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索征集令!】你吐槽,我倾听;您爆料,我报道!在这里,我们将回应你的诉求,正视你的无奈。新浪财经爆料线索征集启动,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倾诉与吐槽”!爆料联系邮箱:finance_biz@sina.com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李诗琪 实习编辑 梁枭
图片来源:摄图网
1月26日下午3时许,身着米色大衣的刘士余在寒风中挥别了中国证监会的所在地——北京市金融街33号富凯大厦,而这一挥手也意味着其两年又十一个月的证监会主席生涯正式落幕。
离开富凯大厦之后,刘士余踏进了4公里外的中国供销集团大厦。在一场为时半小时的干部大会后,刘士余何去何从的谜底也正式揭晓。据中国供销合作网的消息,日前,中共中央决定,任命刘士余同志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下文简称供销总社)党组副书记。
提及供销总社,其身上的时代色彩尤为突出,这个源自于计划经济时期的组织机构引发了人们的好奇。刘士余的转任,可谓是从中国市场经济最前沿,走向了国内市场化改革最难最晚的地方。那么刘士余又会对供销总社带来怎样的改变?这家庞大的机构将给刘士余带来什么新的挑战?
艰难“转身”中的庞大机构
1949年,供销总社的前身——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正式成立,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的供销、消费、手工业等各类合作社。
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一大标志,供销社几乎包揽了中国几亿农民的买与卖。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和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供销社扮演的角色和地位开始发生改变。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曾经对供销社现状和其改革进展进行过一次全面调研,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制度的变革下,供销社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
“改革开放之后,供销社在中国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时光。1984年左右,基层的供销社基本全部瘫痪。此后,供销总社将一些大型的农业企业和集团留了下来,但其经营并不顺利。”李锦这样说道。
有关供销社的各类改革持续进行。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发生在2010年,彼时,由供销总社全资持股的中国供销集团(下文简称供销集团)正式注册成立,而这也被认为是供销总社拥抱市场经济的重要举措。
经历数轮增资,截至2018年前三季度,供销集团的注册资本已经达到115.626亿元,旗下子公司21个,总资产高达1351.37亿元,包含农资、棉花、再生资源和日用消费品四大主营业务板块。2015~2017年度,供销集团分别实现营业总收入1409.01亿元、1281.90亿元及1229.64亿元。
但供销集团的的盈利能力并不突出,财务风险也多有显露。
根据供销集团2018年度第三期超短期融资券募集说明书,公司2015~2017年度及2018年1~9月净利润率仅为0.86%、0.84%、0.12%和-0.08%,且公司重要的利润来源还指向了补贴收入和营业外收入。
募集说明书提示风险称,供销集团净利率基本不足1%,处于较低水平。尽管通过向上游高端价值链延伸和进一步扩张下游营销网络,供销集团在不断谋求盈利能力的提高,但目前其仍以利润率较低的流通业务为主,面临利润率较低的风险。
此外,供销集团近三年来的资产负债率也始终保持在80%以上,预计未来公司融资规模还有可能进一步增大;较低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可能影响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
长期关注国企改革的上海天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祝波善表示,从本质上来看,供销总社属于一个政策性组织,是在承担政府要做的一些事情,例如定制一些农产品储备和流通的规则。而供销集团实际上也比较缺乏市场化的经营理念,很难用市场的眼光对其评价。
刘士余的资本化新动能
从证监会到供销总社,先后履职看似差别很大的两个机构,但刘士余的履历却解答了这样的工作跨度。记者梳理发现,在担任证监会主席之前,刘士余曾长期在央行工作,并于2014年转任中国农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农行在基层和农村的基础比较扎实,对农村经济的了解是刘士余转任供销总社领导的一大优势。”李锦这样说道。
而为供销总社注入更多市场化基因似乎成了刘士余未来肩膀上的重任。祝波善分析称,把供销总社这个有特殊历史含义的机构放在新的体系之下,为其找到一个新的定位十分必要。刘士余的主要任务或将是让农户和市场有效对接,让供销社成为农户和市场的纽带。
另一方面,刘士余在证监会的任职经验或也将对供销总社下设企业的资本化发展带来新的改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供销集团当前共直接或间接持股三家上市公司,分别是中再资环(600217,SH)、供销大集(000564,SZ)和ST东凌(000893,SZ)。截至2018年前三季度,供销集团及其关联方对中再资环持股比例为50.82%,处于绝对控股地位;供销集团全资子公司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持有ST东凌股权比例为19.15%。截至2018年3月末,供销集团控股公司新合作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供销大集股权比例为24.91%。
李锦告诉记者,供销总社旗下公司走向资本市场的空间很大。刘士余履新后,供销总社旗下企业的资本动作或将变的更加频繁,而这也是供销总社市场化的重要方向。
不过对于刘士余可能为供销总社带来的改变,业内人士表示也要理性对待。祝波善认为,刘士余今后将面临很大的挑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供销总社职能的弱化是一个趋势,其长期以来的发展和改革问题可能不会在短期内有明显的变化。
(本文来自于每经网)
责任编辑:凌辰 SF179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