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呼之欲出!哪些企业将率先登陆科创板?谁是投资者心目的科创典范?逾三百家公司角逐科创板潜力百强(名单),【点击寻找科创先锋>>】
聚焦央行买A股:央行主线世纪崛起、四种可行路径、最受益品种已出现
来源: 仓都加满
中国人民银行和A股,有何关联?
突然之间,机构将注意力集中到央行买A股的可能性。在分析各种信息之后,个人认为,实操性和可能性比较大。
今天,市场大涨,中国平安、贵州茅台和招商银行成为主要引导者,这正好是上证50和沪深300的前三大成分股,市场资金永远是聪明的!
央行买A股
中信证券策略团队今天发布报告认为,从日本央行进行股票资产购买的历史经验来看,中国央行未来购买股票ETF具备一定可行性。
1)最直接的一个潜在作用是置换证金的持仓。相较证金,央行通过扩张资产负债表进行股票ETF购买的成本更低,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交易。
2)既可以作为稳定市场举措,也可以压低风险溢价,刺激直接融资市场。
3)央行扩表直接购买ETF不存在信用乘数效应,流动性不会外溢,不会直接影响其他资产。
4)可以学习日本设计“定向调控”式的ETF购买计划,鼓励企业在特定领域加大投资,包括固定资本、R&D等。
野村控股亚洲在近日一份报告中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可能在2019年开始购买中国国内股票,报告中写道
我们相信中国股票市场的表现对当局非常重要,目前,A股交易主要以散户为主,超过80%的日交易由散户产生。同时,外国投资者只占不到2%。
野村认为,在国家队活跃于市场的同时,中国政府可能会授权中国央行直接购买股票。央行入市在国际上并不多见,野村表示,这种情况只发生在日本、中国香港、瑞士、南非,作为央行扩展资产负债表的工具。野村注意到,美国央行是被禁止购买股票的。所以,中国具有这样一种特朗普所没有的优势,就是用央行直接入市来影响市场,这会增加特朗普的挫败感。
强劲的股市表现在刺激国内消费方面,将比新建铁路有效得多。
东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岸元近日发表报告称,作为其外汇储备多元化投资策略的一部分。出于稳定市场等多种原因,中央银行持有本国股市资产,并不出格。
张岸元认为,各国中央银行都大量持有外国股票资产,作为其外汇储备多元化投资策略的一部分
张岸元表示,日本央行自2002年末开始持有本国股票资产,并于2010年末以来大幅增持ETF(作为信托财产持有的指数关联交易所买卖基金),年增持金额逐年攀升,近两年来达到顶峰,2017年及2018年各增持约6万亿日元ETF资产。
日本投资信托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1月,日本ETF产品净资产总额36.21万亿日元,央行持有ETF资产余额占日本ETF总额的约64%。截至2018年末,日本央行持有ETF资产余额达到约23万亿日元,叠加持有的其他股票资产近1万亿日元,日本央行股票及ETF持有量占央行总资产约4.39%,占交易所总市值约3.7%。
张岸元表示,目前我国央行总资产规模约36万亿元人民币,A股总市值约48万亿元。按照日本央行对股票及ETF资产的持有比例简单测算,如果我国央行以合适的资产类型方式,持有1.58-1.78万亿元的A股资产,不会对央行资产负债表和股市造成结构性影响。
借鉴日本央行的操作模式,A股稳定市场资金来源的规范透明、目标函数的明确一致、操作指令的集中统一、标的选择的进一步指数化,更加有利于A股在2019大变局之年实现健康平稳运行。
实体经济承接不畅
上周末,央行全面降准,放出1.5万亿流动性。但是,一个问题摆在眼前,市场缺乏承接力。
民企由于盈利压力、房地产行业见顶、地方债压力大,过去央行的流动性出口都面临不畅。
表现在资金市场。市场水漫金山,资金面泛滥,然而实体需求有限,居民的消费信贷也数据不佳,流动性宽松异常,隔夜回购利率跌至1.4%。
1月8日周二,银行间7天期回购利率(DR007)下跌5个基点,至2.2310%,创2016年7月以来盘中新低。
随着全面降准消息的落地,资金面极度宽松,但是整体宏观层面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房地产、汽车、家电消费进入寒冬,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仍具时滞性。
央行入市,可以理解为,将资金流动性注入实体经济的一种方式,而且更为直接,没有中间商做差价!
日本央行买成90%成份股大股东
从日本央行入市经验看,是日本货币宽松政策的一个产物。日本银行(央行)的存在感进一步增强,通过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持有余额高达25万亿日元。日本央行已跻身日经225指数约90%成份股的前10大股东,成为蓝筹股主要持仓者。优衣库(Uniqlo)老板柳井正或许早已习惯,他的公司有一个超级大股东——日本央行。
日本央行从2010年开始买入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由于2013年上任的黑田东彦总裁实施异次元货币宽松政策,购买额急剧增加。
日本央行的主要目的,是刺激本土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提高其所持有的的股票占总金融资产的比重,降低权益资产的风险溢价,从而降低权益资本成本以刺激企业进行主动投资。
2015年12月,日本央行提出了一种新的ETF购买计划,去购买一些特定的ETF,规模是每年3000亿日元。这些ETF当中包含了很多主动进行研发开支、固定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的股票,旨在鼓励企业去增加相关资本开支。
日本央行从2016年夏季持续以每年6万日亿元的规模买入。据推算过去买入的股票持有额为25万亿日元,相当于东证主板股票总市值(652万亿日元)的近4%。
这对个别企业影响巨大。东京证券交易所6月26日发布的股票分部状况调查显示,央行被归类于购买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信托银行,然而日本经济新闻社计算日本央行实际的持股比例发现,在3735家上市企业中,央行进入1446家企业的前10大股东之列。较1年前的833家相比增至1.7倍。并成为东京巨蛋公司、札幌控股、尤尼吉可(UNITIKA)、日本板硝子和永旺5家公司的最大股东。
对于创始人持有大量股份,在市场上流通的浮动股本来就比较少的企业来说,影响将更为巨大。
运营优衣库的迅销公司。由于被纳入大量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以当前的购买规模计算,1年后在市场流通的股票将几近枯竭。
A股最受益公司
如果中国央行入市,很大概率也是通过购买ETF的方式,最受益的,就是大型指数的成分股权重股。
主要是上证50ETF和沪深300ETF.
上证50指数权重前三位,中国平安、贵州茅台、招商银行。
所以,央行直接买A股,最大受益的公司就是这三个:中国平安、贵州茅台、招商银行。其中,中国平安是比重最大的。
通过本文数据,仓都认为,央行通过ETF方式进入A股市场,具有可行性、操作性,作用是扶持实体经济、稳定资本市场。而受益股也已经很明显,就是基金重仓股——中国平安、贵州茅台、招商银行。
另外,可以关注,假如科创板推出,有这种可能性,央行去购买一些特定的ETF,这些ETF当中包含了很多主动进行科技开发、研发投入、设备改造的股票,旨在鼓励企业去加大科研投入。
这种方式,资金流动性,直接进入国家鼓励的科技方向,与中美贸易谈判对接,是一种市场化方式。不提2025,通过资本市场扶持高科技发展,可行性也是比较大。
2019,让我们期待一个新时代!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常福强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