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备受关注 能否成为投资热潮?
蒋政
A股对于人造肉概念股的关注热度持续居高不下。
这源于美国人造肉生产商Beyond Meat日前成功上市,激发了资本市场对于“人造肉概念股”的投资热情。目前国内被纳入该范畴的股票约有30多只,其股价也跟随着Beyond Meat的表现出现剧烈波动。
事实上,除了双塔食品明确提到与Beyond Meat有业务往来外,大多数上市公司均直接或间接地表示没有介入这一领域,只是投资者依然选择疯狂。而在消费端,包括百胜中国、麦当劳在内的快餐连锁机构均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目前公司没有引入任何“人造肉”的产品。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认为,“人造肉”是一个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产品,国外的相关公司基本都有自己的研发优势,且技术已经或者接近工业生产规模,如果市场认可,很快就能形成收益。而A股部分公司在这件事上更多还是在讲故事、蹭热点。
“人造肉”火热
带动“人造肉”火爆的导火索是美国的BeyondMeat上市一事。5月2日,该公司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被称为“人造肉第一股”,上市当天股价上涨163%。另外一家人造肉公司ImpossibleFoods在5月14日被多家媒体报道称,在最新一轮融资中筹得3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李嘉诚、比尔·盖茨均是投资人,这更加激发了外界对于“人造肉”的热情。
何为“人造肉”?新华社报道提到,人造肉只是方便大众理解的表述,严谨地说,所谓人造肉指的是植物蛋白肉以及清洁肉两类,也有的称之为素肉和试管肉。
江南大学团队在近期发表的论文中提到,以新型细胞工厂为基础的人造肉制品生产技术已经逐渐发展起来。主要有两种途径:第一,利用动物体内分离得到的成肌细胞或全能干细胞,在营养液中进行培养,以促使其形成类似肌肉的组织。第二,以植物组织蛋白为基础,添加由酵母合成的植物性血红蛋白来制作人造肉制品。这种方法的研究进展较快并且已有多家公司的产品上市。Beyond Meat即属于第二类。该公司首席执行官Ethan Brown对外介绍时表示:“我们可以从植物中获取肉类的核心成分,并将它们组装成肉类结构。”
在东方choice数据收录的33只“人造肉”概念股中,大多与大豆蛋白、粮油等农业领域及生物工程技术有关。其中,哈高科、维维股份、北大荒、大北农等公司的主营业务均包括大豆种植或深加工。
值得注意的是,虽同为植物蛋白,但大豆蛋白跟Beyond Meat“人造肉”的主要原料并不是一个概念。根据 Beyond Meat 招股说明书,其“人造肉”的主要原料为豌豆蛋白,且强调其“人造肉”不含大豆。可即便如此,依然不影响资本市场对上述以大豆种植或深加工为主业的上市公司的追捧,投资者频繁咨询上述公司是否涉及“人造肉”产品。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这凸显出A股市场的理性程度仍有待提升。
在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表示,通常来讲,植物组织蛋白主要来源于豆类以及米面等。BeyondMeat的火爆,使得资本市场的热情蔓延至涉及植物蛋白的大豆、粮油等领域的追捧,也是可以理解的。
有媒体统计,在5月6日,多只“人造肉概念股”涨停,丰乐种业(000713.SZ)在其后的11个交易日中博得10个涨停板,双塔食品(002481.SZ)也连日收获了6个涨停板。金健米业(600127.SH)、登海种业(002041.SZ)、京粮控股(000505.SZ)等公司股价也是连续拉出多个涨停板。
不过,上述概念股上下波动明显。摩根大通在6月12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将Beyond Meat股票评级从“增持”下调到了“中性”。而A股反应明显,截至6月13日收盘,33只概念股中,16只下跌、1只平盘、16只上涨。
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冯恩援感慨道:“只记得上世纪50年代末,因食物紧缺,有的餐厅用豆制品做成‘肉菜’,服务员戏说是‘人造肉’。没想到现在真的成了投资热点了。”
A股众生相
在“人造肉”概念火爆并引发股价巨幅波动的同时,波及的A股上市公司反应各有千秋。
截至目前,多家上市公司已对此事直接做出回应。海欣食品、东宝生物直接发布公告称,公司目前业务尚未涉及人造肉领域。美盈森、丰乐种业、江中药业、天宝食品、煌上煌、众兴菌业等多家公司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也表示目前没有涉及人造肉计划。
维维股份的态度则略显“反复”。5月15日,该公司在互动平台上称,研发项目储备中有人造肉方面的技术。当日公司股价涨停。不过,5月15日晚间,维维股份就发布澄清公告称,工作人员在e互动上回复有相关技术储备存在误解,公司没有人造肉项目。
哈高科、金健米业、登海种业均发布风险提示公告,只是上述公司并未直接提到公司与人造肉业务的关系。
来伊份、大北农也被纳入人造肉概念股,不过至今并未发布公告信息。大北农证券部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公司没有人造肉业务,目前尚不清楚未来是否会进入这一领域,如果有最新动态,我们会以公告形式公布。来伊份证券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没有人造肉业务,但是对于记者提出的更多问题,该人员表示将通过书面形式回复记者。不过截至发稿,记者尚未收到对方回应。
最为直白地将自身业务与人造肉关联的企业是双塔食品。这家位于山东烟台、拥有豌豆蛋白生产基地、豌豆淀粉生产基地的上市公司,在6月6日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期研发新产品“豌豆组织蛋白”“豌豆拉丝蛋白”,主要应用于生产素食类食品等领域。双塔食品在6月10日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还表示,近期公司与客户通过多方的沟通落实,得知公司生产的蛋白原料是通过经销商供应给Beyond Meat的。
记者在6月12日、13日多次拨打双塔食品证券部和董秘办电话,但始终无人接听。发去的书面采访也未获对方回应。
但是,已成既定事实的是,诸多与人造肉有关的信息使得双塔食品在6月5日之后录得多个涨停。
“人造肉是一个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产品,国外人造肉公司基本都有自己的研发优势,也就是说有基本的投资价值基础。这些公司的技术已经或接近工业生产规模,也就是如果市场认可,很快就能形成收益。”沈萌说。
前景如何?
在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看来,目前人造肉在全球范围内还属于从工业用途向民用用途的过渡阶段,尚未形成产业化概念。整体来看,国外对于这一领域的认识要比国内更前卫一些。
公开信息显示,美国 Impossible Foods 公司研发的人造牛肉汉堡 Impossible Burger 已经于 2017 年 9 月开始生产,目前在美国已经有超过 1000 家餐厅在销售这款产品,并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另据媒体报道,包括Beyond Meat、Impossible Foods 以及Memphis Meats在内的3家公司累计融资金额约9.3亿美元。同时,雀巢、泰森食品等知名国际食品巨头纷纷入局。值得注意的是,Beyond Meat在6月6日公布的上市后的首份财报显示,公司一季度净亏损660万美元,每股亏损0.95美元。
在国内,“人造肉”的被接受程度仍有待提升。百胜中国相关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截至目前,百胜在中国地区的所有门店没有使用人造肉以及相关产品。据了解,截至2019年3月底,百胜中国在大陆的1300多座城镇经营着8600余家餐厅,拥有肯德基、必胜客和塔可贝尔的经营权。
麦当劳北京地区相关负责人对记者提到,目前北京地区旗下门店没有涉及人造肉的产品。据她了解,在整个中国地区亦是这种情况。
“中国地区对于‘人造肉’的消费少之又少,它还是一个新鲜事物。”朱丹蓬说。
江南大学团队发表的论文中提到,目前已经可以批量生产人造肉制品,但现在该类产品的市场认可度还比较低。主要原因是现阶段人造肉制品还无法逼真地模拟真肉的品质,只有让产品真正做到色、香、味、型俱全,才能被大众所接受。另外,制约人造肉制品大规模生产的主要问题是生产成本过于高昂。从生产出第一块人造牛排的2013年到现在,生产成本虽然已经有所降低,但仍未达到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条件。
不过,朱丹蓬认为,随着消费者对于大健康的关注,人造肉有望在未来十年迎来新的投资热潮。招商证券指出,根据欧睿信息咨询的研究,全球肉类替代品市场在2018年和2017年分别增长22%和18%。
责任编辑:李锋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