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日财经早报》已更新,航空股大幅调整,白酒股被点名,背后的逻辑是什么?节前效应明显,短线机会将来自哪里?具体内容请听早报本日解读。
原标题:1059只 2.2万亿!公募基金发行刷新纪录 这轮“爆款潮”有何不同?
来源:国际金融报
2020年对公募基金而言,是刷新纪录的一年——发行数量和发行份额双双创新高。
两组数据足以表明公募基金的火爆:据统计,截至9月21日,年内新成立的基金数量为1059只,发行份额合计22042.14亿份。
今年的特别之处在于:一是基金发行数量继2019年后再度破千,且已超过去年总的发行数量(1042只);二是公募年度发行份额首次突破2万亿份。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繁荣的背后存在一定的水分,新发基金“赎旧买新”现象较为明显。
第三次“爆款潮”
从产品类型来看,权益类基金是今年公募发行的主力。其中,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成立数量分别为180只和466只,发行份额合计1.41万份。
爆款基金贡献了大量的流量。截至9月21日,年内已诞生19只百亿级的权益类爆款基金,平均发行规模达170.77亿元。(注:本文所指爆款基金均为成立规模为百亿级的权益类基金)
据光大证券统计,此前也出现过两次爆款潮:
第一次是在2006年-2009年,期间共出现过21只爆款基金,平均发行规模178.68亿元,主要背景是牛市环境下基金产品的稀缺,投资者对基金的需求升温。
第二次发生在2015年,彼时市场快速走牛,短期能获取高收益的基金经理成为追捧对象,共出现过9只爆款基金,平均发行规模173.92亿元。
光大证券认为,与2015年相比,今年的爆款基金呈现出三点不同:
一是爆款基金的参与人数相对2015年增加明显,平均认购户数超过30万户, 且各家基金公司在托管行的选择上有所差异,“明星基金经理”效应逐步加强,托管行的分布逐步多元化。
二是2015年爆款基金更看重短期的业绩,而2020年更多看重中长期业绩,但基金经理之间的风格有所差异:王栩、冯波等在投资上相对更为均衡,但也有各自所略微偏好的板块;郑磊、楼慧源等主要专注于医药行业;胡昕炜、王宗合主要专注于消费行业;李元博、许炎、郑希更专注于TMT行业。
三是今年的爆款基金二季度重仓股在医药行业占比最高。爆款基金经理的老产品重仓股在医药行业占比最高,持仓相对较多的为长春高新、药明康德、迈瑞医疗;新产品将港股纳入重仓股,包括:美团点评、腾讯控股、药明生物等。
存在“虚假繁荣”
从发行份额来看,2.2万亿份虽然足够惊艳,但也存在一定的“虚假繁荣”。
新发基金“赎旧买新”现象较为明显。据东吴证券统计,今年一季度新发基金(股票型+偏股+灵活)二季度赎回率29%,高于过去十年均值24%,“我们发现上行行情中赎回率普遍都会抬升,背后是基民的获利兑现。”
今年1-8月公募基金净发行9892亿元,按一季度赎回率29%,实际净流入7023亿元。
从过去十年来看,新发基金缩水是常态。东吴证券提到一组数据:2010年至今,新基金发行后首个季度平均赎回率24%,一年后平均赎回率33%,两年后平均赎回率50%。
数据还显示,新基金集中大量发行始于各牛市中期,并在牛市达到顶点时,新发行规模达到峰值。本轮新发基金大量发行始于2020年初。
而投资者往往会“追涨杀跌”,大量申购集中于牛市后期。东吴证券表示,在牛市前中期,基民主要表现为净赎回,牛市后期,基民开始集中大量申购,并在牛市达到顶点掉头向下时,申购份额同步至最高值。
由此可见,“爆款魔咒”并非空穴来风。基金净增加份额与市场表现同步变化,且在各轮牛市行情最高点时基金净增加份额也达到最高。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责任编辑:张恒星 SF142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