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张晓宇:一位外资CEO的成长史 | ‘吾国吾民’特别策划
记者:姜鑫
2019年,时间的年轮驶过了100年。张晓宇所掌舵的友邦中国大陆业务在对外开放的大潮流中迎来时隔17年的扩容,“有压力更有动力”,面对进一步的开放,张晓宇已经做好了准备。
上海外滩,中山一路17号,友邦大厦。隔着黄浦江,与对面陆家嘴的摩天大楼相比,多了些许历史感。
在这里,友邦中国CEO张晓宇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讲出了自己的故事。
低调、内敛、逻辑清晰、直击要点,这位数学系出身的CEO似乎并不愿意长篇大论;半开放的办公区域内,摆放的最多的是书籍,书桌的正对面摆放着一组相框,照片中的张晓宇坐在复旦的“小白楼”前,意气风发,充满着学者气质。
少年班、复旦高材生、曾经最年轻的北美精算师……这些标签足以反映出张晓宇优秀的成长历程,但他却谦逊地坚持,自己最为认可的还是AIABaby(AIA为友邦简称)这一标签。1998年进入友邦实习,2000年加入友邦,2017年成为友邦中国区CEO,张晓宇目前是友邦体系内最年轻的一任CEO。
时间回到1919年,一位年仅27岁的美国小伙子科尼利厄斯·范德·史带,在当时有“东方巴黎”美誉的上海租了两间门面,雇了两名职员,在中国先后成立了美亚保险公司和四海保险公司,四海保险后来更名为友邦。
2019年,时间的年轮驶过了100年。张晓宇所掌舵的友邦中国大陆业务在对外开放的大潮流中迎来时隔17年的扩容,“有压力更有动力”,面对进一步的开放,张晓宇已经做好了准备。
励志做学术的高材生进了保险公司
1992年,改革开放掀起了新一轮高潮,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保险业由此进入竞争起步阶段。
同样在这一年,友邦保险获得了中国政府颁发的第一张外资人寿保险公司营业执照,成为国内首家外资寿险公司,同时其也是截至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外资独资寿险公司,这被称为中国保险业乃至整个金融业对外开放的里程碑。
这一年,张晓宇16岁。
在别人刚进入高中求学的年纪,张晓宇提前拿到了复旦大学数学系的录取通知书。“从来没想过做CEO,而且之前就没想过要进公司。”因为在复旦读的是数学系,彼时张晓宇一心想做研究,希望能够在学术上做出成绩,就业目标更是成为一名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教授。未曾预料,本来计划出国深造的张晓宇在毕业前夕遇到了家庭困境。“大学快毕业时,我父亲生病了,现在依然记得很清楚,好像是胸腔积血,当时做了二尖瓣的手术,但第一次手术做失败了,失败之后很长时间才缓过来。”
困境面前,张晓宇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变化——财力、精力上的大量付出后,张晓宇改变了出国的计划,决定留在国内深造。
成绩优秀的张晓宇在毕业前夕获得了直升资格(保研),“当时想着是选一个利于就业的专业,从一个热衷于研究的学生变成了看‘钱景’选专业,可见遇到家庭困境对人的改变有多大。”张晓宇笑着打趣道。
自1994年后,友邦保险先后与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及北京大学等四所国内著名高校合作,共同成立精算中心。正好友邦-复旦精算中心设在了数学系,成绩顶尖的张晓宇成为了其中一员。
张晓宇与友邦的缘分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发生在1998年。那一年,是国务院批复设立上海市浦东新区的第六年,也是友邦在中国复业的第六年。
“在1998年的时候,友邦找了一些大学生去公司实习,我也是其中一员,实习期间为一个月。”孰料,学习到第二周,张晓宇就得到了友邦公司的认可,并希望他一直实习下去,彼时,张晓宇刚刚读研一。“所以后来他们叫我AIABaby,我还是蛮认可的,因为当时还没有从学校毕业就在友邦工作了。”
研究生学分修完后,张晓宇于2000年加入了友邦精算部。进入友邦中国之后,张晓宇在2002年自学完成了北美精算师的所有课程,并通过了考试,获得北美精算师资格证。2002年5月,26岁的张晓宇到美国领取了精算师证书,那时,他是通过这一考试人中年纪最小的一位。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大量外资保险机构看好中国保险市场,并加快市场进入节奏。2002年那一年,有6家外资保险公司获批进入中国保险市场。
最年轻CEO成长记
从2000年加入公司,再到2017年出任CEO,张晓宇的成长仅用了17年。
在进入友邦中国的17年里,张晓宇前后经历了精算部门、渠道业务部门、分公司渠道部等多个部门,每一次转变对于张晓宇来说都意味着一次蜕变,也铺垫了下一步的长远。
张晓宇的第一次职业改变发生在2008年。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华尔街金融海啸,导致当时全球最大保险集团美国国际集团(AIG)出现危机,作为AIG成员公司的友邦也难免受到影响。“2008年金融危机其实对每个友邦人触动都是蛮大的,因为那时候我们母公司AIG遇到危机,美国政府参与纾困,那时候我有参与到项目里去。”尽管在亚洲展业的友邦最后经住了考验,但对于他个人来说,2008年仍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年份。
也正是在2008年,张晓宇的精算生涯从此改变了方向。当时同样精算出身的中国区CEO希望张晓宇跳出精算部门,去接触一些渠道等其他方面业务,便安排张晓宇到其它部门工作。已经在精算领域深耕近十年的张晓宇对此经历了激烈的思想斗争,“联想到最后带友邦保险成功经受危机考验的是企业文化、渠道品质和风险管理,最后我还是下定决心跳出舒适区,做一些突破和转型,后来的经历也让我知道这一步并没有走错。”
在渠道部门,张晓宇经历了友邦中国的系列变革。
1993年上海分公司成立之后,友邦保险首次将保险营销员制度引进中国大陆寿险市场,不仅培育了第一批专业保险营销员,还将现代商业保险理念和制度植入中国大陆寿险市场,并引发一场寿险营销革命。
但随着这一制度的快速发展,营销员制度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人海战术推进下,呈现质量不高、缺乏管理、活动率很差的特点,那时张晓宇配合管理层进行了营销员渠道2.0改革。这也是张晓宇第一次,从精算部门走向业务一线。
真正独当一面的时候是在2011年,已经在渠道部门做得风生水起的张晓宇,授命到分公司担任业务发展总监。
“我们内部的话叫秀才去带兵了,因为要真的到第一线去管理营销员的队伍了,把此前设计的一些改革落实到实践中,那两年对个人成长是非常大的。”张晓宇坦言,这个过程中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这个过程很艰难,印象里我刚去做业务,主要是做团队改革,刚去的前半年有一段时间每天回到家坐在那边就想吐,不是由于生理不适,而是因为心理压力。”张晓宇用很累、很焦虑,有很多挑战来形容负责渠道的前半年工作。“做了半年之后,才开始顺畅,事后看,那段时间是很宝贵的财富。”
张晓宇的改革起始于清虚。“把一个松散的、用人海战术的、兼职的模式队伍,变成一个高素质、注重质量并注重优质增员、专业化的队伍,这个过程其实很艰辛,清虚的工作中,开始需要去做很多变动,可能有些有经验的主管会被调整,会引起大的反应,除了这些,还需要赢得很多想认真做事情人的心。”张晓宇用了两年时间完成了这些预定的目标。
随后的时间里,张晓宇被调回中国区总部先后担任CMO(首席市场官)以及CAO(首席业务官)、CPDO(首席多元渠道官),先后经历了市场品牌、高净值客户、产品开发、代理人渠道管理、其他渠道管理等业务管理工作。自此,张晓宇几乎经历了保险业务条线的所有部门。
在这个过程中,友邦中国的高净值客户业务正式成为公司的重要板块;全面优质增员拉开序幕,友邦中国自此告别了兼职营销员;电子化的平台也在那时建立。
总结自己的成长,张晓宇最想要分享的是,如果真的到企业里面,要不断的去突破自己,勇于跳出一个很熟悉的环境,突破舒适区,尝试新的东西。
管理的秘密
2017年,友邦中国管理层再度迎来变化。
执掌友邦中国8年之久的蔡强升任友邦保险集团区域首席执行官,张晓宇成为了继任者。
2018年友邦中国定义了新的愿景:我们可能不是最大的,不是保费最高的保险公司,但是我们希望成为市场上最受信赖的保险公司。这,既是对友邦的传承,亦是张晓宇自己的经营之道。
眼睛要在云里,脚要在地上,如果都在地上就走不远,如果都在云里那就飘远了,要抵得住诱惑,但是又不能固步自封。面对保险行业的发展沉浮,张晓宇努力做着平衡。“做精算的时候,精算就是数字,只是跟数字打交道,那时以做复杂的事情为乐,以做高深的事情为荣。到后面就会发现,怎么样能够把一件事情能够深入浅出讲出来,能够非常清楚地让别人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任何一种business到最后都是人的business,做管理更重要的是要去洞察人心。”张晓宇表示。“真正能够带领人走远的,不光是技术、系统、创新,更是公司的文化,公司的价值观,以及公司倡导的东西,没有这些东西很容易走偏。”在张晓宇看来,不仅仅是要给客户带去健康保障,组织自身自己也需要健康的发展成长,眼前的成功不代表长远的成功。
从管理市场到掌舵几万人的盘子,更大的视野上,张晓宇慢慢认识到了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性,而这也是“中国最受信赖的保险公司”愿景的初衷。
2017年,金融业开启了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大幕,2018年、2019年先后有系列政策出台。
2019年,在友邦中国百年生日的时间点上,友邦中国迎来了新的机遇——石家庄、天津服务部获批开业,这是时隔十七年之后,友邦中国的再度扩容。
年轻的张晓宇亦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压力加动力面前,他未来将讲出怎样的友邦故事,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潘翘楚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