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凶杀案里的“38个旁观者” 一则关于冷漠城市人的现代寓言
孙行之
[“吉诺维斯案”发生在凌晨三点多的纽约皇后区,过程持续了33分钟,作案手段极为变态和残忍,但据当年《纽约时报》轰动一时的报道,邻居中的“38个旁观者”没有一人出手制止]
凌晨三点,一名女子在楼下尖叫:“天哪,他捅了我!救命!”
被捅了一刀的女子叫声凄厉,足以把周围邻居都喊醒。有人在楼上吼了一声:“放开那女孩儿!”但这除了唤起更多人起床开灯,没有任何实质作用。杀人案可能就发生在门外,这时候,你会立刻报警还是跑出去阻止?
这就是“吉诺维斯案”给美国民众留下的“大拷问”。这桩发生在1964年的案件,至今依然敲击着美国人的心灵。但在哲学家陈嘉映看来,“流传版本的基蒂案,与其说是确立的事实,不如说是一个‘现代寓言故事’”。
随着越来越多细节的涌现,当年人们对这起案件的看法,包括因此案触发的心理学研究,都得到了重新审视。案发后50年,美国作家凯文·库克的《旁观者》试图还原这一案件的经过和后续影响。这本书带着读者回到纽约皇后区,重新审视那个可怕的夜晚,与惨案一窗之隔的邻居们究竟做了些什么——他们真的如外界抨击的那样,对这场凶杀无动于衷吗?
为什么他能在33分钟里
公然进行凶杀和强奸?
当年的情况是这样的。黑人男子温斯顿·莫斯利杀死并强奸了与他素不相识的28岁酒吧经理基蒂·吉诺维斯。案子发生在凌晨三点多的纽约皇后区邱园,基蒂家附近,过程持续了33分钟。莫斯利的作案手段极为变态和残忍,以至于听他讲述自己究竟做了什么时,辩护律师的助理“站起身来走出去,然后呕吐起来”。莫斯利不止杀了一个人,在基蒂之前,他还杀害并奸淫了另一名女子安妮·梅·约翰逊,手段同样残暴。
即便如此,在纽约每年发生的几百起凶杀案中,“吉诺维斯案”也称不上十分特别。在当时的权威报纸上,它只是占据一角的简讯。直到《纽约时报》在头版刊发长篇调查报道,基蒂的死才触发了史无前例的汹涌怒火。
但这怒火居然不是对着魔鬼般的莫斯利,而是集中到邻居们身上。
《纽约时报》是这样写开头的:“皇后区邱园有38位可敬的守法市民在半个多小时里围观了一起凶手尾随并分三次用刀攻击一名女性致死的案件。这些市民发出的声音以及卧室亮起的灯光两次吓退了凶手。但他稍后又两次返回并继续对被害女性行凶。没有一个人在此过程中拨打报警电话,只有一位证人在该女性已经身亡后报警”。
这份当年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报纸,第一次把惨案的焦点从谋杀者引向旁观者。受这篇报道带来的爆炸性后果影响,美国其他媒体和社会心理学家也纷纷燃起了热情,参与到关于旁观者的讨论中。很快,“38个证人”成了一则现代美国的寓言,昭示了“当今的美国人居然如此残酷和冷漠”。冷漠看客带来的不安和愤怒,成了笼罩全美的情绪,以至于为了给莫斯利定下蓄意谋杀罪,检方律师必须在法庭上动用各种策略,以“确保陪审团能够将怒气冲着被告”,而“不会将愤怒从莫斯利身上转移到基蒂的邻居们身上去”。
“吉诺维斯案”给美国带来的改变是其他凶杀案无法比拟的。它促进美国报警电话系统的改革,以及《见义勇为法》(“GoodSamaritan”laws)的生效。也是因为这一案件的触发,心理学家们发现了“旁观者效应”,它的别名,就叫“吉诺维斯现象”。事发30年后,美国总统克林顿到访案发现场,呼唤民众团结:“(莫斯利)给我们传达了一个关于当时社会到底发生了些什么的令人心寒的讯息,让我们发现自己非但一直处在危险之中,而且本质上是孤独一人的。”
最新版本:旁观者
并不是全都麻木不仁
直到《旁观者》一书为事实提供了新版本,“38个证人”给人的整体印象才有所松动。通过大量采访和资料搜寻,库克笔下的这些旁观者,呈现出更为复杂的面向。事实并不像《纽约时报》当年报道的那么单一。在他们当中,有的妥协于自身软弱,也有人愿意挺身而出,更多的人,可能根本来不及弄清真实情况。
库克提到,当年《纽约时报》报道的开头就包含6个事实错误。就连闻名遐迩的数字“38”,也经不起推敲——它只是警官和记者一起吃饭时随口说起的数字。库克找到了当年警察局首次询问邻居的记录,上面写着,总共有49个人在当晚听到或看到一些东西,其中16人为目击者。还有一位律师曾挨个走访了案发现场附近的所有人家,发现当时确切知道外面究竟发生了什么的邻居或许只有两个。
库克还在书里记录了一个被忽略很久的、令人欣慰的细节。当晚,邻居索菲在稳住13岁的儿子后,来不及等待警察的到来和丈夫的陪同,便不顾危险,一个人冒着严寒冲了出去。当她来到基蒂身边,基蒂已不省人事,只能发出呜咽。索菲拿着一条毛巾安慰她,告诉她马上有人会来救她,还把她的头轻轻枕在楼梯上。索菲陪伴基蒂走完了人生最艰难的一程,直到警察到来。但她的行为并不为大众所知,在警察的第一份笔录中,索菲一家三口完全被遗漏了。
相反,基蒂的另一位邻居罗斯,却被警察和媒体抓了“典型”。罗斯是距离惨案最近的“旁观者”——基蒂就死在他家门外。他从门缝里看到莫斯利最后袭击她的过程,却没有出手相救。当他感知到自己被凶手发现后,还“飞快关上了门”,过了一会儿才又开门偷看。而且,仅仅因为“不希望警察来敲他的门”,这位宠物美容师没有及时在家报警,而是打了电话给邻居商量办法,再从阳台爬到邻居家打电话报警。在被警察询问时,他的那句“我就是不想被牵扯进去”,令他一时之间臭名昭著。
“罪行固然让人悲伤,
但也对社会有所帮助……”
“吉诺维斯案”发生4年后,受此案触发,又经过大量实验,社会心理学家比布·拉塔内和约翰·达利在专著《毫无回应的旁观者》中,提出了著名的“旁观者效应”。“这是一个很老的社会心理学话题。旁观惨剧的时候,有一个责任分散的效应。当人们意识到身边很多人共同在场,他们采取行动的概率更小,但同时,如果有人挺身而出就会激发出人们的正义感,追随者就会增加,这类似于群体中的心理决策效应。”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应用心理系副教授李国瑞说。
“吉诺维斯案”后,围绕它的纪念会长久不衰。通过重温这场悲剧,美国人努力呼吁同胞能在危难时刻勇于对他人施以援手。甚至连悲剧的始作俑者也被叫来加入到呼吁者的行列。1977年,《纽约时报》那篇关于“38个证人”的报道发表13年后,服刑中的凶手莫斯利也在该报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罪行固然让人悲伤,但也对社会有所帮助,迫使社会对它那些痛苦的、陷入危险的成员施以援手。有时候,我们有必要参与进去。”
为了避免“旁观者效应”,在一些行政机关和公共机构,人们逐渐建立起许多行政规则,来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比如医院的“首诊负责制”。但在李国瑞看来,对于没有公权力的人,“见义勇为”依然只能是一种道德感化,无法强求。“很多人会出于各种原因选择袖手旁观,可能怕被讹诈,可能怕面临危险。也有人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挽救他人,这是雷锋精神,社会应该弘扬,但确实无法要求每个人都成为雷锋。”
责任编辑:李锋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