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经济学家看政府工作报告:减税降费力度空前,经济目标更具弹性| 2019两会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今天上午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在宏观经济方面,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6%~6.5%。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报告称要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对于这些宏观经济目标怎么看?对于宏观政策取向怎么理解,第一财经第一时间采访了一些首席经济学家,把他们的观点整理如下: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 程实:减速增质,行稳致远
迈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里程碑 ,2019年是中国经济“减速增质”的新起点。紧扣这一历史节点,本次政府工作报告直击主题,勾勒出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宏观运行的趋势特征。
一,减速增质深入推进。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为6%-6.5%,较2018年增速有所下调,且目标区间扩大。一方面,这客观反映了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表现出对内外风险要素和潜在机遇的客观认识。另一方面,这一目标也顺应了中国经济“减速增质”的整体趋势,匹配了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模式转变。通过下调目标、扩大区间,2019年中国经济政策将有更加灵活的空间,在守住短期增长底线的同时,保证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推进,为长期经济增质奠定坚实基础。
二,宏观调控重心下沉。2019年,中国宏观政策的重心开始下沉。其一,更加重视微观活力。大规模减税、改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放宽市场准入等举措,有望打破中小微企业融资瓶颈,激活民营企业发展活力。其二,更加重视民生福利。今年,虽然财政压力有所增大,但是基本民生投入确保只增不减,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完善住房机制、优化医疗教育资源配置等举措,亦将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其三,更加重视政策实效。从报告整体来看,决策有框架,政策有搭配,举措有目标,有望切实推动顶层设计向基层实践的转化,使供给侧改革的红利在2019年加速显现。
三,政策搭配精准发力。从政府工作报告来看,2019年积极财政有望双管齐下。一方面,增值税减速切实落地,制造业税率下调超预期,在普遍减轻税负的同时,突出了中国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的战略重心。另一方面,赤字率适度提高至2.8%,为2019年的基建投资提供了充裕空间。从全局来看,得益于积极财政稳定投资预期、创造优质信贷标的作用,2019年货币金融政策的传导效率有望提升。基于此,2019年稳健的货币政策有望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和金融监管的齐头并进,料将进一步发挥金融市场对经济转型的引领作用,
我们预计,随着稳增长、调结构和防风险战略部署的落地,2019年中国经济增速将在合理区间内平稳运行,大概率落于区间上轨,增长韧性有望超预期。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张明:经济目标更具弹性 减税降费力度空前
1、 GDP目标定为6%-6.5%,这个目标应该说符合市场预期。
目前市场普遍预测,在宏观经济政策有限放松的前提下,2019年GDP增速可能在6.2%-6.3%左右。把目标定在6%-6.5%,意味着中央政府对宏观经济增速下行幅度的容忍度有了提高。这也意味着,要实现这一区间目标的难度不大,因此2019年无论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的放松将是较为有限的。
中央政府依然试图在控风险与稳增长之间保持一个合理的平衡,而不再使用宏观经济政策的强刺激。这同时意味着,针对一线城市与二线城市的房地产调控在2019年显著放松的概率很低。要实现上述增长目标,主要会靠宽财政支持的基建投资,而不会重新依赖房地产投资。
不过,过去把目标定在一个数(例如6.5%),这个数的约束性并不强,经济增速高于或略低于6.5%,都意味着实现了目标。而将目标定在6.0%-6.5%,6.0%这一下限的约束力将会显著上升,这意味着中国政府不会容忍经济增速在2019年跌破6.0%。换言之,如果发生一系列不确定性冲击导致经济下行压力显著增大,那么中国政府稳增长的政策力度就会相应增强。不过,发生这一情景的概率目前看来很低。
2、官方财政赤字占GDP比率2.8%、财政赤字规模2.76万亿元。
在这个指标方面,中央政府定的目标依然很稳健,没有如市场预期的那样突破3.0%的门槛值。这意味着,中央政府对于未来面临的或有支出保持着较为谨慎的态度。不过,如果考虑到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其实,从2016年起,政府财政赤字占GDP规模就已经持续超过了3.0%。2016年至2018年,加入地方政府专项债之后的政府财政赤字占GDP比率分别为3.55%、4.01%、4.07%。2019年批准的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达到2.15万亿,比2018年增加了8000亿元,因此2019年经过调整之后的政府财政赤字占GDP比率,将会进一步上升至4.98%。
官方财政赤字占比未能突破3%,这意味着2019年的国债发行规模将会比较有限。2.15万亿专项债发行将主要用来为重点地区、重点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融通。这在地方政府财政普遍吃紧、债务普遍高企的前提下,显得尤其重要。
3、制造业增值税由16%下调至13%、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率降至16%
企业增值税税率下调应该说超过了市场预期。之前市场预期增值税税率可能下调两个百分点。这对于中国企业、而且是中小企业而言,可谓意义重大。在加上社保缴费比例的下调,应该说,2019年的减税降费力度是空前的,这既有助于增加工业企业利润、也有助于增强中小企业信心,较好地实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降成本”理念。这对于稳定2019年的制造业投资增速与民间资本投资增速而言,有望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邵宇:财政政策主打减税降费,力度空前
1、调低增长目标,提高增长质量和可持续性,留足政策回旋空间。GDP目标适度下调至6.0%-6.5%。
2、财政政策主打减税降费,力度空前;制造业增值税从16%将至13%,建筑和运输从10%将至9%,强调各行业税负只减不加。
3、货币政策适当补水,定向宽松支持民营企业。M2和社融与名义GDP匹配。名义GDP在7-8%水平,M2可能在8%~9%区间。货币政策仍有放松空间,降准更可预期,降息也不排除。
4、产业政策,继续推动双创和新兴行业发展。鼓励更多社会主体创新创业,拓展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加强全方位服务,发挥双创示范基地带动作用。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强化原始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
5、金融供给侧政策,支持商业银行充实资本金,表内信贷扩张支持实体经济。大力推动资本市场大发展,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重点是科创板注册制有力支持创新升级和民营经济。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 管清友:“税负只减不增”将提振企业信心
6%~6.5%这个增长区间目标,我觉得是兼顾了发展是第一要务,同时也兼顾了保持高质量发展这一要求。经济发展目标是经济运行的结果,我觉得区间扩大这样设定还是比较好的,也是比较务实的。这样一个增长区间,也不需要再搞大水漫灌了,政府还是希望通过改革释放潜力。2.8%的财政赤字率,适当提高了0.2个百分点,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比上一年适度提高一点,我觉得也合适,目前还没有必要大幅度提高赤字率。
减税降费这一块,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这对制造业来说,效果将是立竿见影的。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是“税负只减不增”这个提法,非常好,一旦落实下去,对于企业家的信心提振,对减轻企业负担非常重要。但这需要配套落实,实施起来会有难度,这将倒逼党政机构改革,需要开源节流,降本增效。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 温彬:温和通胀水平为货币政策留下空间
2019年GDP增速设定在6%~6.5的区间,我觉得是比较适合的,这符合我国目前经济潜在增长率的水平,要实现这样一个区间目标,也是没有问题的,我国经济空间、韧性和潜力都非常大。正如政府报告提到的,我们的内需潜力还非常大,无论是消费还是投资,都有很大腾挪余地。随着新一轮的减税降费,将增强居民的消费支出能力,企业的投资信心也会提振。
从消费看,健康养老和育儿方面,还有很大的需求空间,包括我们在旅游、汽车消费方面,也有很大空间值得挖掘。这些都能够确保消费在经济增长起到基础性的作用。
从投资方面看,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大在铁路、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资力度,补充短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这些领域要大力引进民营资本,提高基础设施,这方面未来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所以,内需的稳定有助于我们实现这样一个增长目标。另一方面,通过创新驱动,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又将更好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于CPI设定为3%,这也符合经济基本面。今年的通胀压力总体是不大,应该是处于一个温和通胀水平。从外部看,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大宗商品的价格会保持一个总体稳定,不会形成输入性通胀。从内部看,中央对农业高度重视,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和改进,“三农”领域的投资,将稳定粮食产量,所以整体来说,食品价格不会有大的波动。可能由于一些季节性和节假日因素,一些蔬菜价格会有些波动,但总体来说,CPI的通胀水平是可控的。
这也给我们的货币政策留下一定的空间。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