下沿。从业绩上来讲,尽管Q1行业业绩会出现压力,预计为10%负增长,我们相应调低交易量和投行业务额,在资本市场深入改革未发生变化的大前提下,2020年行业利润预计为1490亿元,23%涨幅,ROE为7%。

  然后我们看对保险板块影响,疫情期间由于减少了人员接触和外出,代理人展业将受到影响。2003年1-5月寿险单月保费增速分别为64%、36%、22%、35%和20%,同比增速分别下降81pct、93.5pct、163pct、34.6pct、9.6pct,在疫情缓解后的6月份,保费增速回暖至48.8%,同比增速转正为22.9%。由于2017年后市场对开门红争夺较激烈,Q1人身险保费可达到40%,此次市场较2003年非典时对开门红数据影响更为重视。从港股表现来看,截止1月31日收盘,平安、新华、国寿、太保和太平分别较节前下跌6.5%、8.4%、8.54%、8.57%和9.6%,跑输恒生指数。我们预计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将影响保险公司增员进程,拉低险企的NBV增速,我们预测2020年全年平安、太保、国寿、新华的新业务价值增速分别为4%、5%、10%、4%,EV增速调低至15%-20%。如果以保险公司平均股价下跌8%测算,平安、国寿、新华、太保2020E的PEV将分别低至1X、0.79X、0.62X和0.76X,在我国人均GDP跨过1万美元的时刻,建议布局分享保险行业的发展。

  传媒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建会

  各位投资者大家好,我是信达传媒互联网分析师王建会,下面由我来解读一下这次疫情对于传媒行业的影响,整体来看,短期受疫情冲击较大就是以电影院线为代表的线下娱乐,相对应的以游戏和长短视频为主的线上娱乐则迎来爆发时点,下面我将分别对于游戏、院线、影视、长短视频做一下分析解读:

  一、游戏行业

  从我们跟踪的游戏数据来看,主要有两个结论:

  1、以老游戏为主的头部精品游戏表现亮眼。我们统计了七麦数据网公布2020.1.21-2020.1.31游戏畅销榜前十游戏情况,发现:①前十的游戏中,有七款游戏是老游戏,仅有三款是新游,分别是莉莉丝的剑与远征、阿里的三国志·战略版和完美世界的新笑傲江湖。②以2020.1.31的数据来看,畅销榜前十的游戏,出自腾讯的游戏有四个,出自网易的有三个。腾讯的王者荣耀持续霸榜第一,同样出自腾讯的和平精英连续8天占据畅销榜第二。利用春节加强宣传活动,网易的阴阳师重回前十,剩下的游戏分别出自莉莉丝、阿里和完美世界,春节期间游戏头部效应凸显。从下载量的角度来看,2020年1月30日畅销榜前十游戏中,莉莉丝出品的新游剑与远征在2020年1月份(2020.1.2-2020.1.30)的总下载量排名第一,近521.8万次,第二名、第三名分别是腾讯出品的王者荣耀和和平精英,总下载量分别为360.5万次、348.9万次,整体下载量相较于2019年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

  2、棋牌类的游戏由于线下娱乐受限春节期间迎来爆发时点。我们取免费榜前五棋牌类游戏下载量总和与畅销榜前五游戏下载量总和作对比,发现相比其他品类游戏,棋牌类游戏在春节期间的下载量有爆发式增长,下载量提升幅度远高于其他品类游戏。且在2020.1.22这一天也就是大年三十前两天,前五棋牌类游戏下载量总和开始超过畅销榜前五游戏下载量。我们统计了免费榜卡牌类游戏前十的情况:腾讯欢乐麻将春节期间的排名有较明显的迅速提升,1月22日排名第6,之后每天排名上升一位,到1月27日也就是大年初三后持续排名第一,同时欢乐斗地主也持续排名第二。棋牌类游戏除了腾讯的欢乐麻将和欢乐斗地主排名表现较好外,姚记出品的小美斗地主表现也比较出色。小美斗地主在1.21-1.26期间持续霸榜第一,27号后虽失去榜首地位,依然排在前五的位置。

  关于游戏行业投资逻辑,短期来看,受疫情影响线下娱乐严重受限及春节假期得到延长,尤其学生假期有望延长至2月底,以长短视频和游戏为主的线上娱乐迎来爆发时点,从我们跟踪数据来看,头部精品游戏及休闲棋牌游戏表现亮眼,有望助推精品游戏厂商一季度业绩高增长,为目前市场值得布局的避险板块之一,另外我们相信在政府和全国人民的重视下,疫情的有效控制指日可待。长期来看,头部大厂入局以及云游戏的持续推进有望持续的推动精品游戏内容价值重估,游戏行业2020年有望迎来业绩层面的上调及估值的持续提升。一方面长期建议重点关注优质精品游戏公司腾讯控股、完美世界、三七互娱游族网络世纪华通等,短期重点关注拥有棋牌类游戏的昆仑万维顺网科技姚记科技

  二、院线行业

  院线行业为此次疫情冲击最大的线下娱乐产业,主要源于春节档影片全部撤档和“囧妈”、“肥龙过江”等影片移至线上上映这两件事情影响,下面我们分别解读一下这两个事件对于行业的影响:

  春节档影片撤档,《唐人街探案3》、《姜子牙》、《夺冠》、《紧急救援》等春节档影片在上映前一两天相继宣布撤档,择机播出,影片出品方和院线方收益均受严重影响,对于影院来说,春节档是一年中收入占比最高的档期,尤其是对于很多三四线中小影院,春节档占到全年收入的很大比例,从过去几年的整体数据看2018-2019年春节档票房数据分别58亿、60亿,占全年票房比例在9%-10%之间,另外目前看来影院恢复正常经营仍需要较长时间,预计整体的票房损失有可能超过100亿,对于院线公司来说成本项主要是租金、影院折旧、人力等成本为主,预计上半年院线公司整体业绩将面临很大的压力,另外我们认为这一事件也将加速中小影城的退出,另外从2003年非典时期票房数据来看,疫情结束后影院票房将出现大幅度反弹,建议关注拐点机会。

  “囧妈”、“肥龙过江”等移至线上上映,受疫情影响,欢喜传媒取消之前的保底协议,授权字节跳动线上播放电影《囧妈》,字节跳动支付约6.3亿人民币价格,同时欢喜传媒与字节跳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包括字节跳动将在旗下APP首页为欢喜的内容开辟导流入口,双方受益分账、共建全新院线频道,合力打造“首映”品牌等内容。根据36氪数据,截至1月27日零时,电影《囧妈》在头条系四大平台(抖音、西瓜视频、今日头条、抖音火山版)及智能电视鲜时光三日总播放量超过6亿,总观看人次1.8亿,获32万条留言,对出品方来说,线上播放是疫情背景下最好的方式,对字节跳动来说,《囧妈》的知名度和事件背景是一次成功的营销。但我们认为此次事件并不能支撑线上院线将冲击甚至颠覆线下院线的逻辑。从观影体验上来看,电影院主要追求一个沉浸式的体验,线下目前很难满足这一条件,影片的观感将受到很大的影响。从目前的的付费情况来看,院线渠道仍是可以最大化影片受益的上映方式,线上平台难以撬动更高的收益。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短期受疫情冲击较大,从目前的来看上半年经营压力较大,从长期来龙头院线公司有望迎来长期买点,建议重点关注万达电影横店影视、猫眼娱乐等优质公司。

  三、影视剧行业

  影响影视剧行业最主要是暂停拍摄,目前已有多个剧组发布暂停拍摄计划,《大江大河2》《谢谢你医生》《有匪》《传家》《回廊亭》《青青子衿》《亲爱的自己》《原来你是这样的顾先生》等剧组宣布停拍,延期时间过长的话,有可能会影响部分剧集的确认节奏。从投资角度上来看,建议关注项目储备丰富的欢瑞世纪(维权)华策影视等。

  四、线上娱乐的长短视频行业:整体来看活跃度增加,从节目类型上来看,综艺类节目受到部分头部综艺延期变现一般

  从我们跟踪情况来看主要有三点变化:

  1、疫情期间线上娱乐方式需求增大,各线上长视频平台排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视频平台春节期间上线多部剧集,腾讯上线《三生三世枕上书》《将夜2》《新世界》,爱奇艺上线《爱情公寓5》《绝代双骄》《大主宰》等,优酷上线《乡村爱情12》《萌医甜妻》等,芒果上线《下一站是幸福》等剧集,另外哔哩哔哩举行会员组队送时长活动,新会员参与组队可获得148元/两年的优惠价格,今日头条也通过买断上映《囧妈》电影版权,加大力度的切入长视频领域。

  2、短视频节假日效应显著,再次迎来爆发时点,根据快手公布的数据,春晚直播期间,快手发出10亿元现金红包,全球观众参与红包互动累计次数达到639亿,创造春晚史上最大的视频点赞纪录,红包站外分享次数达到创纪录的5.9亿次,社交平台上晒春晚锦鲤的话题阅读量超过3000万次,快手直播间累计观看人次7.8亿,最高同时在线人数2524万。根据七麦数据免费榜APP,快手排名在除夕上升14位,之后一周一直处于前十名。2、字节跳动依靠春节档贺岁电影《囧妈》营销后来居上,西瓜视频从大年初一开始一直位于榜单首位,6.3亿影片成本的营销性价比高于快手,并带来良好口碑,并且和欢喜传媒合作同时上映了一批《疯狂外星人》《心花路放》《唐人街探案》等影片。

  3、疫情期间综艺类节目受到冲击,部分王牌综艺延期上映,从目前的来看《歌手2020》、《王牌对王牌》等头部综艺节目皆选择延期上映,短期来看有可能会影响视频平台部分广告收入。

  从投资角度来看,我们持续看好长视频领域长期的高成长性,建议重点关注芒果超媒、爱奇艺、哔哩哔哩等。

  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方竞

  大家好,我是信达电子方竞,我们在本次电话会议中,将着重整理各大电子板块公司面对疫情的应对方案;同时探讨电子板块的供需结构。

  一、分板块来看,首先是消费电子

  据信达电子产业链调研,绝大部分消费电子上市公司在2月9号或10号左右复工。其中复工较早公司有闻泰科技,嘉兴厂在1月30号复工,无锡厂是在31号复工。然后蓝思科技和宏信电子,他们的复工时间均在2月3号。整体来看,因为过去有不少消费电子公司在春节期间是有加班的。所以这一次延后复工会影响差不多一周多的订单。不过呢,每年Q1都是消费电子淡季,参考IDC数据,历年Q1的智能机出货量占全年比例一般在五分之一多一些。这样子量化下来,整体订单延后占全年业务比例不足2%。

  除此之外,经历了贸易纠纷加税的洗礼,很多消费电子公司都有海外工厂。比如说立讯精密,立讯精密17年就已在越南设厂,而且还有二期厂房规划在今年落地。现在立讯的越南工厂主要生产Airpods。除了立讯精密之外,歌尔声学、信维通信等公司也在越南设厂。闻泰科技在印度和印尼设厂;丘钛科技在印度设厂。我就不一一列举了。这些公司的产能放在海外,都是不受疫情影响的。

  从需求端来看,的确春节期间的线下销量数据下的很厉害,不过线上比例激增。参考咨询机构的数据,2018年国内市场的线上手机销量占整体比例的24%;2019年上升至28%。预计2020年Q1已经激增至四成左右。同时我们认为这种被压抑的需求是不会消失的。反倒会在后面的二三季度集中爆发出来。所以我们尤其期待后续高通,MTK等公司的低端5G基带芯片推出之后,会带动5G手机的价格下沉,进而推动5G手机的销量。这个还是很值得期待的。短期的小小波动不会影响长期逻辑。

  二、接下来是半导体板块

  其中设计公司我了解下来,有不少现在已经开启了Home Office模式,也就是在家办公。不过由于设计公司的很多环节都需要在公司内网运行,比如说版图设计,测试验证等,所以在家办公的效率较低。后面这些设计公司也将同样在2月10日正式复工。而晶圆厂的话是全年无休的。由于过年期间员工比少,所以一般会采用AB班模式,两班倒去生产。

  大家都知道病毒是需要灰尘或者液滴作为载体的,而冠状病毒的直径在80~120nm,加上载体就已经到微米级别了。晶圆厂一般采用的FFP2的过滤级别,可以过滤300nm的颗粒。所以之前有人开玩笑说晶圆厂里是全球最安全的地方,所以半导体行情走得最强。

  那么到了大家最关注的长江存储,长江存储前期发了公告,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正常有序进行,驻守在厂区的长存及厂商员工无感染病例,并采用分区隔离管控措施,避免外界病毒的带入。

  同时还有一点,我要强调的是,由于晶圆厂的生产需要占大面积的土地,所以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那么长江存储的工厂是在武汉和鄂州的交界处,离市区很偏远,所以整体受到肺炎的影响较少。

  当然还有很多朋友关注长江存储的产能扩张,因为这个关系到中微等设备公司的业绩表现。我们信达电子在1月份独家参加了长江存储市场合作伙伴沟通会,会上公司表明2020年内产能建设目标是5-6万片。那么现在设备公司还是如常交付,只是技术支持可能会换成远程技术支持。所以公司也没有调整产能的扩张节奏。而且就算因为疫情延后了一些,但是一两个月之后疫情过去了,还是会加速建设落地的。影响真的不大。

  需求端呢,我们也以存储器为例。大家都知道过去NAND和DRAM涨价涨得非常凶。主要原因是下游需求的回暖,同时三星,海力士等公司的工厂也陆续发生意外。

  但受到了冠状病毒肺炎的影响。现在下游的需求,或者说进一步的订单,我们交流下来是不太明朗的,所以短期内对价格有一定的抑制。但是展望二季度,我们还是很有信心的。5G带动了手机端存储器的容量和单价提升,服务器也在回暖,所以。长期来看,存储器涨价还是会持续。

  三、最后我们讨论一下面板

  关注面板板块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在武汉有不少面板的产线,比如说华星光电在有两条6代LTPS产线,天马有一条,同时京东方在武汉有120K的10.5代线。看似影响很大,但是呢,大家都知道面板是泛半导体板块。所以面板产线的洁净级别和晶圆厂几乎一样,过年期间都不会停产,接下来也会持续稳步运转。顶多是ab班轮班倒,大家会比较累而已。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华星光电的T4产线和京东方的B17产线。这两条产线目前在产能爬坡中,受到疫情影响,爬坡速度会有所延后。不过呢,面板厂产能开出放缓会加剧面板的供不应求。

  同时从需求端来看,过年期间大家在宅在家里面陪父母,陪孩子。看电视是最主要的娱乐活动。所以电视机的网购数据相比往年有显著提升。所以需求端是有推动的。所以说整体来看,我们坚定看好面板板块,接下来的涨价会持续。

  所以综合来看,电子板块受本次冠状病毒的影响不大,消费电子的复工延后,会小规模的影响一季度这个业绩表现。但5G驱动的长逻辑依旧在。那么半导体受疫情影响更小,同时大家都更多看的是国产替代的长逻辑,所以更加不用担心。面板这边的话,需求端的实际上还是有推动的,强烈推荐。

  零售行业分析师-李丹

  总体来看大家并不担心疫情会给零售行业带来长期的冲击,因为龙头目前处于一个稳健扩张的状态,拥有较强的长期发展逻辑和抗风险能力。而我们比较关注的是,由于人员流动性骤减,导致大量中低收入群体阶段性收入减少,对购买力和消费信心带来的影响,从而在短期影响部分板块的营业收入及业绩。

  为了对影响时间周期进行一个判断,我们复盘了非典时期的相关数据。

  一、复盘非典时期社零和消费者信心数据:

  2003年3月疫情进入爆发期,6月得到控制。从社零数据的总体走势上看:受疫情影响,社零同比短期放缓,但并未影响整体上升的大趋势。具体到月度数据上:2003年 5月为最低点,同比增速下降5PCT,随后6月开始上升,接近上年同比增速。从消费者信心数据上看,非典之后,消费信心指数从03年3月113.9降至5月100,之后经过9个月,上升至12月的111.2。

  对比非典前后两年(2002-2004)的社零以及消费者信心数据,我们认为非典对于零售的短期冲击约为4个月,上升期为5个月,共计影响时间为9个月。

  二、疫情之下,当前零售行业体现出哪些不同点:

  1.  影响时间周期或有增加:两次疫情时期,消费支出对GDP的影响力截然不同。2019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增长贡献率是57.8%,而2003年仅为35.4%。我们认为:当前消费和零售在经济中的地位会高于03年。假设疫情控制的时间周期和03年相似,同时疫情给零售带来的短期冲击和03年相似为4个月,但恢复期或将超过非典时期的5个月,从而总体影响的时间会超过9个月,可能会在9-12个月左右。

  2.  龙头抗冲击能力强:当前零售各细分行业龙头地位较为巩固,稳健开店、并购拓展的上升周期上,有着较好抗风险的能力。而另一方面,线下中小企业本来自身的经营形势艰巨,由于疫情,或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所以此次疫情对于中小零售企业的影响会远大于龙头,并进一步加剧行业的优胜劣汰,长期利好龙头。

  3.  新零售展现出一定的韧性:在2003年线上零售刚刚起步,电商、线上支付、物流都在萌芽状态,并且还有没有移动支付模式等,而2019年社零总量中,线上消费占比为25%,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线上交易虽然也受到消费力和消费信心的影响,但不受居民流动性限制,所以受到的冲击的激烈程度也较低,此外线上零售有较多的创新模式,商家与客户点对点的沟通在不断增多,例如节前比较火的网红直播带货等,备受关注的网络代运营商等等,这些线上的商业模式受到疫情的直接影响较小。

  三、疫情的短期冲击在各个板块造成的影响是怎样呢?

  受疫情冲击最大的零售板块为百货板块:百货板块因为人流骤减或暂停营业,目前开业时间大致定于元宵节前后,但仍然将导致整个行业错过春节、元宵节、情人节等重要销售季。根据我们之前的判断,短期冲击+恢复期,这两个阶段的时间有可能在9-12个月,从而对百货全年收入和业绩带来较大影响。

  超市行业较为稳定

  1.  总体需求量上升:春节和疫情导致的快递运力不足,在这段时间内,居民部分日常消费品购买会从线上转至超市。

  2.  食品采购需求上升:疫情导致外出受限,消费者的外食改成在家内食,从而食品采购需求上升。

  3.  短期阶段性提升较为明显:疫情引发的囤货--阶段性提升较为明显,我们这边沟通下来的情况是:高峰时期,备货量能够达到平日量的10倍。从品类上看,主要是食品类。客流量降低,但是客单价提升,客单价在千元以上的出现频次显著提升。

  4.  食品CPI:春节提前叠加疫情影响,食品需求较为集中,1月下旬食品价格呈温和上涨。

  因此,超市一季度超市收入将有较为确定的提升,并且优质超市公司在供应链方面的优势可以在确保特殊时期民生供应的同时获得了较大的收入提升。龙头企业不但拥有长期投资逻辑,也存在阶段性投资机会。

  母婴连锁店收入影响较小

  1.  市场上的龙头母婴店目前有10-15%的门店暂停营业

  2.  龙头企业过去积累的客户管理系统,一对一客户服务体系发挥出作用,鼓励线上下单,各个门店可以从线上对接客户,对接需求,门店工作人员可以送货到门。

  3.  基于龙头自身在过去两年处在开店扩张的过程中,新增门店带来新的销售,因此虽然同店收入受影响,但一季度同比受到影响少于其他线下专业店。

  因此,由于母婴连锁偏刚需行业,虽然有较强的线下属性,但基于龙头自身的抗冲击能力,以及新零售销售方式的推动,各个线下门店对于消费者有较为精准的把控,所以也能够进行主动获取需求的服务。在市场对线下零售悲观预期的背景下,母婴行业或会好于预期。

  四、我们对整个零售的看法:

  在目前的时点,整体零售的长期趋势不变,强者经过此次冲击的考验会显示出强劲的抗风险能力。由于零售行业中包含了所有的必选以及可选消费品,所以看待零售行业受冲击的强弱要区分对待。我们建议关注的板块是:1)关注有刚需属性的,短期及长期确定性较强的行业:超市行业。相关标的:家家悦永辉超市。2)母婴连锁行业被定义为线下行业,但由于母婴龙头的收入主要来自于母婴相关的快消品,如奶粉和纸尿裤等,所以自身有较强的刚需属性,或许会好于市场的悲观预期,销售收入能够较快恢复到正常水平。相关标的:爱婴室;3)化妆品行业:自身赛道的高景气度,以及强电商属性,并且过往数据证明非典期间未受到明显冲击。相关标的:上海家化;4)电商板块的代运营商,随着流量红利消失,渠道资源的竞争进一步加剧,代运营行业价值凸显,优秀代运营商出现。推荐标的:壹网壹创等。

  煤炭行业首席分析师-左前明

  疫情对煤炭行业影响分析:危中有机!

  总体上看,由于煤炭是基础能源,受宏观经济影响大,且加之其从业人员多、工人跨省区作业情况普遍、生产人员集中、空间小等特点,因此本次疫情对煤炭的影响相对其他周期性行业大。影响主要体现在:供需双弱、供给相对更紧一些。对于二级市场,煤炭等周期性板块受疫情悲观情绪、宏观悲观预期影响,节前已提前得到了一定反应。假期我们做了一些电话调研,总体判断是:危中有机,机会大于风险。下面从宏观、行业及投资策略3个角度分析如下。

  首先,一方面,从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来看,周期性行业短期承压。综合各方分析可以看出,大家一致预期是疫情对对一季度乃至上半年宏观经济将带来偏负面影响,但分歧在于影响程度。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是第三产业,尤其以消费、旅游、娱乐等服务业短期内受冲击较大。对此,我们认为一季度宏观经济承压是确定性的,但现阶段判断影响程度为时尚早,最终还要取决于我们国内疫情的发展、防控努力以及对冲政策。从市场节前反应和假期外围市场反应看出,悲观情绪下周期性板块和大宗商品价格明显承压。另一方面,从疫情对宏观政策的影响看,伴随疫情进入中后期,“稳预期”、“保增长”应逐步居宏观政策的核心地位。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小康社会目标是稳定预期的重要驱动力。对经济前景的预期就不应过度悲观。我们预计货币政策可能会转向相对宽松,财政政策也将更加积极,而我们知道以煤炭为代表的周期性行业受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影响是较大的,尤其是对二级市场预期下的走势影响则更为明显。2月1日,央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重点是加大货币信贷支持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维护经济稳定发展大局提供有力支持。就在今天下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为维护疫情防控特殊时期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和货币市场平稳运行,2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将开展1.2万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投放资金,确保流动性充足供应,银行体系整体流动性比去年同期多9000亿元。可以预料,在疫情中后期及结束后,宏观对冲政策将会陆续出台及落地,对市场预期带来明显的提振。

  第二点,分析一下疫情对煤炭行业的具体影响。总体看疫情对煤炭行业影响偏短期,主要体现在供需双弱、供给偏紧、进口增加、库存下降,价格坚挺等方面。中期视角考虑对冲经济下行压力下的财政、货币政策,从能源需求弹性角度,反而有利于煤炭基本面,这也是当前最主要的预期差之一。

  一是煤炭需求受到影响,但总体影响有限。对比“非典”疫情时期数据,2003年3~6月煤炭下游电力、钢铁等行业全国月度产量基本符合正常的季节性特征,没有因为疫情出现明显波动。从历史数据看,“非典”疫情并未明显影响当时的煤炭需求。从本次疫情短期看,受制于消费服务业的假期冲击、下游产业的复工复产延后,无论动力煤还是焦煤,在一季度的需求将会受到一定负面影响。但我们认为影响依然相对有限,一是由于第三产、消费行业对能源的需求拉动强度较低,即便其受疫情较大,对于电力、能源的拖累相对较小,更需要观察的是节后工业制造业的复工复产情况,以及相关投资能否起来。二是由于煤炭除用于制造业、房地产等需求之外,还用于居民消费(电力),而这一侧是不受复工复产推迟影响的需求,而且反而因为假期延长需求或将有所提升,当然工业需求还是占比更高的。

  二是煤炭生产将受到一定制约。据我们和陕蒙等煤炭主产区了解,大部分煤矿至今继续处于停产放假状态,少数煤矿以销售库存和保站台发运为主,参与保供应的多为国有大型煤矿。另据我们假期与相关煤炭企业交流来看,由于前期安全检查力度加大,部分地方煤矿自去年12月下旬便停产放假,并原计划将于春节假期后复工,但由于疫情防控需要,部分煤炭企业假期过后的复工复产将会受到影响,复工时间延期,具体时间要看疫情的控制程度,尤其以山西、内蒙、陕西、新疆等省份影响最大,这几个省占到煤炭供给的接近75%。因此,晋陕蒙主产区在春节期间停产的煤矿,部分无法按照原计划时间复产(春节期间不停产的则影响较小)。可以判断,2020年春节后全国煤炭产量恢复释放将会相对缓慢。

  品种方面,焦煤影响将更明显一些,当前保供主要是电煤,焦煤矿从政策上看没有参与保供的要求,主产地焦煤矿或推迟至2月中下旬复产。而从进口来看,疫情使得蒙煤通关量也大幅下降。同时,由于春节后疫情的加重,各省市加大了对运输车辆的盘查,甚至区域间道路封闭,而煤焦又以汽运为主。当前不管是生产还是运输均明显受到疫情影响,造成焦煤、焦炭被动减产,既上游煤焦资源无法完全满足下游生产需求。

  就在今天,国家煤监局刚刚下发了切实做好春节后煤矿复工复产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统筹兼顾,严格标准,做到安全生产没把握不复产、疫情防控没把握不复产,为坚决打赢疫情狙击战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同时对于实际到岗职工较少的煤矿,必须减少产量,减少进尺安排,减少开工头面。

  三是影响煤炭发运。陕西神木区域内煤矿只允许上站台通过火车发运或只能内销,暂不允许通过汽运外销。 内蒙多个煤炭物流园区临时封闭。内蒙各区旗发布了交通管制通告。港口方面,1月28日零点开始,京唐港停止集疏港,何时开港等通知。曹妃甸通用码头通知,除保障疫情防控物资车辆外,禁止其他车辆进出港。

  四是库存下降处于低位。由于节前港口贸易商主动清库存以及电厂内贸煤补充增加,导致港口库存进入近五年的历史低位,春节前后发运基本停止,导致港口调入持续低位运行,可售资源基本告罄,原先预期的春节前后在需求下滑情况下可能出现的累库存情况落空,秦皇岛港口库存持续处于略高于400万吨的低位,鉴于港口煤种多样化的情况,400万吨可能是港口库存的实际低位。

  五是煤炭进口量环比有望大幅增加。2019年煤炭进口量接近3亿吨,创五年来新高。1月份,电煤日耗保持较高水平,同时,各省区安全生产自检查趋严的情况下,进口煤通关有所加速,预计后一段时期煤炭进口量将较2019年12月有较大回升。

  综上,受疫情影响,煤炭供需应该是同步收缩的,但煤炭又是相对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供给影响更大一些,因此局面是平衡略偏紧。这一点从昨天2月1日国家能源局发文,要求相关地方和中央企业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煤炭供应保障工作的通知也可以看出,但部分产煤地区出于疫情防控需要的限制复产政策或将不会妥协。再考虑到2月份过后,紧接着是3月初的两会(安全生产压力也将影响供给),那么一季度煤炭供应端必然是较去年同期明显偏紧的。因此,从疫情对于供需基本面的影响来看,再结合当前偏低的库存状况,煤炭价格将在当前阶段将有望保持坚挺偏强运行。尤其考虑到疫情进入中后期后下游集中复工复产,需求快速提升,供给恢复相对滞后,届时煤价进一步上行的概率较高。这一点与大家出于对宏观悲观预期带来的负面情绪来比,是一个比较明显的预期差。

  更重要的是中期角度看:疫情过后,宏观调控的精力将从“控疫情”转向“稳预期”“稳增长”。同时考虑到一些季节性、假期旺季导致的消费对经济的增长负拖累很难通过非旺季来弥补,因此从经济结构上看,通过财政政策发力基建,乃至维持地产产业链的相对稳健,或将成为弥补一季度经济承压的主要手段之一。而前期我们队能源需求弹性的研究指出,二产相对三产的能源消费强度是更高的,因此,后面若通过财政基建或地产来弥补经济下滑的部分,则每一个点的GDP增速对应的电力、煤炭消费增长应该相较不发生疫情而言要高。

  最后从煤炭投资策略角度,谈三点:

  一是板块短期承压。受疫情恐慌情绪、经济增速明显下滑的悲观预期及一季度行业煤价、业绩等同比高基数等影响,节后煤炭板块或将继续承压。这板块与过去两年一季度的行业高点状况明显不同,即便不考虑本次疫情影响下,一季度煤炭板块大概率也是今年全年的低点,再考虑到本次疫情情绪传导下对板块的打压,反而是创造了更好的低吸机会。

  二是不改中长期系统性修复趋势,关注回调后的配置机会。综合考虑年前市场已一定程度反映了悲观预期,板块已有较明显回调,因此对后续调整幅度没有必要过度悲观,受情绪影响下的行情必定是短暂的,最终行情将取决于基本面的坚挺甚至下游开工后补库的向好,有望在一季度后半段呈现筑底震荡格局。伴随疫情得到控制、宏观对冲政策出台等,步入估值系统性修复阶段。从这个角度和行业预期差来看,回调反而是较好的机会。尤其是对于春节假期不停产,或受影响较小的头部煤炭公司如中国神华(主产区未停产)、兖州煤业(国内部分停产,海外产能不受影响)、陕西煤业(部分停产)。以及区域性煤炭龙头公司,如露天煤业(未停产)、盘江股份(已复产)等。另外高度关注整体焦煤板块的投资机会,如平煤股份(未停产)、西山煤电(部分停产)、淮北矿业(逐步复工中)等。

  三是关注智能化开采领域投资机会。疫情过后,生产生活业态将朝着智能化、线上化发展,产业减人提效将是一段时期的主流。风险中酝酿机遇,或将催生新的业态。煤炭行业尤其以人员多、工作人员集中度高,通过推进智能化开采,减人提效将是大方向。关注煤炭智能开采领域的龙头公司天地科技

  风险方面,需要关注三点,一是本次疫情的发展态势若超出当前预期进一步明显恶化,则对宏观经济和相关产业影响程度将加剧,二是煤炭企业产量受明显冲击的情况下降影响相关公司业绩,三是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包括中美贸易战、中东局势对国际油价的影响等)。

  金属新材料行业首席分析师-娄永刚

  核心观点: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并不断扩散,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内交通管制和工业企业延长假期和人员隔离,对有色行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以史为鉴,我们通过复盘2003年非典疫情对有色行业的影响并结合当前行业基本面情况,初步判断认为短期调整并不会改变中长期企稳的态势。分子行业梳理:基本金属短期看或将受面临一定压力,但看好疫情后的反弹机会;贵金属板块受益避险情绪持续升温推升价格上行;新能源短期受疫情影响,中长期来看下游受全球新能源汽车放量热潮拉动,锂钴价格有望回升。

  一、     疫情蔓延,短期供需双弱

  疫情不断蔓延,对有色企业生产经营和下游消费将产生影响,短期或将造成供需双弱局面。据我们电话调研情况,当前交通管制和工业企业延长假期和人员隔离的实施,生产企业面临物资供应紧张、在岗人员短缺、在建工程延长、物流不畅等被动局面,不少企业生产经营将遭受巨大压力甚至被动减停产。铜铅锌等冶炼等企业副产品硫酸运输或消费出现问题将倒逼企业停产。据阿拉丁调研了解,新疆和内蒙区域内大型电解铝复产和启动放缓,主要是因为原料保障能力下降和部分冶建安装工人推迟复工。因此,我们认为供给随着疫情持续或将出现较大收缩。中国是全球主要的金属消费国家,基本金属消费水平和国家经济水平密切相关。此次疫情对中国经济增速的担忧不断加重,由此也造成了金属价格短期有较大压力。在此悲观预期下,春节期间伦敦交易所金属价格大幅下跌,1月24日-30日LME铜、铝、锌、铅、锡、镍价格分别下跌-7.72%、-3.93%、-6.24%、-4.45%、-3.61%、-4.55%。贵金属避险情绪有所升温,COMEX金、银价格分别上涨1.6%、0.29%。

  二、复盘非典,基本金属先跌后涨,贵金属震荡上行

  非典疫情 基本金属价格先跌后涨。2003年的非典疫情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潜伏期(2002年12月-2003年2月)、爆发期(2003年3月-5月)、衰退期(2003年6月-8月)。潜伏期从中国发现首例非典患者开始。期初由于信息不透明,市场对于非典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担心有限,且当时中国制定了通过扩大国内需求支持经济增长的政策,金属价格并未受到疫情影响,LME铜、铝、锌、铅、锡的涨幅分别为5.43%、3.29%、0.06%、0.75%、7.59%。爆发期从世卫组织向全球发布警告开始。金属市场的恐慌从2003年3月初开始至4月中旬中国将非典列入传染病进行管理为止,在此期间LME铜价最大跌幅8.2%。衰退期从中国内地没有新增病例开始。随着非典疫情的结束,金属价格出现反弹,LME铜、铝、锌、铅、锡的涨幅分别为3.57%、1.64%、4.8%、6.96%、1.99%。

  非典疫情爆发期 贵金属价格上涨。与基本金属不同,贵金属价格走势叠加了美国的货币政策影响。2003年之前,美国经济正处于网络泡沫破灭、911事件后的经济复苏阶段。在此期间为了摆脱经济和金融困境,美联储采取降息的手段刺激经济。在此阶段,美元指数回落,通胀率回升,实际利率出现下行。与此同时,2002年欧元正式流通,削弱了美元的地位,加速了美元指数的下行。在非典疫情的潜伏期,COMEX金价已经上涨10.3%。2003年3月份,美伊战争爆发,中东及周边大量资本流向美国,助力了美元指数的短暂回升,随后4月份战争逐步进入收尾阶段,美元指数出现回落。在非典疫情的爆发期, COMEX金价上涨4.05%。在非典疫情的衰退期,美元指数和实际利率有所回升,金价高位震荡,COMEX金价上涨3.1%。

  两轮疫情对比,此次影响更大。本轮疫情与上一轮疫情爆发时期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明显不同。2000年中国正处于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回升的阶段。2003年国务院提出将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国内的信贷规模快速增长,有利于有色金属的消费。虽然非典疫情对当时的中国经济产生了短暂的影响,但是疫情结束后中国经济增速快速出现反弹,2003年四个季度GDP增速分别为11.1%、9.1%、10%和10%。2000年前后美国经济正处于复苏阶段,美联储通过降息的方式刺激经济增长,带动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2003年四个季度GDP增速分别为2.2%、3.5%、7%、4.7%。受美国、中国等经济体影响,全球经济在2003 年前后开始重回增长。本轮疫情爆发时,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与美国贸易摩擦争端刚刚阶段性缓和。全球经济处于贸易保护主义下的低速增长期,美国正在通过降息刺激经济增长。与此同时,中国金属产消在全球占比远高于2003年非典爆发期,而且当前控制封城和隔离等措施对行业供需影响较大。因此,本轮疫情对全球有色行业的影响要高于非典阶段。

  三、坚定信心,把握投资机遇

  投资评级:基本金属看好疫情后反弹。从供给的角度看,当前金属的供给并未受到影响,短期的下跌主要是受到需求下滑预期的影响。但是随着交通管制的持续执行和贸易或将受限,供给端的冶炼企业生产经营或将受到现金流、原料供应和人员严重影响。从消费角度看,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逆周期政策或将不断加码,基建力度或将在疫情稳定后不断发力,基本金属需求或将逐渐企稳。从库存角度看,因为冶炼生产的连续性和下游加工的延迟复工,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累库情况。待疫情缓解后,下游复工集中补库,供需失衡叠加预期向好,金属价格有望出现反弹,后期建议关注基本金属中的铜和铝板块。贵金属看好持续上行。疫情的蔓延与持续对中国经济甚至全球经济复苏增加不确定性,疫情或将助推贵金属上行。全球低利率环境和避险情绪不断升温,建议继续关注贵金属板块的投资机会。新能源看好新一轮增长周期。全球电动化的大幕已经拉开,产业趋势成为共识。需求拉动,中小产能及无效库存出清后,锂价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短期受疫情影响,复产时间延后推迟下游需求复苏时间;中长期来看,下游受全球新能源汽车放量热潮拉动,锂钴价格有望回升。

  风险提示:疫情进一步扩散;疫情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化工行业首席分析师-张燕生

  一、疫情对第三产业影响大于第二产业。2003年非典疫情在第一季度末才真正开始大范围流行,二季度全面爆发,三季度初结束。当年第二产业四个季度的GDP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3.2%、11.3%、13.2%和13%,第三产业四个季度的GDP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0.5%、8.7%、8.8%和10.1%。可以看出无论从影响深度还是长度来看,非典疫情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大于第二产业。

  二、非典疫情对当年的化工品产量影响不大。选取纯碱、烧碱、农药、初级塑料4种基础的化工产品,观察其2002、2003和2004年的产量同比增速。纯碱产量3年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7.4%、8.1%和14.3%。烧碱产量3年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1%、14.4%和13.1%。农药产量3年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3.6%、6%和9.5%。初级塑料产量3年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4.9%、16.7%和12.8%。简而言之,如果单从这些化工品的全年产量增速来看,根本看不出其中一年有非典疫情的影响。

  三、新冠疫情下的化工行业走势不能简单类比非典疫情。不同之处有四:

  (1)2003年第二产业GDP 6.1万亿,第三产业GDP 5.3万亿。2019年第二产业GDP 35万亿,第三产业GDP 47万亿。二者位置已经逆转,新冠疫情将对整体国民经济产生更大的影响,消费能力的降低将对第二产业的需求产生更大挑战。

  (2)2003年Q1时中国实体经济部门杠杆率是139%,而到2019年Q3已经增长到251%。2003年Q1时居民部门杠杆率是15%,而到2019年Q3已经增长到56%。我们需要注意到,负债是不受疫情影响的。

  (3)目前看,新冠的传染性强于非典,确诊病例数已经大幅超过非典,并且还未见顶。因此新冠疫情的持续时间长度可能超过非典,可能对国民经济产生更大的影响。

  (4)一个季度的非典疫情并没有显著改变当时的经济走势。而今天,即便新冠疫情的影响很快散去,我们经济的走势与当时不同。1月份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虽然签署,但输美产品税率变动不大。化工行业处于下行周期仍未确认见底。

  四、具体到标的和公司,新冠疫情将对化工行业大面积产生负面影响是无须赘言的,我们仅是以一定的逻辑线条梳理受影响小的。疫情会影响产品需求,无论是国内还是出口,更会影响生产。所以公司业务中海外产能和市场以及盈利在公司的总量中占比高的,受此次疫情影响较小。我们推荐关注赛轮轮胎玲珑轮胎安迪苏雅克科技。赛轮和玲珑情况类似,公司约四分之一的产能在海外,分别为越南和泰国,贡献利润占比超过四分之三。目前越南确诊新冠5例,泰国14例,影响显著弱于国内。安迪苏除南京工厂外,超过半数的产能在法国和西班牙,市场遍及全球,分摊了风险。雅克科技收购的韩国子公司Up Chemical营收占公司24%,毛利占公司约41%,也可以部分的规避风险。

  石化行业首席分析师-陈淑娴

  疫情期间最热门的石化产品是口罩,很多药店都卖断货,各种买不到。其实口罩也属于石化产品,是由纤维级别的聚丙烯这种原材料做成的,国内除了三桶油旗下的石化企业以外,还有卫星石化东华能源这两家主要生产聚丙烯的上市公司,那么突然爆发的口罩需求是否能带动聚丙烯的价格上涨和利润上升呢?

  如果我们细细的去拆分聚丙烯和口罩的产量数据的话会发现,近几年整个全国的口罩的产量是在50亿只左右,按照一吨聚丙烯可以生产25万个口罩来说的话,也只需要2万吨左右聚丙烯,而相对于全国2500万吨左右的聚丙烯总规模来说,口罩消耗的聚丙烯量微乎其微。但2020年疫情发展远超预期,按照14亿人每人每天1只口罩来算,按照30天防护期,则需要420亿只口罩,也就是说单看2020年2月口罩消耗量,可能就是近几年全年的8倍,则2020年用于口罩用途的聚丙烯量大概率会大幅上升至20万吨以上,因此像卫星石化、东华能源这样的民营聚丙烯公司也在积极将聚丙烯从颗粒状改成纤维级,并通过政府联系与医护企业合作生产保障口罩的供应,虽然这种举措很难拉动聚丙烯的价格和利润,但是打通了石化企业生产-销售的路子,并支援了全国抗疫情,另外像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恒力集团(恒力石化)也捐款支援灾情,提升了石化企业的社会形象。

  从整体来讲的话,石化其实是从生产的角度来说是受影响程度比较小一点的,因为石化装置现在都已经比较智能,然后需要的人工相对比较少了,而像PTA这类产品本身也是一种颗粒状的,也是能够存放一段时间的。所以对于生产来讲,目前影响还较小。但是由于pta这种产品,然后它的下游终端是用在纺服上面。而这个纺服在2019年是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致需求被严重地压制。然后19年12月份出现了第一阶段的中美贸易的好转,需求也出现了短暂的修复,但是很快春节就来了,所以下游的纺服企业在春节前就出现了一个季节性的放假,再加上春节后的这个推迟复工,现在这个复工的时间也很不确定。因此,短期来说石化企业可以维持生产累积库存,但是最终的话,由于你的下游的这个销售的渠道不通畅,也会导致企业的这个提前的一种检修或者降负荷的行为。

  疫情期间,国际油价出现了大幅下降。自1月8日伊朗对美国驻伊拉克军事基地实施导弹袭击后,国际油价一度创9个月新高,Brent和WTI突破71和65美元/桶,此后地缘溢价回落,油价震荡下行。1月20日起,伴随我国新型肺炎疫情的发酵,市场开始担忧疫情对原油需求造成影响,油价迅速回落,春节假期期间,确诊人数快速增长,病毒传播范围扩展至全球各大洲,油价跌幅进一步扩大,Brent与WTI以及累计跌幅分别达到7.42%以及7.29%,2月1日Brent与WTI为56和51美元/桶。1月油价呈现大幅波动的倒V型特征!从国外来看,俄罗斯方面2月1日称OPEC可能在2月份提前召开部长级会议以决定是否延迟减产;而利比亚国内出现了暴乱,油田和油港被关闭,原油产量和出口量从在1月16日的117万桶/日锐减到1月30日的30万桶/日,但油价仍主要反应了市场对中国疫情的担忧,而对这两个利好尚未做出反应。

  我们认为,春节期间国际油价跌幅超过7%,我们认为跌幅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市场的悲观预期,考虑到近期利比亚自1月17日起有近100万桶日的供应下线,目前仍未恢复;且OPEC将提前召开部长级会议以应对需求回落,我们认为在疫情能够得到大体控制的情况下,继续下跌空间有限。

责任编辑:张仙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2-06 雪龙集团 603949 --
  • 02-05 瑞松科技 688090 --
  • 02-04 道通科技 688208 24.36
  • 02-04 英杰电气 300820 33.66
  • 02-03 耐普矿机 300818 21.14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