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训制作的10寸荷花蜻蜓风筝
风筝,旧称“纸鸢”或“纸鹞”,是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品之一,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山东潍坊风筝制作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做过潍县县令的书画家郑板桥曾写诗赞美潍县风筝:“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如今,潍坊已逐渐发展为“世界风筝之都”,全球70%以上的风筝产品都出自潍坊。而杨家埠是潍坊风筝的“大本营”,这里风筝制作能人辈出,风筝竞放高手云集。
王永训不是杨家埠人,他出生在与杨家埠相邻的马宿村。小时候家境贫寒,一只不知谁送的风筝,成了他最好的玩伴,他因此对风筝念念不忘。
17岁时,亲戚介绍他到杨家埠风筝厂学手艺。王永训很快就上道了,熟练掌握了风筝制作的全套流程及扎、裱、糊、绘、放等技艺。但扎风筝养不了家,父母觉得这有点不务正业,让他去一家机械厂工作。
王永训与风筝的缘分并没有就这样被剪断。一天,在风筝厂做学徒时的搭档找上门来,请王永训赶做几只小风筝,帮厂里给客户交差。王永训不到两个小时就做好了10只风筝,挣了5元钱工本费。看样子,订单多了,手工作坊的产能跟不上了。王永训猜思,风筝营生应该可以填饱肚子了。于是他到城里的风筝店东瞅瞅、西看看,恰好发现了自己做的风筝,在店里竟然标价5元一只。王永训立马就萌生了重新做风筝的念头。
自己扎自己卖,说干就干。王永训下了36元的血本购买材料,自己设计、扎制风筝。他制作的第一批蓝色蝴蝶风筝在市场大卖,淘到第一桶金。王永训从此打出了名气,真正入了这一行。1997年,王永训回到“风筝故乡”杨家埠,开始建厂、传艺、兴业。
王永训始终秉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理念来从事风筝产品开发和运营。他制作的潍坊风筝,从选材开始就非常讲究,竹子一般选用四川、福建、江西等地的毛竹,而且必须是两年以上三年以下的料,这样的竹子韧性强、弹性大、油性好。裱糊方面也很讲究,松紧对称必须符合标准,这样才能更好地放飞。一般采用真丝布料,比普通布料看上去更精美。“龙头蜈蚣”是潍坊风筝最具代表性的款式,市场上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王永训坚持龙头的骨架不能偷工减料,烤、弯、绑、扎的工序比别人多花费一倍甚至更多的时间。“一个中型龙头要用几百根竹篾,扎、糊、绘三道工序,怎么也得一周左右,这还得是功夫扎实的老艺人。”王永训说。他还在龙头的嘴巴和眼睛上动起了心思,经过他的设计改造,龙头蜈蚣风筝飞在天上时,眼睛随风转动,嘴巴一张一翕,妙趣横生。王永训的风筝在绘制上讲究色彩的搭配,吸收了杨家埠年画的风格,放到天上是个性突出的风筝,挂在家里就是一幅漂亮的年画。
王永训认为,“风筝只应天上飞”是一种局限的思想,有动就应该有静。1998年,王永训做出了静态的风筝,在长沙的展会上大放异彩。同年,王永训在哈尔滨策划了一场风筝与当地花灯融合的展览,光彩交映,动静结合,美不胜收。闯出名堂的王永训不只设计风筝、制作风筝、销售风筝,还在风筝广告投放、网络平台交易及宣传推广、创新发展、收徒传艺方面做了诸多创新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这么多年的打拼,让我明白了抱朴守拙不是因循守旧。风筝扎制技艺只有通过市场才能不断活态地传承下去。”王永训感叹道,“但事实上,现在有工匠,无大师。市场向好,从业人员却不断减少。年轻人吃不了苦,不愿入这行。”在他看来,风筝技艺传承的关键是培养年轻艺人。
2006年,潍坊风筝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王永训被评为代表性传承人。在带徒授艺之外,他经常被学校和风筝扎制传习所邀请去讲课。
除了操持风筝主业,王永训还把风筝的扎、糊、绘等技艺延伸运用于花灯制作、演出道具制作等领域,将市场辐射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2012年伦敦奥运会奥林匹克文化节上演的歌剧《诺亚方舟》中,就有110件舞台道具出自王永训团队之手。
2016年,王永训制作的木鸢风筝,随“神舟十一号”飞船在太空遨游66天后成功返回。这只A4纸大小的彩绘风筝,重量只有300克,但工艺却一点也没减少,并且使用了上好的材料。这件作品再现了2400多年前风筝鼻祖鲁班扎制的世界上第一只木鸢风筝的造型和艺术神韵。至此,中国风筝协会副主席王永训的风筝梦,飞得更高、更远了。(
风筝,旧称“纸鸢”或“纸鹞”,是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品之一,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山东潍坊风筝制作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做过潍县县令的书画家郑板桥曾写诗赞美潍县风筝:“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如今,潍坊已逐渐发展为“世界风筝之都”,全球70%以上的风筝产品都出自潍坊。而杨家埠是潍坊风筝的“大本营”,这里风筝制作能人辈出,风筝竞放高手云集。
王永训不是杨家埠人,他出生在与杨家埠相邻的马宿村。小时候家境贫寒,一只不知谁送的风筝,成了他最好的玩伴,他因此对风筝念念不忘。
17岁时,亲戚介绍他到杨家埠风筝厂学手艺。王永训很快就上道了,熟练掌握了风筝制作的全套流程及扎、裱、糊、绘、放等技艺。但扎风筝养不了家,父母觉得这有点不务正业,让他去一家机械厂工作。
王永训与风筝的缘分并没有就这样被剪断。一天,在风筝厂做学徒时的搭档找上门来,请王永训赶做几只小风筝,帮厂里给客户交差。王永训不到两个小时就做好了10只风筝,挣了5元钱工本费。看样子,订单多了,手工作坊的产能跟不上了。王永训猜思,风筝营生应该可以填饱肚子了。于是他到城里的风筝店东瞅瞅、西看看,恰好发现了自己做的风筝,在店里竟然标价5元一只。王永训立马就萌生了重新做风筝的念头。
自己扎自己卖,说干就干。王永训下了36元的血本购买材料,自己设计、扎制风筝。他制作的第一批蓝色蝴蝶风筝在市场大卖,淘到第一桶金。王永训从此打出了名气,真正入了这一行。1997年,王永训回到“风筝故乡”杨家埠,开始建厂、传艺、兴业。
王永训始终秉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理念来从事风筝产品开发和运营。他制作的潍坊风筝,从选材开始就非常讲究,竹子一般选用四川、福建、江西等地的毛竹,而且必须是两年以上三年以下的料,这样的竹子韧性强、弹性大、油性好。裱糊方面也很讲究,松紧对称必须符合标准,这样才能更好地放飞。一般采用真丝布料,比普通布料看上去更精美。“龙头蜈蚣”是潍坊风筝最具代表性的款式,市场上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王永训坚持龙头的骨架不能偷工减料,烤、弯、绑、扎的工序比别人多花费一倍甚至更多的时间。“一个中型龙头要用几百根竹篾,扎、糊、绘三道工序,怎么也得一周左右,这还得是功夫扎实的老艺人。”王永训说。他还在龙头的嘴巴和眼睛上动起了心思,经过他的设计改造,龙头蜈蚣风筝飞在天上时,眼睛随风转动,嘴巴一张一翕,妙趣横生。王永训的风筝在绘制上讲究色彩的搭配,吸收了杨家埠年画的风格,放到天上是个性突出的风筝,挂在家里就是一幅漂亮的年画。
王永训认为,“风筝只应天上飞”是一种局限的思想,有动就应该有静。1998年,王永训做出了静态的风筝,在长沙的展会上大放异彩。同年,王永训在哈尔滨策划了一场风筝与当地花灯融合的展览,光彩交映,动静结合,美不胜收。闯出名堂的王永训不只设计风筝、制作风筝、销售风筝,还在风筝广告投放、网络平台交易及宣传推广、创新发展、收徒传艺方面做了诸多创新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这么多年的打拼,让我明白了抱朴守拙不是因循守旧。风筝扎制技艺只有通过市场才能不断活态地传承下去。”王永训感叹道,“但事实上,现在有工匠,无大师。市场向好,从业人员却不断减少。年轻人吃不了苦,不愿入这行。”在他看来,风筝技艺传承的关键是培养年轻艺人。
2006年,潍坊风筝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王永训被评为代表性传承人。在带徒授艺之外,他经常被学校和风筝扎制传习所邀请去讲课。
除了操持风筝主业,王永训还把风筝的扎、糊、绘等技艺延伸运用于花灯制作、演出道具制作等领域,将市场辐射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2012年伦敦奥运会奥林匹克文化节上演的歌剧《诺亚方舟》中,就有110件舞台道具出自王永训团队之手。
2016年,王永训制作的木鸢风筝,随“神舟十一号”飞船在太空遨游66天后成功返回。这只A4纸大小的彩绘风筝,重量只有300克,但工艺却一点也没减少,并且使用了上好的材料。这件作品再现了2400多年前风筝鼻祖鲁班扎制的世界上第一只木鸢风筝的造型和艺术神韵。至此,中国风筝协会副主席王永训的风筝梦,飞得更高、更远了。(王锦强/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3月26日 第 07 版)
(原标题:潍坊“风筝王”的飞天梦(匠心))
责编:季冉冉
(本文来自于海外网)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