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铠平:养老金产品多元化增加投资者选项

邱铠平:养老金产品多元化增加投资者选项
2020年01月15日 15:13 新浪财经

金融315,我们帮你维权】近来,ETC纠纷、信用卡盗刷、银行征信、保险理赔难等问题困扰着金融消费者,投诉多石沉大海、维权更举步维艰,新浪金融曝光台将履行媒体监督职责,帮助消费者解决金融纠纷。【黑猫投诉

宏利投资管理亚太区养老金业务负责人 邱铠平宏利投资管理亚太区养老金业务负责人 邱铠平

  新浪财经讯 1月11日,2020年全球财富管理论坛首季峰会在京举办。宏利投资管理亚太区养老金业务负责人邱铠平出席论坛并发言。

  邱铠平概述了亚洲多国在养老金第三支柱上的发展现状。他认为,市场上的养老金产品偏重于积累策略产品,大多数产品在于领取期的衔接有挑战。通过比较国际上积累期较普及的基金产品,总结了领取期产品的目标与特点。他预测,市场将来会继续开发领取策略产品,为个人提供更灵活的产品选择。

  以下为发言实录:

  钟会长、各位专家、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首先三个衷心的感谢,第一个是感谢大家坚持到现在,我们最后一个阶段了。第二个,也希望我们这个阶段,大家能继续带给在场的各位有一些价值的信息。第三个,刚刚里昂把自己发言时间控制这么好,因为我7点半有一个飞机要赶,如果这个阶段超时我可能赶不上飞机,谢谢里昂。最后感谢大会,没有把我跟张总放在一起PK,因为刚刚那个阶段的贝莱德跟先锋领航已经PK过了,谢谢大会没有把我们放在一起。我们的公司也是一家外资,总部在加拿大的一家全面性的金融公司,有保险、资产管理,养老金做得很大。

  在全球主要的养老金市场,像美国、加拿大、香港、印尼,我们都有养老金业务。马来西亚也有一部分养老金业务。在香港强积金的业务上,现在是市场上占比第一,超越汇丰。希望在这几个市场的经验,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也希望能引起一些讨论的点,可以帮助到国内第三支柱的发展。

  我们这个单元的题目是个人养老,不管是从市场、产品和创新的角度。因为我个人是一个精算师,大会交给我题目非常的精准,照着题目说,会给大家带来一些市场上的分析、产品的分析,还有创新的案例。

  个人养老准备所面临的挑战,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刚刚有很多与会嘉宾提到,现在大部分,不管是在制度上,或产品上,很多在个人养老金的准备上都是聚焦在积累的阶段。而且,我们刚刚有很多专家也提到说,尤其在亚洲,退休后积累起来的资金,很多都是一次性支付了。这期间的风险,就是长期的投资回报,很重要的是说,在长期准备的阶段投资回报能不能跑赢通胀?为什么这很重要?因为据宏利的研究显示,亚洲人不是我们不存钱,不是我们不储蓄,但是在储蓄退休准备方面往往过于保守。亚洲的家庭,往往在资产的准备上60%以上是现金相同的存款性的资金准备。长期退休准备来讲,当然是保本,本金不会跑掉,但是能不能长期跑赢通胀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也就是隐形的“杀手”。个人在为养老做准备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这一点,你的长期准备下来能不能跑赢通胀,保本不应该是最主要的焦点。

  未来面临更大的挑战是在领取阶段。就算你存到了一定的准备金,怎么样把储蓄好的资产转为个人退休收入,转为退休收入的时候,是不是合适?一个人可以通过更多承担投资的风险提高你的退休收入吗?最后一个很重要的点,如何来应对承受风险?

  如果鼓励个人参与养老金准备,第三支柱不可或缺。大家讨论到中国很多专家,还有今天早上领导说到,说中国第三支柱还没有建起来。如果看亚洲,是有地三支柱,但是如果看大中华区,很多第三支柱在大中华区也都是近两年才建立起来的。台湾的案例,也是2019年7月,台湾开始刚刚的试点,透过一个网络平台,叫做基富通,推出了一个“好享退”的全民退休投资试点,短短几个月之内,吸引了11万人报名。刚开始的目标只是4万人报名,短短时间内就有11万人报名了。这个试点跟其他有一些不同,在这个试点里面,虽然还没有开始有税优,但是它的产品就是用现在国内也在考虑的几个目标风险基金作为可选产品。有一点很特别,你必须参与的话,你开户之后,要定额定透,不可以一次过。为什么台湾会选择在试点里面有这个机制?就是他们想养成个人在养老储备上不是一次,不是短期,也不是一次过后就不再考虑,他要养成一个定额、定投的习惯。台湾的监管单位也是希望,在这两年提的试点之后,能把这个再全面扩大。

  除了台湾之外,香港的第三支柱也是到今年4月1号才刚刚开始的。

  香港政府在领取的准备上,做出一些比较少有见到的动作。2018年7月,政府推出了终身年金计划,考虑到市场上面,如果靠养老保险公司推这个,在香港风险上,还有价格上是市场承受不了的,所以香港政府自己跳出来做了终身年金计划,待会会给大家做一个比较详尽的介绍。

  香港第三支柱的案例下,可扣税自愿性公款有什么比较特殊的点?全民可以参与。不管你是在强积金下,就算雇主之前开的计划,不是在强积金的形式上,你也可以自己跟强积金供应商开了一个TVC的账户,它的税优,一年的扣税上限是6万块钱港币,它不是单一产品,除了TVC,这个税优的额度也可以用来买延迟性税优递延年金,也可以享受6万块钱的税优的额度。

  它的投资选项与强积金计划一模一样,TVC必须保留到65岁才可以领取,除非有一些重症什么的极特殊情况下,才可以提前把钱拿出来,但是在可行性跟转移性上非常灵活。你不喜欢某一家供应商的投资表现、投资回报,或者是他们产品上提供的服务,随时可以把这个账户转到另外一家供应商去,这就是于4月1号开始生效。

  刚刚提到市场上确实是目前个人养老金储备产品都是偏重于在积累期。稍微跟大家分享一下,产品也是有多元化的。除了养老基金以外,有很多专家提到了目标日期、目标风险。在香港还有很多不同的公募基金可以选择,包括像在马来西亚,也跟大家作为参考,他们三支柱下,除了有三款供应商全部必须提供的目标风险选择之外,还有各个供应商可以提供自己觉得可行的三款公募基金选择。我们公司在去年年底推出了,这也是比较特别的,大家也讲到比较另类,或者是长期资产类的投资。我们在马来西亚就把亚洲REITs,还有全球的REITs放上了我们第三支柱计划里面,目前两个月销售下来反映特别好,这也算是产品上的创新。

  如果是基金型的积累型产品,主要是根据个人的投资目标、投资期限、风险偏好提供适当的产品组合。如果是保险类,像中国有的税收递延型的商业养老保险,或者是延期年金保险这类产品。其他的个人可以准备的,潘总有提到说反向按揭。如果你有房地产投资,到退休年龄的时候,也可以做一个反向按揭来获得固定收入。大部分这些产品,除了年金险之外,与领取型产品衔接有一定挑战。也就是为什么中国保监会在设计中国的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产品的时候,可能大家还没有看到后面那一块那么清楚,前面有ABC三种,但是三种产品,最后都必须转化为年金。这也是在国内已经想说,怎么样让有一款产品在积累跟领取期有一个比较好的衔接。

  如果是从国际上的经验来看,积累期比较普及的一些基金型的产品来比较。目标风险跟目标日期各有利弊。

  其实我这边想说的创新的点就是说,现在我们有看到一个倾向,就是你不需要两者完全割开走,其实在香港做出了一个办法,香港强积金,其实刚刚也有很多专家提到说计划应该是强制性,香港强积金走了这么多年,其实大部分的参与者觉得,感觉不是很好,因为它是强制性的,但是大家又觉得它的收费太高。

  强积金局为了应对大家的反馈,强制性但是收费太高,他们在2017年也推出了一个预设投资策略,在预设投资策略下面,他们弄出来的预设基金的费用其实只能收到0.75%。经常性的支出也不能再高于2%,所以最多一年只能收0.95%的费用。

  强积金跟业界在设计这款产品的时候,就考虑到确实目标日期有它的优点,可以在个人税费开始增长的时候,风险承担不一样的情况自动转换。但是刚刚Leon 也提到了,真正客制化的目标基金费用会比较高。所以强积金在设计的时候,它就把两款等于就是目标风险的两个基金。它这两个基金里面,按照你的岁数在50岁之后慢慢帮你下调两个基金的比重率,同时也把费用压的比较低。这就是在香港,在这个方面我觉得其实是做出了一个尝试跟创新。

  领取期产品的目标就不包括了固定收入,同时希望低风险投资,可能也会给退休人员一些优惠的费率。这个产品的特点就是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长期收益率为目标,灵活通过实现固定收入来产生给个人的一个固定收入。还有波动性也必须要特别的低。

  所以在这个产品的要求跟前提之下,我们觉得现在很多市场的参与者都已经开始在看怎么来提供领取期的产品,我们也预测市场将来会继续开发这类型的产品,为个人提供更灵活、更便利,还有减低长寿风险的产品选择。在领取期的产品选择,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现在也比较多的就是普通的终身年金,也就是说,你到退休积累一定的资金之后,一笔过,买了一个终身年金,每个月会固定付你多少钱,这个产品有一些考量,就是在什么呢?你是在一个时间点上把你所有储备基金转成一个固定收入。在那个点如果利率太低的话,其实在这个产品相对的费用是蛮高的。

  还有普通年金在亚洲来看是不能递增的,就是说你的收入是固定的,如果跟长寿风险加起来的话,其实个人在养老时间需要的收入不是一条直线的,不是一条平的直线,也不是一条斜的直线。我们在美国和加拿大做出了很多研究显示,其实刚开始确实你退休之后收入水平,需要的收入会慢慢慢慢降低,但是到了一定年龄之后,大概75岁之后你在健康的需求上反而你养老金的收入,需要支撑的收入会越来越高,它其实是一个圆滑的勾型的,我们叫做养老的微笑型,它不是一个直线型的。所以普通的年金产品在这个地方就会有一些挑战性。

  保险型的产品还有延期性的年金,延期性的年金有什么好处呢?就是你不是在退休的时候一次过买,你可以在你还在积累的时候就买取了一些这样的产品,以便将来退休的时候衔接比较方便。

  基金方面,我们就看到比较少领取期的产品,但是很多业界参与者也正在开发,包括我们公司都在想说,这方面的基金怎么做?其实在亚洲已经有很多定期提供派系的一种公募基金型的产品,如果能再把收益派系加上从本金的付出,能达到一个比较高的固定收益,这也许可能是一种做法。

  在其他方面的产品,我们刚刚有讲过反向抵押贷款,如果你已经有房产的话,可以用房产来一个反向抵押的方式领取到一个退休时的稳定收入。

  现在香港按揭公司现在又开始尝试一个新的产品,因为亚洲人其实在房产反向抵押贷款,用房子来抵押的话,大家是不太能接受的,因为大家都是想说把房子留给下一代。所以亚洲国家不是没有这种产品,但是接受度不高。所以香港的按揭公司现在想了一个办法,其实亚洲人除了房产,他们还喜欢买什么?喜欢买寿险,有很多是10年、20年你就把保费缴完了,你就是再等说,你如果死亡的时候可以领死亡补偿金。

  如果从保险公司从这个产品里面借一些款项出来当做退休时的收入,是可以的,但是因为监管的规定,你只能借到一部分的钱,你不可以把你在死亡赔偿率的整个额度能借出来,香港按揭公司就在这方面想跟保险公司合作,就说如果是个人已经有全部保费已经付完的保单的话,能不能把整个死亡赔偿的金额用多年的方式慢慢借出来,让他们有一笔收入。这个因为是保单,所以相对来讲比房屋反向抵押个人更能够接受一点。

  时间上的关系,我不太多细说,这些资料网上都很多,香港的按揭公司也提供了很多的资料。它是有一定的灵活性的,但是像我刚刚说的,你如果在香港把房产抵押的话,你到死亡之后,只能把房产卖掉,剩下的钱才能够转移到你的子女或者是遗产代言人,就不能直接把房产再继续继承下去。

  香港的年金,大家比较没有听过,这个就是我刚刚介绍的,去年刚刚开始的65岁以上的居民可以开始买,最低的保费金额是5万块港币,最高是300万港元。它的产品设计有一定的优势,因为它的内部回报率设计的蛮高,是4%,它的年金率对个人来讲一定有优势,所以这个产品在香港慢慢推广之后,也开始比较有一些普遍的受欢迎度。

  最后,我想说的一点,在这么多元化的产品跟创新的产品下会增加个人的选项和产品的选项,就凸显出个人教育非常重要,我们在国外经营这么多年的经验来讲,其实我觉得总体来讲,从一个高阶层面来讲的话,需要多元化、客制化、多渠道化来做投资者教育。因为各个个人在不同年龄阶段所需要的东西是不一样的,还有需要用各种不同的方式,为什么说多元化呢?如果说你只是用书面,或者是一个计算器的方式来让大家知道说准备不足,或者说给它一个分数,其实有些人在这个接受度上还是不够多。

  尤其像钟会长刚刚说到的年轻族群,他们喜欢看的是什么?他们喜欢看是影片、短片上的片,所以能够在多元化的方式上,包括我们公司也尝试过,在香港以黑色幽默的短片在youtube上,不具公司名,不说养老,就用黑色幽默的方式实现通膨对个人储蓄准备上会造成什么样的风险?这种短片的形式,在2016年在youtube上也赢得了一个奖。

  所以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说,其实在投资者教育这方面是不能单一性的,一定要多元化,尽量客制化,或者情景化,包括利用行为经济上的一些东西来鼓励大家参与。强制性我想说的一点,你一定要强制参与的话,对个人来讲,他的反感度有一点高,其实美国现在引用一种方法,你默认参与,但是你个人可以自愿选择退出。在行为经济学这个角度,就是觉得说让大家可以觉得这不是强制性,但是个人都有惰性跟惯性,所以你让他参与之后,其实在自愿退出的人非常少。如果能通过这种方式,而且不是强制的强制,来做的话,可能在效果上会更好一点。

  我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接下来如果大家有问题,可以再继续讨论环节的时候交流。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赵子牛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1-17 艾可蓝 300816 20.28
  • 01-16 东方生物 688298 21.25
  • 01-16 博杰股份 002975 34.6
  • 01-16 公牛集团 603195 59.45
  • 01-15 斯达半导 603290 12.74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