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雏鹰*ST华信“救市”落空 仙股退市或成常态

*ST雏鹰*ST华信“救市”落空 仙股退市或成常态
2019年08月10日 04:28 华夏时报

2019“银华基金杯”新浪银行理财师大赛重磅来袭,报名即可领取666元超值好礼,还有机会获得经济学家、高校教授等明星评委专业指导,拿万元奖金,上新浪头条。【点击看详情

  *ST雏鹰(维权)*ST华信(维权)“救市”落空 仙股退市或成常态

  ■本报记者 金微 北京报道

  又一只股票因为长期低于1元面临退市。

  8月4日晚间,*ST华信公告称,公司股票已连续10个交易日收盘价格均低于股票面值(1元),可能将被终止上市。公告发布之后,*ST华信连吃4个跌停,截至8月8日,股价已跌至0.74元,第14个交易日低于1元,退市基本成定局。这是近期继“A股养猪第一股”*ST雏鹰之后,又一只因股价长期低于1元而面临退市的股票。

  目前,A股市场共有6只低于1元的仙股。从最近低价股走势看,市场对这类退市概念股的炒作已趋冷。此前,*ST雏鹰退市前还一度出现从跌停到涨停的情况,而*ST华信连续收跌,市场资金鲜见“火中取栗”。

  知名财经评论员郭施亮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长期以来,A股市场一直存在一种错误的观念,视低价为安全,热衷于炒作低价股。殊不知,面值退市规则实施后,低价已经成为风险的代名词。现在,退市制度变了,投资环境也变了,“低价为王”的A股炒作时代注定将成为“过去式”。低价股尤其是超低价股触及面值退市规则,可能是未来市场的常态化现象。

  仙股扩容多达6只

  8月6日,*ST欧浦(维权)出现跌停,收盘价为0.96元,晋级1元以下股。仙股“团队”又多了一位成员。

  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6日,A股市场共有6只低于1元的股票,分别是*ST雏鹰(连续停牌)、金亚科技(维权)(暂停上市)、*ST华信、*ST华业(维权)*ST大控(维权)、*ST欧浦。另外,还有64只股票价格在1元附近徘徊,成为“准仙股”。

  *ST雏鹰最新股东户数为18.12万户,*ST华信8.11万户,*ST华业7.24万户,*ST大控6.43万户、*ST欧浦4.6万户,若不考虑重复持股问题,5家公司股东户数超44.5万户。这些中小股东的前景不容乐观。

  近期,除了*ST华信,另一只面临退市风险的股票为*ST大控。8月2日晚间,*ST大控公告称,公司股票当日收盘价为0.97元/股,低于公司股票面值。之后几天,*ST大控股价一直处于低位徘徊,8月8日,收盘价为0.94元/股。同时,*ST华业也已连续8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

  值得关注的是,*ST雏鹰已处于停牌之中。其公告称,公司股票已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格均低于股票面值(即1元),根据有关规定,公司股票自8月2日起停牌,深交所自公司股票停牌起15个交易日内做出公司股票是否终止上市的决定。

  事实上,在“面值退市”压顶之际,*ST雏鹰曾推出“救市”之举。7月24日,公司公告与三位债权人合资成立3家生猪养殖公司的计划,股票在公告发出次日应声涨停。随后,深交所火速发布关注函,对*ST雏鹰“债转股”养猪计划提出多项质疑,包括*ST雏鹰是否在“面值退市”前借公告拉抬股价,以及*ST雏鹰筹措资金新建养殖场而不是偿还债务等问题。

  退市前的“救市值”

  值得一提的是,*ST华信对于退市压顶也有“救市”举动。*ST华信公告表示,公司董事会高度重视并密切关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面对当前的经营形势。

  8月1日,*ST华信公告称,子公司上海华信集团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信保理”)、华信天然气(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信天然气”)拟与香港鸿太签订《债权债务抵销协议》。

  根据协议,华信保理将其对三家公司的应收债权共计约2.89亿元转让给华信天然气,华信天然气将受让的上述债权用于抵销其对香港鸿太的4190.96万美元债务。上述债权债务抵销完成后,华信天然气与香港鸿太的债权债务在抵销范围内全部消灭。

  *ST华信当时称,本次债权债务抵销获股东大会通过,公司将把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冲回,将对公司未来经营及财务状况产生影响。

  不过,这一纸协议很快引来深交所的问询。深交所要求*ST华信说明在相关应收债权可收回性不大且已全额计提坏账准备的情况下,香港鸿太仍然接受以相关债权抵销华信天然气所欠债务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符合商业逻辑。

  8月4日晚间,*ST华信公告称,公司股票已连续10个交易日收盘价格均低于股票面值(即1元),公司股票可能将被终止上市。但公告中仍坚称这则《债权债务抵销协议》是解决当前困境的首要积极措施。

  广大中小投资者还对这项协议抱有一丝希望,但8月6日,*ST华信发布公告称终止了《债权债务抵销协议》,彻底断了投资者的念想。8月7日,*ST华信开盘直接跌停直至收盘,报0.78元/股。

  一名市场分析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中弘股份退市前也曾说到推进重组,甚至还传出与加多宝的合作,*ST雏鹰也推出债转股计划,但最终都被市场打脸。这说明临时抱佛脚的政策解救不了公司长期以来的弊病。

  警惕高送转引发的退市风险

  A股市场因连续低于面值而退市的第一家上市公司为“中弘股份”。

  去年10月18日,中弘股份毫无悬念地跌停,报收0.74元。这是中弘股份连续第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正式触发深交所退市条件。去年11月8日晚间,深交所发布公告称,根据《股票上市规则》规定以及上市委员会的审核意见,深交所作出中弘股份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

  去年11月16日,中弘股份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期限为30个交易日,证券简称将变更为“中弘退”,股票价格的日涨跌幅限制为10%。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交易日,深交所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

  纵观市场上几例拟退市公司,逃不开的往往是业绩爆雷或债务问题。另外,一些公司的退市危机还与高送转有关。如*ST雏鹰上市之后多次高送转。2010年9月15日,*ST雏鹰正式登陆A股。上市之初*ST雏鹰的总股本为13350万股,但在上市当年,*ST雏鹰就进行了高送转,于2011年4月实施10转10股,使其股本翻倍;2011年,*ST雏鹰再次进行高送转,并在2012年4月实施10转10股;而2012年,*ST雏鹰又决定在2013年7月实施10转6股。

  最“致命”的一次高送转发生在2016年。*ST雏鹰在总股本已经达到10.45亿股的2015年,推出了更为宏大的高送转——10转20股,并于2016年6月24日实施。这也导致*ST雏鹰股价由20元附近调整至6元左右。正是这次高送转,加上近年来受经济形势及公司亏损的影响,股价长期低迷。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称,“之前很多上市公司热衷于高送转,中弘、雏鹰因不断高送转导致股价低于1元而退市。这也提醒一些公司不要盲目进行高送转,否则一旦股价过低,容易引发退市风险。”

  郭施亮认为,影响退市常态化的原因,包括退市情形完善化,越来越细化退市规则;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壳资源价值骤然下降,低价壳概念股无人问津,未来注册制下会有退市常态化配套;股票市场持续扩容预期,存量资金博弈环境下,进一步压缩低价股存量流动性,同质化上市公司或绩差股上市公司趋向于港股化的发展趋势。

责任编辑:张国帅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8-15 日辰股份 603755 --
  • 08-14 松霖科技 603992 --
  • 08-14 小熊电器 002959 34.25
  • 08-12 中国广核 003816 2.49
  • 08-06 海能实业 300787 27.33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