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商誉减值风险 基金紧盯财报规避业绩黑天鹅

防范商誉减值风险 基金紧盯财报规避业绩黑天鹅
2018年11月24日 06:34 上海证券报

  防范上市公司商誉减值风险 基金紧盯财报规避业绩黑天鹅

  ⊙记者 王彭 ○编辑 吴晓婧

  日前,证监会发布了《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就商誉减值的会计监管风险进行提示。据统计,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A股上市公司商誉资产已达到1.45万亿元,成为悬在投资者上方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从基金三季报来看,不少商誉资产占比较高的个股被基金重仓持有,一旦“踩雷”便会对其净值形成拖累。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商誉资产占比较高的公司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商誉减值风险,如果出现被收购方的业绩低于预期或者业绩下滑的情况,便可能影响到商誉价值,从而对盈利产生冲击。因此,在投资时会对商誉减值风险进行提早预判,以决定是否买入或提早卖出。

  谨防商誉减值“黑天鹅”

  作为近5年来并购重组高速发展的“附属品”,当前超大规模的上市公司商誉资产,已成为继股权质押之后,值得警惕的另一只“黑天鹅”。

  据国金证券统计,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全部A股商誉总计1.45万亿元。其中,主板商誉规模为7948.5亿元,占净资产的2.4%;中小板商誉规模为3774亿元,占净资产比为10.7%;创业板商誉规模为2761.4亿元,占净资产比为18.8%。

  针对这一现象,11月16日,证监会出台《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就商誉减值的会计监管风险进行提示。有业内人士分析称,该项政策的核心在于加强监管,深化审慎客观的会计原则,提高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增强商誉及减值评估结果的真实合理性。

  诺亚研究工作坊二级市场研究员褚志朋认为,当前A股上市公司商誉总额已经占到净利润的一半,一旦被并购公司业绩出现下滑或者不及并购前的承诺,并购方就要在中报和年报中计提商誉减值,在一定程度上这将侵蚀企业的利润,甚至可能导致亏损。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商誉减值一般是在半年报和年报中计提,因此2018年年报的商誉减值问题值得投资者关注。这次新规已经明确,对企业合并产生的商誉,公司应当至少在每年临近年终进行减值测试,这就意味着上市公司已经进入了减值测试季,2018年的年报业绩可能会因此受到影响。

  “对于商誉减值的风险,投资者要认真去甄别,特别是对一些可能会发生大幅商誉减值的中小创公司,还是要保持一定的警惕。”杨德龙称。

  基金经理谨慎“排雷”

  为避免商誉减值引发上市公司业绩“变脸”,商誉减值风险近期也成为公募基金关注的焦点。

  基金三季报披露数据显示,不少商誉资产占比较高的个股被基金重仓持有。以纳思达为例,截至三季度末,该公司的商誉资产和净资产分别为129亿元、76亿元,前者占后者比重高达169%。据统计,目前有8只基金合计持有纳思达1631万股,其中交银成长混合A持有纳思达755万股,占基金净值比例为8.33%。

  此外,商誉资产占比超过80% 的公司还有曲美家居当代明诚海航科技锦江股份蓝帆医疗等个股,基金持有数量均超过1000万股。

  虽然并非所有商誉资产占比高的公司都存在商誉减值风险,但有基金经理表示,其往往会选择在元旦前后将具有大额商誉的股票抛售,待年报公布后再购回,以免遭遇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埋雷”。

  还有基金经理在梳理个股时,会对财务报表进行仔细研究,以提前规避风险。

  “因为商誉主要是来源于资产收购和并购重组,我们可以在年报或者之前的公告中看到它是否存在较大的资本运作。通常情况下,我会先判断它是否会有商誉减值风险,到后期还是否会有比较好的盈利状态,如果可能出现问题,就会提前卖出或者根本就不会买入。”沪上一名基金经理表示。

  “我们的做法是,首先尽量回避商誉占净资产高的公司;其次,对于有商誉的公司,会密切跟踪公司基本面,不断测试公司商誉减值的风险,一旦有减值的苗头,便会及时卖出。”招商先锋混合基金经理付斌表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常福强

商誉 财报 纳思达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1-27 紫金银行 601860 --
  • 11-22 新农股份 002942 14.33
  • 11-21 隆利科技 300752 20.87
  • 11-20 宇晶股份 002943 17.61
  • 11-19 海容冷链 603187 32.25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