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股市长期向上:六大关键词证明经济会长期向上

为什么股市长期向上:六大关键词证明经济会长期向上
2018年12月06日 07:48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来源:小基快跑

  每一个长期定投指数基金的人,心中都怀有一个信念——

  牛熊往复,股市长期是向上的。

  上证指数历史走势 1990/12/19—2018/12/5

  数据来源:wind 

  标普500指数走势 1927/12/30—2018/12/4

  数据来源:wind 

  为什么股市长期是向上的呢?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德国股神安德烈·科斯托拉尼对此有个很形象的比喻:

  有一个男子带着狗在街上散步,这狗先跑到前面,再回到主人身边。接着,又跑到前面,看到自己跑得太远,又折回来。整个过程,狗就这样反反复复。

  最后,他俩同时抵达终点,男子悠闲地走了一公里,而狗走了四公里。

  男子就是经济,狗则是证券市场。

  经济增长是消费、就业、投资的增长,而这些反应在微观上就是一个个企业表现的集合。

  一个非常单纯的、理想的逻辑是:你在的公司效益很好,增加了新的人,也给你发了更多的年终奖,大家买买买的行为就会增加,别的企业也会赚钱,越来越多的公司赚钱了,这些公司的股价会涨,然后加大投资开发新的产品和技术,循环往复。

  这样集合起来,大家都买,物价增长、利率升高,经济发展…

  当然,实际的经济运转比这个复杂,这只是一个便于理解的简化逻辑,大概就像地球仪和地球之间的关系。

  所以,构建在这个基础逻辑之上,要解释股票市场为什么长期向上,我们只要解释清楚经济为什么会长期发展就可以了。

  我用几个关键词试着说说为什么经济会长期向上。

  关键词一

  偷懒  

  如果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懒就是人类进步的内生动力!

  纵观人类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偷懒”发展史,勤劳、奋斗、征战,目的的本质是为了“享福”和“偷懒”,君不见——

  懒得写字,有了活字印刷术

  懒得自己洗衣服,有了洗衣机

  懒得自己摇扇子,发明了电风扇、空调

  懒得自己走路,发明了马车、自行车、汽车、火车、飞机

  懒得打算盘,发明了计算器和各种计算机

  因为不想出门就能打听天下事和各种八卦,我们又发明了互联网

  因为不想出门还想把生意做大,又发明了P2P、B2B、O2O、B2C、C2C

  ………

  当然,这些偷懒的进程和成就,用专业术语就是“效率优化”。

  能让生活变轻松、能让人省力气的东西出现了,谁不想要呢?想要就得花钱买,于是这些让人变懒的人就开始赚钱,赚了钱就开始研究怎么让人可以变得更懒。

  聪明的人类,不断的拓展这个世界的“舒适边界”和“偷懒边界”。

  其实,社会进步的过程、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这些边界在扩大的过程,因为“欲望的无穷”,这种拓展的动力也是无穷的。

  关键词二

  变爽  

  仅仅变懒,不足以表达人类的欲望。就像你坐高铁从北京到上海,虽然又懒又快,但你并不会觉得很爽,因为成千上万的人都可以这样。

  根据马斯洛的理论,人还有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就是得到认可——你坐个高铁没人会认可你,但你造个高铁就不一样了!

  所以,“变爽”也是一种很神奇的驱动力。这种驱动力推动发展的逻辑是显而易见的:事业上的成功和突破,会得到赞誉、得到成就感,甚至得到权利,这些都会让人为之着迷,让人会追逐,并带来整体社会的进步。

  “偷懒”和“变爽”的动力相映成趣,难以磨灭。可以说,这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无穷内生动力!

  用钱钟书先生的说法,这两种动力就像“引诱小孩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

  关键词三

  资源  

  人要过上更懒更爽的日子,总免不了要去消耗一些东西。我们把这些消耗称之为资源。

  经济学有一个基础假设就是“资源是有限的”。

  因为欲望无穷,但资源有限,所以你应该把有限的资源放在更需要的地方。

  比如,现在只有一根木头,是烧了它,还是做一个木雕卖钱呢?取决于你现在是不是一个人在寒冷的野外。

  资源是有限的,是不是总有消耗完的一天?你低估了人类寻找替代品和拓展“资源边界”的能力。

  有限的资源反而是促进经济长期向上的另一种动力。

  比如你开车,确实比走路快很多,也轻松很多。但要消耗汽油,汽油是有限的。如果有一天地球上的汽油用完了,我们是不是都得退回到走路的原始状态?

  必然不是啊!电力驱动和水力驱动的技术这几年已经开始崛起。即便到了电力、水力难以为继的时代,相信那个时代也一定会找到新的动力资源。

  比如这种:

  20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管子.轻重甲》记载“终岁耕百亩,百亩之收不过二十钟。”换算一下,大概亩产50-60公斤左右的粮食,但今天,袁隆平的超级杂交水稻已经达到了亩产1149公斤。同样的土地面积,粮食的产出翻了20倍,以后甚至还可能在沙漠、盐碱地上产出粮食。

  从这个角度上说,资源有限对于发展、进步,反而是件好事,这可以逼迫和敦促我们创新。如果资源无限了,谁还努力呢?

  经济学上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反证了这个结论:1993年,有位经济学家提出了“资源诅咒”这个概念——

  越是自然资源丰饶的国家,其经济发展就越受拖累,比如俄罗斯、巴西、委内瑞拉、以及一些海湾产油国等。其逻辑是:丰裕的自然资源通过某种机制“挤出”了其它生产性的组织或经济活动。

  因为这个国家仅仅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就足可以养活他的人民,没有动力再去发展其他产业,导致国家对自然资源和出口过于依赖,一旦国际贸易发生政策变化,很容易一蹶不振。

  而自然资源贫瘠的地区,其经济发展反而更加有活力,比如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创新发展都是被逼的啊!

  所以,中国古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也算有点经济学根据吧!

  从地球上看,虽然有局部的丰饶,但整体的资源还是非常的有限和短缺,远远不足以满足所有人类“即懒又爽”的欲望。

  相较于“偷懒变爽”的内生动力,“资源短缺”称得上是最强外在客观动力。

  关键词四

  竞争  

  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竞争是择优进化的基础基因。生物如此,经济亦然。

  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件事。

  都是电视机,一个是远程遥控换台,一个是近距离机械换台?你选哪个?

  可为什么会有带遥控的电视机问世呢?一个是消费者有“偷懒”的需要,另一个原因是商家有“大家都生产电视机,我怎么才能卖的更好、赚更多的钱”的需要。

  试想一下,如果世界上只允许一个公司生产电视机会怎么样?结果显而易见,他们会赚很多钱,但电视机永远都是它刚刚问世的样子——躺着赚钱不好吗?为什么要动脑子再去把电视机变更好呢?变得再好,也是赚这么多钱。

  当很多公司都生产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因为,当有两个同样功能的东西,我们总会偏向选择更好的那个。

  这时候各个公司就开始博弈:我要是稍微变好点,钱岂不是都归我赚?

  大家都会争着变好,而不会争着变差——争着变好的机制,就是经济长期发展的机制,而且这个机制是天然的。

  关键词五

  修复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即便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磕磕绊绊很正常,遇到挫折也是常态。经济的发展也一样,因为风险是不可消除的客观存在。

  但上帝总是公平的,给你病毒,也会赐予你白细胞。

  大家虽然不喜欢风险,但在发展的进程中,风险确实功不可没。

  因为风险带来的损失让人痛苦和悲伤,都不愿意面对,这是人性。所以会总结教训,不断强化进化,就像身体对疫苗的毒素产生的抗体一样。我们可以把这种对于风险的应激,理解成对创伤的自我修复机制。

  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周而复始,但却螺旋向上。每一次的衰退和萧条都是风险造成的创伤,但每一次伤愈后,就能抵御更大的风险。

  最典型的莫过于1929年大萧条,大萧条时期,美国DGP降幅超过30%,超过1万家银行倒闭、股票市场下跌70%,25年后才重回高点。

  造成大萧条的原因很多,但其中重要的因素是缺少金融监管导致的金融投机,和缺少中央银行导致的恐慌挤兑。因此,大萧条之后,美国出台了1933年《银行法案》,要求金融分业经营,设立存款保险制度,并且还设立了美联储这样的中央银行充当最后贷款人。

  在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中,虽然市场受到了冲击,但因为有了前车之鉴和已经建立起来的“防御体系”,影响已经小了很多,标普500仅仅5年就回到了历史高点。

  长期向上发展,并不意味着没有曲折和跌倒,也不意味着前路一片坦途。而是基于我们“想变得更好”和“不想在同样的地方重复跌倒”的人性。

  用尼采的话来解释这种修复机制,就是“凡杀不死我的,必将使我更强大。”

  关键词六

  长期  

  当我们在谈论长期时,有人会引用凯恩斯的名言:“从长期看,我们都死了。”很多人会理解成——即便经济长期向上,那跟我有什么关系吗?我还能活着等到股票回本的那一天吗?

  其实,这是误会了凯恩斯。大萧条时期,凯恩斯的理论横空出世,并挽救了美国经济。因此遭到不少“新古典理论”经济学家的批评,说他只注重短期,不看长远。

  凯恩斯的话,实际上是对这些言论的一种辩驳,他承认自己是短期实用主义,但那句话完整的表达是:

  长期这个概念实际上会误导时事的走向。从长期看,我们都死了。经济学家们给自己赋予的任务过于容易,却无法在经济动荡的日子起到实际作用。只有当风暴完全平息,经济学家们才会告诉我们‘海洋重回了平静’。

  意思是,亚当·斯密所说的自由市场的自我调节和修复能力确实是存在的,只是等自有市场把非正常的价格调整过来,也许我们都挂了,因此,凯恩斯呼吁政府干预,加快正常价格的回归。

  后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也力挺凯恩斯:

  经济也许会自动走出衰退,但我们不能因此便无视那些可以迅速结束衰退的政策,就像我们不能因为“人总有一死”,就提前选择自杀一样。

  他们告诉我们:经济的修复不是无为而治的、也不是永远等不到的长期。逐步完善的调节经济的措施和政策可以让这个过程加速。

  比如,1929年美国GDP是1045亿美元,重新回到这个水平时,已经是1941年了,而2008年经济危机时,美国GDP是14.7万亿美元,但一系列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GDP重新回来只用了2年——这个数字对前面所说的“修复”关键词也是一个佐证,以现在美国18万亿美元GDP的体量,即便再发生什么样的危机,也不可能回到1941年1000亿美元GDP的台阶上了。

  经济修复的时间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遥遥无期,但很多投资者却总感觉自己永远都在亏钱,核心的问题在于:经济是经济,你是你。经济可以自我修复,但你却很难修复贪婪和恐惧的情绪。

  总结一下:

  人类社会的经济之所以能长期向上发展是因为:

  1  有“偷懒”和“变爽”这两种极具诱惑的、永不枯竭的内生动力;

  2  有“资源有限”和“风险”这两条苦逼鞭子的抽打;

  3  有“竞争机制”和“修复机制”这两个天然进化基因;

  4  还有“让萧条快点结束”的这一只政府之手。

  在这个逻辑下,如果你觉得经济可以长期向上,那股市这种微观个体的集合也就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了。

  最后,如果你觉得上面这些解释有些难懂,那就问问自己:相不相信祖国能让我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陶然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2-27 华培动力 603121 11.79
  • 12-18 紫金银行 601860 3.14
  • 12-13 青岛银行 002948 --
  • 12-12 利通电子 603629 --
  • 12-04 爱朋医疗 300753 15.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