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11条”让外资银行更加关注中国市场 访法国巴黎银行(中国)CEO赖长庚
郝亚娟、张荣旺
法国巴黎银行是总部位于欧洲的全球银行及金融服务机构,业务遍及72个国家,全球及地区雇用员工逾18.9万名,集团在“零售银行业务”(包括“本地市场”及“国际金融业务”)和“企业及机构银行业务”两大业务范畴均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早在1860年,法国巴黎银行就在上海开设了首间办事处, 是最早进驻中国的外资银行之一。法国巴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外商独资银行)拥有近500名员工,为客户提供银行、融资和咨询服务。银行也通过在中国的其他途径,参与企业咨询和海外股本募资业务,客户包括本地和海外的企业和金融机构、机构投资者和高净值客户。截至目前,法国巴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在上海、北京、广州、天津、成都5个主要城市设有分行、支行及办事处。
金融对外开放政策再迎利好。日前,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宣布进一步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的11条措施(以下简称“新11条”),其中提到,允许外资机构获得银行间债券市场A类主承销牌照;允许境外金融机构投资设立、参股养老金管理公司;将原定于2021年取消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的时点提前到2020年等11条举措。
新一轮开放政策的落实对外资银行意味着什么?外资银行如何看待中国市场的潜力?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外资银行是否会调整在华业务布局?外资银行如何看待与国内银行的合作机会?针对上述问题,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了法国巴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兼行长赖长庚。
证券、债券、财富管理市场进一步开放
《中国经营报》:日前发布的金融开放“新11条”中提到,允许外资机构获得银行间债券市场A类主承销牌照,这对外资银行意味着什么?外资银行在我国债券市场开放中如何发挥作用?
赖长庚: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初期比较熟悉或擅长的业务是跨境业务,比如协助中国企业进行跨境并购、跨境融资、境外上市等业务,这些业务也是外资银行最大的竞争优势所在。
随着近几年来中国对外开放的加速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中国出台了多条开放举措以更好地发展国内经济、优化国内金融市场。而且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国内经济具有更大的空间和发展潜力。
此次金融开放中提到“允许外资机构获得银行间债券市场A类主承销牌照”,将取得A类主承销业务资格的外资银行的业务范围扩展至所有债务融资工具产品,不再仅限于非金融企业熊猫债(熊猫债券是指国际多边金融机构在华发行的人民币债券),相当于打通了外资银行在国内债券承销市场的“最后一里路”。
考虑到当前中国信用债市场已经发展得非常庞大,而且在整个国家鼓励直接融资的背景下,拥有债券承销牌照是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债券市场非常重要的工具,一方面,外资银行更加深入中国债券市场;另一方面,外资银行在积极参与银行债券市场的同时可引入更多的外国投资者,这些都有助于外资银行在中国的业务触角更深入更广泛。
《中国经营报》:“新11条”中其他开放措施对外资银行意味着哪些业务机会?
赖长庚:“新11条”中其他开放措施,概括来说,是面向证券市场、债券市场、财富管理市场的开放,可以看出,此次开放措施是对中国资本市场较为全面的覆盖。
在证券市场方面,例如,“将原定于2021年取消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的时点提前到2020年”;“人身险外资股比限制从51%提高至100%的过渡期,由原定2021年提前到2020年”,这两条举措将预计时间提前一年,是放开外资准入的重要措施。
在财富管理市场,有关数据显示,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总量已突破100万亿。开放措施中提到“鼓励境外金融机构参与设立、投资入股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我相信包括外资银行在内的外资机构是很有兴趣的。
由于证券市场、债券市场、财富管理市场在国外发展时间较长,也较为成熟,因此引进外资一方面能活跃整个市场;另一方面,外资的流入可带来更多新产品、引进更多样化的避险工具优化市场。
未来将加码中国境内业务
《中国经营报》:随着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加速,外资银行在国内业务布局是否会调整?可能有哪些改变?
赖长庚:随着金融开放政策的出台以及中国市场的发展变化必然会驱动外资银行思考在国内的业务布局。
当前中国金融市场呈现出两个主要变化:一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措施,对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在当前内外部环境下,发展国内经济比以往更坚实是应对外部环境非常重要的“锚”。从中国国内市场发展来看,经过了一段跨境业务的发展,中国的GDP对外贸的依赖度逐年下降,再加上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日益成为国际交易的工具,综合这两点,跨境业务的市场需求在下降,同时外国投资者开始用国外的金融投资取代以往的贸易顺差。
可以说,最重要的市场在中国。我相信外资银行都看到了这个趋势,必然会把注意力转向国内市场,更多地关注国内的公司。从国内市场发展来看,外资银行是有贡献度的;而随着中国金融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会有大量外资涌入,继而会带来需求,这也是外资银行的业务机会,外资银行也会相应地调整发展业务布局与国内金融市场共同成长。
《中国经营报》:在此背景下,外资银行如何与国内银行合作?有哪些合作空间?
赖长庚:从市场占有量来说,外资银行在国内市场份额不足2%,这意味着,外资银行与国内银行有着更多的合作机会和空间。
当前中国金融市场在加速开放,外资银行与国内银行可共同合作来优化市场。举个例子,中国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上的避险工具并不多,当外资大量涌入时,所有的市场信息表现为买入/卖出,这样的结果就是市场摆动太大。吸引外资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投资,除了产品外,关键还在于增强对企业的信赖度,这就需要监管机构、中介机构、公司治理共同发力,重建资本市场,让投资者能够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来投资。
因此在金融开放的同时,完善金融市场的基础建设尤为重要,外资银行则可以利用国外的经验与国内银行合作,共同协助政府引进更多产品,调整市场的架构,使之更合乎长期投资者的需求。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
《中国经营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已近六年,随着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走出去”和外资企业“走进来”,这为外资银行带来哪些业务发展机遇?
赖长庚: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第六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合作不断行远致深,外资银行将在“一带一路”倡议上有更多作为,提供更高质量金融服务的同时,以金融为主轴、联通各方,为开放型经济注入新动能。
金融行业的本质是为实体经济服务,这也是金融供给侧改革进程中的一部分。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外资银行应是“资金融通”的先行者,充分利用覆盖广泛的环球市场网络、积淀深厚的海外市场经验、扎实的专业运作来构建良好的“一带一路”融资环境,辅助企业获得高效的融资渠道、便捷的资金结算方式及可靠的跨境支付、从而在各沿线国家顺利开展项目,并逐步形成各产业集群及有辐射带动效应的产业链,最终为区域经济的长足发展奠定基础。
以法国巴黎银行为例,法国巴黎银行在欧洲有着坚实的业务基石,助力企业联通14个欧洲“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国。法国、意大利、卢森堡、比利时是法国巴黎银行的“本地市场”,是本行业务的重要战略腹地。随着欧洲国家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参与度渐次加深,法国巴黎银行将充分挖掘银行特长,助力更多欧洲、全球客户融入“一带一路”;从覆盖业务层面来讲,法国巴黎银行的“一带一路”项目涵盖基建设备、医疗健康、交通运输及可再生能源。
《中国经营报》:您认为,外资银行如何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赖长庚: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化合作加深,中国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国际金融市场对人民币跨境使用需求也随之上涨。“一带一路”倡议与“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协同效应。根据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表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底,熊猫债发行规模已达2000亿人民币左右。中国进出口银行面向全球投资者发行20亿人民币“债券通”绿色金融债券,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发行首单30亿人民币绿色金融债,支持绿色丝绸之路建设。
除了帮助推进那些已经开展的“一带一路”项目之外,外资银行应更向前一步,发挥金融领域影响力,利用丰富案例与多层次渠道在国际舞台传播“一带一路”相关内容,让更多国际投资者参与到倡议的建设中;对接全球资源与潜在项目,共同打开合作新思路,拓宽发展新空间。
深度 乐观来自于利好政策
经过多年发展,外资银行在华营业机构不断增多,其对国内市场的贡献度也在提升。据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王兆星介绍,截至2019年4月,共有来自54个国家和地区的215家外国银行在华设立了41家外国银行法人,有115家外国银行的分行和153家代表处,外资银行的营业机构已经达到982家。
在当前金融开放背景下,如何把握开放机会、如何布局成为摆在外资银行面前的难题。多年以前,外资银行来到中国之后,其优势主要集中在跨境业务,随着时间的积累和业务的积累,也有部分外资银行开始探索零售业务。
作为最早一批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银行之一,自1860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法国巴黎银行(中国)也摸索出特色发展之路。去年年底,该行从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NAFMII)获得了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B类主承销业务资格,获批开展“境外企业熊猫债”主承销业务,也是国内第三家获取此资格的外资银行。随着“新11条”中债券市场开放力度进一步提升,法国巴黎银行(中国)的债券承销业务也赢来一大利好。
在采访开始的时候,赖长庚自我介绍道,“我是个很乐观的人,你慢慢就会了解到了。”随着采访的不断深入,他的这种乐观体现在中国金融发展趋势及外资银行在华展业的憧憬中。
赖长庚认为,金融开放是趋势,尤其是“新11条”发布以后,中国金融开放进程加速。毋庸置疑,这为外资银行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很多外资银行起初进入中国,最开始是做跨境业务,随着金融开放政策的出台以及中国市场的发展变化必然会驱动外资银行思考在国内的业务布局。”赖长庚表示,最重要的市场在中国。我相信外资银行都看到了这个趋势,必然把注意力转向国内市场,更多地关注国内的公司。另外,随着外资流入,相应的会带来需求,这也是外资银行的业务机会。
正如卓佳集团行政总裁杨斌官指出,和改革开放初期完全不同的是,现在中国市场吸引外资的已经不是廉价劳动力,而是知识层面及其消费能力的提升。“根据联合国的2019年世界投资报告,无论是流入中国的外资还是中国的海外直接投资都非常强健。这可以表明现在中国的业务环境非常健康,因为资本流动就意味着企业在开展业务,在进行海外投资。”
另外,谈到从去年开始,国内发生多只金融产品违约,这是否会使得外资银行更加警惕?赖长庚认为,“我不认为暴雷是件坏事,我是个乐观主义者,相反,在我看来,问题项目一一暴露出来之后,市场后续发展会越来越好。”
本版文章均由本报记者 郝亚娟 张荣旺 采写
老板秘籍
1.“新11条”中其他开放措施对外资银行意味着哪些业务机会?
“新11条”中其他开放措施,概括来说,是面向证券市场、债券市场、财富管理市场的开放,可以看出,此次开放措施是对中国资本市场较为全面的覆盖。
在证券市场方面,例如,“将原定于2021年取消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的时点提前到2020年”;“人身险外资股比限制从51%提高至100%的过渡期,由原定2021年提前到2020年”,这两条举措将预计时间提前一年,是放开外资准入的重要措施。
在财富管理市场,有关数据显示,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总量已突破100万亿。开放措施中提到“鼓励境外金融机构参与设立、投资入股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我相信包括外资银行在内的外资机构是很有兴趣的。
由于证券市场、债券市场、财富管理市场在国外发展时间较长,也较为成熟,因此引进外资一方面能活跃整个市场;另一方面,外资的流入可带来更多新产品、引进更多样化的避险工具优化市场。
2.外资银行如何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化合作加深,中国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国际金融市场对人民币跨境使用需求也随之上涨。“一带一路”倡议与“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协同效应。根据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表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底,熊猫债发行规模已达2000亿人民币左右。中国进出口银行面向全球投资者发行20亿人民币“债券通”绿色金融债券,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发行首单30亿人民币绿色金融债,支持绿色丝绸之路建设。
除了帮助推进那些已经开展的“一带一路”项目之外,外资银行应更向前一步,发挥金融领域影响力,利用丰富案例与多层次渠道在国际舞台传播“一带一路”相关内容,让更多国际投资者参与到倡议的建设中;对接全球资源与潜在项目,共同打开合作新思路,拓宽发展新空间。
简历
赖长庚,华盛顿大学MBA毕业。1982年至1995年期间,曾就职于美国大通银行和美国运通银行;1996年至2005年间,担任法国巴黎银行多个重要岗位;2005年至2012年,担任法国巴黎银行大中华区固定收益部主管及亚太区企业业务主管;2012年至2018年8月,担任法国巴黎银行大中华区环球市场部主管;2018年8月至2019年2月,担任法国巴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从2019年2月起,担任法国巴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兼行长。
责任编辑:张国帅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