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标志
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上海市民将迎来被称为垃圾分类“最严执法”大考。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规划,到2020年底,先行先试的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其他地级城市实现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因此,率先实施的上海备受关注。
垃圾分类意义非凡,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涵。近年来,随着对生态环境及民众生活体验的重视程度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发展的重点,并写入十九大报告。
根据测算,国人平均每天产生垃圾约1.2公斤,且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垃圾总量每年持续增长。以上海为例,2015~2018年的生活垃圾产生量依次为789.9万吨、879.9万吨、899.5万吨、984.3万吨,增长十分惊人。且民众生活呈现多样化之后,除了传统的厨房垃圾、纸屑果皮之外,还有电子垃圾、废旧家电等。垃圾如果不分类,不仅不能充分利用,还会造成严重环境污染与危害。
实行垃圾分类后,既可废物利用、变废为宝、节省资源;亦可将有害物及时处理,防止次生污染发生。因此,垃圾分类首先对改善环境大有裨益,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垃圾分类也有经济意义。作为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的一部分,垃圾分类投放只是第一步,后续还包括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等多个环节,而不同的垃圾,其后续运输和处理,也将形成完全不同的产业链条。有业内专家预计,一旦垃圾分类实施,垃圾处理行业将很快形成万亿以上的市场规模。
而且,当今世界现代文明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垃圾分类已是常态。早在数十年前,德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已进行垃圾分类尝试,有些做法相当成熟并取得了特别好的效果。
以德国为例,目前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65.6%,成为全球垃圾分类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德国基本按照“谁产生垃圾谁负责处理”的要求,遵循收支平衡原则,以垃圾处理总支出反算垃圾处理费征收标准。同时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有效地进行了垃圾监管。日本则作为全世界垃圾分类最严格、成效最好的国家之一,目前塑料垃圾中60%得到循环再利用,其特色是垃圾分类环保教育从幼儿园开始,长年累月宣传教育让垃圾分类制度在日本得以有效实施。
当前,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垃圾分类这一现代文明必备因素不应在中国社会缺席。其实,本世纪初国家即在大城市实施垃圾分类,但效果不佳。这一次志在必得,无疑需要更为细致严格且可行的制度安排。
一方面,实施垃圾分类亟须改变以往养成的习惯,将粗放式处理变为细分式,各级部门应从细微入手,抓难点抓重点,深入社区、居民点,点对点、人帮人予以示范引导,并通过广泛宣传,讲清利害关系,培养居民分类意识,同时采取奖罚并举措施,对垃圾分类者奖,对乱投垃圾者罚。
另一方面,对垃圾分类要完善“全链条”,建立相应的配套设施,兴建高标准垃圾处理厂,对不可利用的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加工成有机肥、建筑材料等,让垃圾变废为宝。且将这一过程公之于众,让民众树立起垃圾分类光荣的理念。
毋庸置疑的是,垃圾分类不是一场“运动”,而是志在长远的居民生活方式转变,更是高质量发展阶段走向现代文明社会的标志事件。上海是垃圾分类率先实施的城市,实施效果影响重大,理应志在必得,也只有成功这一条路。
责任编辑:张国帅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