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郑步春
上周,A股表现震荡,但多数个股以上涨为主,权重股相对低迷,而多数题材股、科技股等表现相对较好。全周沪综指微涨0.29%至3102.29点,拉出第六根周阳线。其余股指表现更好,深主板、中小、创三综指周涨幅分别为2.10%、2.21%、3.51%。
大盘及个股上周的震荡反复较多,应与短线超买相关,与美伊对抗局势反复无常相关,还与年报预告渐渐进入密集期相关。超买肯定有一些,毕竟股指周线五连阳。在美伊及中东乱局方面,上周先有危机升级,后有危机缓和,局外人极难猜测。整体来说,美伊对抗对A股影响不是特别大,最终只是黄金、军工、“两桶油”等反复较大,多数个股显得较麻木。
在年报预告或业绩快报方面,暂时还是业绩优于预期的快报或预告较多,但投资者仍然担心那些还没公布预告或快报的公司,所以操作上会趋于谨慎。上周末有大量公司发布了业绩预告或快报,多数公司基本上符合市场预期,但也有少数“爆雷”,如北斗星通预亏5.5亿元至6.5亿元,主因是商誉减值5.3亿元。
商誉主要来自收购溢价,若干年后如发现该溢价已不再合理时就可能做减值计提。投资者在北斗星通案例中吸取教训,如发现手中持股在过去几年累积了较多“不太可靠的商誉”,那么就该更警惕,减持或换股均可考虑。
商誉高相对易爆雷,但投资者也不宜一竿子打翻所有商誉偏高公司。这件事的关键其实并不仅仅在于商誉高低,而在于该商誉能否带来“足以匹配”“虚增”的那部分资产收益。
我们以爱尔眼科为例,这家公司外部收购相当频繁,多年来已成常态,肯定就会形成不少商誉,所以投资者如果仅看商誉就可能错过大牛股,故投资者一定要具体案例具体分析。
一般来说,除了较难分析的“利益输送”之类本身就有违法、违规嫌疑的因素外(这个无法分析)。仅就那些正当的并购行为来说,投资者最应当心的是“跨界并购”,特别要当心那些东一竿子西一榔头、心浮气躁、经常更名的公司。如果一家公司本业都做不好,投资者一般也就没理由信任它能做好更不熟悉、更不拿手的事。
新的一年进入限售股解禁高峰期,投资者在择股买入时最好细看一下股本分布,如果有限售股还得看清数量有多少及何时解禁。据公开数据,2020年A股市场的解禁规模达3.5万亿元,其中1月解禁规模6800亿元,为近年来单月解禁规模的历史最高水平。
决定限售股减持因素错综复杂,上市公司前景因素才是最为本质的。若公司质地够硬,甚至不排除他们不减反增的可能。退一步说,就算减持了,这些筹码可能也不够社会资金分。A股市场真正有吸引力的公司并不多,这些筹码国内有大量机构盯着,还有巨量国际资金盯着。不过话虽如此,毕竟大多数减持股还是值得警惕,搞不清时不妨暂且回避。
如果投资者仍想参与此类个股,那么对于表面上的减持量及短期的涨跌都得多长心眼,要有“看山不是山”的思维。比如说,有些限售股减持不见得就是真心减持,也有可能只是倒货给“不再受监管的关联账户”。其中的道理其实与“不能轻信增持”是差不多的。有些股龄的投资者多半会碰到过“忽悠式增持”,这个我就不细说了。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责任编辑:常福强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