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物资扩产提速:政府兜底 企业转产

医用物资扩产提速:政府兜底 企业转产
2020年02月10日 03:22 第一财经

  政府兜底 企业转产 医用物资扩产提速

  作者: 祝嫣然 林小昭

  截至2月7日,全国口罩生产企业产能利用率已经达到73%,其中医用口罩产能利用率已经达到87%。 

  2月10日多数企业复工,疫情防控进入新一轮关键阶段,保障医疗防护物资供应是当前的突出任务。

  国家不仅在近期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保医用物资供应的措施,各地企业也积极复产、增产、转产。

  国家发改委在近日表示,目前已全面摸清全国口罩生产企业的底数,第一时间组织口罩企业恢复生产,同时向口罩企业及其关键原料和设备生产企业派驻协调员,协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面临的用工、资金、原料供应、设备采购等问题。

  截至2月7日,全国口罩生产企业产能利用率已经达到73%,其中医用口罩产能利用率已经达到87%。

  政府兜底 央企转产

  2月9日,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王斌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说,商务部已建立31个省区市商务部门疫情联防联控应急工作联络机制,应部分地方需求,协调落实口罩等货源200多万只、方便面货源200万桶。

  除此之外,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发挥政府储备作用 支持应对疫情紧缺物资增产增供的通知》(下称《通知》),公布了第一批政府兜底采购产品目录。

  目录中包括医用防护服、N95医用级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医用护目镜、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全自动红外体温检测仪等10类疫情防控重点医疗物资。《通知》明确,国家相关部门根据疫情防控需要,按现有收储制度和办法,对目录中企业多生产的重点医疗防护物资,全部由政府兜底采购收储。

  2月7日,武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胡亚波透露,武汉市仍存在医疗物资缺口。他介绍,以2月6日当天统计的数据为例,武汉市医用防护服当日需求是5.99万件,缺口是4.14万件;医用N95口罩当日需求11.9万个,缺口是5.68万个;医用护目镜包括面罩当日需求是2.25万个,缺口是1.92万个。

  除了湖北,其他各地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医疗物资短缺。《通知》指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尽快实现转产,重点生产应对疫情急需的紧缺医疗物资。积极帮助企业解决资金、资质、生产场地、设备购置和原材料采购等实际困难,促进上下游生产良性循环,提高全产业链生产能力。

  目前已有多家中央企业紧急组织相关产能增产扩产、改造转产,开足马力生产医用口罩、防护服等物资,并通过统筹海外采购等举措,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一线重点医疗防控物资保障工作。

  中国化工旗下昊华科技所属沈阳橡胶研究设计院是国内专业从事胶管、胶布制品研发和生产的国家级院所,现已紧急转产隔离服。

  沈阳橡胶院党委书记、总经理常敏介绍:“我们的隔离服采用橡胶或橡塑涂覆织物为主要原料,清洗消毒后可重复使用,A型可以使用30次。”目前,沈阳橡胶院A型隔离服每天交付60套,B型隔离服正在紧急备产中,预计最大产能可以达到860套/日。

  《通知》还强调,凡收储的物资,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检测认证。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物资或劣质物资,一律不得收储。同时,进一步加大对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销售企业的督促检查,坚决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加强履约情况监督,对违法生产不合格产品和严重违约的企业,依法严肃查处。

  沈阳橡胶院研制生产的“隔离服”为第I类医疗器械,需要办理产品备案和生产备案,而这只花了5天时间。

  沈阳橡胶院1月31日全面启动“隔离服”开发,成立了三个“党员突击队工作组”,分别负责资质办理、产品研发设计,产品生产、物资采购,以及资料申报工作。2月1日,首件“隔离服”样件正式出炉。检测中心完成“隔离服”全项检测,“体检”合格后,申报“隔离服”第I类医疗器械备案凭证资料。2月3日,完成生产经营范围增项,拿到全新营业执照。并成功获得“隔离服”《第I类医疗器械备案凭证》和《第I类医疗器械生产备案凭证》。

  各地加速物资生产 力争自给自足

  疫情防控达标是复工的前提,而口罩更是其中关键。当前,各地都在加快口罩等物资生产。除了一些纺织服装类企业外,许多原本与医药制造不相关的行业公司也开展“跨界”,临时获取资格置办设备,开始转产口罩。

  福建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做好福建省疫情防控物资扩产、转产、新建“三个一批”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加强合力推动,组织企业开足马力、全力生产,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采取扩产、转产、新建等方式快速扩大口罩、防护服等应急物资产能,尽快实现全省口罩日产量2000万个(其中医用N95日产量100万个、医用外科口罩日产量200万个)、防护服日产量10万件。

  同时,加大支持“转产一批”。细化摸排有条件转产的企业名单,引导企业加快转产速度,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进一步提标提质、转产扩能,引导有条件的民用防护品生产企业转产口罩、防护服。

  “我们这里有个厂转产,原本要15天出图纸的,现在1天就出了。这个企业实施原有厂房改造和新建厂房两条腿走路。”福州市当地一位政府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福建在支持企业转产、增产口罩、防护服方面力度非常大。“现在是疫情紧急的时候,我们现在的速度就是雷神山速度。”

  在生产资质方面,福建省也提出要简化审批程序。对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等防护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生产许可和检验检测等实施特别措施,采取告知承诺应急审批制,简化申报资料,合并产品注册及生产许可证检查流程,启动加急检验检测程序,同时认可企业部分自检报告。对符合许可条件的企业现场确认后立即办理产品注册和发给生产许可证;对申请应急审评审批的企业,符合要求的,颁发有效期3个月的临时医疗器械注册证和生产许可证,可视疫情情况予以适当延长。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福建的纺织服装等轻工业十分发达,转产、增产口罩、防护服等物资有很好的基础。但对企业来说,转产需要新购置机器设备,而且现在口罩生产的原材料、物流、人工成本都在上涨,再加上未来疫情结束后,口罩的需求将明显下滑,购置的机器设备将闲置,所以折算下来生产成本高,企业也会有各种顾虑。因此有关部门要采取多种扶持举措,比如价格激励、购置机器补贴等形式,打消企业的顾虑,提高企业转产、扩产的积极性。

  上述福州市政府人士告诉记者,在机器购置补贴、生产补助方面,当地政府已经做了一系列安排,打消企业的疑虑。

  福建也提出,支持各设区市统筹财政资金用于企业的设备补助、员工奖励、贷款贴息等,激励企业迅速增产增效。对企业在疫情期间增加的生产运营成本予以补助;在政府收储任务结束后,若企业生产原料或半成品出现大幅库存,可由政府采取回购、补贴差价等方式兜底解决,所需费用省市财政共同承担。

  不光是福建,广东、浙江等地也在全力扩大口罩、防护服的生产规模。

  2月7日,广东省省长马兴瑞赴佛山、东莞市调研疫情防控期间物资保供稳价工作。他表示,随着节后返工潮到来以及防控工作深入开展,防疫物资需求量进一步加大。对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扩大重点急需设备及关键零部件生产予以财政金融支持,加大技改奖励力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浙江日前提出,要优先保障医用口罩的生产,全力做好省控重点口罩企业的生产经营保障工作。支持其他口罩生产企业出口转内销,支持民用口罩生产企业提升转产医用口罩,支持有条件的生产企业转向口罩生产。采取有力措施,特事特办帮助企业解决用工、资金、原材料供应、资质等相关问题,确保企业满负荷连续生产。

  常州市工信局日前也发出《致广大纺织服装等企业家的倡议书》,倡议纺织服装等企业临时转产口罩、防护服等防疫急需用品,还开出“绿色通道”帮助服装企业,向省、市药监部门递交临时转产申报材料。

责任编辑:覃肄灵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2-19 建业股份 603948 --
  • 02-17 紫晶存储 688086 --
  • 02-13 中银证券 601696 5.47
  • 02-12 良品铺子 603719 11.9
  • 02-12 华润微 688396 12.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